倘若本世紀也有一本《在路上》,它必然離不開毒品。
本書見證毒品對人產生的影響,
不再作為對時代的反叛,而是無數場個人與藥癮的抗爭。
為何用藥上癮,無法自拔?
最終又是什麼力量讓尼克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那麼,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本書是安非他命上癮者尼克‧薛夫的第一手自述。坦率的性格加上帶有藝術性的真誠,出版後與父親大衛‧薛夫的《美麗男孩》雙雙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尼克毫不保留地道出長達十年使用毒品、人生起伏跌宕的真實經歷。他第一次喝醉在十一歲,後來他抽菸、抽大麻,吸食古柯鹼,並且對安非他命和海洛因上癮。一旦體驗毒品最初引起的美好感覺,便會不斷渴望再次接受毒品撫慰。尼克認為自己隨時能戒癮,恢復日常生活,他以為自己從生活中缺席,對他人無關痛癢,刻意忘記仍深愛他的家人。然而藥癮宛如巨大的黑洞,難以填補;為了獲得短暫的歡愉,尼克揮霍金錢,潦倒地流落街頭,甚至將家人對他的信任磨損殆盡。
那年尼克決心從谷底振作,戒毒復健滿十八個月,卻因為感情挫敗,毒癮不幸再度復發……
「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深受赫曼‧赫塞啟發的作者,嘗試將寫作當作出口,整理混亂思緒,與自己及世界對話,去回答這個所有關心上癮者的關鍵問題。尼克勇於暴露不安與痛苦,記錄街頭藥物濫用現象,正如《西雅圖週刊》所述「本書宛如布考斯基與布洛斯的融合……」他以札記形式寫下離家在外的青春冒險經歷,本書既是一本寫下毒品從上癮到戒癮過程的真實筆記,也是一本次文化用藥者的社會觀察。在安非他命虎口下十年竟能脫險,作者誠懇寫下見證,讓當代對毒品泛濫,特別是青少年用藥而無法回頭、幾乎絕望的世界點燃一絲希望。
「撐住,一切都會沒事的。」
——別忘記,真正能讓人生更滿足的唯有我們對別人的愛。
電影「美麗男孩」改編原著之一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提摩西‧夏勒梅、奧斯卡提名史提夫‧卡爾 攜手主演
※父親的回憶錄「美麗男孩」,同步出版。
名人推薦
林滄耀(南投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
束連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成癮防治科醫師暨昆明防治中心副主任)
黃名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成癮防治科主任)
張淑慧(國立臺灣大學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執行長)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際好評
「本書與《美麗男孩》同樣重要。兩書應該列入每位青少年和父母的必讀書單。」——《每日郵報》
「本書宛如布考斯基與布洛斯的融合……這小子真會寫。」——《西雅圖週刊》
「引人注目。」——《花花公子》
「這本具象的回憶錄痛苦地描述了作者的安非他命癮與回復健康之路所受的折磨與猶豫。」——《學校圖書館學報》
「誠實得令人痛苦。」——《書單雜誌》
「薛夫的故事宛如手臂上的一針,敘事簡明、誠實又隨興。」——《柯克斯評論》
「毒癮的後果並不新鮮,但薛夫清晰簡單的文風讓令人心碎的旅程顯得新鮮。」——《舊金山紀事報》
「不忍卒讀卻又難以掩卷。」——《芝加哥論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