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眼淚不只是悲傷
從磨難中,磨出蛻變的力量。從傷痛中,看見屬於你的風華。
我是一位臨床心理師。是女兒,是妹妹,是小姑,是許多人的朋友,也曾經有過妻子、還有媳婦的身分。工作十年,地點從精神專科醫院,走到了社區,還有學校。所有來求助的痛苦,都不出人際關係裡的盤根錯節,也就是「被人剝削」。這些故事我聽聞了太多,而有些情節,我還曾經參與過,親身體驗過。那些流淌過的眼淚都很苦,也很鹹。
「只要你生小孩,男人就會成長,就能學會負責。」
「要不是你這麼沒用,我怎麼會這麼辛苦?你們家就只會出一張嘴,自以為是好人。」
「都是因為你沒有生小孩,婚姻才會出問題;都是因為你沒幫他洗衣服,他才會外遇。」
「要不是為你好,我才懶得說這麼多。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以上對話來自於誰,並不重要。因為許多人都曾經聽過,耳熟能詳;甚至還不時遇到,無處可逃。
許多人找我談心事,無論是工作場域,還是私生活領域,我總是收到無數的求助訊號。親子教養、父母偏心、情侶變心、曖昧外遇、夫妻失和、婆媳角力、職場勾心鬥角……數不盡的題材,人人都有困擾,誰能沒有煩惱?差別只在於大家端上來的菜,是哪一道。
朋友總說,跟你講心事真好。一是專業,二是不收費,三是保密,四是有效。前面三點,我覺得第二點才是重點。最後一點,那是因為,當你看過太多的人生劇本,多數的人生苦難都是換湯不換藥。有些是自己找的麻煩,自己緊守不放的執念,有些則是來自別人的得寸進尺,別人的軟土深掘。而最為常見的就是互為因果,兩相加乘下,「剝削」與「被剝削」變成了死結。
在我人生最低潮的那一年,跟多數人一樣,有過不想活的念頭,我在心中死過無數回。
受重傷後的每個瞬間,我都有機會變成一條毒蛇,去反擊這些在關係裡剝削我、傷害我的人。可是我沒有,即使很痛,即使很難過。
不是因為我修養甚好,更不是因為我神經大條。而是因為我深切知道,剝削別人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剝削別人,可以轉移心中的痛楚,圖得一時痛快,可是長遠下來,只是把「受害者」這個角色演得稱職又熟練,然後把悲劇活成了我的這一生。
學習與成長,終止人際剝削;擁有人生主導權,你的人生就會有新解
我做了什麼呢?我看見我內心的軟弱。我承認我在意,也畏懼社會的眼光,還有未知的一切,沒人可以給我保證。所以,我要自己持續進修,跨界學習還有成長。因為現有的資源不足以去克服它。
克服什麼呢?克服受重傷以後,內心的憤怒及委屈必須有出口,所以「想要剝削別人的衝動」;還有,去克服如果我選擇了聽天由命、隱忍,並且隨波逐流,是因為「內心的脆弱及軟弱」。
不要站在原地哭泣。就算淚水止不住,也要同時前進
這句話,是我的人生座右銘。
我看到無數的個案傷心流淚,反覆在關係裡遍體鱗傷。我知道改變很難,我也知道,成長很辛苦,它從來不是輕鬆甜美,更無法一步到位。
可是,我也時常想,我們活了這麼多年,過去的經驗都在告訴我們,只要開始就不嫌晚,滴水穿石,還有量變導致質變的智慧,為什麼不能用在我們現在的難關?為什麼不能用來打造接下來的人生呢?更何況我們的壽命越來越長了,你很有可能長命百歲。你還要忍耐多少年?這往往會比你以為的,更加多年。
願我們只是辛苦一陣子,而不是痛苦一輩子
人生充滿奧祕,生命劇本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在許多細微的環節裡,你都有選擇的機會,有煞車的空間,可是站在原地,持續怨天尤人,就會停在原點,持續被人剝削,甚至進而剝削別人。
回想諮商過的所有個案,身邊的親友,所有來找我求助過的人,當然最深刻無比的,就是我親身的經驗。
如果我當年選擇的是怨嘆老天不公,想要報復洩恨,持續自怨自憐,而不是看到每一個剝削別人的人,都有他的故事及心理歷程,甚至,也都有好的部分。現在,我不會擁有在這裡寫書的機會。當然更感謝寶瓶文化的純玲副總編輯,不僅是她的溫柔細膩,更重要的是她的慧眼獨具。她給了我最適合我的好題材,我才能完成迅速,並且書寫精準。
我們終其一生都活在人際關係裡面。好的人際關係,是禮物;不好的人際關係,都很毒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許多在關係裡剝削別人的人,都有自己的困難及盲點。還有,他們往往也都過不好自己的人生。只要學著分析、辨識及應對剝削你的人,你的人生就有進化的可能。
我的經驗並不獨特,我受傷也很痛。所有流過的眼淚,都成為了我對生命最深刻的體會。
我沒有天賦異稟,但我相信,每個人都蘊藏著自己目前還沒看到的潛能。持續挖掘,就能跨越。
希望我們都能終止人際剝削,一起成長與蛻變。二十年後,當你回顧你的人生,你會感謝你自己,當年做了正確的決定,為自己的人生開創新局,進化到了更好的版本。
推薦序一
打破人際剝削的共生狀態
人世之間最難的課題,恐怕就是人際關係這件事了。
無論在職場、在戀愛、在友情,甚至在親子與家人之間,關係的經營總是很多人一輩子的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好人,也都希望周圍的人好,但很多時候,卻不知不覺地走上剝削別人,甚或是自我剝削的路。
但什麼是人際剝削(Interpersonal Exploitation)呢?培芸心理師在書中有這麼一段定義:「在人際關係中,以透過不公平的方式,讓人感到不愉快,甚至是殘忍的方式壓榨對方,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看到這裡,你心裡想的或許是某個個性很差的主管,或是某個難搞的客戶吧?
當然,這類人很可能是心理上完全不在意我們,而能輕易地用力剝削我們的典型。但其實人際剝削這議題更麻煩之處,在於有時侯剝削並不是出自於當事人惡意的念頭,也未必出現在無關係的外人身上。因為惡意的剝削,你、我很容易察覺。外人的剝削也常常很清楚、明白。只要兩造之間沒有權力的不對等,或是我們沒有有求於對方,有很高的機會,我們是可以輕易地拒絕。
但真正麻煩的剝削狀態,在於親人之間的要求。比方說你我的家人、自己的另一半,或是父母以及公婆或岳父、岳母之類。他們以「這是為你好」為起手式,勉強我們配合一些世俗上看似也合理,但自己卻可能得忍耐或是妥協的要求。
再來,我們常常會以為,吃過苦的人,更能體貼別人。但其實真相是剛好相反。你若認真觀察,人際的剝削常常是持續地傳承。年輕時飽受欺壓的媳婦,等到當上婆婆時,也會變得挑剔與難相處。但通常當事人自己是不自覺的,甚至對方可能努力想當個好人,外顯的形象也是好人,甚至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好婆婆,但就是會「不自覺」地做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她們覺得:我當年也是這樣啊,為何現在的你就做不到呢?當年我的忍耐可造就了現在的我哩,所以「為了你好」或「為了家人好」,我也理所當然地要求你在食物上面、整齊上面、洗衣上面、打掃上面、等等等各面向上,也要能做好、做滿。
培芸寫的好,她在書中說:「父母都曾經是受傷的孩子,婆婆也曾經是受委屈的媳婦」。人際剝削常常變成了一種共同經驗,一代傳一代。
我印象中,之前讀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的《影響力》(Influence)這本書時,他提到當我們為某個規則付出的努力越多,這個規則對我們的影響也就越大。比方說很多大學的新生入學會有艱苦的兄弟會的入學儀式,或是一些組織團體也會有很難達成的入會儀式。有些儀式甚至到了不合理的狀況。初參加者通常會因為其艱辛而抱怨連連。但越是能忍受度過這些挑戰的人,越會在日後用力維護這樣的傳統。其實人際剝削也是如此。一開始當事人身在其中都是不開心的,也是痛苦的,可是忍受過去之後,又反而會以此來要求後進者。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家庭不斷在複製。夫妻關係不順利就壓迫親子關係。孩子長大了,又變成了不良的妻子或是丈夫。他們在關係中感受到不快樂,就又無意識地把壓力往更弱的一環去。而這更弱的可能是媳婦,可能是兒子,可能是女兒。於是家庭複製,一代傳給一代。
你想想,這是很可怕的狀況。因為放眼望去,搞不好人人都有心裡的不滿,卻始終無法打破;甚至自己不知不覺,只是無意識地往下欺壓。所以這本書我覺得很值得一看。因為我們如果能在某個環節中打破這個持續的複製,就能讓不快樂終止,也不要再讓下一代繼承這些不愉快。
可是要打破,你必須知道問題的表徵。你尤其必須知道怎麼建立屬於你的優越感。培芸這段寫到:「人際關係裡,為什麼時常會有剝削的情形?因為人都有想要感到優越、獲得控制感的欲望;因為人都有失去歸屬感、安全感和依靠的恐懼。剝削與被剝削,從來都是相輔相成,一體兩面。」
換言之,剝削是一種共生關係。沒有自我優越感的人,會想依靠控制他人來取得;但同樣地,沒有優越感的人,也可能想透過讓別人依賴以及討好別人(看到別人開心)來取得。可是這樣獲得的自我優越並不牢靠。所以,我們得學會怎麼樣真正地自我肯定,怎麼從自我發自內心地獲得充實,從此不再欺壓別人,也不再仰賴討好別人。
所以,若能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學會填滿空洞,讓我們都能成為獨立又高自尊的人,不讓剝削的狀態傳承下去,隨著持續地努力,那最後,總有一個時期,你我的周圍,人人都能活得更健康與自在,也都能讓每個人在心裡上真正的獨立與自主。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二
十八個月的觀察視角──我閱讀的洪培芸
一年半前,我與本書作者洪培芸相識於一堂寫作的課程。一如往常,我看著每位學員的部落格文章,從結構、標題、人物描寫、文章學習到切入角度等,我仔細地用錄音檔,給出我的粗淺建議。
課前,我們並不太熟,但就在上課當天,培芸獨特的氣質深深吸引著我。她靜靜地聆聽著課程,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時而微笑,時而沉思。我很清楚寫作是難教的,出書是難教的,大紅更是求之不得的。一個班級二十餘人,最後能夠出書的同學,其實屈指可數。不過,如今,培芸都做到了。
課後有兩次在我擔任新書推薦人的朋友新書發表會上遇見她。她依然靜靜地坐在席間,兩場結束時,她都過來跟我打招呼。我關心地問著她:「下一本就是你囉!」
她笑著,眼神中透露了自信。
我知道她一定做得到,那是我獨特的敏銳度,因為我在其他場合都不會遇見她,唯獨在朋友的新書發表會上。
「寫作,是自我療癒的過程」,對她、對我都是。
沒多久,她的部落格文章數量,有如浪潮般地席捲而來;精緻的品質,每每看了,總是觸動我的內心。我幾乎天天看著她的IG(她可能都不知道)。一年多來,我持續地看著她的文章,更持續看她健身、練瑜珈(人美,身材好)。
沒多久,她收到了專欄寫作的邀約。一段時間後,她就拿到新書的出版合約。
一切看似平凡合理,不過,其中的辛酸與如今甜美的果實,我想特別談談三件事:
1.生命歷程:別看她年紀輕輕,我相信任何傑出的寫作者,都是擁有豐沛的生命厚度與人生歷練。她曾走過低谷,很開心如今她能迎向陽光。
2.寫作紀律:我最能證明她一路走來的歷程。「沒有人是天生的,大家都是媽生的」。她將臨床上的實例經過轉換,用她獨特的視角、精準的觀察角度,持續鍛鍊寫作肌肉,完成如今的大作,非常值得一讀。
3.「故事案例在前,臨床心理師的處方箋在後」:先說案例,再說道理,篇篇直指人心。貼近人的感性故事,配上理性的專業論述,每一篇都讓我覺得,好像主角我都認識。我想,這就是共鳴吧!
我花了三天的空餘時間看完全部書稿。培芸的寫作方式讓我大為驚豔,忝為她的老師,我真心感覺驕傲。尤其我長期撰寫職場專欄,對於「職場裡的人際剝削」諸多篇章,更有所感。
那些職場單身者、「順便一下」的好好先生、愛計較的同事、自信與自大、好為人師等篇,看著看著,我都覺得這些男、女主角,不都時常出現在我身邊嗎?有時好笑,有時又感覺悲哀。
而培芸做到我所做不到的寫作領域是:「用心理師的專業視角,去看待這些人際剝削的議題」。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誠摯地推薦給大家。看她的書,很療癒!
◎謝文憲(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推薦序三
剝削他人或被剝削,都是因為不完整的自我
有時候,你會不會想要自己一個人就好?
生而為人啊,看似是獨立的個體,但每個人都是在複雜的網絡中生活著。不僅僅是血親、姻親,還有同學、同事、鄰里,甚至無遠弗屆的網路社群。
四面八方,無所不在的「他人」,每個人都像球池裡的一顆塑膠球,在現代社會嚴酷的生存壓力下,卡在彼此緊貼又擠壓的縫隙裡,要怎樣才能撐住,不崩潰呢?不禁讓人屢屢感嘆著做人好累。
不僅維持生活壓力龐大,人際上的壓力也無所不在。而大家的時間與精力都有限,當然就會有人想壓榨他人,來讓自己輕鬆點。這些人屢屢踩著別人的神經線,造成旁人的壓力。
然而,卻鮮少有人認為自己是別人的壓力源,還以為自己的要求或行為沒什麼。例如:婆婆交代媳婦做這、做那,丈夫卻在家攤成爛泥,或只要看到有人出國就伸手討禮物……這些,偶一為之還行,但前提是得要「互相」,就像雙人舞步,時進時退,融洽而平衡。因為若今天都是我方頻頻退讓與付出,那麼,對方何時要還呢?
人性是極度「厭惡不公」的。過往有一個心理實驗,研究者提供固定金額的現金,由參與實驗的兩個陌生人A與B共同分配。當由A決定分錢的比例時, B可以決定自己接不接受。如果B願意接受,那麼雙方就能拿走各自的金額。但如果B不願接受,則兩人都拿不到錢。
如果你是A,會不會私心想自己多分一點,給對方少一點?但如果你是B,發現對方太貪心,留給自己的過少,你會寧可選擇忍耐,有錢就好?還是寧可自己什麼都不要,也不讓對方稱心如意?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分配愈平均,成交的機率愈高。因此,太明顯的不公平,人們是寧可破局,也不願意接受被虧待。
類似的實驗只能用在陌生人,因為金錢的數目相對容易計算。但是熟人之間的人情、道德、慣例、名聲、情感……之類的統統攪在一起時,又要怎麼判斷呢?到底何時該忍耐?甚至自省,對方做了什麼,才算越界?而如果自己太過委屈,是不是應該抗議?甚至反擊呢?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對於人際關係的觀察透澈,在她這本新作裡,直指「人際剝削」只是結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完整的自我」。
因為自我的不足,而想要挖別人來補自己,或是因為自卑,所以得綁架別人的重視與肯定。我們如果能透視剝削他人者的內心,恐怕不似外顯的那樣強悍,而是問題重重。
面對這類理直氣壯、情緒勒索,或是過度客氣的要求,或許我們就可以先思考一下,先對對方提出質疑,而非像以前那樣忙不迭地立刻照辦。
相對地,如果我們總是承受著他人剝削的那一方,問題也出在不完整的自我,而願意接受一而再,再而三地讓步。
我很贊同洪心理師在書中的觀點。拉長成一輩子來看,我們此生的時時刻刻都是在改變與完整自我的歷程。是「完整」,而不需要完美。誰都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更非要完美,才有資格活著。
這世界,其實是每個人都以自己完整而獨特的形狀存在的,所以,比起球池裡制式的塑膠圓球,我們更像是在拉坏的創作者,這邊添一點,那邊弄凹些。在每天的生活裡,形塑期望的自我。
人會遇到的關係問題,萬變不離其宗,出不了以下這幾項:在家就有親子問題,長大談戀愛就遇到男女相處,結婚就出現夫妻、婆媳、姑嫂……等問題,至於工作,不免在職場上與同事衝突,但終於生了小孩,也可能發現不如己意,孩子成天頂嘴加叛逆。這些問題是人們普遍的困境,每天在各個角落不斷地發生。若你不相信,翻翻這本書找找,有沒有某些情節,甚至對話,跟自己的狀況好像呢?沒有誰的問題是特有的,眾人都只是各自困在自己的情境裡。
每一個難題與困境,也正是人生出的修練題。想得透澈,因應得好,人生反能因此更幸福,自我也更加完整。而當人生給你出題時,並非生病,你不需要去精神科掛門診,如果問題也還沒有迫切到需要約心理師,進治療室會談的話,那麼,看書自修是我最建議的方式。
買書就是讓專家的智慧跟著你回家,慢慢對談,慢慢思考。尤其書裡面的章節是獨立的,你可以看一段之後放著,隨時再接上。你可以一個主題接一個地釐清、決定,然後採取行動。
同樣與洪心理師都身為心理工作者,我常感嘆的是,我一次只能談一個病人。即使窮其一生,我也治療不了多少人。
我對患者講過的話,當遇到不同的患者時,就還是得再講一次,重複到覺得自己像個錄音機。
我相信洪心理師也有一樣的感覺。心理治療每次只能做一位,而每個個案都曠日廢時。即使是寫文章,看到的人雖多,但卻散落各處,缺乏整合。所以她苦心寫了這本書,灌進她的人生經驗與滿滿的智慧。
因此,當你帶走這本書,就像請了一位私人治療師回家,隨時隨地能陪你心靈深談,相當划算啊。
賴奕菁(精神科醫師;《好女人受的傷最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