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溝通教養展(止)
太空政策、國際政治與全球治理

太空政策、國際政治與全球治理

  • 定價:350
  • 優惠價:9533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太空探索與開發因拜國家機器介入之賜,讓人類「太空夢」的踐履走上體制化、常態化與普及化的發展模式。國家間持續的太空競賽與太空科技的日漸多元應用,則讓人類的太空探索走到當前政策化、政治化與法治化的局面。由於各國發展太空力量的動機、能力、機制和焦點互異,在國際場域的競爭與合作以及對於相關問題和挑戰的治理,各擅其場,各有堅持,以致形成了一個複雜多元的全球太空生態系。鑒於這個全球太空發展生態系的複雜性、特殊性與廣被性,本書試從太空政策、國際政治和全球治理等三個面向,試作一結構性地披露,剖析由於國家加速人類探索太空,開發與運用太空資源的過程與成就,點出當前國際場域中的競爭焦點與合作難題,藉此凸顯太空資源的珍貴與重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立文(Xavier L.W. Liao)


  廖立文博士為比利時根特大學(Universiteit Gent)政治系國際研究所(GIIS)「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治理」專題資深研究員。研究領域包含有關各國發展太空科技應用、扶植太空產業以及經濟政策和拓展太空外交策略之分析,國際太空軍備競賽與太空限武議題研究,區域太空競合以及全球太空活動治理問題與挑戰分析等。曾發表多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及英文專書(The Regime Complex of Global Space Governance –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Politics of the 21st Century)。

  除研究著書之外,亦積極參與太空科普教育推廣、國家太空政策綜合研究及國際合作與鏈結事務。2017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發表「國際太空發展政策、太空經濟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專題報告。參與科技部補助「雲端太空故事館」計畫,在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發表「太空(與)政治」專欄。亦於2017與2018年兩度擔任成大航太系舉辦之UP⊃3; to Space太空政策、科研發展與產業推廣國際研討會之共同主持人兼「台灣太空政策論壇」議程召集人。
 

目錄

推薦序 / 蘇慧貞
推薦序 / 林俊良
推薦序 / 苗君易
推薦序 / 董家莒
推薦序 / 張志立、傅麗玉
自序

1太空科技與國家政策
1.1. 導言
1.2. 國防安全與戰略需要
1.3. 民生應用與公眾福祉
1.4. 經濟成長與社會發展
1.5. 科學教育與前瞻研究

2太空科技與國際政治
2.1. 導言
2.2. 太空權力與地緣政治
2.3. 太空國力與國家利益
2.4. 集體安全與人類福祉
2.5. 促進平權與縮小落差
2.6. 太空資源與永續環境

3太空科技與全球治理
3.1. 導言
3.2. 治理議題、利害關係者與分工機關
3.3. 太空環境軍事化與武裝化
3.4. 衛星通訊頻道與軌道安全
3.5. 宇航安全與事故究責
3.6. 國際合作與區域平衡
3.7. 全球太空事務治理的民主化
3.8. 全球太空治理機制的複雜化

4太空政策、國際政治和全球治理
4.1. 導言
4.2. 統整國家太空政策與規範
4.3. 標準化及規格化太空產業生態鏈
4.4. 深化全球太空經濟的互賴度

5太空能力與權力發展的區域化
5.1. 導言
5.2. 能力建設與市場鏈結
5.3. 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
5.4. 區域防災與救難體系
5.5. 拉近科技應用落差
5.6. 帶動區域科研創新

結論
廿一世紀的太空資源利用、開發與治理
 

自序

  人類對空氣、天空和謂之太空及宇宙環境,自來有一探究竟的好奇、想望和掌控操玩的征服欲念。漢文字以「空」字陳述人體感官時而感知、不可或缺,但又難以字義界定,也缺乏精準技術與工藝能力來掌控頂上,諸如「空」、「穹蒼」和「宇宙」等自然的環境。這些神秘元素與現象,一方面讓人類對其浩瀚無盡藏,心生仰慕與崇拜;另則一再吸引勇者與智者汲汲追求克服天有不測風雲的風險與挑戰,甚至尋求掌風雲定乾坤的能力。

  這股掌風雲定乾坤的欲望,拜美國與蘇聯兩強在二戰停歇與繼之而來的冷戰期間為了追求優勢軍力及領導地位,不惜挹注龐大人力、財力與物力,競相發展航太科技與工業製造能力之賜,加速躍升。兩強藉由國家機器發展太空火箭、人造衛星,無人與載人宇航器,一路飛越天空、太空,甚至深入神秘的深空去探索其他宇宙,激勵了其國人與世界挑戰與征服頂空的夢想與欲望,將人類的太空探索與應用導入「體制化」、「常態化」與「普及化」的推展模式。

  冷戰暫歇之後,強國繼續升級既有太空能力,並開始釋出關鍵技術,激勵了更多國家發展規模不同、各自擅場的太空能力,建構必要的基礎設施與培養專業人才,結果增添了更多人類探「空」史中的驚人創舉、迷人故事與動人篇章。當有足夠國家具備太空能力,各國政府便將人類太空能力發展與應用的焦點轉回到觀測人類賴以生存的陸、海、空地表環境,因而發展出一個新的全球太空經濟生態系,讓人類太空夢的實現步入一個「國家太空發展政策化」、「國際太空競賽政治化」和「全球太空發展法制化」三軌交匯、相互糾纏又彼此牽引的複雜發展格局。在這新局中,只要各國能解決國力強弱、地理條件、政策取捨和國際競合等先天限制與後天挑戰,便能建立適切的國家太空力量。最後,從廿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來,新興太空國家數量激增,強國宰制太空的競爭激化,加上太空科技與應用產品的快速普及化、商品化與市場化,結果衍生了許多新問題與新挑戰,導致規範各國或國際合作使用與開發太空的治理機制快速擴張,分工破碎,大增治理難度。

  鑒於國家太空政策、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太空治理的議題因有縱橫科技研發、民生應用、政策制定與法制規範等跨領域、跨學門與多面向的複雜特性,一般大眾雖然充滿好奇,學界也有興趣探討,迄今仍鮮見兼具綜合性、專業性與科普性的著作。2017年初英國某學術出版社曾與我討論以「太空政策、國際政治,全球治理」為著書主軸,探討近年全球太空治理領域中的競合、挑戰與侷限。無獨有偶,科技部「新媒體科普傳播:雲端太空故事館——人造衛星計畫」主持人國家太空中心張志立博士、計畫共同主持人清華大學傅麗玉教授及世新大學馬紹‧阿紀等三位科普專家也找我以「太空(與)政治」為題,撰寫系列短篇,用中文來討論類似議題。

  「太空(與)政治」共發表了25篇網路短文,並承蒙曾經參與過台灣國家太空政策制定、執行過國家太空科技發展計畫,具有豐富國際太空合作經驗的兩位前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徐佳銘校長與苗君易教授——的縝密審查,慷慨提供中文專業詞彙的修正建議,提高文章的科技精確度,更因此將拙作轉化成了一個人社科學與理工科技人之間跨領域、跨學門的真誠對話平台,為此要向兩位專家前輩獻上最高謝意與敬意。而「太空雲端故事館」專題經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發表後,得到不少先進、太空迷、科教專家與媒體的關注;更有幸獲得國家太空中心的進一步支持,將短篇集結成冊發行了一批超限量試印版,提供關心台灣太空發展的人士參考。

  最幸運的是,試印版蒙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陳東陽教授青睞,慷而推薦給成大出版社支持我以《太空政策、國際政治與全球治理》為主題,以「太空科技與國家政策」、「太空科技與國際政治」、「太空科技與全球治理」、「太空政策、國際政治與全球治理」及「太空能力與權力發展的區域化」以及「廿一世紀的太空資源利用、開發與治理」等六個篇章來探討國家如何快速發展太空能力、持續競逐宰制太空的權力、卻又經常透過合作來實現人類探索,開發與使用太空資源的夢想。此系統性整理與討論當代太空發展的相關議題,希望能夠滿足華文讀者,尤其是激勵新世代對人類太空發展與議題治理的興味與想望,更藉此喚醒世人瞭解珍惜與保護太空環境與稀有資源的重要。

  最後要感謝成大出版社吳儀君編輯的悉心編校,讓拙作得與讀者在不同時空相遇與對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635435
  • 叢書系列:教育學習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1導言
 
人類對探索宇宙奧秘的好奇和興趣其來久遠,遠從各時期古文明所遺留下來的圖騰,地方與民族文化所傳承下來的傳奇寓言與詩歌文學,乃至近代科學家對天文星象的觀測與歸納,無不反映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敬畏恐懼、好奇崇敬,乃至戀慕讚嘆。然而,當我們仔細回顧一下人類真正與太空建立了較親密的接觸時刻,彷如米開蘭基羅「創世紀」壁畫中,人類始祖亞當伸出手指與造物主的第一次接觸,其實距今不過只有一甲子而已。
 
當前一般民眾與主流媒體對「太空時代」的認知,多半都以1960年代蘇聯與美國冷戰最盛時期,兩個霸權彼此在發展載人太空科技的競賽,當作開展起點。兩霸權在發射人造衛星入軌、建立全球衛星遙測系統、發展載人太空飛行、太空人登陸月球及外星探測等方面的相互較勁,則是此一「太空競賽」的實際內容。雙方經常比較的是衛星大小、重量與功能;發射衛星火箭的推力、發射高度及距離;最後比較誰先將太空飛鼠、太空飛狗、太空飛猴,後為太空人、女太空人,以及盟國的太空人員與器材送上地球軌道與月球的載人宇航任務,作為求勝的指標。
 
若從科技能力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太空時代其實更早在1940年代的二戰時期,透過納粹德國研發的V2彈道火箭,已讓人類科技幾乎碰觸到了上帝之手。二戰德國V2火箭的研發目的,是為了能讓納粹德軍直從德國境內就可以發射具有高爆威力的遠程火箭,遙距襲擊遠在英吉利海峽另一端的英國首都,向歐洲各國在倫敦設置的臨時政府,展現德國的強大武力,製造嚇阻作用,宣傳德國必勝的訊息。由德國科學家與工程師團隊所研發的V2火箭,隨後變成了世界長程導彈的先驅,各國爭相仿效研發或繼續精進。二戰之後,美、蘇兩強則爭相一面接收剩餘的V2火箭及發射設備,同時大舉爭相延攬甚至強押二戰時期研發德國V2火箭的專家,前往各自陣營精進相同科技。這些當時主要是以發展先進高速軍事武器為主要目標的科技研發,間接也奠定了美、蘇兩強日後發展太空發射、人造通訊與遙測衛星,以及載人太空任務的民用與商用太空技術能力與基礎設施。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開運命理展
  • 人生哲學書展
  • 秋冬保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