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致演員:麥可‧契訶夫論表演技巧

致演員:麥可‧契訶夫論表演技巧

To the Actor: On the Technique of Acting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1.第一本麥可‧契訶夫表演方法專書
  2.由契訶夫表演系統研究者、表演教師、專業表演者程鈺婷老師審校
  3.適合演員、表演科系教師與學生閱讀

好評推薦

  耿一偉 專文推薦

  召喚情感、發展角色、強化感知是演員必備的基礎技巧,麥可‧契訶夫的經典之作《致演員》正是能夠幫助演員清楚、正確地理解和發展這些技巧的最佳指導手冊。書中不僅提供表演的觀念與心法、簡單且實用的方法,更有許多練習,訓練身體與想像力,引導演員精進自己的技藝,運用在各種角色與戲劇,帶來完美的演出。

  徐堰鈴(劇場天后)

  作者說明對於演員在表演工作中,其心理動作的豐富描繪和身體如何交感演練,且有經驗有步驟地引導著想像與意志,揭示了表演中我們最在乎的一些幻化的秘密。如果你整在實際執行舞台表演與導演的創造,這是本非常棒的手邊書,它很親切很開放也值得讓人持續探究,因它闡述的乃忠於生命的活力。

  梅若穎(實力派劇場演員╱表演人氣教師)

  認識麥可契訶夫體系,剛好是在我人生低潮、表演遇上瓶頸時期。這套表演方法不但讓我的「演員」工作重新喚醒感受、湧現想像力之外,就像對靈感大喊「芝麻開門」一樣,更讓「生活」有了不同的變化。我一直在推廣大眾都可以學習表演,透過本書的引導,或許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人生上的靈感。

  黃建業(北藝大戲劇系教授)

  安東‧契訶夫的外甥,史丹尼斯拉夫斯基稱讚他為最優秀的學生——麥可‧契訶夫無疑是表演體系發展中的重要步伐。史氏的寫實自然風格,在他「心理動作」的開發中,增加了動能和表現性,現今已是國際上影響深遠而又極重要的表演系統。
可喜的是其代表作《致演員》終於出現中文譯本。應是進階表演者的尚佳經典。

  鍾明德(北藝大戲劇系教授)

  身體行動方法(Method of Physical Actions, 簡稱MPA)是個經過再三試驗和證明成功的創作方法: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晚年發現了這個由身體行動出發的表演方法,改寫了他的「體系」。葛羅托夫斯基利用MPA完成了他的劇場大業,同時超越了劇場。如果你熱愛劇場,而且還不想那麼快就穿越劇場,那麼「契訶夫技巧」會是個很扎實的、完整的、透徹的演員訓練方法。這是一本很平易近人的入門書,從中我們可以瞥見史坦尼、契訶夫師徒亙古閃亮的身體行動智慧。大推。

  謝盈萱(金馬影后╱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Michael Chekhov的表演探索是無窮盡的,透過這本書帶領的練習,把表演者的「本能」結合「技術」,心法加上工法的揉合,會是演員一生都受用不盡的工具。

  魏雋展(三缺一劇團藝術總監)

  這本書讓你遠離過度理性的分析,開啟你感官的想像力,邀請你走出慣性的房間,去做一場真正的旅行與探險,此外還提供了實際的練習方法,無疑是最佳的演員必備工具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可‧契訶夫 Michael Chekhov(1891-1955)


  生於聖彼得堡,為著名俄國劇作家安東‧契訶夫之姪,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得意門生。天才型演員,二十世紀國際導演、表演老師,也是戲劇史上重要的表演理論學者。契訶夫的表演系統主張演員不該侷限於自身的生命經驗,而應透過身心合一的技巧,盡情發揮自我想像力的潛能,創造超越日常的存在。自俄國十月革命離開祖國,契訶夫始終沒有放棄對理想劇場的熱情追尋。一生流亡的版圖從歐洲到英國,最後在好萊塢結束晚年,這一路的經驗將其表演技巧煉造出宏觀的視野與精準的效益,成為今日世界主流表演系統之一。

譯者簡介

白斐嵐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理論碩士,近年寫作重心聚焦於音樂在劇場之運用、劇場翻譯與文化轉譯、音樂與語言之結合等領域。翻譯作品包括《帕克特 X 藝術家――220件合作計畫》、《身心合一: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跨文化演技》。文章不定期發表於《表演藝術雜誌》、表演藝術評論台與台新ART TALK。

程鈺婷

  劇場人暱稱Kim的編、導、演三位一體劇場藝術家。

  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畢業,北藝大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碩士,紐約The New School For Drama表演碩士。台北劇場實驗室藝術總監,現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自紐約返台後致力鑽研麥可‧契訶夫系統與台灣演員表演方法之開發與結合,積極與美國MICHA和歐洲MCE兩大機構進行交流,並將師資引進台灣舉辦定期專業工作坊,自身教學經驗亦遍及戲劇、舞蹈、音樂劇場與影像表演等不同領域。
 
 

目錄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更高層次表演的自我提升  耿一偉
推薦序  表演中的轉化――20世紀與21世紀的麥可‧契訶夫  烏爾里希‧梅耶―賀許(Ulrich Meyer-Horsch)
譯序    表演作為一種技藝  白斐嵐
 
導讀    跨越時空的藝術理想與堅持  程鈺婷
 
前言
給讀者的話
 
1 演員的身體與心理
2 意象之想像與體現
3 即興與群體
4 氛圍與個人感受
5 心理動作
6 角色與角色塑造
7 個人創作特性
8 演出結構
9 表演的各種類型
10 如何進入角色
11 總結筆記
12 即興範例
 
附錄 麥可‧契訶夫「心理動作」技巧實務運用導引
 

推薦序

更高層次表演的自我提升

耿一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


  幾年前我買過麥可•契訶夫的教學DVD,當時我沒看出來這些練習有什麼特殊之處,直到讀了《致演員:麥可‧契訶夫論表演技巧》這本書,才知道我錯過了什麼。現代演技之所以有別於古代,在於表演不是外在動作的模仿,而是內在靈魂的擴張。我相信麥可•契訶夫會同意我的說法。在《致演員》書中,他好幾次引用人智學與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魯道夫•史坦納(Rudolf Steiner)的話語,就知道他帶有某種神秘主義的傾向。但這種相信藝術家直覺與想像力妙用的神秘主義,卻又被另外一套學說,也就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體系所平衡。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之所以被視為現代演技的奠基者,在於他結合對當時心理學的應用,將排練過程的實證結果,在《演員的自我修養》等著作中加以論述詮釋。

  作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得意弟子,契訶夫繼承了史氏指引的大方向。但我們可以說,契訶夫透過了心理動作這個方法,找到一個能夠平衡史氏早期著重心理體驗與晚期強調肢體取向的中間點。

  千禧年之後,契訶夫的表演體系開始有復興的跡象。比如知名學術出版社羅德里奇(Routledge)於2003年發行了一套表演實踐家(Routledge Performance Practitioners)的叢書,從羅伯•威爾森、布萊希特到碧娜•鮑許等22位二十世紀表演藝術大師,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其藝術理念與創作手法。在演技訓練領域,只收錄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尤金諾‧芭芭(Eugeino Barba)與麥可•契訶夫等五位,足見契訶夫受重視的程度。這也顯示了他的表演體系的獨創性,不能完全歸在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系統底下。

  我買的DVD《麥可•契訶夫技巧大師班》(Master Classes in the Michael Chekhov Technique)是2007年發行。2017年又有兩本新書出版――《麥可•契訶夫論文選》(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ichael Chekhov) 與《麥可•契訶夫導演技巧》(Directing with the Michael Chekhov Technique);前者收集了全球學者對契訶夫遺產的多樣化研究,後者則將他的戲劇應用又往前推進一步(但我們在本書各處都能讀到他對導演技巧的完整構想,特別是第八章〈表演結構〉)。

  當然,《致演員》絕大部分是關於演技訓練,如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他的體系也在後輩傳人的努力下,不斷更新並獲取新活力。台拉維夫大學戲劇系教授大衛•辛德爾(David Zinder)呼應契訶夫體系而發展的《身體聲音想像:意象訓練法與契訶夫技巧》(Body Voice Imagination: ImageWork Training and the Chekhov Technique),大受國際好評歡迎,英文本已出到第二版(200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的程鈺婷老師,近年來在教學上積極推動麥可•契訶夫表演體系,並邀請麥可•契訶夫歐洲協會(MCE)的正統師資來台帶領工作坊。現在她又促成《致演員》中譯本出版,彌補了長期以來表演藝術界對麥可•契訶夫的理解空缺。

  「但要靠誰來昇華蛻變心理層面的豐富寶藏呢?答案是更高層次的『我』――是那區分了藝術家與凡人的存有。」麥可•契訶夫說道。

  《致演員》就是關於演員更高層次的自我提升。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458226
  • 叢書系列:愛說戲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
 
這本書是我多年來窺探幕後「創作過程」的結果——這窺探起始於我在俄國莫斯科藝術劇院(Moscow Art Theatre)工作的十六年期間。在那段時間裡,我工作的對象包括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y)、聶米羅維奇-丹欽柯(Vladimir Nemirovich-Danchenko)、瓦赫坦哥夫(Vachtangov)、蘇勒吉斯基(Sulerjitsky)。身為演員、導演、教師,直到最後成為莫斯科藝術劇院二團(Second Moscow Art Theatre)的藝術總監,在這段期間,我得以開發我對表演和導演的方法,並將之規劃成一套明確的技巧系統,本書便是這套系統的產物。
 
離開俄國後,我於拉脫維亞、立陶宛、奧地利、法國、英國等地的劇場工作多年,也曾到德國與馬克斯‧萊恩哈特(Max Reinhardt)一同合作。
 
因此,很榮幸也很幸運地,我能認識並就近觀察來自不同戲劇傳統和形式的著名演員與導演,如夏里亞賓(Chaliapin)、梅耶荷德(Meyerhold)、默席(Moissi)、喬維(Jouvet)、吉爾古德(Gielgud)等人。
 
在之後藉著執導哈比馬劇團在歐洲演出的《第十二夜》、在里加演出的歌劇《帕西法爾》,以及在紐約執導的歌劇《索羅金斯基市集》,我得以更進一步累積實用的經驗。特別是在《索羅金斯基市集》製作時,多次與已逝的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談話與討論,激發了許多對我這套技巧的新貢獻。
 
1936年,艾恩赫斯特夫婦(L. K. Elmhirst)與史翠女士(Beatrice Straight)在英國德文郡達汀頓開辦戲劇學校,有意創建契訶夫劇場。身為校長的我因此有機會進行大量關於我的表演技巧的重要實驗。這些實驗在二次大戰爆發前夕,隨著學校遷徙到美國後繼續進行,甚至在學校轉型成為眾所週知的專業劇團「契訶夫演員劇團」(Chekhov Players)之後也依舊進行著。
 
若不是後來大多數男演員都受徵召從軍,「契訶夫演員劇團」本有機會在巡演古典定幕劇的營運模式下,繼續大膽實驗戲劇藝術的一些新原則。我的表演技巧實驗靠著百老匯演員們的協助,又多維持了一段時日,但最終依然敵不過前線戰事的軍力需求,因著人員短缺而暫時畫下休止符。
 
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實驗與檢驗,我想是時候將這些想法訴諸紙筆,將我一生的成果奉獻出來,交由我的同儕和讀者大眾來鑑定。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系列心靈勵志小說完結篇,神祕導師蘇格拉底對生命疑問的最終解答《隱藏的學校》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年末電影展
  • 皇冠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