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

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

Conscious Coach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uilding Buy-In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心志教練並不是訓練運動員,而是與運動員一起訓練。」

運動教練界的《從A到A+》,第一本從心理層面探討教練與運動員之間關係的重要著作
美國Amazon書店運動/教練類排行#1,逼近滿分高度好評

世界級肌力與體能教練顧問布雷特.巴塞洛繆(Brett Bartholomew)
從心理層面出發,帶領教練認識自我,深入剖析十六種運動員類型
幫助所有教練及運動者建立彼此連結,突破訓練瓶頸,共創最高訓練成效

何立安(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林義傑(極地冒險家)
徐國峰(運動作家暨知名鐵人三項選手、教練)
陶武訓(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短距離教練、國家田徑隊短跑教練)
專業運動訓練平台  山姆伯伯工作坊
景美女中拔河隊
──推薦


「科學化訓練課表是地圖,心志教練就是羅盤,
沒有方向指引,再詳盡的地圖也難到達目的地;
一個令人信任、能與運動員產生共向的教練,
才能啟動心靈、帶動身體,提升訓練效率。」

近年隨著科技進步,各類型運動的訓練監控、分析與課表設計愈來愈科學,
但人類和機器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不能只是訓練身體,也必須考慮「人心」,
科技與科學並無法驅動運動員去訓練,只有人心的連結可以,
教練與運動員之間的心志連結,正是影響訓練成效、運動表現的極大關鍵。

因此,一位好的教練應當要知道如何激勵他所訓練的運動員,
以及如何點燃他對訓練與比賽的熱情。
這樣的教練在本書中即稱為「心志教練」(Conscious Coach),
但過去競技運動的科學與訓練的領域裡,大多著重在肢體與生理方面的研究與訓練,
像是速度、週期化訓練、肌力訓練、營養和恢復等等,
心志方面的訓練甚少有系統化的著作出版。

現在,《心志教練》這本書即補足了這個缺口,
與讀者分享一位教練該如何從一位普通教練進化成為心志教練,
並提供許多工具幫助你縮短教學技巧與選手內心之間的隔閡,
在面對不同類型的運動員時,透過有目的性的溝通,
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和信任,進而形成深度連結。

如果你是運動員,你也可以透過本書認識自己的特質,
找出自己所屬的運動員類型,進而與你的教練達到更有效率的訓練與合作模式。
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與運動員之間必然碰到一些溝通上的問題,
也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處理的方法。

本書作者體能與肌力教練布雷特.巴塞洛繆(Brett Bartholomew),
擁有運動科學教育學碩士學位,並擁有豐富的實際教練經驗。
他的教練經歷跨足二十三項運動,
從一般的青少年運動員到奧運等級、超級盃的選手都是他曾指導的對象,
甚至也曾跟美國特種部隊的成員合作。
他個人也是美國體能與肌力協會(NSCA)的成員,持有CSCS與RSCC這兩張知名證照。
目前,他致力於人類行為、提示語與運動表現上的研究,
也到世界各地進行教學與演講工作,是目前國際間備受重視的運動顧問與導師,
本書即是他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精華集結。

《心志教練》出版後,獲得了高度好評及眾多反響,
備受業界專業教練、運動員肯定,被譽為是運動教練界的《從A到A+》。
只要你希望能在運動訓練上突破瓶頸,增進成效,獲得更佳表現,
本書將能帶領你看見「訓練」的本質,並給予你必要的工具,帶給你極大的啟發與收穫。

▍各界教練、專家共感推薦

非常高興《心志教練》中文版終於上市,如何當一位心志教練是這本書的核心觀念。運動科學不斷進步,大量的新知及新穎的訓練器與證照幾乎把教練給淹沒了,再加上商業包裝及行銷,刻意地把一件簡單的事情給複雜化,促使教練過度思考。但訓練方法其實是很簡單但不容易,問題在於缺乏思考及實踐,從實踐的過程中去驗證知識、獲取經驗、建立信心、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科學貴在實踐」的道理。此外,有別於冷冰冰的科學文獻書籍,讀者可以從本書中學習到更多實務的觀點及作法,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及「溫度」。
──專業運動訓練平台  山姆伯伯工作坊

這是拼圖上遺失的最後一角。許多教練或許會覺得,上了研習,考了證照,聽了行銷課程,甚至上了所謂的心靈成長課程,結果為什麼還是無法說服客戶?這本書點出了一個關鍵:肌力及體能訓練,健身,或是整個運動訓練圈,其實是屬於「助人」型的行業,助人行業的核心價值,是對一個人的福祉由衷的關切,這是無法從冷硬的知識、複雜的技術或甚至是機巧的話術去虛構出來,必須對人生有足夠的體驗和關懷,才能開始修煉這樣的能力和氣質,本書為讀者提供了如何自修的具體做法和方向。
──何立安,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在這幾年擔任跑步教練的過程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每個人能承擔的訓練量有其極限,教練的工作是把它找出來,然後在限量的訓練裡去提高訓練的品質。」因此,提高訓練品質一直是我的重點。我從高中到研究所一直是接受理工的訓練,因此在從事教練工作時非常強調科學化(包含了量化、週期化與個人化三大元素),所以我提高跑者訓練品質的方法是從體能、力量與技術的科學出發,這當然帶來了效益,但有些跑者卻不管課表設計地再科學都練不起來,也使我認清了純科學化的訓練解決不了問題。老實說,面對這樣的困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心志教練》這本書指引我改變方向,不只給我地圖,還提供了羅盤。
 雖然這是一本體能與肌力教練所寫的書,但我建議不論是哪一種教練都該深度閱讀這本書。我和許多教練一樣,為了進步和成長,花了許多時間進修,但主要都是關於訓練與動作技巧上的知識,但很少有人在運動員的訓練中談到「心」的影響,還有教練該如何從「心」去幫助運動員進步。部隊裡有句話「帶兵要帶心」,這是一本教人如何「從『心』帶領運動員」的書。如果我們把「運動員」定義為任何想變強(在特定領域不斷進步)的人,這本書就是在剖析「有心變強者」的心理,以及領導者該如何跟他們溝通與建立信任關係……最終幫助他們達到共同的目標。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本書不只適合教練,也適用於社團負責人、公司主管、軍隊長官或是正在帶領學徒成長的師傅。只要你想建立「訓練文化」,形塑更好的訓練經驗和賦予訓練更深刻的意義,你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
──徐國峰(運動作家暨知名鐵人三項選手、教練)

在接到為這本書寫推薦序的邀請時,翻了前幾頁就決定寫推薦這事。記得我到國家訓練中心的第一天,我與未來要訓練的選手集合談話,其中一句話是:「我是來幫助各位的,但我們必須互相信任,信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知道信任可以創造出無限可能,而互相信任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空有本領不足以成大事,因此我先了解選手背景、個性、用同理心來想任何一件關於他們的事,以他們為優先考量,磨合後成績自然呈現。我在國家隊所做的與本書所敘述的不謀而合,讓我更相信與期待這本高涵養的書,勢必將帶給讀者很大的衝擊與運用空間。
──陶武訓,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短距離教練、國家田徑隊短跑教練

《心志教練》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洞見,讓我們理解真正有價值的領導模型,這個模型並不訴求權威,而是著重於影響力和人際關係技巧。我認識布雷特十多年了,他的專業、知識和領導能力使他成為寫這本書的最佳人選。
──Rob Bollinger,美國陸軍特種部隊上校

布雷特給了我在足球生涯中最好的歲月。運動員希望教練不僅是能讓他們在體能上精進的,且要能夠理解我們的世界,並與我們有真實的交流──布雷特就是這樣做的。對我來說,這得結合有智慧的訓練方式和良好的溝通。我喜歡且最重要的是,他不僅僅是我的教練,更是我的朋友。我將和他一起奮鬥直到我的運動生涯結束。
──Patrick Chung,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安全衛、兩屆超級盃冠軍

布雷特是今日我們這個專業領域的領頭羊之一。他了解力量與功能性訓練產業是「藝術」和「科學」的一部分。在現今世界上,有許多網路「大師」理解科學、生理學和生物力學。然而,「教練」的定義在於與一個或一群運動員互動的能力──了解他們所處的位置,以及如何激勵和推動他們前進。布雷特的書將讓你深入了解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藝術」。當今的教練界裡,創造教學、激勵和激勵的環境是必須的。任何看過布雷特教練本人的人,都能立即看出他的熱情和精力。我大力推薦布雷特的書,它深入研究了「好」教練與「偉大」教練之間的區別。
──Dave Tenney,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西雅圖海灣人隊高效總監

這本書就像是人體表現領域裡的《從A到A+》。
──Art Horne,亞特蘭大老鷹隊總運動傷害防護師

在這個高度摻水,充斥著消極、鍵盤專家與噱頭詐欺的行業裡,布雷特就像一座積極、專業和真誠的燈塔。
──Stu McMillan,奧運級體能訓練中心Altis表現總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布雷特.巴塞洛繆Brett Bartholomew
布雷特.巴塞洛繆是位肌力與體能教練、顧問,以及巴塞洛繆運動表現與顧問公司的創辦人。自堪薩斯州立大學肌動學系畢業後,他於南伊利諾大學卡本岱爾校區取得碩士學位,主修運動表現的動作行為、口令誘導和專注力。布雷特曾經指導過23種類型運動,對象從青少年到超級盃、奧運選手皆有,更曾訓練過美國特種作戰部隊。他也到世界各地進行訓練和演講,遠至中國、巴西等地。此外,他是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的會員,並且同時擁有CSCS*D和 RSCC*D這兩張重要證照。身為一位創業者,布雷特擔任過兩家運動表現公司的合夥人,在美國和世界各地都是很受歡迎的顧問和導師,專業與努力也曾受到許多本地和國際媒體的報導。

作者網站:https://artofcoaching.com/ 


譯者簡介

王清景
我是Coach Ronnie,一個喜歡閱讀的肌力與體能教練,已考取ACSM CPT、ACE Health Coach、Precision Nutrition等專業證照。科學化的專業運動訓練改變我的人生與家人,因為口/筆譯工作的關係,讓我學到許多不同的知識,因此喜歡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專業」是我一生懸命的信念,「持續學習」是我教練生涯的養分,「I read, I learn , I change」。

Facebook專頁: My way of life


 

目錄

第一章 地圖與意義
原則與策略
尋找我們「真正的方向」

第二章 了解自己才能了解運動員
準備開始:如何從逆境中產生力量
出院
勇往直前
特質與策略:增強你的自我覺察能力
內在認同三階段
冒牌者現象
更了解自己:主要評估系統介紹
接下來呢?
將評估測驗融入生活
評估的價值:最後的想法
形塑溝通技巧:特質如何影響策略
人格特質策略應用
關於特質重要的結論
不同環境決定我們運用不同的特質

第三章 認識十六種運動員類型
以人為本,比賽次之
人性與動機
動機從何而來?
衝突
衝突的類型
洞察力和第一印象
解析情緒評估
原型
技巧型
皇室型
軍人型
專家型
政治型
新手型
領袖型
自我糟蹋型
大嘴型
金鋼狼型
無拘無束型
操控型
弱勢者型
十字軍型
懷疑型
疑病型
所有原型總結

第四章 建立連結:工具、原則與方法
路障:教練應避免的十三個錯誤
七大信任原則

第五章 將心志教學運用在訓練與人生上
管理自大&情緒
給自己&家庭:更好的職涯及生活
創造好選手也創造更好的人

附錄 建立關係的3+1C 架構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357279
  • 叢書系列:生活風格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1 x 14.8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地圖不僅僅是一張圖表而已,它蘊含了許多意義;
它除了將兩點之間串連起來,也讓我們將兩個截然不同的想法連接在一起。」──雷夫.拉森(Reif Larsen)

▍ 推薦序

我非常樂意為這本書撰寫序言,我深信推薦給教練同業們一本好書,讓他們更了解溝通的「藝術」,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許多實例證明,溝通的「藝術」與科學的訓練同等重要。本書主旨在於被運動員信任的科學與藝術,這將讓你深刻了解溝通「藝術」背後的「科學」證明,同時也是每個教練工具箱內的重要工具。

布雷特是撰寫這本書的最佳人選。他從最基層的無給職實習生開始職業生涯,到研究生助理、帶領球隊,最後才到世界頂尖的訓練中心指導菁英運動員和特種部隊。布雷特最為人所稱道的是,能夠與身邊所有的人打成一片,他不僅身體力行「心志教練」,並且還持續研究與教導心志教練。

我在運動界已經超過四十年了,即使拜訪過無數的國際頂尖訓練組織,並且從運動表現界的大師身上學到許多,但我還是非常高興,能夠從布雷特這本專門討論教練的「軟實力」上獲益良多,因為撰寫這個主題需要非常全面與審慎地思考。

目前在運動訓練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稱作「現代化」。因為我們都傾向依賴主流的資訊、技術和科學,來改變行為和增進運動表現。為此,我們通常都會將注意力放在特定的領域,但卻忽略了平衡的概念。布雷特將這個缺口補起來。

心志教練這本書,除了提供思維邏輯給致力於高端運動表現的教練,也概述了如何讓人接受的最新研究。教練讀完本書後,毫無疑問地可以增進與選手之間的關係。當然,關係變好也代表運動表現可以隨之增進。

這本書詳細介紹教學方針的四大支柱:認同(信任)、關係、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和時間,並且指出教練僅僅了解選手是不夠的,還需要了解自己。布雷特提供許多方法,讓你能夠強化每天的教學指導,也分享了他對如何達到職涯高峰的想法。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生活風格】柿子文化電子書年末暢銷展:電子書單書85折、雙書82折,有聲書、影音課程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