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淺談「潔與不潔」,看印度的神邏輯
印度之所以神祕、之所以難以理解,很多時候來自於他們自成一格的邏輯。舉例來說,雖然印度總給人一種骯髒的印象,卻有極為嚴格的「潔與不潔」的概念,這是影響印度種姓、信仰以及廁所議題的核心因素。其中的邏輯不一定能被我們接受,卻是理解印度時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書序章,作者拓徹就以大家最感興趣的「印度廁所」作為開頭,從不同樣貌的馬桶與廁所印象試圖理解印度人的觀念。我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生活了六年多,也應該來分享一下我私人的廁所觀察手札(有這種東西?)
印度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剛到印度時,最不能適應的衝擊之一,就是路邊總有正在「方便」的人,還有那些總是瀰漫著屎尿騷味的鐵軌、橋梁、馬路或某一堵牆。那時我第一個想法當然是:「印度人真的很髒!」然而細究印度人的廁所文化後,才發現核心的問題在於「乾淨」。
聽到這裡,想必很多讀者會大吃一驚:什麼?不使用廁所和貧窮沒有正相關?不使用廁所甚至是為了乾淨?不要開玩笑了吧!
如果沒有廁所是因為窮,為什麼孟加拉比印度更窮,戶外便溺的比例卻比印度更低?為什麼在印度普遍經濟能力較差的穆斯林,使用廁所的比例卻比印度教徒更高?又為什麼進到了農村,有些家庭甚至都有家庭劇院了卻沒有廁所?這些都是很少被探究的問題,但背後都有著印度自己的原因與邏輯。
我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之前曾經到訪不少偏鄉農村或是都市中的小村落,這些地方的廁所都和房子的主建築分開,有些蓋在屋頂上,大部分則蓋在外面的某一個角落,或是自成一個建築,一來是因為廁所通常是後來才蓋的,並不在房子原本的設計結構裡;二來則是即使有了現代的衛生概念,人們仍堅持廁所不應該蓋在家裡,因為會對家中供奉的神明不敬也不清潔,所以必須蓋在外面。有趣吧!印度人和我們想的完全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前一陣子在印度紅極一時、也曾在台灣上映的寶萊塢電影《廁所愛情故事》(Toilet: Ek Prem Katha)裡面,男主角會把蓋廁所比擬成跟建造泰姬瑪哈陵一樣困難,他藉由蓋廁所展現對妻子的愛,可比古代帝王沙賈汗為愛妻打造大理石陵墓。這想法從我們這些外來人的角度來看簡直不可思議,卻是印度的真實樣貌。
作者在書中也淺談了種姓制度與當代影響。達利特人,或是大家熟知的賤民,是被排除在種姓制度以外、最受壓迫的一群人,他們至今仍有非常高的比例,從事清潔打掃、垃圾回收以及清理下水道與化糞池的工作。印度仍然有某些地方還存在「乾式廁所」,是指由賤民用雙手拾糞裝進桶子裡,再以頭頂著桶子送到糞便處理場。即便現今的水利基礎建設不足,是印度人廁所無法沖水或不沖水的原因之一,然而傳統種姓制度中的「潔與不潔」概念,包括賤民是不潔的、廁所與排泄物是不潔的,以及對「拾糞者」身處在惡劣環境下工作視為理所當然的態度等,帶給社會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而在傳統的種姓觀念裡,賤民是原人的腳;印度人認為腳、甚至鞋子也是不潔的。在印度,晚輩會摸長輩的腳表示尊敬,進寺廟、到聖湖旁乃至於到別人家都必須脫鞋子。就我自己的經驗,很多戶外的「聖潔之地」都要求人們要脫鞋子,地上卻滿是鴿子、牛和各種大小動物的大便,再加上大家亂丟的垃圾與土塵,脫鞋子走根本就很髒,每一次都忍不住要踮起腳尖並說服自己:「這沒有什麼,回去洗腳就好。」企圖從崩潰邊緣找回自己的理智,告訴自己這是為了神聖與潔淨。
另外,我還觀察到一件很好玩的事。我們認為戶外便溺是一件很髒的事,但仔細觀察在外面小便的印度男人,很多甚至會蹲下來方便,因為他害怕尿會噴上來弄髒了自己,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其實他是很努力地追求「乾淨」這件事。人生真的好矛盾啊!
之前有幸拜訪了印度推廣廁所建設的蘇拉布國際創辦人帕塔克(Bindeshwar Pathak),他出身種姓階級最高層的婆羅門家庭。他因為建設廁所被逐出家門,也分享了小時候因為碰觸到賤民,被奶奶宣稱要「淨化」而被迫喝下混合了牛屎餅的恆河水。什麼?牛屎和被汙染得超嚴重的恆河水才髒吧?為什麼這些東西可以拿來淨化?印度傳統宗教信仰中「潔與不潔」的觀念,和我們的並不一樣。
在混亂中建立秩序
很多時候我們搞不清楚的「印度神邏輯」,雖然其怪異等級與「潔與不潔」的想法不同,卻一樣令人瞠目結舌。無論是在街頭和印度人殺價、在路上破解各種印度騙局,還是和印度人做生意,全部都得和他們的神祕思維模式打交道。不只要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同時還要確保自己的邏輯不會輕易被糊弄,好像每分每秒都是一場智力與意志力大考驗一樣。
記得有一次,朋友的包裹被寄丟了,打電話到貨運公司去抱怨,結果客服人員居然說:「這是一個錯誤,但不是任何人的錯。」什麼?現在是在講什麼?這也就算了,客服人員還反問:「之前貨送到的時候,你都沒有打電話來誇獎我們,為什麼現在沒有送到,就打來罵人呢?」乍聽之下好像很合理,但不對吧!這就像是我在路邊跟嘟嘟車司機殺價,他們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時間晚、時間早、天氣熱、天氣冷、認識你、不認識你、車流多還是人太少,全部都是加價的理由,分分秒秒都在考驗你的耐性、意志力還有邏輯思考能力。
不過,與其用「詐騙」、「詭辯」或「落後」來看待印度,我倒是傾向以反向思考來看待印度的各種神奇妙事。之前曾經去過一趟印度專產CEO與高階管理人才的印度管理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艾哈邁達巴德(Ahamedabad)分校,畢業校友不是自己創業,就是在海內外知名企業擔任高層,說起自己最獨特也最珍惜的特點,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說出是「在混亂中建立秩序」。一直以來,混亂對我們而言都是件壞事,卻從未想過混亂所成就的印度特有秩序,是如此令人驚豔而多彩多姿的。豐富的文化、語言、族群、宗教與習俗,堆疊出了印度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外來的我們只能謙卑地探索某個片刻、某處角落和某些故事。
令人又愛又恨、深深著迷的南亞次大陸
在印度生活了六年多,至今我仍不敢說自己非常了解印度,也經常被印度的神邏輯氣得要死,卻深深著迷於這塊南亞次大陸,又愛又恨是最能適切地形容我對印度的情感。我常說,在印度「最簡單的最難」,無論是了解印度、探索自我、解釋因果還是釐清事實,都是這麼一回事。印度這個千年古文明,需要我們彎下腰來近距離觀察認識,而非一味自大地認為這就只是一個貧窮、落後又骯髒的國度。
作者用日本人的眼光看見了印度一部分的故事,我則以台灣人的角度經歷了印度一部分的點滴。本書除了對印度有著精采的觀察,還有更多趣事等著你細細探索。
印度尤/中文媒體駐新德里記者、YaoIndia 「就是要印度」網站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
印度的魅力來自很難看透的「謎團」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去印度旅行前的各種忐忑,當時一位資深的旅行咖告訴我說:「安啦!背包客棧上的各種騙術瀏覽過一遍就能夠出發了。」他以為那席話是一劑強心針,殊不知只有令我更加擔憂。
二〇一〇年初,我不安地去印度旅行了三個月後,完好如初地歸來,除了吃壞幾次肚子、整個人瘦了一圈,其餘什麼壞事都沒發生,沒被劫財、也沒被騙色(或者我未察覺),反倒是心神滿載而歸。我發現原來他人口中的「背包客終極聖地」不過是種誇飾,也發現印度無法複製的奇妙魅力。我所見的是一個人民有笑容與朝氣,市集熙來攘往,遍處色彩繽紛,文化多元混雜,古老與傳統兼具的國度。印度就像一座超大型博物館,收藏了一味追求進步的我們所逝去的往日。
爾後我與印度結下不解之緣,人生的道路不小心走偏,成了一個寫印度、分享印度的作家。印度之旅就像提前到來的人生第二春,在我三十歲的前夕改變我的生活軌道。我開始學瑜伽,接觸印度神話,涉獵印度相關知識,甚至帶著一輛單車,騎遊闊別六年半的印度,從南到北,又經歷一次長達三個月的洗禮。人生至今旅行二十餘國,印度始終是我去過最不按牌理出牌的國家,卻是最常回味的所在,我對她的情感一直很微妙,不是藕斷絲連的牽扯,而是又愛又恨的糾結。
即便旅行過印度兩次,費時半年遊走,我依然感覺自己是瞎子摸象,並且深切明白,印度的地理之遼、文明之深,任誰都無法三言兩語道盡,更何況她正處在積極轉型開放,凡事都變化極快的年代。比方說,印度人從對你手中的相機倍感好奇、靦腆地請求拍張照,到變成直接從口袋掏出智慧型手機,熱情地邀約你一起自拍。因此我們更有必要透過他人的第一手資訊,窺探這個其實不太熟悉、看似近卻又遙遠的國家。
本書收錄了作者旅居印度十二年的在地觀察,淺談印度史和種姓制度,討論印度宗教與政治關係,舉實例說明印度的貧富差距,以及從觀光、飲食、動物、音樂等面向介紹印度鮮為人知的冷知識,豐富內容數度扭轉了我原先對印度的理解。對許多人而言,印度似乎存在許多未知的「謎」,但如果你願意試著了解,會發現那些謎的本質說穿了不過是「文化差異」。印度之所以神祕又話題性十足,正來自那些「謎」;印度之所以魅力豐沛,也來自那些「謎」。
我想,這本書除了適合獻給印度文化的愛好者、對於去印度膽怯躊躇的旅人,也適合作為任何人破除內心對印度抱持偏見的楔子,在掀開印度神奇面紗的同時,跳脫原有的框架,重新思考何謂正確看待異文化的眼光。
張瑞夫/《丈量印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