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暢銷榜
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2:經濟低迷時代學習有錢人致富的財務行為

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2:經濟低迷時代學習有錢人致富的財務行為

The Next Millionaire Next Door:Enduring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Wealth

  • 定價:380
  • 優惠價:75285
  • 優惠期限:2025年0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收入不等於財富
  花錢不等於有錢
  本書告訴你如何做一個真正的、淨資產值很高的有錢人
 
  1996年本書作者推出經典著作《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首度以詳實的資料與科學的方法,描繪了當代有錢人的輪廓。
 
  2019年,本書更進一步,詳細呈現出理財的「行為」與「心理」因素。書中檢視了21世紀低薪、微利、低成長、高教育成本的環境,說明我們如何在今日透過自己的力量而致富。
 
  作者針對9,947個家戶的戶長以及1,516個中小企業主進行研究,並納入美國國稅局的收入統計資料,結果發現絕大部分的有錢人——淨資產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人——都是靠著日積月累的努力,達成致富的目標。他們並沒有中樂透或繼承遺產,他們只是採用一套自律的、有系統的財富累積方法,終於達成了財務自由。
 
  作者令人信服地證明:行為可以改變環境。在今日低薪微利的環境下,要倚靠自己的力量致富,我們必須:
 
  ・要相信:累積財富的能力,多半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不是先天優勢
  ・培養出有利於累積財富的行為特質
  ・破除阻礙我們致富的七大迷思
  ・逃離「為生存而工作」的三大陷阱
  ・提防他人對自己理財態度與行為造成的影響
  ・堅持「謹慎消費」的原則
  ・仿效「對財富敏感者」的消費模式
 
名人推薦

  王志鈞/財經作家
  艾蜜莉/財經作家
  柴鼠兄弟/斜槓型Youtuber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蒼野之鷹/部落客
 
好評推薦

  ★(本書顯示)真正的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王志鈞,財經作家
 
  ★累積財富這件事,不但有財務面要考量,更重要的是心理與行為層面的因素。Michael Woodward PhD, Psychology Today
 
  ★請一定要把這本書分享給你關心的人!Philip van Doorn, Market Watch
 
  ★節儉、負責任、有信心,並且瞭解自己的強項弱項,則財務成功的機會就大增。這是本書最吸引我之處。Brian Thompson, 富比士雜誌
 
  ★書中告訴我們富人的兩大特點:社交冷漠(不模仿他人的消費與活動)、財務意識(刻意地、謹慎地監看自己的財務狀況,同時努力理財)。Benjamin Brandt, Retirement Starts Today Radio
 
  ★有些理財書只會給我們加油打氣的口號,那種書我們不需要。本書給我們的,是實證的數據!FullTimeFinance.com
 
  ★這本書完全改變了我!沒讀過《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的》的人,別費心去找它了,直接拿起這本書就好。Steve Adcock, ThinkSaveRetire.com
 
  ★我的財務生活,因為這本書起了永久的變化。ESI Money
 
  ★本書的方法都經過實證,確實有效!JPShopper, 亞馬遜讀者
 
  ★如果你只想讀一本個人理財書,那就是這本了!亞馬遜讀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湯瑪斯・史丹利博士(Thomas J. Stanley, PhD)

 
  喬治亞大學企業管理博士,曾任教美國高等學術機構二十餘年,並在喬治亞州立大學榮獲象徵崇高榮譽的「國家榮譽領袖(Omicron Delta Kappa)」傑出教學獎。   
 
  他是美國學界研究「富裕人士財務行為」的先驅,並且率先創發出一套以科學研究為背景的行銷策略,可以藉以辨識、吸引及服務市場上的富人階級。他後來採用這套極為實用的工具為創業基礎,設立了「富裕市場機構(Affluent Market Institute)」,擔任企業及高資產人士的顧問。
 
  他以美國的富裕階級為主題,撰寫過40多篇高質量的論文。他也是全球暢銷書《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的作者,該書在1996年推出後連續奪得170週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領先地位。他的著作總共銷售超過5,000,000冊,先後榮獲美國獨立出版協會的年度最佳理財書決選、傑出商業書選等等。
 
  史丹利博士的見解屢次被全球權威媒體引述,包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富比士》、《財富》、《時代》、《Money錢》、《美國新聞及世界報導》及《今日美國報》等。他也多次擔任美國〈今日秀〉、〈20/20〉及〈歐普拉秀〉等節目的來賓,討論富人的財務行為。
 
莎拉・史丹利・法洛博士(Sarah Stanley Fallaw, PhD)
 
  工業心理學家,美國DataPoints LLC.總裁,專門提供自動化的金融工具與財務服務。該公司是美國極受重視的fintech研發者,提出了業界第一個以生物數據為基礎、預測性的個人財富累積評估方法。這是理解客戶心理學的開創性工具,因此廣獲產業界的重視,許多重要媒體也不斷報導,包含MarketWatch、InvestmentNews、《Money錢》、《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等。
 
  她是著名學者、《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作者史丹利博士的女兒,她的研究生涯也起源於史丹利博士創建的「富裕市場機構」,曾擔任該機構的總裁。
 
  她獲有喬治亞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著作經常在《工業與組織心理學(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財金服務專業人士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等學報上發表。

譯者簡介

李自軒


  台北大學企管系畢業,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關係學院碩士、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碩士。
 
戴榕儀


  自由譯者,生於台北,曾留學西班牙與德國,喜愛透過旅行與文化探索語言,並勇於嘗試各類書寫。如有任何指教、建議,都非常歡迎來信:info.joydai@gmail.com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原來,隔壁還是住著一個有錢人
第二章        破除七大迷思,踏上財務自由路
第三章        理財的後天因素:你可以做的事
第四章        對財務敏感者的消費模式
第五章        累積財富的關鍵優勢
第六章        職場大解密
第七章        善用資源的重要性
結語
附錄A:本書的研究方法
附錄B:獨資企業的獲利比率排行(1998 & 2015)
附錄C:兼職的超優理財族平時的正職
註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5267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破除七大迷思,踏上財務自由路

假作富足的,卻一無所有;裝作窮乏的,卻廣有財物。《聖經》〈箴言〉第十三章第七節

儘管政府、社會環境以及經濟市場發生政大變化,如果要給年輕人建議,過去20年告訴我們的經驗就是:若要長時間累積並擁有財富,管理財務時就要比身邊其他人更自律,包含消費、儲蓄、生財和投資。

要做到這點,就要靠自身的行動,而非僅止於信念、態度和性格。雖然後三者會影響你的行為,但長久下來,你累積並擁有財富的能力,還是會被你的所作所為(而非你腦中的念頭)所影響。

從1984年到2016年間,健保成本不斷增長,學費也增長了153%。這意味著什麼?這代表當今以及未來世代若要靠著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打造財富,就得要因應這些費用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心態。他們要改變做事的方法,就連上哪間大學(或是否要上大學)及自己的職涯都要好好規劃。畢竟成本、政府政策或金融市場都是我們不能控制的,但無論如何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支出,控制自己的投資,也可以控制自己要追尋什麼樣的機會,同時控制我們財務生活的其他問題。

這些都是基本、真實的原則,無可反駁。但事實上,許多人還是對財富抱持著不正確的迷思,也因此降低了「以負責任的方式靠自己打造財富」的可能。

要打破的迷思一:我也和大家一樣

如果你相信,自己和身邊具有相似統計特徵的其他人,具有同樣的成功機會,那你就等於忽視了你自己的驅動力,以及你倚靠自己致富的獨特特質。

如果我們抱持著上述的想法,結果是什麼?結果是我們有了一個藉口:只要自己沒有進步,或是自己的為人處世有問題,就用「出身」當藉口就好了。「我看妳像個X世代的女性、又是白人、育有三子、已婚,還住在這個社區裡,那我想妳應該就是這類人當中的一個吧。」

要打破的迷思二:收入等於財富

我們在第一章已經強調過這件事,但這裡還是要請大家留意,收入和財富的概念時常被混淆。那些「收入增加就增加消費」的人就是以為收入和財富是相等的。若相信這種迷思的話,還會造成一種錯覺,就是那些看起來很有錢的人(開豪車或是穿著好幾百元美金牛仔褲的鄰居)真的很有錢。但事實上這只代表著他們在這些物件上的消費,比真正的有錢人還要多。

會員評鑑

5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12/18
■  「中產階級的生活真是揮霍到爆炸了。」


🌟導讀:

本書是由 Dr. Thomas J. Stanley 和女兒 Sarah Stanley Fallaw 共同完成,本來是希望能在《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二十周年,探討「有錢人」族群是否發生特質改變,重新檢視有錢人的重要行為並由父女間進行世代對話。
但因為意外,新書的籌備在第一批邀請剛寄出時,Stanley 教授就因為遭酒醉駕駛撞擊身亡,因此 Fallaw 決定大幅改動,盡可能將 Stanley 教授的點子與筆記融入此書。

希望證明在這個世代,只要專注目標、審慎理財並拒絕社會消費壓力,仍有可能成功致富。


🌟心得:

●|有錢人的側寫|✏️

作者統計的人群,淨資產中位數是三百五十萬美金,多數是六十一歲的已婚/再婚男性,其中有 80 % 認為伴侶對他們經濟成就貢獻良多(P.25 寫三千五百萬,但 P.26 有比較數據應該比較可靠)。
他們中有 93% 至少擁有一個大學學位,並有 60% 擁有碩士,有趣的是,美國的頂尖大學以私立居多,但有一半以上的有錢人畢業於公立學校。他們認同學歷與學習的重要性,但不認為為此支付昂貴的學費有其必要。

六十一歲左右的他們中有 20% 已經退休,另外的 80% 尚未退休。工作主要是企業業主、律師、工程師、經理、醫師和諮詢顧問。
他們買過最貴的牛仔褲是五十美元,太陽眼鏡是一百五十美元,手錶則是三百美元。 但 90% 的他們對生活滿意,有 80% 表示他們維持一貫的好身材。

他們中有 2/3 會把財富贈與給子女與孫輩。



●|不要仇視富人|✏️

不少新聞媒體對有錢人進行片面、偏誤的報導,這導致不少人存在仇富心態,認為富人是剝削他們的機會。(老實說,我認為這點適用種族歧視)
他們花大量的力氣在仇視富人、嫌棄自己的工作,急於享受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地位,陷入窮人思維而不自知。
不少街頭訪問認為美國夢已經結束,有錢人從小就具有更多優勢,但知名智庫 Pew Research Center 研究,1960 年代和 2000 年後的階級向上流動狀況並未顯著減少,這意味著向上的通道並未被關閉。

但這似乎和《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或《On a Plate》中理論,富人小孩具有更豐富的保護網不同。但我認為兩者是有可能同時成立。向上的通道仍是開啟,但面對的是矽谷所需要的高科技人材;對於被動接受義務教育的美國公民們,所得到的僅能是標準工資,因此大學是否值得念或者私立大學是否值得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
如果希望能在六十歲躋身有錢人,必須要捨棄現階段中產的生活模式,開源節流存下更多的錢,選擇有前景的職業,並不斷精進能力。
富人小孩的保護網確實存在,這是他們家長所提供的援助,但如《 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中,沒有培育財商的溺愛也可能使他們在父母離世後迅速走向破產。



●|「後天」培養的致富才能|✏️

不少富人自小就開始培育孩子們的財商,包括要求他們獨立自主賺取大學學費。
當然這可能稍微不符合台灣的國情,更多的家長應該更希望小孩將精力用在衝刺課業,但與此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不同職業的收入和勞動的辛苦,才能激發學習的意願並且不會好高騖遠。同時也要明白,並非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大陸地區的學習狀況比台灣還捲,但普遍大學生對於畢業後薪資過分樂觀,在遇到外資外廠撤退、經濟下行,就陷入失業浪潮中自我懷疑。

富人能留給孩子的除了財富,還有對職涯規畫提出模板與建議,讓他們走向相對值得長期投資的職涯。也僅醒我們,除了在金錢上滿足下一代,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夫妻關係和妻子互動同樣是筆巨額財富。


●|繼承真的只佔有錢人小部分資產嗎?|✏️

雖然在這兩本書中都強調,富人們靠繼承得來的財富僅佔他們淨資產的一小部分。但我認為還有三個面向要考慮。

① 除了金額,時機也很重要
研究中只考慮到比例,卻沒有時機點的統計數據。如果這筆資產給的越早,甚至在關鍵時刻能夠讓他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例如:選擇可以選擇深造而不是匆忙就業,或提供喘息時間思索職涯。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也提及應該在剛出社會、急需用錢的時期資產轉移給下一代,並協助理財管理。而不是等到他們職涯定型或即將退休時再錦上添花。

② 教育投資
除了透過金錢贈與,富人也會將人脈繼承給下一代,讓他們有更高機會找尋到合適的配偶和事業夥伴。也能夠得到更好的師資教育,和出國遊歷增廣見聞,並給予物質欲望的滿足。在近年就有人對《棉花糖實驗》提出質疑,是否有可能能通過考驗的孩子平常就能吃到棉花糖,因此相較於貧窮小孩更顯忍耐力,也因此他們在人生有更多試錯機會,更能通向成功。

③ 知識觀念
另外,儲蓄、投資和預算管控這些習慣也會傳承下去。在當初滑交友軟體約會時,我的必問問題裡面就是「是否有在理財投資」。
有意思的是,沒有投資習慣的人中不乏有工程師或醫師,進一步調查,發現我身邊不少朋友也是沒有投資習慣或只買金融股。包含台積電和聯發科工程師都不買自家股票。
不過這幾年這些朋友開始陸陸續續走入股市。
我則是比較幸運,除了大學有修到投資理財的課程,家母也有從股票中小賺,因此在 2020 年股災投入積蓄,讓我可以比較從容考慮職涯。


🌟總結:

我自己認為這本書更像是敘述/備註第一集,而原先左往右翻、橫向書寫的方式更適合理財書籍,尤其在數據呈現方面。
像工程師聽起來似乎是容易累積財富的職業,在這集明確指出工程師的收入轉換為財富的比例,比一般富人高出 22%。

另外我推測作者暗示夫妻關係/婚姻幸福對於財富累積有幫助,在這集有較完整的書寫呈現。富翁對於配偶下列各項特質都認為 94% 以上人數認同,個別是誠實、負責、有愛、有能力和支持。
夫妻資產透明、支持有利於整體發展,故不免俗的還是推薦《與成功有約》中對人生多面向全方位的發展與成功,將有利構築更堅實的人生。


喜歡這樣的專題介紹,還請關注與紅心支持,當然如果想要看更多我現在在看什麼書,歡迎追蹤 IG 掌握即時動態。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24/05/26
|
電子書
《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是一本幫助你成為真正有錢人的理財寶典。作者透過大量數據分析,揭示富人靠自律和系統化理財累積財富的方法。這本書教導我們培養正確的理財行為和心態,破除致富迷思,擺脫為生存而工作的陷阱,學習對財富敏感者的消費模式。想要財務自由,這本書必讀!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7/22
劇透警告

在這本書中,會一直出現「鄰家富人」這個名詞,這是什麼意思?

「鄰家富人」所從事的職業有點無趣,他們的收入高於平均,可是行為節儉又不受潮流趨勢及社會風氣影響。

意思是,你的鄰居、朋友開著Toyota、穿著很普通的衣服,一年只出國一次,很有可能就是有錢人,遠比你想像的有錢。

即使他們做著很普通的工作,沒有像網美天天吃大餐,但他們過著節儉的生活,紮紮實實的存出一大筆財富,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但節儉這個策略保守而穩健,重點是採行簡單又不招搖的生活方式。

即使我現在還不是一個「富人」,但的確在下班兼差的我,對於財務自由的熱誠遠高於花錢消費。

我時常閱讀投資理財的書籍,努力撰寫優質書評,建立起一個優良的網站,我相信這會帶來長久的被動收入。

以前愛逛街、看電影、吃大餐的我,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我知道我的時間非常寶貴,我知道我的金錢可以投資在有回報的資產上。
展開
user-img
Lv.1
3.0
|
2019/09/14

個人認為沒有購買的必要
作者為了加強論證 提出過多的數據
整本書有點冗長 而且重複的地方有點多
基本上就是環繞大致的一個方向
節儉 努力 認真 毅力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19/06/26
劇透警告

看了這本書後,,覺得對我很有幫助,裡面針對財務管理的觀念很不錯,對金錢的自律真的很重要,盲目的追求流行名牌,購買不必要的東西,花錢毫無自律,就算是中樂透 最後也可能會變成窮人。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職場高效成長術:越級打怪技能get、職場能力level up!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小學生讀物選介
  • 春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