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帶孩子到古道上堂有趣的自然與歷史課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親子作家 李偉文
我們都知道,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忽略了臺灣也是全世界非常難得的高山島,一個擁有二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
我們雖然住在海島上,但事實上卻是住在山腳下或山裡面,我們的祖先為了工作與生活,經常必須翻山越嶺,久而久之,就在山裡面走出一條又一條的山徑,這些到今天都還沒有被拓寬或改建成車輛可以走的道路,就稱為古道。
隨著時代改變,人們逐漸改用方便的交通工具,這些山徑慢慢的愈來愈少人走,因為荒廢而被草叢掩蓋而無人知曉。過了好些年,一些研究歷史的學者跟喜歡冒險的自然探險家,從祖先留下來的資料中尋找,總算讓這些古道重見天日。後來,經過政府撥用經費整建,讓大家可以很安全且方便的在古道上健行。
這些分布在臺灣各地的古道,不管從南到北,從西到東,不管是穿越高山,或者在丘陵間連結附近的村落,每個古道的功能或目的都不一樣,有的具有官方的軍事用途,也有老百姓運送商品貨物的通路,或者是原住民狩獵的捷徑,當我們走在這些古道上,除了欣賞周邊的自然生態之外,還可以去探索祖先的生活方式。
每條古道一定是從一個或一群人的故事開始,我們也能知道我們腳下的這個駁坎,某個歷史上的知名人物也曾在此歇腳,山徑古道除了地理上可以連結兩個地方之外,也可從空間走向時間,走向古人的生活場景,產生更多思古幽情的歷史情感。
其實自然與人文歷史,在我的觀點,從來不是分開的,因為所有人類的生存,以及發展出來的產業與歷史,一定是跟當地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
比如說,臺北陽明山的魚路古道,就是住在金山靠海邊的老百姓捕了魚之後,在崎嶇的山路裡行走36公里,辛苦的將漁獲從金山搬運到士林。不過,魚路古道不只擔著魚的漁夫在走,包括種茶葉的農夫,還有採硫礦的礦工……許許多多自然物產,在祖先的肩上挑著。
當然,也有的古道作用比較單純,例如:平溪運煤古道就是專門用來採煤礦的,而陽明山水圳古道是先民用來灌溉農田以及生活中使用的水源。
或許我們可以浪漫的描述,古道是臺灣土地上一條一條的掌紋,刻畫著我們祖先的命運與故事,如果孩子們經過導覽與解說,那麼每次的古道健行,就不只是有益健康的休閒活動,更是一次又一次精采的自然課與歷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