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鯨波萬里外貿瓷
藝術家出版社王庭玫知我硏究及收藏外貿瓷多年,曾送我一本史博館展出的大英博物館中國古代貿易瓷目錄及一叠國立歷史博物館1994年召開「中國古代貿易瓷國際學術研討會」抽印本,頗有鼓勵之意。當時寫完「中國風」(Chinoiserie)又接著寫蓪草畫,許多資料反覆重疊,包括海上絲路、中西交通史、貿易史(明清史)、19世紀東南亞及東亞殖民研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英國屬地)及外貿瓷類屬性問題。撰寫一本外貿瓷研究的書,時機(timing)來言,正應合我在物質文化與視覺藝術研究的進度計劃。
從事外貿瓷資料的搜集起碼超過二十年,收藏亦是。起因是魚目混珠官窯充斥市場,像青銅器一樣,「比真的還真」。如果沒有管道追溯器物「出處」(provenance),或貪小便宜,那就真的是買櫝還珠,買了等於沒買。如此世道人心,那就轉入民窯吧,市場數量應比官窯多吧?價格也比官窯便宜多吧?也不見得,有時連拍賣行釋出的民窯,不指名道姓出處,僅謂此器來自某某紳士、女士或家族收藏,某某博物館或基金會亦收藏有同樣窯器,可見圖於某某目錄圖冊之某某頁可作參考,更臻達香港中文大學或牛津實驗室熱螢光(thermoluminecence)年份測試標準。然後,起標一點也不手軟,高價之餘,高攀之後,讓人心安理得,以為貴的就是對的,事實上「貴的也不等於對的」。
七年前去景德鎮取經,學看青花,訪劉新園先生,到瓷廠學習,聽到近年景德鎮仿古已開始「仿近」了,從外貿瓷開始仿,因為需求大,價格好,不用去樊家井,也可以仿到「比真的還真」。如此一來,如假包換就剩下沉船外貿瓷了,但沉船瓷也有風險,因為沉船不多,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拍賣已殆盡,只有一些如在電子灣上(e-bay)零星散賣,或者就靠認識的仲介管道,但這種未經合法打撈或拍賣的商業行為常被視為賊贜,不為藝術界所喜。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收藏的唐代「黑石號」沉船長沙窯器,印尼打撈後未經公開拍賣,便流入新加坡私人收藏轉成國家收藏,便引起不少爭議。資料顯示,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下屬的賽克勒美術館(Arthur Sackler Gallery of Arts),原計畫在2012年年初舉辦黑石號文物在美國的首展,但在2011年,一批來自美國國家科學院的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向史密森尼學會寫信,對這項展覽計畫提出批評,隨後美術館拖延了這項展覽。來自美國考古學會、美國海事博物館協會和國際水下文化遺產委員會,以及史密森尼學會內部的批評者認為,黑石號的發掘是為了商業利益而進行。發掘進行得過於迅速,以至於損失了附著於船員和貨物上的歷史信息,他們要求重新考慮這次展覽是否應該進行。其他學者則質疑黑石號的發掘不符合水下考古相關的國際公約,史密森尼學會對黑石號文物的展覽,是對盜寶行為的鼓勵。2011年6月28日,賽克勒美術館延後了原定的展覽計畫,而此項展覽直至2017年4月方才在紐約亞洲學會博物館進行。
外貿瓷研究出版可分兩大類,第一類現今最流行,我呼之為「目錄研究」(catalog studies),主要以圖取勝,書前有導言安放編者或學者們的專業文章,其他全部是器物圖片,再加簡潔文字說明,有時碰到專業作者,更會從歷史背景著墨,以藝術呈現史實片段,畫龍點睛,讓讀者一邊瀏覽一邊領會,21世紀彩圖電子印刷技術突飛猛進,圖文並茂,賞心悅目。目錄研究在1980年代的東南亞外貿瓷展覽又有另一轉機,那是學者利用展覧目錄從事專業的整合研究,譬如蓋約翰(John S. Guy)的先驅著作《9到16世紀東南亞東方外銷陶瓷》(Oriental Trade Ceramics in South-East Asia, Ninth to Sixteenth Centuries,1986, 1990 增訂版)。
另一類是霍浦遜(R. L. Hobson)等老派學者的專著,就算配圖,也是以圖助文說明。荷蘭學者沃爾卡(T. Volker)出版於1954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記錄搜沉,或佐 (C. J. A. Jorg)所著的荷蘭外貿瓷與東印度公司的專著——《瓷器與荷中貿易》(Porcelain and Dutch China Trade, 1982),都是文字為主,佐這本書的藍本更是他在萊頓大學的博士論文。
沃爾卡與佐兩人是代表荷蘭外貿瓷研究的權威學者,當年沃爾卡寫完紀錄搜沉,他的英國老友,也是長居香港的中國藝術史學者珍尼斯(Soame Jenyns, 1904-1976)曾力勸他,趕快寫一本1683年後荷蘭與中國瓷器貿易著作,但沃爾卡自稱已高齡六十五,拿了退休俸,雖然興緻盎然但已力不從心,結果只好讓佐完成這項工作。
我不自量力,寫完這本《遠洋外貿瓷》,已遠超過沃爾卡的高齡,還想繼續寫下一本《沉船外貿瓷》,本來這兩書就是寫貿易瓷的全部原始計畫。《遠洋外貿瓷》共分十二章,先從第一章為外貿瓷類型定位,把中國海貿背景鋪陳出來,從唐宋到明清,尤其是鄭和的大航海時代。第二章繼寫西方海上霸權興起與殖民主義的囂張,一艘艘開來東南亞的炮艦,有如水銀瀉地,漫淹整個亞洲海岸線。第三、四章集中寫16至19世紀明末、清初三百年中西貿易的高峰期,及有關外貿瓷的典故與故事。第五、六章專論外貿瓷的代表器物–––克拉克與軍持。第七章談外貿瓷的兩大項目:粉彩與素三彩,尤其是康熙盛世的素三彩,影響入後來的廣彩,都是外貿瓷的大宗買賣。第八章談外貿瓷中為人忽視的青白及為人重視的青花。第九章談外貿瓷器的瓷偶及特製用品。第十至十二章特別強調東南亞外貿瓷的互動研究,因為學術與收藏的共同興趣,一直要到1980年代,收藏家和學者才在展覽中展示這一地域外貿瓷的特色與文化歷史,尤其是馬來西亞的娘惹瓷、越南的青花瓷、泰國的青瓷。
籌備工作比撰寫還要漫長,至少長達半年後才於2018年1月1日開筆撰寫,摒除外務,廢寢忘食,不近人情,雖未做到六親不認,也開罪了不少友人。每日按部就班書寫,找書、讀書、買書、再讀書,再思考、再書寫、寫完又改,改完又寫,書籍堆如山積,稿未成又不幸淪為流感受害者,有心無力,擲筆而嘆,心情極壞,精神好一點,拾筆重寫,精神差一點,放置一旁。人隨命,命由天,天命氣數,隨遇而安,一直到了全書文字稿完成,已經是2019年初,孤燈夜坐,似釋然,又似執著,然後開始後續掃描工作,從書寫文字去追蹤圖片說明配合,天馬行空,漫無邊際,幸好多年不吝購置的書籍及拍賣行目錄,全在身邊,都派上用場。
後記心情,有似沃爾卡替他晚輩佐那本《瓷器與中荷貿易》寫的「前言」內說:
From experience I know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preceding the making of the book like this, the disappointments one has when not finding a thing one had expected to find, the greater satisfaction when one comes across an unexpected interesting thing…, and the book is ready for publication, then one sits back and hopes that the book will be well received.
自經驗裡我知道去寫這樣一本書前的種種起伏,明知可找到的資料卻找不到時那種失落,無意碰到出乎意料的有趣事物那種巨大滿足……但當書完成準備出版,便會安心坐下來,希望此書廣受好評。
上面這段話感同身受,正是我想說的。
張錯寫於2019年2月洛杉磯今昔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