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順聖靈之勢而行
本書被稱為「二十世紀教會經典之作」,確有其因。作者以初出茅廬的一個傳道人,並且在同一地區中有十餘位譽滿全美的牧師〔包括約翰.麥卡瑟(John MacArthur),羅伯.舒勒(Robert Schuller),查爾斯.斯溫德爾(Chuck Swindle),溫約翰(John Wimber)在內〕,竟然在十六年內建立了一所一萬人的教會,另有約二十多所分堂,不能不稱之為奇蹟。他從幾個人聚會開始,立志不接收其他教會轉會會友,全力投入挨戶探訪,訂定屬靈目標,鍥而不捨。決意不以教會人數增加為惟一目標,而以建立屬靈素質為職志。他的思路有三個來源:新約聖經、教會歷史,以及用一年的時間精研全美最大的一百所教會的增長因素。他在十六年間,做過無數的實驗,學習了寶貴經驗。
他的血統中有寶貴的屬靈淵源:他的曾祖父在倫敦司布真牧師的教會中得救及成長,後來移居美國,成為拓殖時期中馬背上的巡迴福音使者。他的父親與岳父都是事奉主五十年以上的牧師。因此,他承受了忠誠、熱切、開拓、擺上的精神傳統。
他的「以屬靈目標推動教會」的追求路線,成了二十世紀一項意義重大的教會增長實驗。本書書名說明了這一項實驗的性質。
此項成功的實驗已經在美國及其他許多地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力。他在過去十餘年內,已經在多次研討會議中向超過二萬二千位牧者講授他的觀點與經驗;此外,四十二個國家六十多個宗派的牧者也從他的錄音帶得到挑戰與幫助。已經有一百篇以上神學院博士論文是研究該教會的成長。
本書提出了許多有關教會增長寶貴的指標,茲略提其中數項:
本書一開始就在序言中藉著一個比喻提出教會增長的一項基本觀點:一個滑浪高手不是要創造浪潮,乃是利用浪潮。照樣,一個帶領教會增長的人不是自己嘗試創造傳福音的浪潮,那是神的工作。一個領袖的工作乃是尋求如何配合神的工作,使神的作為順利彰顯出來。
一個頻頻轉移崗位的牧者無法有大的成就。「牧會是馬拉松比賽,不在於起步如何,乃在於終點的成績。」
不要怕實驗失敗。「我的教會做新嘗試的失敗率大過成功率。我們不怕失敗。我可以寫一本書,書名是如何使教會不增長的一千種方法。」
不可摹仿任何教會增長的方法,乃要尋出可以適用的原則。最基本的問題是:我的教會發動了多少會友?
絕不可為了求人數增長,而降低屬靈水準。不然,結果適得其反。
信息永不改變,但方法必須按時代特點加以調整。
單有奉獻心志與忠心是不夠的,還要「利其器」。「鐵器(工具)鈍了,若不將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傳十10)工具與方法是重要的。主要我們在忠心之外,還要加上見識。
訂立屬靈的目標,然後藉著祈禱、努力、與方法去完成它。有努力與方法而不祈禱,是人本主義;祈禱而無努力與方法,是屬靈上的不負責任。「當我們求神工作時,神卻等候藉我們去工作!」願神大大使用這一本以見證與經歷來印證寶貴屬靈原則的書,使許多教會蒙福。
滕近輝 於美國紐約州
推薦序
一本必讀的力作
單單讀華理克牧師的引言「乘上聖靈的浪潮」就足以吸引我來看這一本書了。作者以衝浪為喻,道出衝浪成功的祕訣,他提及選定正確的器材,學習正確的使用浪板,辨識一個可衝的浪潮,學習如何衝上浪潮,能以持久並且順利駕馭浪潮而不翻板,這是衝浪成功。這個比喻幫助我們思想如何從事成功牧養。我們有牧養教會的知識及裝備,明白主的心意,以教會增長的眼光來迎接聖靈的浪潮,經歷神在祂教會的作為。作者提出一個省思,我們不能造浪,但我們當有所準備來迎接浪潮。
作者提及一般教會由於傳道人有不同的恩賜,因此在牧養教會有不同的注重:有的注重傳福音,一直鼓勵得人;有的注重讚美敬拜,經歷神同在;有的注重團契交通,如同宗親型的教會;有的注重基督徒教育,成為課室型的教會;有的注重涉入社會問題,成為社會良心型的教會。然而作者提及他所牧養的教會是這五項兼具的教會,這也給教會領袖們很好的啟示。
這是一本教會經驗談的好書,作者由帶著一個異象來到南加州的這個城市,依他所領受的理念開始植堂,十五年來教會成長到一萬七千人。
書上所寫的點點滴滴都是華理克牧師心血的結晶,他所提出的「目標導向教會」模式、內涵,更是他十五年來牧養教會所理出的原則,相信一定能幫助我們許多牧養教會的信徒領袖及傳道人。
我極力推薦有心看到教會增長的傳道人、信徒領袖好好研讀此書,我也要求在台福神學院修教牧學、教會增長的學生們,一定要精讀此書,從裡面有所學習,來經歷聖靈的作為,帶來教會的復興。
劉富理 於美國加州
台福神學院院長
推薦序
與華理克同奔標竿
第一次聽華理克牧師講道是在自由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他是當晚的主講員,那是在他的書《直奔標竿》出版之前。那晚聽他講道,有兩件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教會在十五年中搬遷七十九次,要聰明人才能找到他所牧養的教會所在;那時他的教會正在興建一所價值兩千四百萬的教堂,有一個會友受感動奉獻了一百萬建堂。第二天回辦公室,接到通知,他獲得七百萬的紅利。華理克牧師的信息充滿了活生生的見證。當他的書一出版,我就買來先讀為快,果然不失所望。
教會的成長是每一位傳道人及教會領袖所關心的,有的為了快速增長,不惜東施效顰,結果有名無實,白費精神。有的則急功近利,想要一步登天,結果也是一事無成。
華理克牧師是一位有異象的人,神學院畢業,得神的感召,與妻子毅然去到加州,在神一路的帶領下,馬鞍峰教會得以成立並快速增長。增長的原因,不只因華理克牧師是一個有異象的人,同時也因他是一個有組織力、有領導才能的人。他的成功是出於他對神的事工有全面的認識,對神有徹底的委身。他對教會的事工,有全盤的計畫,對信徒的靈命,有真誠的關注。
他對教會的使命,做有層次的發展,先從未得之民的社區著手,引人歸主,參與教會的活動。接著就要造就及鼓勵他們加入教會成為會友,委身於基督的身體,以致在靈命上長進成熟,能作神教會的管家,成為事奉的核心。
對信徒的靈命,也做有計畫的培養。當一個人信主之後,就要學習委身的功課。首先必須委身於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在肢體的生活中,委身於向著生命成熟之路邁進。事奉也必須委身,不是有空才事奉,沒空就不事奉。事奉不是工作,乃是生活。最後,信徒要委身於一生的使命,與人分享基督。
《直奔標竿》是一本治會學指南,有清楚的聖經原則,有實際的使用經驗。該書是華理克牧師創建馬鞍峰教會經驗的精心傑作,也是他經營教會多年累積的記實,對開拓教會,治理教會,教會增長,都有睿智具體的指示和建議,若能咀嚼消化、善加應用,對教會,對個人,都會帶來極大的助益。
劉傳章 於美國馬利蘭州
馬利蘭華人聖經教會主任牧師
譯者序
從風聞到眼見
一九九六年我的好友基督使者協會同工張傑明夫婦提到有一本關於建立教會的精采好書,是由他們在加州洛杉磯,差派他們出來使者服事的教會牧師所寫的,便立刻要了來讀。當時正好也是外子開始帶職牧養事奉不久,滿心盼望主自己的教會能夠建立、茁壯、成長。如果說這本書令我們手不釋卷、廢寢忘食一點也不誇張。當我讀這本書時,許多本來對建立教會的想法被肯定,許多既有的觀念也受到挑戰,一些教會傳統沿用的方法和制度,也常是我們以為是的,受到質疑與反省。我們的心志被挑旺,時而會心微笑,時而羞赧歎息;時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時而受感流淚;我們對教會的本質有深一層的認識,一些建立教會的觀念與制度方法也落實在符合聖經的神學基礎上。
這本書的作者華理克牧師因著對基督的教會的熾愛,立志終其一生鑽研牧養建立教會的原理原則,在神帶領他去建立教會的地方,傳揚福音給未信的人,建造他們不只成為基督徒,更是期待每位信徒成為服事者、宣教士。這本書不是以談論教會增長為主旨,但是華牧師認為一個教會若是健康,必定在質與量雙方面都成長。他對於教會不增長的原因有一針見血的分析洞見,他根據聖經來定義何謂健康的教會、何謂對主忠心、何謂質的增長與量的增加。他從新約聖經歸納出教會的五個目標,以及執行這五個目標的方法程序,並且建立起一套以這五個目標為中心的教會組織。其中,華牧師最獨到的見解,也是本書的重點,在於五個
同心圓的委身圈,以及菱形棒球場的生命建造程序。同心圓的委身圈是將人從社區帶領進入教會,並且透過不同層次的委身,將人帶往核心,成為傳福音的事奉者。菱形棒球場則是透過不同的門徒訓練課程,帶領人接受扎實的事工訓練,幫助信徒在服事當中學習。作者仔細的觀察耶穌在地上時從事事工的方法,來逐步檢討目前教會所用的方法,並以聖經裡新約教會為藍圖來設計一套建立教會的程序。從吸引人進到教會到決志受洗,到培養成熟的門徒,到委身服事,都經過嚴密的檢討與精心的設計。
華牧師的結論是,成功的事工乃是靠著聖靈的大能,建立教會,達成神給教會的目標,並期待從神來的結果。
這本書最令我感動的是華牧師愛教會的心。本書提到許多方法程序,但是當我仔細研讀時,發現本書最珍貴的,乃是作者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本身—為基督的教會深刻熾熱的愛與獻身,而勇敢的面對挑戰,服事這個世代的人,與神同工,興旺福音,建立教會。
在我翻譯本書的工作接近尾聲時,我決定前往加州探訪馬鞍峰教會。我想要印證書中所述—神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教會成員80%是馬鞍峰教會傳福音的果子,許多生命奇妙、戲劇化的改變,平信徒牧者的事工,以及多達上百種由平信徒開始和帶領的各種不同功用的事工小組。
一九九七年一月底的一個週末,馬鞍峰教會安排我參加他們星期六晚上的敬拜。他們每星期分四堂敬拜,星期六一堂,星期日三堂,另外替我安排對四個教會成員訪談。
那是一個下雨天,馬鞍峰教會坐落在小山崗上,顯得清新亮麗。車子駛進教會的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數十排的活動房屋。步上梯形台階,有九棵高大棕櫚樹(象徵聖靈所結的九種果子),一棟巨型鋼架建築物,四周全以玻璃為牆,牆上刻著教會的五個目標。首先,我的嚮導萳茜姊妹領我參觀會堂。她向我解釋道,這個可容三千人的會堂並不是正堂,正堂還沒有蓋。由於華牧師有一個原則,就是教會不向外借貸,所以他們所有的土地、建築物都以現金付清。整個會堂美觀、實用、明亮、簡單。講台後面是他們的影音控制室,四面牆上全都是各種控制鈕,無異於電台設備。當時距離聚會時間還有四個小時,會堂裡卻已經有不少人做各種整理預備工作了。每個人見到我都親切地向我招呼問候,這是在大型教會裡少見的情況。萳茜跟我解釋道,教會職員的辦公室也還沒有建,目前租用山腳下的辦公室,進來時看見的活動房屋是他們的兒童主日學教室,供每週末四千名以上的兒童使用。
參觀過會堂以後,萳茜安排我與幾位教會成員見面訪談:婕莉是一位三十五歲的單親,有一個五歲的兒子,是一位護士。她出自一個問題家庭,父母酗酒並虐待兒女。因此,當婕莉進入青少年時期時,她變得叛逆,開始在性生活上隨便,墮胎多次,酗酒成性。結了婚又離婚,身體、精神都不穩定。她決定參加政府戒酒課程。但是,每次一個課程結束以後她立刻開始喝酒。一直到一九九五年秋天的一個主日,朋友帶她來教會作禮拜,在這之前,她也曾經嘗試去教會,希望能對她有幫助,結果依舊無用。但是那個秋天的主日,當她坐在馬鞍峰教會時,華牧師的講道竟句句針對她的問題,她從頭哭到尾,從此她決志接受主。她說,在馬鞍峰教會,她覺得被愛、被接納、被赦免,沒有人論斷她。後來,她又參加戒酒小組聚會,從此她不需喝酒,並且開始過一個聖潔的生活,不再有淫亂的關係,獨自撫養五歲的兒子。不但如此,婕莉感到聖靈帶領她開始帶領那些境遇與她相似,曾經墮落,引致許多身體和精神問題的朋友。於是,她開始了一個小組,專門帶領那些曾經墮胎的女人,經由認識基督而在身心靈得到醫治。她在半年之中已經帶領許多人歸主。婕莉說:「我現在每天都期待著主日敬拜,有主的生活充實有意義,再也不用靠性與酒來麻痹自己了。」
約翰是一位年近五十、成功的電腦零件商。他有一個充滿感性的臉與一副高大的身材,明亮誠懇的眼神令人精神一振。他的過去真是傳奇。五歲時,鄰居帶他去教會,七歲時,他決志信主。雖然家人都沒有信主,但他卻一直熱心追求,且在大學畢業以後,進了神學院決志獻身為主。神也給他一個基督徒姊妹為妻。他一面在神學院讀書,一面在教會服事、講道、教主日學。雖然表面他似乎是一個敬虔事主的人,但是內心裡他卻一直波濤洶湧。老是覺得當自己奮力掙扎希望能表裡一致,符合聖經的標準時,就越發覺自己的不足。到一個地步,他開始有精神抑鬱的症狀。最後他完全崩潰了,不再服事,不再讀神學院,甚至不讀聖經,不禱告。
他開始酗酒,並開始與別的女人發生關係,最後拋妻棄子,過著我行我素的生活。一晃十七年過去了。這些年當中,他吸毒、酗酒、性生活隨便,雖然生意成功,生活非常富裕,但是心靈仍然空虛,於是他再婚,並生了一個女兒。他想,宗教無法足他,奢華宴樂、狂飲豪賭無法滿足他,金錢也使他空虛,也許婚姻家庭可以幫助他,使他脫離酒精的捆綁。結果,溫柔的妻子與可愛的稚女也無法使他滿足。一九九六年的復活節,妻子曾與朋友來過馬鞍峰教會,便提議帶孩子去教會。他想,教會生活對小孩子有正面的影響,便一起去了。聚會時,他整個態度充滿反叛懷疑,坐在後排,雙手交叉在胸前,一副「我可曾經是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高手,你講什麼會是我不懂的!」但是,當華牧師開始講道時,他整個防線都垮了。華牧師說:「你以為你可以做什麼成就神的義,你以為你的努力可以換得神的恩典嗎?不,恩典是神白白賞賜給我們的。放棄你的方法,安息在主裡面⋯⋯」他開始流淚⋯⋯從那天起,他不再喝酒。半年之後的今天,他已經開始籌備一個新的戒酒小組,帶領與他同樣的生意人認識基督。
婕莉與約翰都同樣告訴我,他們的見證只是教會裡面許多人的見證之一,教會裡滿是生命完全改變的見證。
韓家出現在我的面前,便立刻讓我感受到一個快樂家庭的氣氛。韓力先生是一位高中老師,太太欣夏婚前也是老師,惟一的女兒可妮是一個十六歲的窈窕淑女,顯得清新可人。韓力與欣夏都出自傳統基督教家庭,卻不明白真理,婚後也不去教會。一直到結婚十二年之後,生了女兒可妮,他們才開始想要找一個教會。正是一九八○年,華牧師開拓教會時,他們接到華牧師第一封寄給社區的邀請信,便前去參加,第二次聚會他們決志接受主。十五年過去了,整個家庭都參與服事,韓先生主要的服事是前往馬鞍峰教會在墨西哥的孤兒院工作,韓太太是馬鞍峰教會委任的平信徒牧者,女兒則活躍於青少年事工,邀請朋友來教會是她最愛的,她已經帶領了許多同學信主。此外,這個家庭常常邀請教會的新朋友到家中來款待他們,並給予適當的幫助。這些陌生朋友常常是有不良習慣或過著不道德生活的人。當我讚賞他們的行為時,她一直強調他們家只是教會裡許多典型信徒之一,所做的並沒有比別人多。當我問道,常常帶這樣的人回家,會不會給孩子不良影響。他們肯定的答道,基督徒真正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令人羨慕、快樂美好的,基督的大能當然能夠抵擋邪惡的勢力;許多人往往因為羨慕基督徒的生活而信主。看著他們,真是覺得羨慕!從未信到相信到堅信到成為成熟的基督徒。他們說,在華牧師有系統的教導之下,他們只是很自然地一次又一次重新委身,每一次委身,都更深入更令人興奮。
談到此,看看時間,聚會已經快開始了,於是我們起身走向會堂。沿路挨挨擠擠的,全都是加快腳步聚會的群眾。一進玻璃大門,迎面而來便是笑容滿面的招待人員,親切愉快的跟你握手談話。整個會場已經坐滿人,許多人開始在走道上席地而坐。趁敬拜還未開始,我便與馬鞍峰教會的執行牧師葛牧師訪談。他年約半百,慈祥和藹。一坐下,我便迫不及待地提出幾個問題。首先,我注意到馬鞍峰教會大部分的功能小組是由平信徒提出、開始並運作的,其中,許多人都信主不久,大部分的教會往往不放心讓平信徒主持事工,更遑論信主不久又有複雜過去的人。為什麼馬鞍峰教會容讓、甚至鼓勵信徒,一信主便開始步向委身過程,並參與重要的服事?不怕有偏差或產生問題嗎?葛牧師以幾個理由來回答:第一、耶穌來本是召罪人,神應許憂傷痛悔的心祂必不輕看,曾經嘗過恩典的人,才會體驗恩典的寶貴美好,也最能帶領跟他相似的人。第二、一個人惟有真正在做的時候,才能有最有效的學習,耶穌來呼召人成為祂的門徒,所以,必須立刻讓信徒進入一個學作門徒的管道,最好的方式便是投身帶領人的事工。第三、教會並不是任由平信徒發展事工,馬鞍峰教會有一個健全的組織,環繞著五個教會目標來執行事工,也提供足夠的資源(課程、訓練、協助等等)來幫助信徒建立他們的事工。此外,我聽到幾乎每個見證都提到赦免、醫治、被愛、聖靈的引導、幫助。馬鞍峰教會為何能夠如此幫助人?葛牧師說:「馬鞍峰教會只是順著聖靈來做工,教會絕對不論斷任何人,只是指出聖經的真理,叫人知罪的乃是聖靈,認罪悔改、赦罪醫治是聖靈的工作,聖靈也的確一直與馬鞍峰教會同在,因此神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葛牧師強調要能以目標為導向建立教會,必須認定目標,勇往直前,不聽信別人的批評,不拿自己的教會與別的教會比較,勇於從別的教會來學習。
整個聚會,都令人精神振奮。音樂是採用流行歌曲型式,敬拜團隊活潑、精確,又富機動性。詩歌旋律輕鬆,歌詞易懂易記。穿插的見證是一對夫妻談到他們如何從一段破碎的婚姻,因著被神找到而復合,並且更美好,委實感人至深。主日信息富有福音性,卻不乏教導。整個聚會,內容是很傳統的,卻加上了很現代的包裝。
聚會結束,看到一些人安靜地一起禱告,萳茜告訴我,他們有一些禱告勇士,是特別有禱告恩賜的。若個人有需要可以找他們禱告。我看到這個教會真是按照恩賜來服事。
整個下午,我的心激動,本來是準備以極冷靜的態度,觀察這個教會,卻沒料到有如此豐富的收獲,並蒙受極大的祝福。
當我翻譯即將結束,譯到華牧師著作本書的初衷是為了愛教會與愛牧者的心時,我像找到知音似地激動,淚水不住地流。因為,我們都有相同的背景。我的曾祖父高長是第一位台灣本地的傳道人,他是於一八六五年,在蘇格蘭的馬雅各醫生的帶領下,成為基督徒。我的祖父是一位良醫,也是一位佈道不停的傳道人。我的父親是一位牧師,牧養教會四十年。現在,外子帶職傳道,牧養教會。我知道一位牧者的心,了解他們愛教會、願意為教會犧牲的心。我衷心地盼望見到傳道人能夠有成功的事工。願以這本譯著,獻給所有華人牧者,以及所有愛教會的弟兄姊妹。
楊高俐理 於美國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