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心理祭
華氏451度(全新譯本/新版)

華氏451度(全新譯本/新版)

Fahrenheit 451

  • 定價:330
  • 優惠價:79260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燒掉吧!燒掉格理弗遊記,燒掉動物農莊,燒掉湖濱散記,燒掉湯姆叔叔的小屋......
如同預言,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成了自己的審查員,金錢與快樂才是生活最高指標。
 
◣華氏451,紙張的燃點◥
▌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百大小說 ▌
「一開始燒書的只是少數人,自書中撕掉一頁或刪除一段,直到書本空無一物,人類心智停止運轉,圖書館永遠關門的那一天。」但丁、馬可.奧里略、莎士比亞......再也無人想念書本,那一天,將會提早到來。
燒掉一本書的方法不止一種
而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拿著點燃火柴的人
 
  ★榮獲「雨果紀念文學獎」最佳長篇小說、「普羅米修斯名人堂獎」
  ★出版逾六十年,仍高踞亞馬遜百大暢銷排行榜,歷久不衰
  ★授權三十多國語言 ★美國超過一千所學校選作教材及推薦讀物
  ★特別收錄當代奇幻大師尼爾.蓋曼(Neil Gaiman)專文導讀


  ◎照這樣下去……以後不再有人閱讀了。
  「這本書成了一本談論獨立的書,寫的是關於自我思考。它在寫珍惜書本,以及在書本封面底下所隱含的不同意見,描寫我們身為人類如何從燃燒書本開始,最後也燒掉人命。這也是一部反映時代的作品。」──尼爾.蓋曼

  《華氏451度》是二十世紀的文學傑作,背景設在黯淡而貧乏的反烏托邦世界,以一個壓制自由的未來社會、禁止人們擁有與閱讀書籍的故事,深刻描寫出現代人在不自覺中,反受科技和娛樂禁錮的存在狀態。

  「書本變薄,然後是濃縮、消化過的版本,最後成了摘要,摘要的摘要的摘要,兩句話……」
  故事中的世界,人們只談論一些無意義的事,快樂是最高指標,思考會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而書則是擾亂平靜的怪獸。

  /
  蒙塔格是一名打火員,在他的世界裡,電視主宰著一切,文學則瀕臨滅絕,
  打火員的工作成了放火而不是滅火。他的工作就是要摧毀「非法的產品」,
  以及藏匿這些書籍的房子。

  蒙塔格從不質疑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什麼樣的破壞和損失,
  每天只是回到他無趣的生活和妻子蜜卓身邊,而妻子整天只會陪著她的電視「家人」。

  但這時,他遇見了古怪的年輕鄰居克萊莉絲,
  她讓蒙塔格知道原來過去的世界裡,人們不必生活在恐懼中;
  在現今的世界裡,還是有人可以透過書本裡的思想來看待一切,
  不必仰賴電視中無腦的談話。

  就在蜜卓自殺未遂、克萊莉絲突然消失之際,
  目睹一個女人寧可與書盡皆毀滅的衝擊,蒙塔格開始質疑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他開始在家裡藏書,而當他的偷竊行為遭人告發,
  這名打火員得開始亡命天涯……

  ◎大家都誤會了《華氏451度》
  作者雷.布萊伯利2007年在接受《洛杉磯週報》訪問時堅定表示:《華氏451度》並不是關於政府監控言論的故事,而是電視如何摧毀人們閱讀文學的興趣。在這本書中的壞人不是國家,而是人。
  和歐威爾的《1984》不同的地方在於,《1984》中政府利用電視螢幕對公民洗腦,布萊伯利則預見了電視將會變得有如鴉片般引人上癮。布萊伯利在書中將電視比喻為「牆面」,裡頭的演員是「家人」,任誰只要是聽過某個粉絲重述電視節目的內容,直呼角色的名字好像自己的親戚或朋友一樣,都能馬上了解這個比喻。
  故事的主角蓋伊‧蒙塔格,這位打火員開始質疑為什麼自己靠著燒書賺錢。他最後退出了自己所處的權威文化,轉而加入一群人所形成的社群,他們記住整本書的內容,好將書保存下來,等著這個社會又開始願意閱讀的時候到來。

  【各界推薦】
  ★「書中情節的影射非常駭人……布萊伯利對這個瘋狂世界的描述,竟與我們的世界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實在很了不起。」──《紐約時報》
  ★「內容描述的反烏托邦社會令人不寒而慄。」──《華盛頓郵報》
  ★「這本書是要提出警告,提醒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多麼珍貴,而有時候,我們卻不懂得珍惜。」──尼爾‧蓋曼,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當代奇幻大師
  
  【亞馬遜五星書評】
  ★「布萊伯利數十年幾前寫了這本書,卻預視了未來世界的二十分鐘。……不過我們還來得及阻止這樣的未來,或許吧。但是,如果大眾依然比較重視流行文化的價值,忽略了思考和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就會直接步入那樣的世界,開始燒書,知識分子亡命天涯。這本書讓我想要反抗權威。」──Ammy Woodbury
  ★「不得不讚嘆布萊伯利高明的表現主義手法,他用荒謬的敘述營造出完全超乎現實的氛圍,刻劃出主要角色的感覺和想法。」──anybody else or “amanuet”
  ★「故事中的諷刺意味實在令人回味再三,打火弟兄的工作成了放火,這轉折十分有精采;而人們強記整本書的內容,為未來的世代保存這些資產,如此安排也很有信服力。」──Lawrence Bernabo
  ★「在我看來,這絕對是布萊伯利最棒的作品。布萊伯利傑出的文字功力讓他的幾本小說不落科幻小說的窠臼,而這一本書當然已經躍出了類型的藩籬之外。……他不止神奇預測出牆面大小的平面電視,也預測出當前的社會趨勢,教育、閱讀和理性思考就算不是完全遭到破壞,也可說漸漸式微。」──Joanna Danema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
美國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編劇、詩人。
寫作生涯超過70年,2012年6月5日以91歲高齡辭世。他啟發了無數世代的讀者,讓他們勇於做夢、思考、創作。這位多產的作家一生寫出上百篇短篇故事,出版將近50本書,以及無數詩作、散文、劇作、舞台劇本、電視劇本和電影劇本,是當代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傑作包括《華氏451度》、《火星紀事》、《圖案人》、《蒲公英酒》以及《闇夜嘉年華》。他為約翰‧休斯頓的經典改編電影《白鯨記》所寫的劇本曾經入圍奧斯卡獎。他將自己的65篇故事改編為電視劇本,以「雷‧布萊伯利劇場」的節目名稱播映,以〈萬聖樹〉的電視劇本贏得艾美獎。一生獲獎無數,其中包括於2000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頒發的「美國文學傑出貢獻獎」,於2004年獲得美國國家藝術獎,2007年則是拿下「普立茲特殊貢獻獎」。
布萊伯利這一輩子最喜歡掛在嘴上的故事,就是他在1932年遇見的嘉年華魔術師:電流先生。在電流先生表演結束之後,他面對12歲的布萊伯利伸出手,以自己的寶劍碰觸這個小男孩令道:「永生不死!」後來,布萊伯利說:「我知道那是我所聽過最棒的點子,我開始每天寫作,從未停止。」


相關著作:《寫作的禪意:釋放你內在的創意天才》《華氏451度》

譯者簡介

徐立妍
師大翻譯研究所筆譯組畢業,譯有《1984》、《污點》等多本作品,持續翻譯中。

 

目錄

◎導讀──尼爾‧蓋曼
第一部 火爐和火蜥蜴
第二部 篩子和沙
第三部 烈焰
後記
尾聲 
 

  導讀──尼爾.蓋曼

  有時候,作家所描寫的是一個尚不存在的世界。我們這麼做有上百種原因,(因為人總是要向前看、不要回頭望比較好;因為我們必須照亮前方的道路,希望人類或害怕人類踏上這條路;因為未來的世界似乎比當今的世界更加引人入勝,或更有趣;因為我們得警告你、鼓勵你,去檢視和想像。)為什麼要描寫明天過後,以及接下來的所有明天?有多少人在寫故事,原因就有多少個。

  這本書是要提出警告,提醒我們所擁有的是多麼珍貴,而有時,我們卻不懂得珍惜。

  有三種句型讓作家得以描寫尚不存在的世界(你可以稱之為科幻小說或預言[寓言〕小說,你想稱作什麼都可以),這三句話很簡單:

  倘若......會如何?
  假如......的話
  照這樣下去......

  「倘若......會如何?」讓我們有改變的機會,得以抽離現實生活。(倘若明天外星人降臨地球,給予人類所想要的一切,但要付出代價,那會如何?)

  「假如......的話」讓我們得以一探明日世界的榮景與危險。(假如狗可以說話的話;假如我是隱形人的話。)

  「照這樣下去......」則是三者之中最具預言性的句型,不過這句話倒不是想要在一團雜亂的混沌中預測明確的未來。「照這樣下去......」這類小說其實是擷取今日生活中的某種元素,即某個清楚而明顯的事件,而且通常會讓人感到困擾,然後詢問這件事若繼續發展下去,影響力愈來愈大、愈來愈普及,足以改變我們思考和行為模式,屆時會發生什麼事?(照這樣下去,各地的通訊方式都會變成透過以簡訊或電腦傳送,以後人與人之間非經由機器的直接對話將會是違法行為。)

  這樣的提問充滿了警告意味,讓我們去探究需要處處提防的世界。

  人們認為(但人們想錯了)預言小說是在預測未來,其實並非如此;或者,就算是這樣,預測的結果大概也很差勁。未來有無限可能,受到各種因素、億萬種變因所影響,而人類總慣於聽信預言說未來會是如何,然後又做出很不一樣的決定。

  預言小說真正擅長描寫的不是未來,而是現在,敘述某一個令人困擾或危險的面向,加以延伸、推論,將這個面向發展成一篇故事,讓當代的人能夠從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看待自己當下的行為,是一種警示。

  《華氏四五一度》正是一部預言小說,這是一個「照這樣下去......」的故事。雷.布萊伯利寫的是他的現在,卻是我們的過去。他提醒我們注意某些事,有些顯而易見,而有些在過了半世紀之後,比較不容易看的出來。

  聽好:
  如果某人告訴你一個故事在講什麼,他或許說的沒錯。
  如果某人告訴你所有的故事在講什麼,那絕對說錯了。

  不管是什麼故事,都包含了許多元素,說的是故事作者本身;說的是作者所看見的世界,他如何面對以及在這樣的世界生活;說的是作者如何選擇字句,而這些字句如何發揮作用;說的是這個故事本身,還有故事裡所發生的事;說的是故事中的人們;故事是為了爭論;故事是為了表達意見。

  作者認為一個故事在講什麼,他的意見絕對正確,也一定是真的:畢竟,這本書寫成時,作者就在現場。他想出了每一個字,知道自己為何選擇了這個字而非其他。然而,作者是屬於他那個時代的人,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可能完全看出他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

  一九五三年之後已經過了半世紀以上。一九五三年的美國,廣播還算是新穎的媒體,卻已經開始嚴重沒落──廣播叱吒的黃金時代持續了約三十年,但如今出現了引領騷動的新媒體:電視,迅速崛起。而廣播中的戲劇和喜劇節目,若非永遠結束,就是得重新設計視覺橋段,好在「傻子箱」上搬演。

  美國的新聞頻道對於未成年犯罪的現象提出警告:青少年危險駕駛、認為人生就是要尋求刺激。冷戰也持續進行:這場屬於俄羅斯和美國及其兩造盟友之間的戰爭,無人扔下炸彈或發射子彈,因為只消一顆炸彈便足以傾覆整個世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並且將會是永遠無法回頭的核子戰爭。參議員舉行公聽會,揪出隱身在我們身邊的共產黨員,採取行動要消滅漫畫書。到了晚上,全家人都聚在電視機前面。

  一九五○年代的笑話是這麼說的,過去你只要看到房子的燈亮了,就知道有人在家;現在你得看到房子的燈暗了,才知道有人在家。因為電視機很小,又是黑白畫面,必須把燈關掉才看的清楚。

  「照這樣下去......」雷.布萊伯利心想,「以後不再有人閱讀了。」於是,《華氏四五一度》就此展開。他曾經寫過一篇短篇故事〈人行道〉(The Pedestrian),描述有個人遭到警方逮捕,而他被攔下來的原因只因為他出門散步。這篇故事就融入了他所建構的世界,十七歲的克萊莉絲.麥可勒蘭喜歡出門散步,生活在一個沒有人出門隨意走走的世界。

  「倘若......打火員的工作是放火,而非滅火,會如何?」布萊伯利思索著,現在他開始看見故事的樣貌了。他編出一名打火員叫蓋伊.蒙塔格,從火焰中救出一本書,而未將之燒毀。

  「假如書本可以保存下來......」他想,如果摧毀了所有實體書,還能怎麼保存書本呢?

  布萊伯利寫了一篇故事叫〈打火員〉(The Fireman),這個故事要求作者寫長一點,他所創造的世界要求他再多寫一點。

  他跑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鮑威爾圖書館,那裡的地下室有以小時計費的出租打字機,只要把硬幣投入打字機旁邊的小盒子裡就可以了。雷.布萊伯利把錢投入盒子,敲出了他的故事。若是一時沒有靈感,需要一點啟發時,或是他想伸伸腿的時候,他就會在圖書館裡晃一晃,看看那裡的書。

  然後,他的故事完成了。

  他打電話給洛杉磯消防局,問他們紙張的燃點是幾度。華氏四五一度,某人這麼回答。他的書名就是這麼來的,真假與否並不重要。

  這本書出版之後,大受歡迎,讀者非常喜愛這本書,並且熱烈討論。他們說,這本小說寫的是審查制度、寫的是心智控制、寫的是人性;寫的是政府控制我們的生活,寫的是書本。

  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將它改編成電影,只是電影的結局似乎比布萊伯利所寫的還要黑暗,看來將書的內容記在腦中並不如布萊伯利所想的安全,不過又是一條死路罷了。

  我還是個小男孩時讀了《華氏四五一度》,我並不了解蓋伊.蒙塔格,也不明白為何他會做出他所做的事,但是我能理解驅動著他的那股對書本的熱愛。書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而那些巨大如牆面的電視螢幕看來未來感十足,令人難以置信,一如我也無法理解電視上的人可以和我對話,只要有劇本便能參與電視演出。《華氏四五一度》並不是我最喜愛的書,這本書實在太黑暗、太陰沉了。不過後來我在《銀色蝗蟲》(《火星紀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在英國出版時的書名)中讀到一篇故事叫〈厄瑟之二〉(Usher II),我發現當中所敘述的情節:寫作和想像都是犯罪,讀起來如此熟悉,而感到無比興奮。

  我在青少年時期又重讀了一次《華氏四五一度》,這本書成了一本談論獨立的書,寫的是關於自我思考。它在寫珍惜書本,以及在書本封面底下所隱含的不同意見,描寫我們身為人類如何從燃燒書本開始,最後也燒掉人命。

  在我成年之後再讀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又對它讚嘆不已。當然,書中囊括了以上所提到的,但這也是一部反映時代的作品。書中描寫的四面電視牆是一九五○年代的電視:搭配交響樂團演出的綜藝節目、低俗的喜劇演員、肥皂劇。這個世界,充斥著開車飛快的瘋狂青少年,四處尋求刺激;處在一場永無止盡的冷戰,偶爾會有火光四射的場景;這裡的妻子們似乎都沒有工作,除了她們的丈夫沒有屬於自己的身分;這裡有獵犬追逐著壞人(即使只是機器獵犬),這樣的世界感覺上是緊緊依附一九五○年代的基礎而生。

  今天若有一位年輕讀者發現了這本書,或者是未來的讀者,他必須先想像出一個過去,然後再想像屬於那個過去的未來。

  即便如此,這本書的核心價值並不會受到影響,而布萊伯利提出的質疑依然有所憑據,並且非常重要。

  為什麼我們需要書本裡的內容?詩詞、散文、故事?每個作者各有不同見解。作者是人,都是不可靠且愚蠢的,故事畢竟是編出來的,說的是從未存在過的人,以及從未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為什麼我們要讀?又何必在乎?

  說故事的人和故事本身非常不同,我們絕不能忘記這點。

  想法(尤其是寫下來的想法)非常特別,這是我們傳遞故事和思想的方法,從這一代傳到下一代。若是我們失去了想法,就會失去共享的歷史,我們會失去許多讓我們生而為人的特質。而虛構的故事能培養我們的同理心:讓我們鑽進其他人的腦袋裡,賦與我們從他人眼中窺探世界的能力。虛構出的故事是謊言,述說著真實的樣貌,一次又一次。

  我認識雷.布萊伯利一直到他過世有三十年了,我實在非常幸運。他很風趣有禮,而且總是活力充沛(即使在他晚年,老到幾乎看不見了,還必須靠輪椅行動,他依然如此)。他很在乎一事一物,全心全意且毫無保留,他在乎玩具、童年和電影,在乎書本,他在乎故事。

  這本書說的是在乎事物,這是寫給書本的情書,但我想也可以說是寫給人們的情書,寫給一九二○年代伊利諾州沃基根那個世界的情書,那是雷.布萊伯利成長的世界,他將這個世界寫成了綠意鎮,存在於記錄他童年時光的《蒲公英酒》中,永垂不朽。

  正如一開始我所說的:如果某人告訴你一個故事在講什麼,他或許說的沒錯;如果某人告訴你所有的故事在講什麼,那絕對說錯了。因此,我所告訴你有關《華氏四五一度》的一切,告訴你雷.布萊伯利這本了不起的作品提出什麼警告,都是不完整的。

  書裡說的是這些沒錯,但還不只如此,說的是你從字裡行間能夠發現什麼。

  (最後說一句,這些日子以來,我們總擔心、辯論著電子書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書,我很喜歡雷.布萊伯利最後對書本的定義是多麼寬廣,他點醒了我們,不該只憑封面評斷書本的好壞,在這些封面之間存在著一些書,完全是人類的樣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6606
  • 叢書系列:不分類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1 x 14.8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7歲~99歲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5
5.0
|
2024/10/19
至從愛上科幻小說後
很喜歡經典科幻小說
尤其是年代很久遠的
因為科幻就是我們的未來
那讀以前的科幻的未來就我們現在
《華氏451度》是書的可燃溫度
至於是不是不重要
作者描述那年代的人閱讀書是要被消滅的
不能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
跟網飛最近出的動漫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有點像
每個人都被控制了思想
每天被電視牆(家人)轟炸,帶著貝殼耳機
這年頭雖然沒有電視牆轟炸,
但有手機訊息轟炸,而且每個人都帶著藍牙耳機
說是對未來的警示嗎?
我覺得是 內文分享
「一開始燒書的只是少數人,自書中撕掉一頁或刪除一段,直到書本空無一物,人類心智停止運轉,圖書館永遠關門的那一天。」
但丁、馬可.奧里略、莎士比亞......再也無人想念書本,那一天,將會提早到來。
燒掉一本書的方法不止一種
而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拿著點燃火柴的
照這樣下去……以後不再有人閱讀了。
「這本書成了一本談論獨立的書,寫的是關於自我思考。它在寫珍惜書本,
以及在書本封面底下所隱含的不同意見,描寫我們身為人類如何從燃燒書本開始,
最後也燒掉人命。這也是一部反映時代的作品。」──尼爾.蓋曼

燒書不是指名目上的燒書 作者也說他的書 曾經也被刪掉許多段落 才被出書
還好作者堅持立場才有這本書出現
我最近跟同事聊天
我介紹他書籍 他說有5分鐘 10分鐘看完一本書那種嗎介紹嗎
我說看書就是要看書啊 就是有你這種不看書的人
他說你錯了 新時代的人就是要這樣才對
你還在看書 已經落伍了
我說這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他說不是是你落伍了

我想好吧 我不跟你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抱持的尊重 遠離態度就好
強辯對雙方好處都沒有
展開
user-img
Lv.5
4.0
|
2024/08/08
如果擁有書是非法行為,閱讀更是罪行重大,打火員(書中翻譯)的工作不再是滅火,而是放火燒掉一切非法事物,主要是書以及讀書的人。作者建構這樣的社會來對抗與諷刺電視的崛起,同時表達對於人們大量減少閱讀,減少思考,而將大量時間花在看電視獲得快樂滿足的擔憂。在70年後的現代,這樣的擔憂並未減少,然而書與閱讀並未消失,或許是因為閱讀本身代表一種更自由的選擇,而非被餵養,而世上並不缺乏追求自由的靈魂。反而是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起,讓電視遭遇前所未見的競爭。但這並不代表作者杞人憂天,實際上20世紀的反烏托邦小說多少都預言成功了一部分,書中燒掉一切令人不快的事物的荒謬行徑洽與今日政治正確無限上綱互相呼應,而這也是觸動我最深的部分。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3/04/28

非常精彩,譯者功力高超。從頭到尾無冷場,連後記都令人拍案叫絕。感謝出版。1953年的作品現在讀起來仍貼近日常,簡直是預言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2/11/28

⁡每個愛書人書櫃必備的經典。⁡

每個人都該讀讀這本書,用以提醒自己,為何拋棄了書,為何不再讀書。⁡

1953年出版時,是為了控訴對抗電視問世後,人漸漸不讀書,拋棄書本,把電視上肥皂劇的主角當成家人,一切都看螢幕解決,也沒有教科書。⁡

路上沒有散步的人,沒有享受自然的人,沒有思考的人。⁡

螢幕裡都是快樂的人,但不代表世界沒有悲傷,自殺率高,用電視麻痺自己。⁡

一百萬本禁書,擁有書就是罪。⁡

三個螢幕將生活團團包圍。⁡

打火員本來是滅火,卻變成放火。⁡

書是載體,書裡的知識才是重點。⁡

不是對政治批判,是對「不讀書者」批評。⁡

文字力道之猛烈,在於一語雙關的智慧,在於角色設定的矛盾與衝突。⁡

雷.布萊伯利是勇敢說出內心話的作者,堅持捍衛知識,像那些隱於城市邊緣的流浪者,即使小眾,但絕不孤單。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9/07
劇透警告

《華氏451度》出版於1953年,正值廣播與電視盛行之時。有人說這是反烏托邦小說,有人說是預言小說,雖然《華氏451度》描述的是電視牆與貝殼耳機(聽廣播),然而我看到的是現今社會,電視換成了手機,而貝殼耳機換成了Airpods (從聽廣變成podcast),不禁令我感到不寒而慄。

《華氏451度》一書描述一未來世界,打火員的工作不再是滅火,改為焚書。隨著電視與廣播蓬勃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快樂,而書成為破壞人類心智的武器,他們認為博覽群書的人會威脅到其他人(因為人們害怕落後),所以禁止人們閱讀及擁有書籍,一旦發現有人藏書,打火隊立即燒毀,該人將遭逮捕。

【電視取代了閱讀,閱讀者成為異教徒】
書中主角是個打火員,其妻子總是在起居室看著成天撥放著彩色、炫目節目的電視牆 (她所謂的「家人」),多數的人民從不懷疑裡面的內容 (就算內容很多是上位者刻意表演給觀眾看的,並非事實),並深信藏書與閱讀者是瘋子。在書中一段主角與隊員們焚書的過程,一女人為了與其藏書共存而與書同歸於盡,口中喊著「今日吾等將以上帝恩典在英國點燃其燭,相信將永不熄滅」,這些藏數者成了異教徒。
跳脫書中內容,我仍下意識地把劇情與現今世界作了關聯。現今世代閱讀的人不知是否可使用「瀕臨絕種」一詞形容。《i世代報告》一書第二章某一小節的標題是「書籍已死?」,其中顯示: 至2015年僅剩下16%的青少年每天讀書,且有1/3的12年級生承認過去一年不曾為了娛樂而閱讀。更難過的是,閱讀成為邊緣化的行為,甚至曾看過「過去的經典是貧困的副產物,所以我們應該擺脫它」的言論。

【我們還有在思考嗎?】
書中一橋段,由打火隊隊長向主角解釋為何需要打火員與政府的陰謀。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開始注重效率,上學時間縮短,不重要的科目被刪除,生活的意義即是為了工作。拉鍊取代了鈕扣,出門前人們不再有時間思考。社會強調團體活動/運動,就此不再存有思考的時間。書中多了更多圖片,越來越多圖文漫畫,減少了文字攝取的力氣。電視節目一個接著一個,不讓人有消化吸收與思考的時間。而到最後避免一般人受到「聰明」的危脅而憂鬱,乾脆將書籍全部毀掉。
看到這裡,不禁問問自己,現代的我們還有在思考嗎? 如今人手一機,當我們打開手機螢幕,資訊爆炸比起電視節目更加窒息,我們就如同書中的妻子,那樣欲罷不能,那樣不經思考。

如今的社會是否正在漸漸實現Ray Bradbury所刻劃的世界,然而焚書的人不是政府,而是我們?

閱讀人森: justreadwithme_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現在就把心情傳達給最重要的人《山茶花情書【山茶花文具店․再次與你相逢】》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
  • 秋冬旅遊大展
  • 商業思考筆記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