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美麗新世界

美麗新世界

Brave New World

  • 定價:299
  • 優惠價:79236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你嚮往一個只有快樂、不需思考的世界嗎?
20世紀的《黑鏡》  
引起軒然大波的完美世界謊言

  20世紀最佳百大小說
  BBC大閱讀  英國人最愛小說Top100
  文學譯者吳碩禹精心打造全新譯本
  USA電視台已預訂整季全新改編電視影集

  「當世傑作⋯⋯二十世紀最具預言性的反烏托邦著作。」——《華爾街日報》

  知名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誠心建議:
  21世紀的你,有必要看看書中這個「沒有人不快樂」的社會,到底是好是壞?

  西元2540年,人類社會摒除了痛苦煩惱,階級分明,個人成就出生就注定,因此不需太過努力;生育統一管理,可以盡情享受性愛;甚至還有解憂妙藥甦麻,隨時來一口,再大的不適應不開心都能轉瞬成煙。這種看似美妙的平衡,卻因為一位野蠻人的出現,掀起了波瀾⋯⋯

  赫胥黎留給後世的預言
  這部小說誕生自將近百年前,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但當中描寫的世界到現在依舊令人怵目驚心,並遙遙與未來科技發展相呼應。像是基因工程發達,是否終將有一天我們會同意放棄自然狀態,做外貌及智商篩選?又或是為了追逐單純的快樂,任由藥物主宰,放棄思考的權利?現今大麻、各類藥品濫用是否暗示了美麗新世界正在不遠處?而書中對低下階級層出不窮的心理暗示手法,甚至洗腦,到如今不只極權國家仍在人民身上實踐,消費主義崛起壯大後,我們每日放眼可及,都是滿滿的廣告暗示。

  反烏托邦衝動
  2000年以來出現一股反烏托邦小說潮流,《饑餓遊戲》、《羊毛記》等受到年輕讀者青睞,也帶動影視作品改編,而《美麗新世界》正是這股熱潮的代表作。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國家滿目瘡痍,百廢待舉,人類對穩定社會及快樂生活的追求與渴望,愈加強烈。為了振興經濟,開始鼓勵消費;為了更好的生活、不虞匱乏,期待用新科技新技術解決基礎民生問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反省人類或許會反被物質文明控制、思考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美麗新世界》及其他反烏托邦小說應運而生,這些小說也可說是一記警鐘,提醒我們對科技一頭熱的時候,也得留意追逐的同時是否會對人類這個族群造成反噬。

  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紀初,科學發展的腳步明顯減緩,全球人口暴增,物質生活改善,尤其網路時代降臨後,人與人之間的連繫也不再如從前緊密,我們比從前任何時代更自由,卻也更迷惘。我們更勇於反省體制中的缺漏,我們驚覺自己漸漸沉溺物質享受,精神生活不斷墮落;這些對自身、對社會的疑問,與反烏托邦小說欲訴說的意旨不謀而合,也因此引起許多共鳴,《美麗新世界》則是個中翹楚,即使是多年前的經典,放到現代閱讀一點也不突兀,甚至更有韻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1963)


  著名作家。出身自英國薩里郡的赫胥黎家族,祖父是著名生物學家湯瑪斯・赫胥黎。畢業於牛津大學。他於一九三七年移居洛杉磯,直至去世。

  他創作了多部小說,包括《島》(Island)、《天才與女神》(The Genius and the Goddess),當中流傳最廣也最具影響力的,便是一九三二年的《美麗新世界》。赫胥黎不僅描繪了一個完全可能在生物學、科技上完全實現的完美未來,更藉此表達他對人類社會走向的擔憂。他的洞見與思考遠超過當代人所能想像。

譯者簡介

吳碩禹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英語教學碩士。
  喜歡翻譯小說,以譯筆輕剖書中人物生命故事中的肌理和溫度。

  已出版作品包括譯作《愛麗絲夢遊仙境》、《五個傷痕》、《微寫作》;翻譯教學著作《英中筆譯1》、《英中筆譯2》及英語教學著作《遜咖日記單字本》系列。
 
 

目錄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終極幸福的樣貌  漫遊者文化編輯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893485
  • 叢書系列:經典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3.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01
 
蹲踞於此的,是棟僅三十四層的灰色大樓。大樓入口上方寫著中倫敦孵育制約中心幾字,還有一面盾形牌刻了世界國的精神口號:群體、認同、穩定。
 
大樓一樓正對北的,是個工作間。偌大的室內,一片冥寂。儘管窗外暑熱,屋內溫度也如赤道般蒸騰,但透著窗爬進屋內的日光,卻苦苦尋不到那些罩著死白袍子,一隻一隻仿若鵝軀的人影,只摸著實驗室裡玻璃、鎳和瓷器映射出的光潔陰鬱。死寂之外是另一片死寂。作業員身著白色防護衣,戴著的手套也白,死屍那樣慘白。頭上燈光青冷,無生氣,鬼魅般的色澤。只有顯微鏡的奶黃色鏡筒透出一絲生氣,擦得晶亮的鏡身,有如奶油般,一道一道豐肥的黃光,沿著工作臺一路迤邐而去。
 
「這裡,」主任開了門,說道:「就是授精室。」
 
孵育制約中心主任踏進實驗室。此時三百位授精員俯身專注地操作手邊儀器,心無旁騖,就連呼吸聲也幾乎聽不到,更聽不見有人分神喃喃自語或吹口哨。一批新學生,年紀都不大,一臉青澀稚嫩,亦步亦趨地緊跟著主任的腳步。人人手上都一本筆記本,只要偉大的主任一開口,哪個不是下筆疾書狂抄。這可是知情人士親口說的內幕消息,機會多麼難得。這位中倫敦制約中心的主任總是堅持親自帶領新學生認識各處室。
 
「好讓你們稍微有點概念。」他總對學生這麼說。他們是得有點概念,才能做好這些要動腦的工作,不過只要懂一點點就好,懂得太多就無法成為和諧快樂社會的一份子。大家都深知,實用帶來美善、帶來幸福,抽象概念則是人智性中的必要之惡。畢竟社會的中堅骨幹不是哲學家,而是實作的浮雕匠或郵票收藏家。
 
「明天,」主任半笑半警告:「就會分派正事給你們做,不會有什麼時間空想那些有的沒有的概念。還有……」
 
多麼榮幸呀,能親耳聽知情人士開金口,能親手寫在記事本裡。男學生個個振筆狂書。
 
主任高瘦卻不減挺拔,巍巍走進實驗室。他有個長下巴,紅潤的豐唇僅能勉強覆住兩排崢嶸突出的牙齒。說不上算老還是算年輕。三十嗎?還是五十?還是五十五?很難說。反正,也沒人想發問。在福特紀元六三二年,這個穩定的年代,沒有人提問。

會員評鑑

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10/02
真的只能說經典就是經典
如果你喜歡1984,一定要來看看美麗新世界
如果不喜歡看書,去YT搜尋腦洞烏托邦,也有很詳實的解說
看完後就會開始反思,現在流行的「小確幸」和「廉價娛樂」
這些「奶頭樂產物」,究竟對人腦造成什麼改變。

我無限推推~~
跟1984整部至鬱、壓抑、恐懼、毛骨悚染的氛圍完全不同,
美麗新世界整齊、乾淨、禮貌,只要你不細思,就不會極恐,
可一旦你細思,得到的戰慄感不亞於1984,
分明是類似的警示,1984是用更深的恐懼刺激你,
美麗新世界則是用「美好」這個反義詞勾勒恐懼,
不談恐懼,但整部都是恐懼。

如果你想知道:
1、如何創造一個沒有仇恨、沒有歧視、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美麗新世界
2、如何讓這個世界只有快樂,沒有痛苦
3、如果有人在思想上不小心有所「突破」,改如何處理

就請來閱讀美麗新世界!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8/03
薩米爾欽《我們》、歐威爾《一九八四》、赫胥黎《美麗新世界》合稱「西方三大反烏托邦小說」。《我們》作為開山之作,影響歐威爾、赫胥黎的創作方向;《一九八四》描寫極權主義社會,每個人都活在「老大哥」的監視下;《美麗新世界》是精準描述未來世界的預言之作,科技中毒、消費主義、性與毒品氾濫,無不一一驗證,讓人能以相信是部近百年前的作品!

《一九八四》活在不自由的恐懼,固然不符合人性的追求與嚮往,然而《美麗新世界》是快樂的不自由,這樣有比較好嗎?值得深思。此外,十分推薦高中職學生能夠閱讀本書:社會組同學,可以從中找到文學與藝術的價值性;理組同學,可以思考科技對人們的掌控性;職科同學,可以反思自我的主體性,要成為「職人」而不是「工匠」。

一、不思考,才有幸福人生:瞭解《美麗新世界》

閱讀赫胥黎《美麗新世界》,總覺得是一本帶領讀者「正、反、合」思考的一本書。

《美麗新世界》裡的世界,一切按照既定的安排與規律運作。人一出生就被分為:「阿爾法」、「貝塔」、「伽瑪」、「德爾塔」、「愛普西隆」五個階級。智商、工作、價值觀各異,但如同結構功能論一樣,每個階級與種族都有對應的功能效用,彼此互補依賴,彷彿自然界的有機體,相互合作,維繫國家的生存與發展。

國家統一教育,利用睡眠學習法,植入想給予的觀念與想法。正因為如此,每個人就像工業時代的產品一樣(書中的上帝名叫「福特」。沒錯!就是創立福特汽車公司的亨利·福特。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將裝配線概念實際應用在工廠並大量生產而獲得巨大成功者),從胚胎到成長,都是統一的標準流程,世界裡的每個人,沒有個體性,沒有主體性,有的只是「原廠設定」。

正因為都被國家「設定」好了,人人安分守己:下層階級努力勞動,上層階級奮力縱慾,心情不好就來點「酥麻」(毒品),生活永遠快樂似神仙。不需要思考人生,思考意義,思考一切的未知,只要照著「原廠設定」過生活。這個世界沒有悲傷,沒有寂寞,沒有不幸。

我不禁揣想,這跟知名卡通海綿寶寶很像。公司老闆蟹老闆壓榨他,自以為是朋友的章魚哥討厭他,但海綿寶寶還是過得很開心,肇自沒有意識到自己被壓榨、被討厭。俗話說「傻人有傻福」,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最幸福,正是此一道理的展現。

不過,或許可以想一想,沒有自我意識,沒有好奇心,沒有自己想法的人生,還算是人生嗎?當自己活在一切被設定好的腳本中當演員,彷如電影《楚門世界》,是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嗎?


二、大麻、性愛、科技:反思《美麗新世界》
《美麗新世界》的世界,沒有個人隱私,利用科技全面掌控,一言一行都被傳輸到後台。沒有親情,「父親」、「母親」這類詞彙跟髒話一樣,無人是胎生,而是國家孵育中心統一生產製造。沒有愛情,只有性愛,彼此雜交、濫交,不用擔心懷孕,只求爽一下。

國家利用科技,讓人民過好日子。沒有人會生病,沒有人容顏會衰老。盡可能提供一切的物質讓人享受。雖然「科技」打破傳統的倫理與社會秩序,世界裡的每個人卻都很快樂!

無知的人最幸福。接受社會給予的任何安排,不會質疑、否定。就像年紀到了就該讀書、結婚、生子、買房,卻沒有思考這是不是自己想過的人生。全部做到,將冠以「人生勝利組」的榮譽。萬一幾項沒做到,也沒關係,只要做了,社會還是會給你肯定。諸如書讀不好,只要有去上學,就不會被國家罰錢;買了房、結了婚、生了小孩,管他後續狀況如何,社會都將投以肯定的眼神!當然,真實的社會無法盡情供給你「酥麻」與「性愛」讓你忘卻一切的不如意,後來才發現,對於自己人生,竟然沒有仔細思量過。

科技控制人們。《美麗新世界》的社會受益於科技,卻也受制於科技。所有人都因為科技而讓生活方便、美好,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科技給「制約」了。就像現在聊天,時常仰賴line ,而不是有溫度的面對面談話,面對真實的人,反而一句話說不出。又如網路的崛起,造就多少網紅,主導了議題,甚至是政治走向,多少人淪為網軍而不自知。

《美麗新世界》打造了沒有選擇自由與充滿物質科技的社會,人們樂在其中。當有自覺,來自「野蠻」社會的約翰出現,打破我們對這美麗新世界的想像。

約翰的「野蠻」社會,有著生老病死,有文學、藝術、哲學,喜愛莎士比亞,還喜歡閱讀大量書籍,感受並思考自身的情緒。當他來到所謂「文明科技」的美麗新世界,美好幻想破滅殆盡,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讓人逃離。約翰與新世界領導者蒙德對話,我們可以發現,蒙德有著一堆的書籍,讀過許多文學、哲學、藝術的作品,但是卻不讓新世界的人民擁有,因為那些東西都太「舊」。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會啓迪人們的思想,讓人民有了自主意識,有了自我主體性,同時,產生了痛苦。

文學、藝術讓我們瞭解人性,知道一切七情六慾,知道一切喜怒哀樂,知道一切悲歡離合。讓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缺陷,文窮而後工,真正的完美不過是缺陷的完美。哲學讓我們有了自我,生活是什麼?人是什麼?世界是什麼?不斷追尋、不斷探索真理所在。當思考愈深邃,瞭解愈透徹,挫折感、不明白等等諸多苦痛將接踵而來。所以,蒙德選擇拒絕!

蒙德希望大眾幸福,無知與科技能帶來最大幸福。

約翰選擇的是成為真正自由的人,有歡喜,有傷悲,有文學,有藝術,充滿缺陷的人生。最後的結局呢?約翰受不了新世界的一切,選擇自殺!

我以為赫胥黎《美麗新世界》很有趣。並非一味排斥科技,推崇「悲慘世界」般真實且自由的人生(約翰最後選擇死去)。但亦沒有肯定看似幸福、科技發達卻毫無選擇自由的無知人生。這就是他帶給讀者「正反合」的閱讀感。

我總覺得赫胥黎內心是矛盾的,他生活在科技日新月異,生活不斷進步的戰前,卻歷經世界大戰帶來的破壞與摧殘。一面肯定科技的優點(正),一面反思科技的缺點(反)。孰優孰劣,讀者自己心中會有定見(合)。

當今是輕人文,重科學的社會,這本書教會我們物質科技有其侷限,凡事只講究效率與實用,生活將十分膚淺、表面,就像新世界一樣,一切都很好,但總覺得少了什麼(一開始閱讀時就有這種感受)。缺少的就是精神層次的滿足,這部分只能依靠文學與藝術。我想,唯有物質、精神雙重滿足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富足。

另外,書中約翰不斷強調莎士比亞作品的重要性,與蒙德的「厭舊」行程強烈對比。個人以為這是科學與文學兩者性質的不同,科學強調新比舊好,誠屬固然。文學藝術卻不然,裡頭的人性糾結與愛恨糾葛,不只亙古不變,甚至Old is new.

最後,要保持「閱讀」習慣。美麗新世界的人們只講求「感官」享受,女生要「氣感」(大胸部),電影要4D,不開心就做愛、呼麻,這些只會讓生命平淡困乏,流於物質慾望的滿足。人生不是只有「慾」,更要有「情」,親情、愛情、友情皆然。除了真實感知外,還能透過閱讀,吸收新知,體悟當中的人性百態與幽微情感。最重要的是,閱讀使人思考,不為外物所役。

#題外話:關於閱讀經典
最近台灣流行「16蹲」,十分火紅,甚至出現各式各樣、各行各業的版本,這一切來自「資深」男團Energy的復出新歌〈星期五晚上〉。如果你今天是老闆,現在有兩首作品讓你選擇銷售,一首是前述〈星期五晚上〉,另一首是1933年,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的〈望春風〉,你會選擇哪一首?

如果是我,會選擇〈望春風〉。並不是因為現在本土語、在地化是顯學,而是這首歌曲已經流傳80年了,換言之,經過歲月的考驗,卻依然屹立不搖,長存人們心中,成為經典,因此有較大的可能性,這首歌曲能繼續傳唱下去。反觀〈星期五晚上〉,是在上個月爆紅,是不是能撐個1年,還是未知數,何況10、30年?

我認為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同理,閱讀經典書籍也是如此,以小說來說,或許裡頭有些觀念、內容不合時宜,但是「人性」,亙古不變,文學的「想像力」更是無遠弗屆,本是虛構故事的寓言,極可能成為未來的預言,這也是經典能帶給我們啟發與學習的地方。
展開
user-img
Lv.5
5.0
|
2024/05/21
劇透警告

必讀小說

一個完美理想的未來世界福特632年(西元2540年),人的階級/智慧/能否生育皆生而注定,並且由瓶中誕生。上等二個階級被賦予更多資源與更高階的工作,以及鄙視下等人的自由思維。下等三個等級被強制降低智慧,通常是由一個受精卵被強迫分裂為上百個相同面孔的孿生兄弟或姐妹,只為在同一工廠進行相同的工作。但不管所處位階為何,人人快樂無憂,社會穩定,因為一種能抹除所有負面情緒並帶你在下班後神遊太虛且沒有副作用的藥物近乎無限制地發放。也有充足的的運動場所滿足所有人需求,只不過上等人搭直升機前往,下等人搭電車。同時在「凡人皆屬於他人」的社會制約下,每天換性伴侶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甚至是必要的合群之舉。就問這樣的世界你是否嚮往?

本書為反烏托邦三大代表作之一,開卷馬上被赫胥黎創造的完美世界震撼不已,幾乎說服我這樣的世界也不壞,又不禁思索現代社會是否與之若合符節,或正往這個世界前進。主題雖嚴肅,但許多設定卻讓人莞爾發笑。成書的年代正好是福特的T型車最暢銷的時候,因此作者讓書中人驚呼「福特」並且手畫T字來取代「上帝」並手畫十字,以此來諷刺世人所追求的文明進步。「縫縫補補不如全部換新」「越補越窮」來諷刺美國消費主義。還有「馬爾薩斯」節育訓練,有興趣可以Google「馬爾薩斯陷阱」。「父親」「母親」「胎生」成了淫穢詞彙,不堪入耳。這些設定增加了完美世界的說服力,也拉近與讀者與作者內心的距離,讓這部小說成為揉合科幻/哲學/政治的驚天之作。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19/09/18

好書,果然是經典之一!值得一看
另外,共看過3種翻譯,此翻譯版本甚得我心!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加碼
  • 小天下本本折
  • 日月滿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