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序
具洞察力的看見
什麼是錯誤的屬靈觀?一個源自古希臘的異端說:身體不重要;物質是惡。約翰壹書反駁這個「幻影說」異端。聖經處處告訴我們身體重要,物質非惡。基督肉身復活的真理,肯定身體的重要,也帶給信徒榮耀的盼望。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福音書裡的族譜啟示聖子¬成為罪人的子孫,被釘在十架上,化惡為善。這是筆者對曾劭愷老師所寫之書部分內容的粗略歸納。
曾老師的書不是枯燥的神學論述。他頗富文學素養,文筆精練。其中一例是,解釋馬太如何使用文學上的雙重反諷法,將神學上的張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兵丁玩弄耶穌,耶穌卻以靜默來諷刺兵丁。神曉得用比人更高的諷刺。「十字架,人類惡行的高峰,成就了神至高的善。」「 十字架(魔鬼的工具),滿足了神的公義。」
書中使用精確的解經來糾正錯誤的觀念,以建立正確的屬靈觀。以下舉三個點到為止的例子來鼓勵讀者閱讀全書。第一,當耶穌在十架上引用詩篇二十二篇1節時,祂不只是表達痛苦,也表達對天父的信靠,因為耶穌引用第1節,是要我們思想整篇詩篇。第二,和合本聖經對彼得後書三章8-12節的翻譯不理想。曾老師藉著精闢的原文解經,說明末日的烈火¬¬不是把天地燒盡;天地乃是類比金子經過火窯的試煉,成為精金。換句話說,舊的天地被煉淨,改造為新天新地。第三,和合本聖經對馬太福音十一章12節所謂,天國是「努力」進入的,不是正確的翻譯。正確的翻譯是:「……天國一直在強勁地拓展著,狂熱的人要抓住它。」
曾老師不但富有創意,也尊重傳統。在肉身、信心與成聖的定義上,他引述加爾文(John Calvin)。而在信徒對抗試探方面,他引述約翰‧歐文(John Owen)。其實他處處引用宗教改革傳統中的神學觀念,包含強調「與主聯合」的主題。曾老師同時也批判一些不對的傳統或觀念,例如:得救就是為了靈魂上天堂、物質世界將被毀滅、道德主義、華人文化中的謙卑觀念和禁慾主義等等。
書的最後兩章解釋與應用主禱文。曾老師指出,神的國降臨由日用飲食的小事開始。這個簡單的觀察實在是具洞察力的看見!他詮釋主禱文時也指出,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包含知足、饒恕、勝過試探、脫離惡者以及神的榮耀終末的彰顯。每一項討論都很有造就性。這本書提醒信徒,在基督裡我們擁有不可剝奪的喜樂,因為有一天我們會徹底活出神形像在我們身上所彰顯的榮耀。若是細讀與領受這本書的信息,讀者將可避免誤入歧途,在成聖的道路上大有進展。
中華福音神學院前院長
周功和 牧師
康序
留下什麼?
因為神的恩典,瘸子能跳躍。看人,我們絕望;信神,我們盼望。筆者想從資源有限來談。
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在他的《政府二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中認為,個人有權擁有,自己在無主資源(荒地、野生果樹等)上勞動的產品──如果他留下的資源夠多、夠好(enough and as good),而且他擁有的東西不會用不完而壞掉。
換句話說,洛克主張:
1. 勞動帶來私產。參,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10節:「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
2. 私產不可太多。什麼叫太多?就是沒有留下足夠的好東西給別人;摘的果子太多,別人沒得摘,不可以。參,以賽亞書五章8節:「禍哉!那些以房接房,以地連地,以致不留餘地的,只顧自己獨居境內。」
3. 留下給別人的原始資源(如樹上的野果子)即使夠多、夠好,你摘的果子,如果多到吃不完有爛掉的,那仍然不允許。參,約翰福音六章12節:「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
在原始時代(natural state),這樣做不困難。但越文明,難度就越大。因為:
1. 甲能幹勤快,一天摘一千顆蘋果,乙笨拙遲緩,日摘十顆,日差不過百倍,如果機器介入,二人很快就可以有萬倍以上的不同。
2. 越是早期,荒地越多,大家得地的機會越大;越後來,人口越多,未開發的土地越少,今天,根本沒有未開發的土地,而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3. 原始時代,多數東西會腐朽,無人會摘一萬顆蘋果,存起來讓它們爛掉。原始時代,難有百萬富翁和窮光蛋的差距,勢也。
但是當錢幣、鈔票等這些不會壞的工具問世後,人們很容易累積財富,貧富懸殊的問題就嚴重了。
耶穌用奉獻而不是政治經濟的制度來處理這問題:
「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路加福音十二:33節)
這是教會始終要牢記的:做任何事,都要有信心,都要以基督為中心、為基礎、為目標。
有信心的人,認識神的慈愛與大能,心態會大方達觀。像洛克的「留下夠多、夠好」的條件,似乎絕不能被滿足。因為土地有限、資源有限,某人得一塊地,別人一定少了一塊地;某人摘下一顆蘋果,他人就永遠少了得那顆蘋果的機會。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不可違抗地走向冷卻、無序、寂滅。生活經驗,處處證實它。好花不常開,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但如果認識神,我們會在充滿罪惡、失敗、一定會過去的世界看到、經驗到「過犯不如恩賜」(羅馬書五章15節)。
土地資源是愈來愈少,物質一定是有限的,可是神的話、神的靈是無限的:「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翰福音六:63)而耶和華這位「萬靈的父」(希伯來書十二:9),不僅恩待選民(詩篇一一六:7),也「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路加福音六:35),神善待萬民;祂的慈悲覆庇祂一切所造的(詩篇一四五:9)。
所以,的確「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羅馬書一:18);然而,我們還是看到: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和豐富(詩篇卅:5,一○四:24)。神的靈,讓人取得的知識愈來愈豐富(不像土地和物質資源越來越少)。每一項科學專利不是使別人少了而是增多了新發明的靈感;文學、藝術、音樂的創作不是扼殺新的而是激發更多的創作。文明的改變有好有壞,但話和靈(word and spirit)的作用有無窮無盡的豐富。亞述大軍掠奪後的地方,還剩什麼?未到以前,地如伊甸園;過去以後,成了荒涼的曠野(約珥書二:3)。好園丁擁有過的花園,留下了什麼?留下豐富的美,產生更多美麗的美。
願因著神的恩典,我們來到世間,不是留下了「更醜更壞」的紀錄,而是撒下「夠多、夠好」的聖靈果子,使人認識「最美、最好」、「獨美、獨好」的上帝。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
康來昌 牧師
彭序
在真理中得自由
本書把基督徒帶回福音的原點,透過經文的詮釋與神學識見,作者邀請基督徒重新思考何為福音的本質。一直以來,在教會信仰群體中,流傳著許多似是而非的教導,存在著不少對福音真理的誤解。箇中原因固然複雜,不過,主要可歸因於受實用主義的影響,教會熱衷於追求快速可見的增長策略和果效,卻少有耐性在具恆久價值的福音真道上,付代價扎根建造。因著釋經和神學辨識力的薄弱與輕忽,而流於在經文字面上望文生義,教會裡形塑了許多不明就裡的金句式的或道德主義式的基督徒,虛有其表卻活不出在復活大能下的喜樂生命。
職是之故,本書作者在解讀福音信息的同時,亦針對部分被斷章取義的信仰理解,提出追問與闡釋。略舉如下:是「生命影響生命」抑或「真理影響生命」?在柏拉圖式的二元論觀點影響下,是否錯看了「生命」與「身體」的關係?那句曾在教會圈裡盛行一時的WWJD(What would Jesus do? 主耶穌會怎麼做?),是否成了某種被簡化了的「效法基督」之道德主義和外在形式?從馬太及路加的族譜對照中探問:神的主權與人的決定,以及神的護理與歷史偶然性之間的辯證關係為何?過往對耶穌在十架上喊出「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的詮釋,是否過度強調了耶穌的痛苦,因而錯失了耶穌在痛苦中所要傳達的真正意涵?空墳墓是基督復活的「證明」,還是宣告基督復活的「記號」?而基督復活的事件,真可用探究自然規律事件的歷史方法來證真或證偽?當終末的日子來到,世界要被「烈火銷化」、「燒盡」(彼後三10),真是如字面意義上的燒盡為目的,抑或在於揭曉萬物的「真相」?基督徒的生活要「入世」又「不屬世」的真實意涵是什麼?「與主聯合」的奧祕,是抽象、暗喻,還是全然真實?猶太教與基督教所信仰的神,是同一位神嗎?「柔和謙卑」意味著慈眉善目、溫良恭儉讓?基督徒殷殷切切尋求的「神的旨意」到底是什麼,何處尋得?基督徒如何避免患上「屬靈自虐狂」,而能在地上真實喜樂地生活?神國的彰顯,是關乎未來的事,還是關注當下之事(天父世界)?「神國子民」的身分帶給基督徒什麼樣的生活倫理?這個身分是否以及如何促使基督徒為著神國「癲狂」?……當逐一在解經的亮光下檢視這些問題後,才發現,原來很多時候基督徒的走樣行徑,並非因為不愛慕主(當然也毋須動輒歸咎撒但的攪擾攻擊),而是在認識神(神學的識見)上出了問題。
我與作者結識於台灣神學人團契,在不同的研討會和讀書會上,我總是從他所分享的研究洞見中多得啟發。作者作為一位傑出的巴特學者,過去幾年間,已在知名的國際學術出版社,發表了多部以英文書寫的神學著作,卓越的學術成果,實為一時俊彥。此次,我受邀為作者的第一本中文撰述作序,深感榮幸。一口氣讀畢全書,見證了真道一經揭開,足以撼動人心,使人靈魂甦醒,滿有屬天盼望。誠然,如作者明言,這不是一本學術性質的書寫,而是為要把基督徒的生命,引向那一位創始成終的基督。貫穿全書十章的論述軸線,作者向我們演繹了何謂「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的活潑信仰生命;勾勒出基督復活的大能,如何逆轉了存在於人心中僵固的視野、封閉的抉擇、預設的判斷和既定的結論。當基督徒轉眼仰望耶穌,在基督事件的光照下,基督徒將認識到,關於上帝、世界以及自己的全部意義,都已完滿地在基督事件中顯明了。真正的福音真理,詮解了基督徒對「完整性」最深切的渴望。而這個「完整性」闡釋了信仰者對世界經驗的連貫性,以及這個經驗從「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救贖榮光中所看出的健全性。在真理中得自由的基督徒,將不再視信仰為某種精神寄託或形式上的宗教慣習,不再滿足於某些「該做與不該做」的教條儀文,不再醉心於事業、道德,甚或囿限於教會圈內的事奉成就感,而是領受在聖靈中所賜的真信心,活出神在基督裡所彰顯的榮耀形像,學效基督向世人展開雙臂,甘心樂意在此世中與邊緣人同行,共同經歷惟有神的恩典才能供應的安慰、力量與驚喜。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專任教授
彭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