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世界各大醫療體系都是從古代的宗教醫療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療或是生物醫療。傳統中醫也是保留有祝由科,而在台灣,民俗醫療與西醫、中醫仍然是三足鼎立的醫療方式之一。近幾年,由於國際「去殖民主義運動」影響所及,西醫的論述受到非西方醫療體系的質疑,加上人類慢性病的無法根治,非西方醫療的養生或是心靈醫療受到重視,讓民俗醫療或是宗教醫療的價值又被重新檢視。
台灣是多元醫療體系並行的地方,其成因是歷史長期累積而來。在清代時期移民由閩粵傳入民俗醫療(如收驚、藥籤)與中醫,日據時期企圖打造現代化台灣推行西醫而抑制中醫,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恢復中醫執照考試,並成立中國醫藥學院(位於台中,後改名為中國醫藥大學)與中國醫藥研究所(位於台北,隸屬衛服部)。1996年,中醫得以與西醫一樣地納入國家健保體系,讓健保得以增加一種醫療服務。民俗醫療雖然至今並未合法,但是政府也不明禁,而是讓民眾自行抉擇。若是民俗醫療的醫病雙方有糾紛,則是以消費者保護法來處理。
世界上具有多元醫療體系的國家頗多,多數是非西方國家,原本就流傳有其傳統醫療方式,十八十九世紀西醫侵入之後,形成多元醫療並用的情形。一、二十年前,當西醫仍然壟斷全球醫療體系時,多元醫療經常被詬病,認為不夠現代化。但是近年來,西醫之外的醫療體系被稱為另類醫療,或是補充醫療(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簡稱CAM),而逐漸被西醫接受。然而世界各國對於補充醫療或是國內各個民族的傳統醫療,仍然不是很有管理經驗,任其自生自滅。少數例外的是南半球的澳洲,其多元醫療管理制度最為學界稱道。澳洲有一兩百個原住民族,加上中日韓等亞州移民,加上歐美白人,境內的多元醫療體系,多數都被政府承認並加以管理監督,也都能各自設立學校進行醫療的教育傳承。
台灣的民俗醫療,由於一直被放在宗教或是宗教相關的場所,而被視為宗教信仰的一環。其實,民俗醫療有一部分並不屬於宗教範圍,例如夜市膏藥,偏方,秘方。而與各類宗教掛鉤的民俗療法當然是占大宗,本書所收的各篇論文,是圍繞在以保生大帝為主的醫療方式,還有觀音信仰或是媽祖藥籤,澳門醫靈大帝與神農大帝等,都是民眾所信仰的具有醫療能力的神祇。
對於不甚明白的社會文化現象,吾人應該加以客觀中立的觀察,長期地研究並累積成果,日後才能有管理監督的依據。對於台灣的民俗醫療或是宗教醫療,我們也應該保持這種看法。先是客觀地了解在民俗醫療場所進行的醫療行為,繼而分析哪一種疾病會去找民俗醫療?什麼病人會選擇民俗醫療?民俗療者運用什麼工具?技術?給予病人甚麼醫療作為?醫療程序或是建議?醫病雙方的互動模式?報酬與給費方式、病人複診情況?醫療疏失或是糾紛如何處理?等等,都應該建立長期的資料檔案與追蹤調查。
黃敦厚博士主持大甲澤安宮多年,澤安宮主神是保生大帝。黃博士於2018年9月29日在大甲高中科學館召開保生大帝與民俗醫療國際研討會,有一批關心民俗醫療與宗教醫療的學界朋友與社會人士參加,大家針對台灣(與澳門)的保生大帝醫療文化進行一整天的專題討論。會後論文經過修改,編輯成書,如今即將付梓,筆者有幸能參與此次會議,感念黃博士有心提振並親自鑽研民俗醫療,在此為序以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