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普通語言學教程

普通語言學教程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 定價:680
  • 優惠價:79537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7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語言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

  索緒爾被後世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結構主義的鼻祖,也首創符號學。
  本書不僅是索緒爾的代表性著作、語言學的入門之作,也是語言學史乃至學術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著作,並開啟了語言整體結構研究的新階段,至今已被譯成多種語言版本。
  
  你現在讀的正是影響二十世紀不少學科(語言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符號學)發展的著作。篇幅不大,頁數不多,但是字裡行間的心血結晶卻處處可見。能有機會一窺大師內在的思考與辯證方式,必然受惠良多。

  本書創用了幾個兩元對立性的名詞,成為我們瞭解《普通語言學教程》的重要關鍵,也是主要內容。包括

  1.語言的約定俗成
  2.語言與言語的區別:語言,是社會全體成員中的寶庫,潛存在人們腦中的語法體系;言語,是個人意志和智慧的行為。
  3.符號與指涉間的關係:這也是符號學的源頭。每個符號要與所代表的實體(即指涉)有密切關聯,否則符號本身就沒有意義。
  4.句段與聯想關係的差異:句段關係是指符號的線性排列,或者說「句段關係是在現場的」,而「聯想關係是不在現場的」。
  5.共時與歷時語言的比較研究:內容為本書第二編、第三編。在索緒爾之前的語言學,大都忽略共時語言之蒐集、分析、比較,在研究之後,則可因此與歷時語言比較與擬構。
  6.音位原理:影響了布拉格學派在語音與音韻方面的建構。

  回首歷史軌跡,驀然發現索緒爾的影響至今依然。透過他的學生,把種種問題及思索留給了後人,終於開啟了二十世紀語言學理論的發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西元1857年~1913年)


  索緒爾是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在1857年瑞士日內瓦出生,中學畢業後,1875~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讀了一年,其後轉學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1878年他寫出《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使老一輩的語言學家大為驚訝。1880年他回萊比錫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881年到法國巴黎,在高等研究學院教授梵語,並兼任巴黎語言學學會祕書,培養了梅耶(A.Meillet)、格拉蒙(M.Grammont)等語言學家,建成法蘭西學派。1891年離法回日內瓦大學。1906~1911年開始講授普通語言學。1913年索緒爾去世後,他的學生根據同學們的筆記和索緒爾一些手稿、材料編輯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於1916年在法國巴黎出第一版,1922年第二版,1949第三版,各國語言學家先後把它譯成德、西、俄、英、日等國文字,使它的影響遍及全世界。

譯者簡介

高名凱(西元1911年~1965年)


  福建平潭縣人。是知名的理論語言學家、漢語語法學家和文學翻譯家。早年其從燕京大學畢業後,進入法國巴黎大學專攻語言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文》編委等。他與王力、呂叔湘等知名語言學家齊名,並在介紹西方語言學理論上付出極大心力,對中國大陸20世紀語言學的研究具引領開拓與發展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錄

前言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導讀
緒論

第一章 語言黨史一瞥
第二章 語言學的材料和任務;它和毗鄰科學的關系
第三章 語言學的對象
第四章 語言的語言學和言語的語言學
第五章 語言的內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第六章文字表現語言第七章 音位學
附錄:音位學原理
第一章 音位學的種類
第二章 語鏈中的音位
編者附注

第一編 一般原則
第一章 語言符號的性質
第二章 符號的不變性和可變性
第三章 靜態語言學和演化語言學

第二編 共時語言學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語言的具體實體
第三章 同一性、現實性、價值
第四章 語言的價值
第五章 句段關系和聯想關系
第六章 語言的機構
第七章 語法及其區分
第八章 抽象實體在語法中的作用

第三編 歷時語言學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語言變化
第三章 語言演化在語法上的后果
第四章 類化
第五章 類比和演化
第六章 流俗詞源
第七章 粘合
第八章 歷時的單位,同一性和現實性
第三篇和第四篇附錄

第四編 地理語言學
第一章 關於語言的差異
第二章 地理差異的復雜性
第三章 地理差異的原因
第四章 語言波浪的傳播

第五編 回顧語言學的問題 結論
第一章 歷時語言學的兩種展望
第二章 最古的語言和原始型
第三章 重建
第四章 人類學和史前史中的語言證據
第五章 語系和語言的類型
索引
校後記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的天才是在語言學中成長起來的,我們時常聽到他抱怨語言學的原理和方法中存在著許多缺陷。他畢生頑強地致力於探求在這一片渾沌狀態中能夠指引他的思想的法則。直到一九○六年在日內瓦大學接替了約瑟夫.魏爾特海默(Joseph Wertheiner)的講座,他那培育了多年的獨到見解方為世人所認識。他曾於一九○六—一九○七年,一九○八—一九○九年和一九一○—一九一一年三度講授普通語言學;誠然,由於教學大綱的需要,他不能不把每度講課的一半時間用來闡述印歐系語言,它們的歷史和關於它們的描寫,他的講題的主要部分因而大大地減少了。

  他沒有因此出版過一本書,凡特別有幸聽過這門內容充實的課的人都深以為憾。老師去世後,承德.索緒爾夫人的盛意,把他的手稿交給了我們。我們原指望能在這些手稿中找到這些天才的講課的忠實的或至少是足夠的反映;我們並且預想到有可能根據他本人的札記配合同學們的筆記加以整理,付梓出版。結果使我們大失所望:我們在裡面幾乎找不到一點跟他的學生的筆記對得上號的東西。原來他每天趕寫講授提綱的草稿,已經隨寫隨毀掉了!他的書桌的抽屜裡只有一些相當陳舊的草稿。這些草稿當然也不無價值,但要加以利用,把它同三度講課的材料配合起來,卻是不可能的。

  面對這種情況,更使我們深感遺憾的是,當時因為職務纏身,我們幾乎完全沒有辦法去親自聆聽他的最後的講課,而這卻正像很早以前《論元音》一書問世時那樣標誌著德.索緒爾一生事業中一個光輝的階段。

  因此,我們只好求助於聽過三度講課的同學們的筆記。聽過頭兩度課的路易.凱伊(Louis Caille),列奧波爾.戈第業(Léopold Gautier),波爾.勒嘉爾德.索緒爾曾於一八七九年出版《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一書,把印歐系語言的元音和響音的很複雜的相互關係歸結為一些比較簡單的交替公式,推翻了十九世紀前半葉歐洲許多語言學家借鑒古印度語法學家的「增長理論」,奠下了印歐系語言元音系統新學說的基礎,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校注(Paul Regard)和阿爾貝爾.里德林格(Albert Riedlinger)諸先生,聽過第三度,也即最重要的一度課的阿爾貝爾.薛施藹(Albert Sechehaye)夫人,喬治.德加里耶(George Dégallier)和弗朗西士.約瑟夫(Francis Joseph)先生都把他們的很完備的筆記交給了我們。有一個特殊的要點,我們還是從路易.布律茨(Louis Brütsch)的筆記中得到的。我們謹向他們致以衷心的謝意。傑出的羅曼語語言學家茹勒.朗沙(Jules Ronjat)在本書付印前曾校閱原稿,並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我們也要向他致以最熱誠的感謝。

  我們該怎樣處理這些材料呢?首先是進行考訂的工作:對每一度課,講課中的每個細節,都要把所有的本子加以比較,深入到原講授者思想的端倪,哪怕它們往往互不合拍。關於頭兩度課的內容,我們曾得到里德林格先生的合作,他是最關心要遵循老師思想的門生;在這一點上,他的工作對我們很是有用。至於第三度課,我們中的阿.薛施藹也做了同樣細緻的校對和校訂的工作。

  可是下一步呢?口講的形式常和書面的形式發生矛盾,這為我們留下了最大的困難。而且德.索緒爾是一個不斷革新的人,他的思想常向各方面發展,但並不因此而自相矛盾。要把一切都照原樣發表是不可能的;自由論述所不可避免的重複,交錯和變幻不定的表述方式,將會使這樣印出的一本書帶有離奇古怪的面貌。只發表其中一度課嘛—發表哪一度的呢?這將會使本書失去其它兩度講課的十分豐富的內容而顯得比較貧乏;哪怕是最有決定意義的第三度課也不能使人窺見德.索緒爾理論和方法的全豹。
 
  我們完全接受這個責任,而且願意獨自承擔這個責任。批評者是否知道要把一位大師和他的解釋者區別開來呢?如果把予頭指向我們,我們將樂意接受,但如果攻擊到我們所敬愛的老師,那是不公正的。

沙.巴利,阿.薛施藹 於日內瓦

前言

  本書著者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是本世紀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在1857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法國人家裡。中學畢業後,於1875年至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讀了一年,其後轉學到德國,在來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那時正是新語法學派諸語言學家和他們的老師古爾替烏斯(G. Curtious)對語言學問題辯論得最激烈的時候。他起初完全站在新語法學派一邊,在奧斯脫霍夫(H. Osthoff)和雷思琴(A. Leskien)的指導下從事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工作,於1878年寫出他那篇傑出的《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使老一輩的語言學家大為驚奇。接著轉學柏林大學,1880年回來比錫大學考博士學位,1881年到法國巴黎,在高等研究學院教授梵語,同時兼任巴黎語言學學會秘書,在整整十年間培養了梅耶(A. Meillet)、格拉蒙(M. Grammont)等語言學家,建成法蘭西學派。1891年離法回國,在日內瓦大學講授梵語和印歐系語言歷史比較研究。1906~1907年開始講授普通語言學,1908~1909和1910~1911年繼續講授,但是並沒有把它編寫成書。1913年德‧索緒爾去世後,他的學生巴利和薛施藹等根據同學們的筆記和德‧索緒爾的一些手稿及其他材料編輯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於1916年在法國巴黎第一版,1922年出第二版,1949年再出第三版,各國語言學家先後把它譯成德、西、俄、英、日等國文字,使他的影響遍及全世界。

  德‧索緒爾的這本《教程》之所以有這樣巨大的和深遠的影響,首先是因為它的內容非常廣泛。將近一百年間,舉凡歐美各國語言學界所接觸到的各種有關原理和方法的問題,都逃不出他的視線。他的眼光非常敏銳,學識十分豐富,對許多古代的和近代的語言文字占有第一手的材料。他不僅對這些問題作了總結,而且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因此大大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其次,德‧索緒爾在世的幾十年間,是歐洲學術思想發生激劇變化的年代。大家知道,自十九世紀初以後,歐洲語言學研究的成就以印歐系語言的歷史比較為最顯著。這種研究到新語法學派已差不多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而新語法學派諸語言學家所採用的大都是當時風行一時的實證主義觀點,只知從心裡方面去研究個人言語中的各種事實,材料不免使人有支離破碎之感,造成了世人所稱的「原子主義」。到了二十世紀初,德國和歐洲各國掀起了一種所謂「格式塔思想」(德語Gestalteinheit,原是「完形性」的意思),起初應用於心裡學,其後由心理學擴展到其他領域。語言學界在這種思想的誘導下特別注重對語言結構、系統和功能的研究。德‧索緒爾也深受影響,在許多方面提出了好些與新語法學派針鋒相對的見解,如語言是一個系統,語言學應該分成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共時語言學研究作為系統的語言,所以特別重要,歷時語言學只研究個別語言要素的演變,不能構成系統,所以同共時語言學比較起來並不怎麼重要,等等。所有這一切,提供了「語言學研究中較新趨向的理論基礎」 ,對其後許多新學派的建立和發展都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德‧索緒爾的這本書雖然影響很大,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並不是他親手寫定的原著,而是經由他的兩個學生根據當時參加聽課的同學們所做的筆記並參考他本人遺留下來的一些手稿編輯整理而成的,在整理過程中曾刪去了其中不少有關印歐系語言的材料,依照近些年來發現的德‧索緒爾的原稿來看 ,他們在好些地方且曾做過調整和修改。書中有些部分,例如緒論的附錄《音位學原理》,並且是從他於1897年所做關於《音節原理》的講演中撮錄而成的。正如原編者在序言中所說,「德‧索緒爾是一個不斷革新的人」,他在多年的講課中少不了有些前後不很一致之處,而且辭鋒所及,常參雜有若干很巧妙的俏皮話,現在讀起來,有不少章節確實是比較難懂的。儘管這樣,整個說來,這本書在世界語言學發展過程中仍不失是一本繼往開來的重要著作。

  這本書從前沒有漢譯本,但是德‧索緒爾的名字在我國並不陌生。許多語言學家在他們的著作或論文中都曾援引過他的某些論點,並加上批判或肯定的意見,但是一般讀者因為沒有看到全書,總覺得不能滿足,至於要研究他的語言學說更是無從著手。這本書的翻譯和出版,就是要滿足同志們的這種要求,但是我們必須提醒讀者,德‧索緒爾在書中提出的各種見解和主張,不能看做語言學中的定論,──看來他本人也從來沒有這種想法──,他的有些辦法,例如廢棄近代語法的內容,而代之以句段關係和聯想關係等等,就連他的嫡系的門徒,如法國的許多語言學家也是沒有接受的。我們必須採取科學的態度,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加以分析批判,從實際出發取其精華做為借鑒,才能對我們起一些啟發和指示的作用,推動我國語言學向前發展。
 
岑麒祥
1979年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631268
  • 叢書系列:經典名著文庫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4.8 x 21 x 2.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大雁文化電子書暢銷展|兩本85折、三本79折、套書77折|閱讀是一趟「發現之旅」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懸疑推理小說展(止)
  • 橡樹林全書系
  • 性別主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