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心理祭
減塑生活:與塑膠和平分手,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

減塑生活:與塑膠和平分手,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

How to Give Up Plastic: A Guide to Changing the World, One Plastic Bottle at a Time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
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

  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
  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你還可以做得更多!
  作者邀所有愛海洋的讀者,一起行動。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這本書正提供最佳解答。

  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有一天會比所有魚類還要多?
  這已不是假設,我們必須採取行動,避免這一天的加速到來。
  本書榮登英國亞馬遜環保暢銷書第一名,
  全球最實用手冊——由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
  收錄最新研究和建議,
  以實用、有趣和簡易方法教你日常生活減用塑膠!

  每一年,大約都有1,270萬公噸的塑膠進入海洋系統,奪走超過一百萬隻海鳥和十萬頭海洋哺乳類動物的生命。到了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總重,甚至會多過所有魚群。塑膠汙染是我們這個世代的環境大患,身處這個世代的「你」又可以做些什麼,反轉這股趨勢?

  《減塑生活》是本淺顯易懂的日常減塑指南,站在反塑運動最前線的作者,透過本書,告訴你如何經由生活中的小小改變,為這個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舉凡買個可重複使用的咖啡杯,或是自發性清掃自家附近公園或海灘環境等簡單的小動作,都可以輕易改變我們生活的整個大環境。

  作者威爾.麥卡拉姆是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他不僅收錄最新研究與實用建議,以及相關領域科學家的軼聞,還有全球各地社區的成功案例,使這本書能成為一本實用手冊,教導人們如何在自家、社區和工作場所,開始終結對塑膠製品的依賴。書中提出的建議從用環保杯買咖啡等簡單動作,到較鮮為人知的方法:例如用洗衣袋裝衣物,減少洗衣過程中衣物纖維釋出等,無所不包。此外,本書也引導讀者一同監督大型機構如企業和政府等,迫使他們擴大施行減塑措施,為生活帶來最大的改變。

  我們必須動員數十億人跟我們一起行動,以聚沙成塔的力量,將這股減塑的風潮推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書要給世界各地每天為這股塑膠汙染浪潮奮戰的每一個你!

  這本書是喚醒大眾守護環境的一記警鐘——
  希望能藉此串連起世界各地的力量,
  終結人類對塑膠的依賴。

本書特色

  ‧本書榮登英國亞馬遜環保暢銷書第一名,以實用、有趣和簡易方法教你日常生活減用塑膠!
  ‧ 受國際熱烈回響與矚目,甫出版即售出15,000冊以上,版權至少售出十一種語文。
  ‧ 作者說他倡導減少塑膠污染,最常被問的問題是:「那我可以做些什麼?」這本書正提出解答。
  ‧ 從自己家裡和社區開始改變,人人都能保護海洋不受塑膠危害。

各方推薦

  RE-THINK重新思考 創辦人 黃之揚
  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張卉君
  荒野保護協會 第九屆理事長 劉月梅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 劉和然

  真情推薦

  「面對繼氣候災難之後的海洋塑膠危機,我們該如何採取行動?這本書提供系統性的方法,讓你我一起創造改變、站在減塑最前線。」——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

  「從生活中減塑,無塑藍海的美景就在前方。」——荒野保護協會 第九屆理事長劉月梅

  「創造與毀滅往往是一體的兩面。塑膠製品大量生產廣推尚不到百年的時間,卻可能成為遺留在自然環境裡數百年以上的餘毒;然而所有的「材質」都是中性的,如何被使用才是關鍵。
  本書從每個人的行為改變提出行動指南,讓生活中的減塑從消費選擇開始,從現在起就為海洋養成好習慣吧!」——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張卉君

  「呼應本書作者推動的減塑生活,政府部門的確責無旁貸。這幾年新北市推出『環保兩用袋』、『袋袋相傳reBAG平台』、『不塑之客友善店家』、『新北Ucup』等,努力讓市民朋友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
  環保和教育一樣,都是在做未來的事,期待有更多人關注環境議題,使環保行動成為必然的生活習慣。」——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劉和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威爾.麥卡拉姆Will McCallum


  英國綠色和平組織海洋專案的負責人。過去三年,他一直在反塑膠運動中扮演核心角色。他常常拜會政府和各家公司機構,懇求他們協助處理這場塑膠危機。他還領導全球的綠色和平組織,在南極洋創立世界最大的保護區。近年他和他的團隊在南極洲駐守了一個月,打算了解塑膠汙染是否已經入侵這個星球最偏遠的地區。他熱愛長跑,也常常划海洋獨木舟探索英國海岸。他認為他之所以會如此鍾愛大自然和戶外活動,都是受到他祖父母、兒童文學《杜立德醫生》(Doctor Dolittle)影響,和英國BBC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影片的啟蒙。

譯者簡介

王念慈


  熱愛文字與閱讀,人生中途轉了個彎,從學術臨床走進了天天與文字為伍的譯者世界。享受做中學的翻譯生活,更希望透過文字傳遞正面能量,使世界更美好。譯有《優雅的告別》等。

  Facebook交流專頁:蔓遊世界www.facebook.com/heyallofu
 
 

目錄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反塑膠之戰的概況
第二章    塑膠所衍生的問題
第三章    希望與成功的故事——全球的反塑膠運動
第四章    如何發揮個人的力量,讓世界有所不同?
第五章    與浴廁裡的塑膠分手
第六章    與臥室裡的塑膠分手
第七章    與廚房裡的塑膠分手
第八章    與外食時的塑膠分手
第九章    與育兒時的塑膠分手
第十章    與辦公處的塑膠分手
第十一章    與你生活圈裡的塑膠分手
第十二章    未來的路會怎麼走下去?致謝

 

自序

  就跟近代其他環境議題一樣,海洋和環境裡的塑膠汙染問題已經擴張成一種公眾意識(public consciousness)。大衛.艾登堡賣座的自然紀錄片《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就讓全球上千萬人口親眼目睹了信天翁將塑膠碎屑誤認為食物,餵食給雛鳥的震驚場面。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漫步在某個美麗的小徑上,然後發現路上或路邊出現了一塊或一堆的塑膠廢棄物,破壞了整個環境的美好。目前科學界已著手了解塑膠汙染對大環境的衝擊,並試圖找出防止衝擊擴大的對策──雖然一切都還在初步階段,但我們越了解這個問題對環境的深遠危害,就越想積極地為此展開行動。

  這些年,我在反塑膠活動裡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我們的環境?」《減塑生活》正是以這個問題出發,提供你各種減塑所需知識,讓你與日常生活中的塑膠和平分手。當然,我絕對不可能透過這本書區區幾頁的內容,道盡所有可以取代塑膠製品的其他選項,況且近代的科技日新月異,說不定就在我寫完這本書的幾個月之後,市面上又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新選項;所以,我在書中也附上了不少資訊來源,方便你了解本書未提及的其他塑膠替代產品。同時,本書也會向你揭露了大量與塑膠汙染有關的事實,並告訴你說服其他人(包括朋友、家人、同事、當地企業和政治人物等)加入這場反塑膠運動的方法,讓他們與你一起共創一個不再有塑膠汙染的未來。

  本書中我所提及的塑膠大多是指「一次性塑膠」,即:用過一次就會被丟棄,卻需花好幾個世紀才會分解的塑膠製品。諸如塑膠袋、吸管、咖啡杯和塑膠包裝等,皆屬於一次性塑膠。我之所以會把重點放在這些塑膠製品上,是因為它們對全球海洋環境的衝擊日益嚴重,而且它們也是每個人最能從日常生活中減量的塑膠製品。除此之外,就我個人之見,我認為一次性塑膠才是整個塑膠汙染的癥結所在。我要強調的並不是塑膠這種材料本身不好,因為它確實具備便宜、可塑性高的特性,對醫療上的幫助更是非常大;我真正要大家正視的問題是,我們因一次性塑膠製品所衍生出的「拋棄式文化」──不論是對整個社會或是海洋而言,這都是一種不健康的文化。此刻,如果本書能發揮一點拋磚引玉的功能,讓這場在海洋中蔓延的塑膠危機出現一道曙光,或許我們就有機會打斷這股不斷入侵海洋的惡勢力,找回清澈藍海。

  最後,我還必須提醒一點,塑膠對某些人的生活確實有其必要性。比方說,有的人可能不方便直接以口就杯喝水,必須靠吸管才可喝水;或是某些人居住的地方並非打開水龍頭就有潔淨的水可喝,必須飲用瓶裝水──這些情況有時候都會成為使用一次性塑膠的合理原因。列出這些特例,就是希望大家在要求他人與塑膠分手之際,務必先充分了解對方的處境,而非馬上指責別人的作為。然而,對政府和企業而言,他們就不該以任何藉口迴避這個問題,放棄任何尋找塑膠替代品的行動和研究。我在書中(見頁145)節錄了吉米.辛克儀克(Jamie Szymkowiak)針對反塑膠運動所寫的文字,他是提倡身障者權益組織「五分之一」(One in Five)的創辦人,他所說的這段話,正是我們面對塑膠該有的態度。塑膠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無所不在,若想要成功讓它們從我們的日常中退場,必定需要集結來自各方的眾人之力投入這場革命。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2296
  • 叢書系列:人文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可以跟你借點時間嗎?來看看這個。」

我們綠色和平組織破冰船「極地曙光號」(Arctic Sunrise)上的生物保全員格蘭特.奧克斯(Grant Oakes)匆匆將我叫出食堂,帶我走向艦上設置的臨時實驗室。當他走進實驗室,坐在顯微鏡前,轉動顯微鏡鏡頭下的培養皿時,我才注意到培養皿裡的東西──一塊硬質、亮粉色的鋸齒狀碎片,從它的外觀就可以明顯看出它不是一個天然的物質。這是我們在航行時打撈到的東西,打算下個月上岸後,把它帶到我們位在艾希特大學的實驗室檢驗,看看它是不是塑膠。不過此刻在顯微鏡前,我和幾位同事輪流檢視這塊碎片的樣貌,除了塑膠,我們實在是很難想出它還能是什麼東西。看來這次航行,我們首次在這片純淨的南極洋發現了塑膠入侵的蹤跡(幾週之後,檢驗的結果顯示,我們在距離人類居住地數百英里外的水域裡,發現了兩片塑膠碎片)。

艦上的夥伴在發現這塊疑似塑膠的碎片時,並沒有感到太意外;事實上,我們甚至早就料想到了這個結果。自一九九零年代中期,綠色和平的艦隊就一直有在觀測海洋裡的塑膠汙染狀況,而過去幾年,我們在每一個海域航行,用拖網打撈到的塑膠量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用第二種拖網(manta trawl)這種網口約一米寬的細網打撈海洋裡的塑膠,已成為綠色和平的三艘船艦出海時的例行公事。在此之前,科學家就曾在北極的凍原和海洋最深的壕溝裡發現過塑膠的蹤跡,或者該說,他們早就已在他們採樣的每一個地方發現過塑膠的蹤跡,所以,如果現在我們在位處世界底端的南極打撈到了塑膠,又有什麼好意外的,即便此處沒有什麼人跡。

我們現在已經在這片海域航行了快兩個月。此行與我們一起工作的夥伴有科學家、新聞工作者和名人,我們希望藉由他們的力量喚醒大眾需要挺身保護這片大地的意識。這趟航行我體驗到了前所未見的景致──雖然多數時候,眼前的視野都被濃霧遮蔽,但雲霧偶爾散開的時候,周圍壯觀的山峰和冰川淌流入海的畫面就會映入眼簾。在船上,我們最常談論的話題就是這片壯闊景觀裡,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物種,因為我們的四周時時刻刻都環繞著各種野生動物。只要你盯著水面一段時間,幾乎就一定會看到座頭鯨的尾鰭從水面劃過,或是在巨大浮冰交錯的水域之間,看到一小群企鵝從水面竄出。然而,現在就連這些蘊含大量野生動物、杳無人跡的寒冷水域,也開始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塑膠製品汙染,這一點實在值得我們好好省思。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大雁文化電子書暢銷展|兩本85折、三本79折、套書77折|閱讀是一趟「發現之旅」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
  • 秋冬旅遊大展
  • 商業思考筆記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