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拒絕當「乖孩子」的勇氣:克服罪惡感,擺脫父母的干涉、束縛與攻擊

拒絕當「乖孩子」的勇氣:克服罪惡感,擺脫父母的干涉、束縛與攻擊

「苦しい親子関係」から抜け出す方法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其實都源自於親子關係。
正確理解親子問題的全貌,
放下對母愛的執著,邁向修復與和解。


  ◎日本人氣諮商心理師,累積著作超過120萬冊。
  ◎內容精準,條理分明,分析具體案例,探討遇到同樣狀況的應對方式。

  【聽話的孩子傷更重】
  「你要乖,媽媽才會喜歡你。」
  從小,我們被教導要「乖巧」、「聽話」,
  而一味討好父母、希望達標父母的期望,
  父母以愛之名的控制,反而使親子之間傷痕累累。

  「我沒有聽媽媽的話,讓媽媽生氣,我真是不孝…」
  「媽媽擅自幫我買東西,雖然我根本不需要,但她也是一片好心…」
  「媽媽這麼辛苦,我必須跟她站在同一陣線…」

  如果你在親子關係中感到窒息,但又為此充滿罪惡感,
  請察覺「這不是你的錯」;
  如果你責怪父母,請理解父母身處的社會環境與教育環境,
  萌生同理心,察覺到「錯的不是只有父母」。
  不是原諒,而是與自己和解。

  【解放辛苦的親子關係,恢復生命的彈性】
  本書將進一步挖掘,感受到親子關係痛苦時,心理的運作機制,並著眼於關係結構,解析親子的言行模式與社會背景。
  此外也會介紹溝通方式等具體的方法,幫助各位從這段苦悶的關係中解脫。

  案例──母親擅自幫女兒買東西,並以施恩的姿態索要回報……
  母親:「我都幫你買東西了,你連聲謝謝也不會說!」
  女兒:「…………(不耐煩)」

  母親覺得自己是在「幫女兒做事」,但女兒卻沒表現母親期待的反應,母親心裡不平衡,而出言攻擊女兒。

  女兒平常就對母親這種單方面「幫你做」的態度感到不耐煩,因此敷衍母親,造成爭吵,兩人爭吵過後,又陷入自責當中。遇到這種情況,女兒可以先好好道謝,再表明自己的想法。
  ↓↓↓
  女兒:「謝謝你幫我,但是我也得慢慢學著獨立了,今後我自己的事情想要自己處理。我有需要幫忙的話,會主動告訴妳的。」

  案例──應父母要求回老家幫忙,在餐桌上……
  母親:「回家也不知道幫我,你都站在你爸那邊!不懂我的辛苦!不然我們換啊,我享受悠閒的生活、你留在家照顧你爸!」
  女兒:「可不可以不要再唸了,煩死了!」

  女兒認為自己「應該」回家幫忙、「應該」全家一起吃飯,所以一味忍耐,但卻又忍不住用言語攻擊母親,使爭端加劇。將自己的情緒放到第一位,勇敢「拒絕」,便能夠避免爭端。
  ↓↓↓
  母親:「你這禮拜回家幫忙。」
  女兒:「每次回家母親都會說的很難聽,我覺得很痛苦,所以我決定這次不回家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石原加受子


  心理諮商師

  提倡「自我中心心理學」的心理諮商研究所「All Is One」負責人。

  日本心理諮商學會會員、日本學校心理健康學會會員、Japan Healing Relaxation Society前任理事,同時也是日本厚生勞動省認證的「創造健康與生存價值」顧問。

  以納入思考、情感、五感、想像、呼吸、聲音等全方位要素的獨創心理學,推動解決問題、生活方式、人際關係與親子關係等研討會、小組工作與心理諮商等工作。為煩惱繁多的男女老少,提出讓心靈放鬆的生活方式。並推出了「輕鬆生存!石原加受子的「自我中心心理學」」電子報,備受好評!

  著作累計銷量超過100萬本,包括《放下煎熬的過去》(ASU出版)、《受不了了!好累~想全部拋開!傾聽內心的求救訊號》(永岡書店)、《想拋開一切時所讀的書》(祥傳社)等。

譯者簡介

黃筱涵


  專職日文譯者,天職貓奴,家有兩尊貓大人。

  喜歡將譯書融入生活──翻譯保健書時就力行健康飲食、翻譯室內設計書時就大肆整理房間、翻譯攝影書時就抱著相機到處跑、翻譯貓書時就去揉捏貓咪千百回,所以至今不敢接觸萬「餓」的食譜。

 
 

目錄

第1章 親子關係痛苦的根源
所有問題的根源都來自親子關係
言行模式是造成痛苦的元凶
何謂親子間的「關係成癮」
人生「以他人為中心」的母親
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理由

第2章 父母傷害孩子的真正理由
父母做不到正向的「溝通」
「至少要讓我的孩子自由」思想的陷阱
親子間莫名的競爭
孩子的被害者意識
真的是父母的錯嗎?

第3章 拒絕當「乖孩子」的勇氣
認同「父母也有悲慘的自由」
自己的欲望比父母正確的道理更重要
做出「理解對方心情的表現」
希望各位母親能夠留意的事情
建立隨時能商量事情的「羈絆」而非「斷絕關係」

第4章 發現自己的「言行模式」
當母親提出無理要求
當煩躁的母親提出指示
在職場上請別人做事情時
理解原因就能獲得救贖

第5章 珍視自己更勝於父母的方法
看著自己而非對方
保持耐心,持續以自我為中心的說話方式
忍耐不能讓你變強
父母的埋怨是「同情的支配」
「痛苦的感覺」就是判斷基準

第6章 改變立場,心態也會跟著改變
掌握自己的言行模式
別再因他人言論過度反應
樣是「為了他人」,以自我為中心者與以他人為中心者的不同
放棄獲得回報
彼此都能夠認同的溝通方式

第7章 表現自我的練習
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捫心自問是「想做」還是「想施恩圖報」
自我肯定才能真正保護自己
將自己的心情化為言語,同時堅定意志
「自我表達」可培養自我肯定感
 
 



  愈來愈多人與父母間的關係,深陷「煎熬、痛苦、撐不下去、火大、怨恨」這類負面情緒中,傾訴著「父母的存在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
  帶著如此親子問題來找我諮詢的人中,不少人都已經陷入無法挽回的境地。

  有些人一開始諮詢的主題就是親子問題,有些人最初談的是與職場主管、同事相處不來的問題,但是隨著諮詢的深入,最後大多會導出「處於痛苦的親子關係中」這個結論。

  還有人困擾著與自己兒女相處問題,追根究柢也會發現,在解決自己的親子問題之前,自己與「父母」之間的相處就存在問題了。
  親子問題就像這樣,會橫跨祖孫三代,彷彿是種遺傳一般。

  這樣的親子關係在現今又更加嚴重。
  元凶是我們身處的社會狀況。

  前面雖然談到「愈來愈多人認為父母的存在本身就是痛苦來源」,但是更精準一點來說,這些痛苦原本就存在,只是痛苦隨著社會變化加劇,苦得讓人不得不揚聲傾訴,苦到浮上檯面罷了。

  我曾於二○一四年出版過一本書《重新審視母女的「辛苦關係」》(日本學研Publishing),但是現在卻深刻感受到狀況已經比當時更嚴重。

  本書將進一步挖掘,感受到親子關係痛苦時,心理的運作機制,並著眼於關係結構,解析親子的言行模式與社會背景。
  此外也會介紹溝通方式等具體的方法,幫助各位從這段苦悶的關係中解脫。

  或許會有人思考,既然親子問題是受到社會環境惡化影響,是不是就沒救了呢但?
  是這其實是種誤解。
  因為正確理解親子問題的全貌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對於反抗父母感到自責的「乖孩子」,若能讓他們知道「這不是自己的錯」,將會是莫大的救贖。
  與此同時,也能夠幫助責怪父母的孩子,理解父母身處的社會環境與教育環境,或許就能夠萌生出同理心,察覺到「錯的不是只有父母」。
  如此一來,或許在某個關鍵時刻來臨時,雙方會願意伸手重新牽起親子間的羈絆。

  我說這是誤解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如同社會會對個人造成影響,個人也能夠影響社會。只要改變自己的言行模式,從結果來看是能夠切斷負面連鎖效應的。

  親子關係亦同,尤其是母女之間的爭執,更是容易根深蒂固。
  不僅會使關係彆扭,不少案例甚至造成了女兒的飲食障礙或憂鬱等嚴重症狀。
  因此本書的介紹會以母女互動為主軸,但是提及的思維與具體方法男女皆適用。

  由衷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好的開端,幫助各位鼓起勇氣,拒絕當「乖孩子」,並克服罪惡感,擺脫父母的干涉、束縛與攻擊,甚至進一步對整體人際關係造成正面影響。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799882
  • 叢書系列:銷售顧問金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所有問題的根源都來自親子關係
 
人生的原型就是自己的家庭關係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與煩惱,其實都源自於親子關係或是家庭關係。究竟有多少人能夠注意到這個事實呢?
 
我的意思並非問題源自於「特殊親子關係」,這裡要談的是在「普通」生活中以「理所當然」的方式互動的「日常親子關係」。
 
我們都將在家庭學到的言行舉止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誤以為整個社會都是如此。但其實這代表我們無法判斷這些言行舉止是「僅自己家裡適用?還是整個社會都適用?」
 
早期社會的家庭,有較多與其他家庭比較的機會,例如:城鎮舉辦的儀式或活動等、擴及全家人的交際、左鄰右舍間的往來等,這時就能注意到自己家庭與其他家庭的不同,或是隱約察覺到氣氛不對。
 
但是現在這種交際場合變少了,別說懷念了,現代人對這種往來還有嫌煩的傾向。不管怎麼說,這都讓人缺乏機會發現自己家庭與其他家庭的差異,使自己的家庭關係成為唯一的範本。
 
言行會形成特定模式並固定
 
接著就很容易發生下列情況。
 
在高中、職校、大學等還是學生的時候,家庭關係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不會構成什麼大問題,但是出社會之後,卻不知為何做什麼都不順利。原本通用的一切都變得行不通了。
 
其實不是學生時代沒有造成問題,單純是出社會之後自身的問題會被放大檢視而已。
 
即使頻繁發生類似的問題,也只有極少數人能夠自己察覺:原因在於自己從家庭中學到的「言行模式」,以及每日反覆進行而深植在體內、根深蒂固的「思考模式」。
 
在家裡學到的各種「技能」,適用於自己的家裡。就算家人間吵架、互相傷害,畢竟是家人,所以幾天後又能夠「若無其事」地繼續生活。
 
大多數的人都「普通」地生活著,「普通」地度過每一天。
 
三百六十五天、年復一年地重複這樣的「普通」,就等於是每天在訓練自己的言行舉止,使這樣的言行舉止在自己體內根深蒂固。
 
這樣的言行舉止一旦固定,就很難注意到,就算注意到了,要是不知道改正的方法就無法應對。長年在家中反覆訓練而成的言行舉止,無論是好是壞,都會因此成為自己人生的基礎,決定人生的方向。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