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只想為歷史留下見證
《懷舊糕餅》從104年出版第1本至今已出版4本!
這些以古早味點心為主的糕餅書,均是本人從年少時期所學到的點心及糕點,當時台灣剛光復不久,有些傳統糕餅仍然被保留下來,本人有幸學過並詳細記錄從而學以致用,才有經驗寫出這些書。
有感於古早味糕餅已逐漸消失,又恐後繼無人,因此更自覺有義務將它留下來,為歷史做見證,這是寫《懷舊糕餅》的動力。因此,最近幾年我密集前往中國及日本走訪,為的是想找回一些已失去的糕點,及地方特色糕餅。
本書共分6章、5大類,共使用1000多張圖片來分解步驟,更特別收錄極受大眾及讀者歡迎的幾項糕點,並直接在步驟下方加入紅色註解,讓讀者操作本書更加淺顯易懂,期待此一創舉可與讀者們得到共嗚。
在此,還是要再次感謝各位對我的支持與厚愛,未來尚有幾本相關書籍需要大家繼續支持!謝謝大家!
呂鴻禹
推薦序
米麵之間尋找文化的生命力
「糗餌粉餈」是古代《周禮》記錄盛器獻神的祭品其一部分,祭品項目包含魚豚肉、醃製物、豆穀、以及「糗餌」和「粉餈」。二者都是糕,以米為主、以豆麥為副,將穀物蒸熟再捶打成團屬於「餌」,若將米穀磨粉後揉團蒸炊則為「餈」,或沾豆粉防沾黏,或以糖漿沾裹成型,這是距今約7000年的華人飲食文化。
「粔籹蜜餌」是環餅或索餅,以米麥研粉揉團,經水煮或油炸,再沾上蜂蜜糖漿,沒錯,你會想到蜜麻花或饊子,麥芽糖與蜂蜜的應用是早期餅食的最佳調味,甚至是乾濕軟硬的關鍵秘訣。
呂師傅最讓人欽佩的一點就是「親身歷驗」,這也是我治學以來謹守的恪言,凡是必須自己看過試過而且能做得到。談糕餅,過去的我紙上談兵,看〈餅賦〉或《山家清供》揣想舊時期的糕餅應用實況,直到進入研究階段,走入餅家實務,手摸麵團感受各種糕餅的成型模樣,也才能夠「知道」所謂的光面或起筋,醒麵或死麵。這對製餅舖子外的人而言都是一種「感覺」,對於風雨師卻是一生懸命。
第四冊「懷舊糕餅」在中國與台灣、傳統與創新之間,又進一階段針對牛舌餅、捲餅、炸糕、茶食、蛋糕、雙糕潤統合不同口味和區域特質試範成譜,讓具型的「牛舌」探見不同時空背景的長舌或短舌!更理解在地人如何詮釋這款餅的生活必需。又前進大陸,將黃河流域一帶的石頭餅安入本冊,又有雲南的餅或甘肅的饊子,這是製餅人熟悉的技藝,他們靠著觸覺與味覺認識世界的米麵食品而能夠發現其中滋味,進而轉化成一套工序,復現糕餅樣貌,這是讓人非常欽佩的「識物之學」。我未吃過黑糖之外的雙糕潤,也未在白香餅系統外了解太陽餅以及牛舌餅之間的變與不變,但在鴻禹師傅的書內卻能習得真竅,根本就是台灣糕餅文化難能可貴的實用製餅文化手冊。
糕餅一直是祭祀與宴饗重要時刻的「非常食」,正因為必須歷經繁複過程,成為各種形體及口味,視之珍貴神聖的食品接待神靈或嘉賓,從《懷舊糕餅》系列中不難發現各種米麵食品的製作與花樣無不帶著視覺美感的文化形象,都與各時空環境的文化使命帶有其價值。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古佳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