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童書展
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脫離思考與感知的理所當然,重新發現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多樣性

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脫離思考與感知的理所當然,重新發現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多樣性

目の見えない人は世界をどう見ているのか

  • 定價:340
  • 優惠價:66224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日本佳評暢銷9萬冊 全新感覺跨界知識讀物
  用「看不見」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另一個樣貌

  ◆看得見的人活在二次元,看不見的人活在三次元?
  ◆用手閱讀,用耳掃視,用腳觸摸……人類的感官都是多才多藝?
  ◆不用眼睛欣賞繪畫,有另一種想像推理、改造作品的趣味?
 

  人類有八〜九成的資訊,都是由視覺得來,
  但我們也等於太過依賴雙眼,甚至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全部。

  看不見的人,是感受世界另一個樣貌的專家。
  這本書要帶著你啟動想像,和他們一起用視覺以外的感官、身體與心智,
  翻轉看待世界的方法、探索不同的存在,建立人與人之間更有意義的連結。

  他們「看見」的,和你不一樣

 
 看不見的人,也就是視障者,是如何經由視覺以外的方式去看見這個世界?
  閉上眼睛就能體會他們的感受嗎?他們的聽覺和觸覺都特別靈敏?
  東京工業大學博雅研究教育學院副教授伊藤亞紗,開啟了全新的探究領域,
  讓我們了解他們如何與世界相處,也因此「大開眼界」!

  看不見的人,有著不受視覺死角和平面化限制的360度立體視野,
  對他們來說,腳是照亮前方路途的探照燈,把感官混搭著用是自然的日常;
  語言交流也是一種「看」的方法,幽默和乘勢而為則是生存的武器……
  看不見的人建構的世界觀,獨特而奇妙,大大顛覆了我們的成見,
  也讓我們意識到,以慣常視角看待陌生事物時可能出現的主觀偏誤。

  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能透過感官、大腦取得多少「資訊」,
  而是在取得資訊之後,如何根據個人需求轉化成對自己有用的「意義」。
  一旦改變認知的方式,看不見就並非欠缺而只是差異,
  甚至會成為開啟新思路、新潛能的一扇門,創造出更多元、細膩的想像與發現。
  與其把看得見的人和看不見的人限定在「幫助者」和「接受者」的關係裡,
  不如抱著單純的好奇心,探索彼此的不同、體會生命驚喜的多樣性,
  更能夠促進真實、對等的理解,建立自在、相容的關係與社會。

  本書自出版以來佳評如潮,堪稱可讀性、知識度、人文面皆獲肯定的長銷作品,
  人氣繪本作家吉竹伸介並以此延伸創作繪本《看得到?還是看不到?》,由伊藤亞紗擔任內容監修。
  作者中肯敏銳的思緒、清新而有溫度的文字誘發了全新的認知,
  讀完本書,你所看見的世界也將煥然一新,呈現完全不同的風景。

  【看不見和閉上眼,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五感並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如果以為遮住眼睛就能體會看不見的人的感覺,那就是天大的誤解了。

  就像不同的椅腳配置,能讓四支腳或三支腳的椅子都保持平衡,看不見的人從感官的使用、身體的能力到語言的定義,都會漸漸變得與看得見的人不同,藉由這一點一點的改變,找到在沒有視覺的狀態下可以成立的平衡點。

  所以,看不見的人身處的不是少了一支腳的「殘缺世界」,而是用三支腳建構出來的「完整世界」。

  【用「差異」取代「欠缺」,不說「厲害」而是「有趣」】
  我們常在無意間將「看不見的人」視為同一種人,卻沒有想過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使用感官的方法其實非常多樣化。刻板地認為「看不見的人」都擁有靈敏的聽覺和觸覺,並因此讚嘆「好厲害」,往往會掩蓋他們具有的多樣性,即使原意是想表達欽佩,卻很可能因而造成對方的壓力。

  我從不說「好厲害」,而是說「好有趣!」。就像同樣是「把書找出來」,他們就用了一個和我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達到目的,讓人得到「哇,原來還可以這麼做啊!」的啟發。當我站在「有趣」的立場,感覺就能對彼此的差異展開平等的對話。


  【看不見的人是「順勢而為」的駕馭高手】
  就算看不見料理包是什麼口味,難波先生也沒有直接認定這是負面狀況。選到自己想吃的就是「中獎」,不是就等於「沒中」,他將看不見減少的自由度,正面地解釋成拓展可能性的機會,每次都當成「抽籤」或「試手氣」一樣去享受。缺乏「資訊」的狀況,被由此而產生的「意義」翻轉了。

  相對於照章行事的使用者,看不見的人反而不會受限於決定好的道路,「這裡也有路可以走喔!」讓人有種被他們拋在後面的感覺。或許也因為如此,他們才這麼擅長與各種狀況對話,不會強硬地要求情勢必須如己所願,而是聰明地「駕馭」不屬於自己的其他外物。

名人推薦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甘仲維(墨鏡哥) 台灣視覺希望協會理事長
  石芳瑜  作家、《閱讀的島》總編輯
  宋怡慧  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社系教授
  張東君  科普作家
  趙欣怡  台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創辦人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各界好評

  ◎身為一個看得見的人,透過本書了解看不見的人如何與世界相處,反而令我『大開眼界』!這真的不是一本要你同情失明者的書,而是讓你知道世界原來可以換個方式感受的書,不容錯過!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很多人對盲人的世界感到好奇,但又同時充滿誤解。書中釐清了許多觀念,有助於我們認識盲人,也提供了全新的方式,讓我們重拾因為過度仰賴視覺,以致於忽略的其他感官經驗。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社系教授

  ◎作者帶領我們走近「看不見的人」,進而同理他們,不僅認識人我的差異,也看見世界廣袤的全貌。只要不自我設限、屏除偏見,「看不見」反而能開展天賦與思路,打造多元想像的N次元空間。  ——宋怡慧 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看不見的人對空間的理解源自定向行動的地圖概念;距離認知來自身體的移動及觸摸經驗;色彩的感受啟發於大自然元素和情感的連結;人與人的交流建基在聲音的辨識與記憶。《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是創造天馬行空想像世界的最佳註解。——趙欣怡 台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創辦人

  ◎健全者不使用視覺,並不代表就能理解看不見的人——作者提出了這個難以察覺的盲點。就是因為看不見,所以會有其他的理解方式,這是一本讓人直觀地理解這些多樣性的好書,對於「障礙者」的看法及世界觀,會有完全被顛覆的感覺。——《朝日新聞》

  ◎把障礙視為「能力不足」或「欠缺」,就會在人與人之間築起一道難以碰觸的牆;但如果對彼此的不同抱持好奇心,就能發現更多樣化的世界。這本書給予了許多提示,讓人能活用這些「差異」,建構出自在、相容的關係與社會,清爽暢快的讀後感令人十分愉悅。——《馬上就想讀!青少年好書指南一五○冊!第2集》

  ◎作者的文章不像論文報告般艱澀,而是非常好讀易解。她會注意到對方不經意的發言,並且進行敏銳的分析。看不見的人因為缺乏資訊,反而會透過獨特的理解,在腦中創造出一個看得見的人不可能擁有的世界。——《產經新聞》

讀者佳評

  ◎隨著這本書,我彷彿進入了未曾想像的世界,但這又是我每天「看見」的世界。我一直以為視障者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生活中充滿不安及危險,如今我才發現自己的看法有多麼膚淺和自以為是。

  ◎作者筆下的「看不見的人」的世界,新奇而有趣,不見同情或抱屈,她只是把那裡當成另一個「不同的世界」,努力帶著讀者去經歷、沉浸並樂在其中。這是我近年來讀過最有價值的好書。

  ◎我的全盲好友說,作者把她不知道怎麼表達的想法全都說出來了,能有人這樣中立地分析看不見的人「真實的樣子」,她已經覺得十分感動。畢竟,如果兩邊都不盡力去了解對方,就很難打造一個讓所有人都活得自在的世界。

  ◎我是居家護理師,客戶中有不少高齡者及身障者,作者說得沒錯,高齡化社會就是障礙者的社會,人老了都會有各種障礙,因此,建立無障礙的自由社會,不是針對特殊族群的特殊對待,而是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藤亞紗(Asa Ito)


  東京工業大學博雅研究教育學院副教授,專攻美學及現代藝術。原本想成為生物學家,卻在大三時轉讀文科。2010年東京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學分修畢,同年取得文學博士學位,歷經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等工作,自2013年起擔任現職。

  著有《保羅.瓦勒里的藝術哲學與身體解剖》《看不見的運動員之身體論》《口吃的身體》等書,人氣繪本作家吉竹伸介並以《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為素材延伸創作繪本《看得到?還是看不到?》,由伊藤亞紗擔任內容監修。

  網站:asaito.com   
  推特:twitter.com/gubibibi

 

目錄

前言  你們那邊看不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伊藤亞紗
本書登場的主角們

〈序章〉如何看見「看不見的世界」
啟動想像力,變身成與自己不同的生命
當美學與生物學產生交錯
脫離對自己而言的「理所當然」
「看不見」和「閉上眼」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客觀中立的「資訊」VS.因人而異的「意義」
每個生命體都活在主觀的「環境界」  
在看得見與看不見之間,建立更有意義的連結
越來越保護,也就越來越疏遠
「我是我,別人是別人」的距離感

〈第1章〉空  間——看得見的人在二次元,看不見的人在三次元?
「大岡山果然是一座『山』呢」
腦中還有餘裕嗎?
是我在利用資訊?還是資訊在利用我?\
資訊變少了,也是另一種解放\
不再受到操控的平靜
沒有視野,反而看得更廣更遠
看不見的人不是穿得很隨便,就是很不隨便
視覺能力也會影響思考方式
你腦中的富士山,是圓錐體還是三角形?
看不見的人有色彩感嗎?
只要看得見,就會受限於「視點」
「太陽之塔」有幾個臉孔?
看不見的人沒有「死角」
正面是背面,背面是正面  
「內」與「外」是等值的

〈第2章〉感  官——用手閱讀,用耳掃視
看不見的人都有「特異的聽覺與觸覺」?
誤解1:看不見的人都會讀點字
誤解2:點字是用「摸」出來的
誤解3:觸覺會帶來快感
感官也有等級之分?
所謂的教育,是將觸覺世界轉向視覺世界
點字不是用「摸」的,而是用「讀」的
「看」是眼睛的專利嗎?
不用眼睛,也能體驗「看」的感覺
用耳朵「掃視」,快速掌握狀況
手和臀,都能感受「透明」
用耳朵「看」,用眼睛「聽」,用鼻子「吃」,用嘴巴「聞」
身體的復健,就像是一場演化

〈第3章〉運  動——看不見的人是如何運用身體
腳是運動器官,也是感覺器官
看不見之後,反而更少跌倒了
「抱石運動跟按摩好像!」
看不見的人才能做到的「準備」
盲人衝浪——沒有視覺要如何乘浪?
協力車競賽——將重心合而為一
看不見的人是「乘勢而為」的駕馭高手
擅於依賴,才是真正的自立
合氣道——帶動氣流,四兩撥千斤
同步的能力,是身體原有的本質
盲人足球——靠著踢球聲來「觀看」表現
看不見的人射門,真的很難擋住
「啊,原來這就是梅西的技巧!」
要克服恐懼,唯一的辦法是「習慣」
越過「腦中的那根橫竿」

〈第4章〉語  言——透過別人的眼睛看
看不見的人如何鑑賞藝術?
能使用的武器只有語言
「我們盲人也有欣賞羅丹的權利」
「全盲者也可以欣賞畫作吧?」
從個人到全國,逐漸向外拓展
社群共賞的趣味,就在於共享「意義」
屬於視覺、藉由視覺,又為了視覺而生的畫作
看得見或看不見,都能體會到的臨場感
藝術鑑賞的目的,不是為了取得資訊
「結果論」激發出了另類創意
我們都不習慣「一邊推理一邊看」
「聽到是陶杯的瞬間,就變成陶杯」
鑑賞,就是自己重新改造作品
透過語言,將別人的視角納為己有
原本的障礙,變成了如今的觸媒
看得見沒有比較優秀,看不見也不是特別厲害

〈第5章〉幽  默——讓自己生存下去的武器
應對「不自由」的生存之道
今天吃的義大利麵,會是肉醬還是白醬呢
迴轉壽司就像俄羅斯輪盤
我們的表達方式很有限,所以…‥
「這裡也有路可以走喔!」
幽默的秘密,在於視點的移動
過度的善意,也會造成困擾  
自嘲是為了解除「善意的屏障」
改變固有觀念的癥結點
「障礙」到底是什麼?

謝辭

 
 

前言

你們那邊看不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伊藤亞紗

  人類有八到九成的資訊都是由視覺得來。無論是將醬油倒入小碟子、確認鐘錶上的數字、筆直往前走或是追隨飄動的雲朵,都需要用到我們的雙眼。

  但反過來看,也可以說我們太過依賴自己的雙眼,甚至以為眼睛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事實上,應該還有耳朵聽到的世界,以及雙手觸摸到的世界等等。即使物理上是相同的物質或者空間,「透過眼睛看到」與「用眼睛以外的方式接觸到」,也會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只是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太過依賴雙眼,以致於錯過了「世界的另一個樣貌」。

  看不見的人,也就是視覺障礙者,是感知「世界另一個樣貌」的專家。譬如,他們可以從腳底的觸感得知榻榻米的織紋走向,由此察覺房間牆壁的位置;從回音的強弱反射,判斷窗簾是否拉開了;從外面傳來的車流人聲,推測出現今大約的時間。每個看不見的人能感知到的線索或資訊也許各有不同,但對他們來說,運用這些能力是非常自然且平常的。

  本書的構成,是根據我這個明眼人(相對於失明者)訪談六名視障者及其關係者,和他們一起參與工作坊等活動,加上日常隨意的閒聊,所描繪出來的「世界的另一個樣貌」。對於這些只知道「看不見的世界」的人來說,眼睛看到的世界才是「其他的樣貌」。所以我們常會說:「你們那邊看得見的世界是怎麼樣?」「這個嘛,我們這邊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描述彼此的世界。

  在了解世界的另一個樣貌的同時,也能得知身體擁有的另一個樣貌。例如,許多平時由眼睛進行的工作,都可以用眼睛以外的器官及部位去完成,像是手可以「閱讀」、耳朵能夠「掃視」……一旦明白看不見的人是如何運用自己的身體,就會強烈地感受到,我們平常只發揮了身體一小部分的可能性。

  在與世界建立連結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是怎麼運作的?本書想要建構一項廣義的身體論,而且可能是前所未見的理論。畢竟一般的身體論都是以健全者的標準身體來開展探討,本書卻是要透過「看不見」的特殊身體進行新的思考。

  不過,即使將焦點放在「看不見」的身體上,也不代表由此獲取的資訊就必然有專屬、特定的意義。所謂的障礙者,只是「不使用健全者所用之物,而是使用健全者不用之物」的人而已。不過,藉由了解障礙者的身體,或許能超越以往的身體論,得到更為廣闊、更能發揮身體潛在可能性的觀點也說不定。

  因此,這並不是一本討論視障者福祉問題的書,而只是純粹探究身體論,再從中認真察覺看得見的人與看不見的人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差別。

  話雖如此,「障礙」這個面向也不能完全就此忽視。如果不是從提供幫助或救援的角度出發,而是用好奇、感興趣的眼光去探究、理解,或許會使「障礙」這件事誕生出全新的社會價值。

  此外,書中雖然全用「看不見的人」來概括表示,其實「看不見」這件事的背後,有著各種各樣的故事。

  例如,有沒有曾經看見的記憶?是完全失明、還是隱約能看見一點?是視野狹窄、還是難以分辨顏色?……此外,同樣「看不見」,是比較常用聽覺、還是觸覺來輔助?抑或還有其他的方法?……每個看不見的人,「看」的方法都不一樣。

  要小心的是,過度依附於個別案例、或是過度普遍化,都有可能錯失重要的論點。因此,要如何取得「個別」與「普遍」的折衷點,確實很不容易。本書會盡可能引用採訪中取得的具體說法,再以此為依據,彙整成一般性的理論。

  接著,我們就來窺看一下「看不見的人」的世界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45775
  • 叢書系列:Finder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大岡山果然是一座『山』呢」】
 
看不見的人「看到」的空間,與看得見的人用眼睛掌握的空間,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這在我與他們相處過程中的某一刻,才突然變得明晰起來。
 
舉例來說,我曾經跟全盲者木下先生一起走在路上。那一天,我們準備在我所任教的東京工業大學大岡山學區的研究室進行訪談。
 
我和木下先生約在大岡山站的剪票口外碰頭,再穿過十字路口走進學校大門,然後朝著研究室所在的西9號館前進。途中,當我們經過一處約十五公尺長的和緩下坡道時,木下先生突然開口了。
 
「大岡山果然是一座山呢,我們現在正沿著山的傾斜面往下走,對吧?」
 
這句話讓我大感驚訝,因為木下先生將下坡道說成了「山的傾斜面」。雖然我每天都在這條路上往來走著,但對我來說,它就只是一處普通的「坡道」而已。
 
這處坡道對我來說,只是連結大岡山站這個「出發點」和西9號館這個「目的地」當中的一段路程,一彎過去就會立刻被拋在腦後,無論在空間上或意義上,都只是從其他空間及道路中分化出來的「某個部分」。但木下先生所描述的形象,卻是從更為俯瞰的角度掌握到的整體空間。
 
確實,就如木下先生所說,大岡山南半部的地形就像一個倒蓋的碗,車站剪票口在「山頂」,西9號館則位在「山腳」處。我們正是從山頂朝著山腳,沿著山的傾斜面往下走。
 
但是,看得見的人基本上很難建構出這種俯瞰式的三次元地形圖像。當我們走在其中,會看到坡道的兩側林立著社團的招募看板,因為是在校園裡,也可能會不時遇見熟悉的面孔,再加上前方是吵雜的學校餐廳入口,這些眼睛捕捉到的各種資訊,會奪去看得見的人的注意力。還有些人全神貫注地盯著手機畫面,將周遭的一切完全隔離在外。所有往來其中的行人,都沒有餘裕去想像自己正走在何種地形裡的哪個部分。
 
當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只是「行人」而已。我們只是讓被設定為「必經場所」且具備方向性的「道路」,像輸送帶一樣把我們運到目的地。相對於此,如同滑雪選手般在廣大平面上畫出立體地形的木下先生,他所感受到的世界要更加開放且寬廣。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3/12/16

眼見不為實

人類有八〜九成的資訊,都是由視覺得來,但我們也等於太過依賴雙眼,甚至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全部。
看不見的人,是感受世界另一個樣貌的專家。

作者探討了視覺和非視覺世界之間的差異,並以視障者的生活和感知方式,提醒我們世界的多樣性和感官的多樣性,當然也彰顯人們對於感知方式的依賴性。換許暫時關閉視覺,可以使我們開始嘗試通過不同感官和思考方式來理解世界,並嘗試站在他者的立場重新觀察世界。
這種理解除了促進多元與人際連結,也鼓勵我們轉變觀念,從「欠缺」轉向「差異」,讓我們更全面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獨特之處。
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能透過感官能取得多少「資訊」,而是在取得資訊之後,如何轉化成對自己有用的「意義」。
展開
user-img
Lv.7
5.0
|
2023/12/04

讀的時候想起狐狸對小王子說「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這本書在講看得見 vs. 看不見,看得見的人 vs. 看不見的人,以及看得見的東西 vs. 看不見的東西。

感官處理的是資訊,心靈處理的是意義。當感官的訊號有限時(例如看不見的人只能接收聲音、觸覺的訊號),心靈需要以更大的統整力、想像力把有限的資訊整合成意義。反映出來的差異是,看不見的人有時候成為「嚮導者」(社群藝術觀賞的案例),或是更能掌握物體在空間佈局的整體性,或是玩足球時不需要視覺回饋就能射門(因此更難防守)。

作者在導論章節提到,她的出發點來自美學,美學是哲學的分支,用語言分析那難以言喻的東西(這個命題本身就帶有矛盾的張力),難以言喻但又感受得到。因為是感受到的,所以也就是關聯到身體感受的。所以美學關注的是語言與身體的辯證,語言如何回歸到身體?身體如何產生語言?

在這層意義下,作者示範了有趣的例子,當身體的條件改變,使用的語言隱喻也就改變(例如不再有內、外之分),描寫幽默感的章節也反映創造新隱喻的能力。然而讀完意猶未盡的是,原初的美學關懷是否得到新的啟發呢?

美學傳統上關注的是「完整(unconditional)」的身體,但作者從「受限(conditional)」的身體切入,那麼是否有所謂殘障的美學?不完整的美學?

身體作為一種有條件的存在,似乎在哲學上越來越受重視(例如認知哲學探討精神分裂症、憂鬱症),以 conditional truth 對比於 unconditional truth,前者是生活世界的現實,後者是想像世界的法則(例如數學語言)。如果哲學關心的是生活世界的現實,那麼不完整的事物帶有的訊息將比完整事物還多,因為能讓我們認識到那些既保護又束制我們的條件是什麼。
展開
user-img
5.0
|
2019/12/10

樂讀|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脫離思考與感知的理所當然,重新發現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多樣性

這個世界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除了內心的反射之外,更多的生成則來自於我們的雙眼,也就是視覺。每天一睜開眼睛,眼前的一切便開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外加許多資訊映入眼簾,說實在的,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莫名焦慮。
 
我非常喜歡《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裡面的一段話 ───
 
"當我們生活在都市裡,眼睛捕捉到的絕大多數都是人工資訊 ─── 大型螢幕裡的偶像明星、宣傳新品的廣告看板、電車裡垂掛的海報……我們的四周氾濫著各種刻意要讓人看見、其實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 或許也不具備「意義」─── 的單純「資訊」,這些洪水般的資訊完全佔據了視覺的注意力,看得見的人的大腦,裡面幾乎沒有「空白的地方」存在。"
 
不曉得有沒有讀者和我一樣,曾思考過如果有一天自己再也看不見這個世界時,生活會變得怎麼樣呢?
 
《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是由作者伊藤亞紗訪問六位視障者所完成的作品,內容極為豐富,關於視障者的生活,從最細微的散步、運動、鑑賞藝術,再走入他們的內在,你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還有如此新奇的視角,真的非常有趣!
 
閱讀完之後,完全顛覆我對視障者既有的刻板印象,也更加瞭解未來若有機會面對視障者,該怎麼建立彼此都舒心的與溝通交流與關係。
 
非常推薦給大家,學習理解彼此的不同之處,也才會有相互包容的可能性。
 
順帶一提,前陣子我正好看到一部滑滑板的影片,而且很高難度,會跳來跳去的那種,影片一開始,其實壓根兒不曉得他是位視障者,直到我仔細看才發現他的手上有拿支拐杖,不禁在內心驚呼,真的太強了啊!

instagram:lovelove_reading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碁峰全書系(止)
  • 性別主題展
  • 采實童書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