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15週年暢銷紀念版)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15週年暢銷紀念版)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 定價:620
  • 優惠價:7434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2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人類史上第一次,
我們的選擇足以決定全世界的命運。
繼《槍炮、病菌與鋼鐵》之後,
賈德.戴蒙獻給21世紀人類的求生之書。

  ★ 普立茲獎得主作品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出版人週刊》暢銷書
  ★ 15週年暢銷紀念版


  何以一些曾經繁榮鼎盛的文明殞落、滅亡,走上毀滅之路,而一些文明得以存續?我們能從歷史中學到什麼?

  從復活節島的波里尼西亞文化、美洲的阿納薩茲印第安部落與馬雅文明,到格陵蘭到的維京人族群……戴蒙試圖找出這些文明最後滅絕的危機與模式。

  除了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強鄰威脅、友邦的支持等因素,他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一個社會面對環境問題的應變能力。

  戴蒙透過本書反思現代之處境,也提出一個急迫、亟待解決的問題──人類社會要如何避免這種生態性的毀滅。

  /21世紀不應是文明的盡頭。
  全球每年二億五千萬人遭受天災肆虐,許多天災其實是人禍迫使環境反撲!我們的環境問題與資源短缺猶如定時炸彈,不到五十年勢必引爆!

  未來二十五年內,維繫地球生態的熱帶雨林可能被砍伐一空。 未來幾十年內,海洋魚類將被捕撈一空,甚至滅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也將用盡,光合作用的能力也將到達極限。 未來五十年內,全球暖化情況將使洪水、颶風等天災發生機率大增;許多野生動植物物種將瀕臨絕種,甚至永遠滅絕。

  /如果我們立即行動,人類社會可以不走上崩壞之路!
  為何一個個輝煌璀璨的文明竟淪為陰森詭異的廢墟?

  這種文明的魅影不但教人噓唏不已,更令人百思不解,如吳哥窟、叢林中的馬雅城或矗立在復活節島的石雕巨人。每一個眼見這些文明遺跡的人,驚異之餘都不免思忖:今日的摩天大樓,會不會有一天湮沒於荒煙蔓草間?

  在全球化的世界,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一個社會毀滅,都會使其他社會受到衝擊。當一個社會的人口、資源消耗和廢物累積都到達頂峰,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超過環境所能承載的極限,社會就會盛極而衰,迅速走上衰亡的末路。

  /文明大崩壞絕不是意外災難,但我們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戴蒙在其榮獲普立茲獎的巨著《槍炮、病菌與鋼鐵》中,討論何以西方文明能發展出掌握世界的科技和能力;現在,他將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過去偉大文明崩壞的原由,這樣的歷史能讓我們得到什麼啟發?

  延續《槍炮、病菌與鋼鐵》放眼全球的觀點,戴蒙於本書進行精采的歷史/文化論述,從史前時代玻里尼西亞人在復活節島發展出的文化、美洲阿納薩茲印第安部落所締造一度輝煌的文明、馬雅文明的殞落,乃至中古時期維京人在格陵蘭的繁華與凋零等,探索其崩壞之因,也對現代社會進行精闢的分析。

  戴蒙找尋遠古社會災禍的根源與型態,也讓我們預覽未來人類社會大崩壞的情景。他明言,如果我們短視近利、自私自利,繼續揮霍這個地球的資源、忽視生態環境警訊、輕忽人口遽增問題、過度砍伐森林,末日很快就會到來。他提綱挈領地為我們歸納社會敗亡的五大因素,即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人口成長速度過快、與貿易夥伴關係生變,以及來自敵人的壓力。然而,他也說明,並非每個社會一旦遭逢這些打擊都在劫難逃,也有成功蛻變、重新站在世界頂峰的實例。

  為什麼一個社會的環境比起其他的來得脆弱?為什麼有的社會拚命往死路走,有的社會就懂得懸崖勒馬、改弦易張?今天,人類社會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因而家園殘破、生靈塗炭,例如盧安達和海地發生的悲劇,而中國和澳洲就知道痛定思痛,力圖變革。又如美國──這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儘管目前看來富足繁榮,似乎有享用不盡的資源,生態警鐘已經響起。即使那景色如畫、宛如人間天堂的美國蒙大拿州,也已經危機四伏。我們應該在經濟、社會和政治方面做出什麼抉擇,才能確保我們的社會不會燈枯油盡?

  《大崩壞》一書格局宏大,說理清晰,鞭辟入裡,多有戴蒙的肺腑之言,可說是二十一世紀全體人類的求生之書。

震撼推薦

  蕭新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李家同|前暨南大學校長、現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劉紹臣|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朱雲鵬|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現台北醫學大學、東吳大學教授

名人推薦

  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加上《大崩壞》,是我們這個時代單一作者所完成最了不起的巨著,博大精深,足足顯現作者的博學和創見。 ──《紐約時報》書評

  戴蒙喜歡寫很大的主題……《大崩壞》一書格局宏偉,只有戴蒙才寫得出這麼一本書。 ──《經濟學人》書評

  戴蒙在書中提到的社會生存和物種個體生存之別非常重要。我們經常把這兩者混為一談,認為文化價值是個體生存的先決條件。但是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和核子時代的恐懼後,我們已經覺醒:只有學習好好相處、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人類這個物種才能存活下去。然而,我們可別忘了這樣的事實:即使我們守法、愛好和平、能容忍別人、有發明創造的能力、熱愛自由、擁抱核心文化價值,我們的作為還是可能危及我們賴以為生的環境,無異於慢性生態自殺,個體最後也就無法生存。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紐約客》書評 |暢銷書《決斷2秒間》、《引爆趨勢》作者

  人類在孤絕的復活節島上拚命雕刻石頭巨人,忽略了大自然,最後只是為自己帶來滅亡。同樣的傻事在人類文明史上一再重演。戴蒙這本寫得極其嚴謹、精采的書,探討人類社會崩壞的原因,並告訴我們如何才能轉危為安。如果我們好好讀這本書,保住這個地球,我們的子孫一定會感謝我們。 ──羅伯特.華特曼(Robert Waterman Jr.)|企管暢銷書《追求卓越》作者

  戴蒙以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像過去人類社會那樣踐踏生態環境,會有什麼下場? ──比爾.路易斯(Bill Lewis)|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名譽主任 、《生產力》作者

  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帶領我們在人類文明之路上探索,檢視一萬五千年來的人類發展史。接下來,這本《大崩壞》繼續這段旅程。戴蒙以生動的筆法帶我們觀看過去人類文明的起落,並佐以詳盡的史料分析。那些文明的故事不只是過眼雲煙,而可以和今日的盧安達、澳洲、中國和蒙大拿連結,做為殷鑑,讓我們為「進步」重新定義。 ──詹姆斯.卡爾(James Karr)|華盛頓大學教授

  戴蒙不只讓我們對古文明的殞落心生悵然,他的考古學與史學論述更讓我們學到寶貴的一課,讓我們知道人類社會曾犯過什麼樣的錯。這是關心人類目前處境者必讀之書。 ──彼得.白伍德(Peter Bellwood)|澳洲國立大學教授

  戴蒙結合科學與歷史,寫出令人入迷的文章。他在新著《大崩壞》中演示人類趨吉避凶之道。 ──路易斯.普特曼(Louis Putterman)|布朗大學教授

  過去最繁華、最強大、最有自信的人類社會都不免崩壞,更何況是我們?作者透過古今社會的對照與比較,告訴我們哪些是當今人類社會最大的威脅,教我們記取教訓,心生希望。這是一本可能改變人類歷史的書。 ──查爾斯.瑞德曼(Charles Redman)|亞歷桑納州立大學教授教授

  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面臨全球生態崩壞的危機。在這個關鍵時間點,戴蒙帶領我們進行一趟文明巡禮,讓我們看看面臨類似威脅的古老人類社會如何在環境的挑戰下覆亡。本書是戴蒙繼經典之作《第三種猩猩》和《槍炮、病菌與鋼鐵》之後的力作,讓我們洞視過去人類社會的不幸,避免同樣的噩運降臨在我們身上。 ──保羅.艾利克(Paul R. Ehrlich)|史丹佛大學教授、《步上尼尼微的後塵》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地理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泰勒環境貢獻獎、日本國際環境和諧獎、麥克阿瑟基金會研究獎助,以及洛克斐勒大學頒贈的路易士.湯瑪斯獎等。

    戴蒙是全球唯一兩度榮獲英國科普書獎殊榮的作家,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達爾文」。

   《槍炮、病菌與鋼鐵》是其成名之作,探討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與地理成因,與《大崩壞》、《昨日世界》合稱「人類大歷史三部曲」。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榮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主要譯作為《槍炮、病菌與鋼鐵》、《昨日世界》、《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賈伯斯傳》、《狼廳》、《雅各的千秋之年》等。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 人類明天的大哉問/蕭新煌
推薦序 沒有回饋,就是崩潰/李家同
推薦序 覆亡社會的啟示/劉紹臣
推薦序 文明延續在於選擇/朱雲鵬
導讀 傾聽卡珊德拉/廖月娟

序曲 兩個牧場的故事

第一部 現代蒙大拿
第一章  在蒙大拿的長空下

第二部 古代社會
第二章  暮色中的復活節島
第三章  死絕之島:皮特肯島和亨德森島
第四章  史前時代的大廈:阿納薩齊印第安遺址
第五章  馬雅文明的殞落
第六章  維京:序曲與賦格
第七章  繁華如煙:維京人在格陵蘭
第八章  輓歌
第九章  另闢蹊徑:新幾內亞高地、蒂蔻皮亞島和日本等成功的故事

第三部 現代社會
第十章  非洲的人口悲劇:盧安達的種族屠殺
第十一章 一屋二家:多明尼加與海地
第十二章 中國:搖搖擺擺的巨人
第十三章 淘空澳洲?

第四部 殷鑑
第十四章  千古恨事:群體決策的失誤
第十五章  大企業與生態環境
第十六章  相倚為命

延伸閱讀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79173
  • 叢書系列:NEXT系列
  • 規格:平裝 / 704頁 / 14.8 x 21 x 3.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序曲 兩個牧場的故事
 
兩個牧場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我參觀了兩個牧場,一個叫哈爾斯牧場(Huls Farm),另一個叫嘉德牧場(Gardar Farm)。儘管這兩個牧場有千里之遙,兩者的優勢和弱點卻出奇相似。就其所在地區而言,這兩個牧場不但規模最大,而且欣欣向榮,技術先進。特別的是,牧場中央都有一座用來飼養乳牛與榨乳的牛舍,裡頭有兩排長長的、相對的牛欄,看來整整齊齊、井然有序。這兩個牧場的牛舍壯觀、新穎,堪稱當地之最,其他牛舍一比,都矮了半截。夏季時,兩個牧場都會讓牛群在璀璨碧綠的草地上吃草;夏末則收割青草曬乾成飼草,以供冬日之需。人們也灌溉牧場,以便讓青草長得更加豐美,增進乾草產量。兩個牧場的面積相當(約有幾平方公里),牛舍大小也差不多,哈爾斯牧場的乳牛數目比嘉德牧場稍多(前者有兩百頭,後者則有一百六十五頭)。牧場主人都是當地有名望的人,也都是虔誠的教徒。兩個牧場都在景色秀麗之地,也依山傍水,吸引不少外地觀光客前來踏青。牧場附近高山頂峰白雪皚皚,雪水融化涓涓成溪,溪澗中魚兒群游,溪水往低處流,最後匯入河流或峽灣。像哈爾斯牧場便南面臨河,而嘉德牧場南依峽灣。
 
以上是那兩個牧場的相同優勢,然而兩者也有同樣的弱點,也就是都在酪農業發展的邊緣地帶。由於這兩個牧場都在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夏季短暫,牧草的生長時節不長,能生產的乾草有限。即使是風調雨順的好年冬,和緯度較低的牧場相比,氣候只是差強人意;氣候若起劇變,兩個牧場都深受其害,因此他們特別擔心乾旱和酷寒。此外,這兩個牧場都很偏遠,離人口稠密的地區很遠,產品的銷售、運輸是個問題。由於運輸成本較高,不若離城鎮較近的牧場,競爭力受到影響。這兩個牧場的經濟也受制於他們無法控制的力量,像是顧客和鄰近一帶經濟狀況的變化與口味的轉變。大抵而言,這兩個牧場所在國家的經濟榮衰,也和遠方敵對社會的威脅消長有關。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4.0
|
2022/11/14

作者 Jared Diamond 是來自美國的生物學家、人類學家,他長期探討生態學、演化與人類文化的歷史,此書殷鑑人類以往社會的潰敗,從而思考人類的未來。手上的書為 2006 年繁體中譯版,共分為十六章,書中討論的社會包括:維京、瑪雅、復活島、紐基內亞、日本、盧旺達、海地、中國、澳洲和眾多小島等。

首先,作者於序曲提出分析過往人類對環境的毁滅性破壞,這些尤如自掘墳墓的行為分為八種:「山林濫伐和生物、棲地的破壞、土壤問題 (包括侵蝕、鹽化和肥力流失)、水管理問題、過度放牧、過度捕撈、新物種引進、人口膨脹以及平均每人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漸增等」,而能源、光合作用上限、有毒化學物質和大氣變化四種則為現代的環境問題,這十二種問題可能隨時在未來引爆。

其次,他又提出五個分析框架:「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強鄰威脅,以及友邦的支持。這四項或許不一定特別重要,第五項卻總是成敗的關鍵:面對環境問題的時侯,一個社會的應變力如何」。

其後作者既回顧歷史亦展望將來,書中從蒙大拿環境被破壞說起,從漁獵採礦走向觀光旅遊業,像是世界的縮影。書中用的是比較研究法,認為僅研究單個社會難以周全,像只針對復活節島伐光樹木後走向衰亡;而針對多個不同社會的命運比較才有令人信服的研究,比如書的後半部份更質疑現在的澳洲人和中國人正在破壞水和土壤。

再者,無論馬雅、復活節島、阿納納薩茲印第安部落,都在人口頂峰後,人口壓力、資源枯竭、孤獨無援,走向政治和社會紛爭。但作者認為德川幕府由上而下鼓勵植林,免卻日本水土流失之禍,來說明採取合適的行動來保護環境是可能的。可是盧旺達卻因為人口壓力,資源分佈不公釀成種種人禍,作者認為這是可以避免的。

此外,作者認為群體決策有四大失誤:未能預見問題、未認清問題所在、無法提出解決方案、嘗試解決但失敗,但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悲觀,指出要小心理性計算下但惡劣的行為、非理性行為以及遠距管理的問題。

最後,作者認為現代世界最動盪不安的地區,便恰恰是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地區,想要避免歷史重演,他提出全球化下的相互連結,從古人錯誤中反省,找到希望和可持續的明天 。
展開
user-img
Lv.5
5.0
|
2021/01/16

我認為本書屬於每個人都該讀一遍的書。台灣相當重視環境保育,從國小開始就要學習如何分類資源回收,還記得我讀的國中連飲料杯上的塑膠膜上的貼紙特地撕下來分在紙類回收(當時還認為校方喪心病狂),關於北極熊或海平面上升的影片學校放了一個又一個,不過我們卻從沒有"真正"意識到為何要這樣做。由於人口壓力,森林、海洋、土地總有一天會消耗殆盡,作者耐心細細地從頭講解,以實例一個一個帶出該資源消耗的結果人類社會會如何,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有說服力的。

作者不像某些環保團體單純從批評的角度出發批評財團,而是提倡環保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並且主張引導財團達到環保與經濟的平衡點的正是消費者,消費者要選擇環保的商品消費,進而向財團施壓,財團自然而然就會趨於環保。這種務實正面問題的態度實屬難得。

另外從《槍砲、病菌與鋼鐵》中就不難看出作者的博學多聞,本書更是作者擅長的領域範圍,看完後我不禁感嘆,根本是大長老等級的人物啊,實在太博學多聞了。

總結:我認為本書是現代公民都必須讀的,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環保的必要性,而不是從小養成習慣的環保而已。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