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
我是你的地獄嗎」
薄冰系詩人林夢媧首部詩集
66首努力維持理智的詩句
陳育虹:「林夢媧的詩裡有一種純淨:純淨的痛,純淨的省思,掙扎,以及表白。這樣的純淨,讓那鬼魅般無以名之的憂鬱露出了面貌,可觸可感。」
隱匿、夏夏、陸穎魚、吳俞萱、潘家欣、夏河靜、曹疏影、陳育虹、張寶云 一致推薦!
我們討論潔癖的果,甚少追究潔癖的因由:他們到底看見什麼?輕微如眼前閃過的飛蚊細沫,嚴重如沾滿雙手的猩紅愧疚,突然侵犯知覺系統的物事,針刺蟻咬般反覆提醒:你就要變髒。
然而,何謂乾淨、何謂髒?「乾淨是暫時的/我們要一直意識到/自己的髒/這樣遇見同樣髒的人時/才能安靜地/互相凝視/我們的凝視/還很乾淨」。詩人林夢媧以冷靜筆觸,將傷痛之波濤凝固成冰,封藏情感關係中的索討及慰撫,「告訴自己/不要怕痛/在被拋棄之前/就對著鏡子/把頭髮拔光」。
「只想問問黑暗/都那麼髒了/能不能活下去?」
薄冰系詩人林夢媧首部詩集,收錄66首努力維持理智的詩句,是乾淨與髒的攻訐辯證,亦是秩序與混沌的水乳交融。打開書頁,沁著寒氣,一邊閱讀卻聽見腳下冰層裂解,見證愛與暴力吞噬心神的不安、不寧。
「我已經接受
你每一種荒唐
在任何時刻
的死
死,被生拋棄
所以不要打來
不要告知
那些我
無能為力的仇恨 」
——〈相愛〉
2018台灣文學獎圖書類散文金典獎入圍者 夏河靜:
#1
第一次讀,她帶我抵達一片湛藍寧靜的海洋,凝望。
第二次讀,她讓我潛入巨浪漩渦,狂風暴雨,窒息。
第三次讀,她將我浮出水面,等待未知到來,曙光。
我想,我們都有病。
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對著傷口吟詩。
期待終將一天,被誰撫慰。
#2
這不只是詩。
而是夢媧,她用血液編織出關於遺憾、殘缺,以及無力阻擋的消逝之網。
仔細聆聽她的生命之歌,
在不知不覺中,我卻漸漸感到完整了起來。
本書特色
●本書獲第三屆周夢蝶詩獎評審推薦獎
●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
●本書獲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
好評推薦
詩人/譯者 陳育虹(周夢蝶詩獎講評):
林夢媧的詩裡有一種純淨:純淨的痛,純淨的省思,掙扎,以及表白。這樣的純淨,讓那鬼魅般無以名之的憂鬱露出了面貌,可觸可感。「純淨」是她作品的特質;而角逐創作,除了技巧與審美,這樣的個人可辨識性正是重要的勝出關鍵。
昏亂中有澄澈,陷溺沼澤而能拔高;詩,是詩人心靈的呈現。詩人憑藉一顆纖細卻不軟弱的心,針對疏離,愛,與死亡之思廣掘深挖,遠觀近察,以奇詭的想像,簡潔的文字,往返描繪憂鬱病患的心路,卻一無結論——詩,原本只該提問,不給解答。
「就算是雪/如果願意求生/也會熱」,她寫。詩人與自我對峙拉鋸,反覆衝撞無所規避,其中的張力分外動人。
詩人 夏夏:
夢媧的詩是生活寓言,散發熟悉的形貌,且簡潔明亮、輕盈透徹,因此詩中的短語就如貼身的利器,讓人來不及防備就被擄獲,就願意留下來。而在這個她用詩所構築的世界裡,入口刻意狹窄,但深邃難測。她又在其中勤於擦拭,即使知道「它們永遠/不會被真正擦乾淨」。
詩人 陸穎魚:
夢媧的詩意是黑暗裡非一般的黑,也是光明裡非一般的亮,而這種非常獨特迷人的憂鬱氣息,更顯出詩人既純真又猛烈的求生意志。
詩人 吳俞萱:
並非世界太小,她無處著地。她始終維持墜跌而離地一吋,為了給出最潔淨的愛,令一切從她身上滑落,各得其所。
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張寶云:
如果詩關乎意志的抉擇、存在的釐測、意識的深掘與空間的闢建,你會在此一詩集中隨處撿拾到愛、夢、鬼、死亡、身體、神的碎塊魅影與之疊合。而你進入夢媧的世界,為她所精細掌控的語詞力道將一寸寸進逼核心,你猛然驚覺她冷泉般的清洌觸感,在詩的穴位深處沉默暗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