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清明假期各項服務說明詳情

兒童國際書展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絕版商品無法銷售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500週 蟬聯暢銷榜的肯定;
  500萬人 因此改變一生!
  全球熱銷180萬冊


  全球頂尖學者、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卡蘿.杜維克博士  經典巨作
  創下AMAZON.COM暢銷書排行榜最長紀錄
  TED撼動人心精彩演說 點閱破500萬人次
  比爾‧蓋茲(Bill Gates)年度唯一推薦成功心理學書籍

  「基因影響我們的聰明才智與天賦,但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特質,卻並非在出生時就固定。心態,才是影響個人學習、成長、人際關係、終身成就、人生道路的最重要關鍵。」

  «TED精彩演講:goo.gl/PmWJNE 
  «300秒學會「成長型心態」:goo.gl/OsI8Eg 

  人為何會有差異?
  天賦異稟不是一種福賜,而是一場災難?
  在學校或職場努力證明自己,有什麼不對嗎?
  從小讚美孩子、培養優越感,可能使他們的發展受限?


  本書作者卡蘿‧杜維克博士為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在性格、社會心理學及發展心理學等領域,是全球最頂尖的研究學者之一。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從小被培養的一些「正確」觀念,很可能是妨礙自己成長、真正發揮潛能的最大阻力。

  杜維克博士經過長年對不同群體的研究,發現人有兩種心態:「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擁有「定型心態」的人,總是急於追求證明自我,將所有成果二分為成功或失敗。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則是樂觀看待自己的所有特質,將個人的基本素質視為起點,可以藉由努力、累積經驗和他人的幫助而改變、成長。

  來試試看,你擁有哪種心態。請問你比較同意下列哪一項?

  我們可以一直學習新事物、新技能,但智力是個人基本素質,無法有多大改變。
  不論你是哪種類型的人,總是能夠明顯改變。

  杜維克博士的研究及論述深富影響力,廣受全球重要學術及大眾報章雜誌引用,包括《時代》雜誌、《O》雜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當代心理學》雜誌等。她的研究更影響比爾‧蓋茲基金會團隊對個人心態和習慣的認知,幫助他們在推廣教育與學習上獲致重要突破,因此本書被蓋茲遴選為年度唯一推薦成功心理學書籍。

  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簡單信念,實際上操縱了人生的很大部分,深切影響了許多事情的結果。閱讀本書,你將會突然了解,那些在商業、科學、藝術、運動等各領域的傑出人士,為何表現卓越、異於常人,以及那些原本能夠、但最後未能有傑出表現的人敗北的原因。

  本書為應用心理學的經典暢銷著作,也是第一本探討人類心態的專著,在全球熱銷了180萬冊,改變世界人士對於成功與成功之道的理解。它能幫助你克服在學習、工作、教育/教養、人際/兩性關係上常見的自我囿限,打開你的成長心態,讓你更了解另一半、老闆、同事、親友、孩子,懂得真正釋放自己和他人的潛能。

  *關於小測驗:
  我們可以一直學習新事物、新技能,但智力是個人基本素質,無法有多大改變。(定型心態)    
  不論你是哪種類型的人,總是能夠明顯改變。(成長心態)
  每個人都可能同時擁有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也可能在不同領域擁有不同心態,杜維克博士撰寫本書,旨在多一點的提醒與鼓勵。

誠摯推薦

  「這是一本能夠改變你的人生的書籍,因為它已經改變了我的思想。」──羅伯特‧史登伯格(Robert J. Sternberg),康乃爾大學人類發展教授

  「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激勵書籍之一。」──波‧布朗森(Po Bronson),《教養大震撼》作者

  「若你是管理者,或是為人父母者(這也是一種形式的管理),請放下手邊的事,閱讀此書。」──蓋‧川崎(Guy Kawasaki),《創業的藝術》作者

  「每個人都應該看看這本書。」──奇普‧希思(Chip Heath)&丹‧希思(Dan Heath),《創意黏力學》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 Ph.D.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被廣泛視為性格、社會心理學及發展心理學等領域全球最頂尖的研究學者之一。

  杜維克的研究廣受《時代》(Time)雜誌、《O》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當代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等重要學術與大眾報章雜誌報導,她也上過《今日秀》(The Today Show)和《20/20》等全美知名電視節目。

  現與丈夫居住在加州帕羅奧圖市。讀者可造訪她的網站:mindsetonline.com,以及臉書專頁: www.facebook.com/CarolDweckAuthor。

譯者簡介

李芳齡


  譯作超過百本,包括近期出版的《金錢心理學》、《機器, 平台, 群眾》、《創意天才的蝴蝶思考術》、《中國模式》、《Uber與Airbnb憑什麼翻轉世界》、《心態致勝》、《區塊鏈革命》(合譯)、《謝謝你遲到了》(合譯)等。
 
 

目錄

前 言   本書緣起
第1章    心態
第2章    心態深探
第3章    關於能力與成就的真相
第4章    運動界:冠軍心態
第5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第6章    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第7章    父母、師長與教練:心態從何而來?
第8章    改變心態
注 釋
延伸閱讀

 
 

前言

本書緣起


  有一天,我的學生和我懇談,認真敦促我撰寫這本書,他們希望人們能夠使用我們的研究結果來改善生活。其實,我想做這件事已經很久了,但學生的敦促使它變成我的第一要務。

  我的研究屬於心理學的一個傳統領域,旨在證明人類信念的力量。我們可能覺察這些信念,可能並未覺察,但它們顯著影響我們的期望,以及我們能否成功達成這些期望。這個傳統心理學的領域也證明,改變人們的信念,哪怕是最簡單的信念,能夠產生深刻的影響。

  在這本書中,各位將會學到,一個有關你自身的簡單信念,操縱你人生很大的部分,這是我們在研究中獲得的發現。事實上,這個簡單信念滲透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你對自身性格的認知,有很大部分其實是源自「心態」(mindset),那些阻礙你發揮潛能的東西,很多也可能是源自心態。

  過去,從未有書籍解釋這種心態,教人們在生活中善用它的力量。閱讀本書後,你將突然能夠了解那些在科學、藝術、運動、商業等各領域的傑出人士,以及那些原本能夠、但最終未能有傑出表現的人何以至此。你將更了解你的伴侶、主管、親友、孩子,學習如何釋放你與孩子的潛能。

  能和各位分享我的這些研究發現,我感到非常榮幸。除了研究對象,我在本書每一章加入很多取自新聞報導的故事,也包括我自己的生活體驗,幫助各位更了解心態的實際作用。在多數例子中,為了匿名原則,我把當事人姓名和個資加以修改;在一些例子中,為了更明確闡述一項要點,我把多人結合成一人。有些交談內容是根據我的記憶來撰寫的,我盡所能忠於原本內容。

  在每章的最後,我附上一些指導技巧與方法,告訴各位如何應用該章學到的東西,辨察在背地裡操縱著你的人生的心態,了解心態如何發揮作用,以及若想改變心態的話,應該如何做。

  在此,稍微提及有關書中文法的部分。我懂文法,也愛文法,但我在本書並未一貫遵循傳統文法,有時出於不拘泥和直接,希望非常講究文法的人能夠原諒這點。

  我也在此對此一增訂版做出一些說明。出於必要,我在一些章節中加入了新的資訊。第5章(企業界)加入我們對組織心態的最新研究成果――是的,組織整體也有心態。我在第7章(父母、師長與教練的部分)增加了一節,探討「錯誤的成長心態」,因為我發現人們用許多有創意的方式來解讀、實行成長心態,但方法未必正確。我在第8章(改變心態)中,加入「踏上正確成長心態的旅程」這一節,這純粹因應讀者需求,很多人要求我提供相關資訊。我希望這些更新部分,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最後,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向所有幫助過我的研究工作和協助本書出版的人致謝。我的學生使我的研究生涯變得趣味盎然,我從他們身上學到非常多的東西,希望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感謝支持我們的研究工作的組織,包含:威廉‧格蘭特基金會(William T. Grant Foundation)、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國教育部、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史賓瑟基金會(Spencer Foundation),以及雷克斯基金會(Raikes Foundation)。

  藍燈書屋(Random House)出版公司提供了我所能期待的最佳支援團隊:韋伯斯特‧楊斯(Webster Younce)、丹尼爾‧門納克(Daniel Menaker)、湯姆‧裴利(Tom Perry),最重要的是我的編輯卡洛琳‧薩頓(Caroline Sutton)和珍妮佛‧賀薛(Jennifer Hershey)。你們對我的著作的期待,以及你們的出色建議,使一切變得大大不同。感謝我那超級優秀的經紀人吉爾斯‧安德森(Giles Anderson),以及幫助我和安德森保持聯繫的海蒂‧格蘭特(Heidi Grant)。

  感謝所有提供我建議與反饋意見的人,特別感謝寶莉‧蘇爾曼(Polly Shulman)、理查‧杜維克(Richard Dweck),以及瑪莉安‧佩斯金(Maryann Peshkin)提供大量精闢的評語。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先生大衛,他的愛與熱情讓我的人生擁有特別的一面,他對本書的研究與撰寫提供了無比的支持。

  我的研究工作聚焦於人的成長,它幫助我本身的成長,希望這本書也能幫助你成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91897
  • 叢書系列:財經企管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 心態
 
在我年輕、剛展開研究工作生涯時,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的人生。當時,我很想了解人們如何應付失敗,便決定從觀察學生如何應付難題著手。於是,我去學童就讀的學校,一次一位,把他們請到一個房間,使他們感到自在、放鬆之後,讓他們解答一些謎題。
 
頭幾道謎題相當容易,接下來的就比較難。在學生絞盡腦汁解題的同時,我在一旁觀察他們的表現,探索他們正在想什麼、有什麼感覺。我原本就預期他們在應付困難時會有不同表現,但我觀察到我從未預期到的現象。
 
在面對費解謎題時,一位十歲男孩把椅子往前拉,搓揉雙手,咂嘴喊道:「我愛挑戰!」另一個孩子在為難題傷腦筋時,抬起頭,露出愉悅表情,自信地說:「妳知道嗎?我原本就期待這會很有教育性!」
 
我不禁納悶:他們怎麼了?我一直認為,你要不就是能夠應付失敗,要不就是不能夠應付失敗,我從未想到有人會「喜愛」失敗。這些孩子異於常人嗎?抑或這其中另有文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模範――在人生的重要時刻提供指引的人。這些孩子是我的模範,他們顯然懂一些我不懂的東西,我決心查明,我決心了解到底是怎樣的心態,會把失敗當作一份禮物。
 
他們到底懂什麼呢?他們知道,人的素質,例如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是可以培養的。這就是他們在做的事――變得更聰慧。他們不但不會因為失敗而灰心喪志,他們甚至不認為自己失敗,而是認為自己在「學習」。
 
當時之前的我是這樣認為的:人的素質無法改變,你要不就是聰慧,或是不聰慧;失敗意味你不聰慧,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能夠設法成功,盡一切所能避免失敗,你就可以一直保持聰慧。至於掙扎、犯錯、堅持不懈,這些全都不是影響你聰慧與否的因素。
 
人類素質究竟是可以培養的東西,抑或是無法改變的東西,這是一個存在已久的探討議題。然而,這些信念對你有何影響,卻是一個新的探討議題:若你認為智力或性格是可以發展的東西,而非固定不變、根深蒂固的特質,這樣的信念會產生什麼影響呢?我們先來看看存在已久、有關人類性格的熱烈辯論,再回頭探討這些信念對你有何影響。

會員評鑑

4.5
27人評分
|
2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4.5
|
2025/03/27
經由朋友推薦說是啟發他的一本書,所以買來看看。書本排版舒適,字也不算小,閱讀體驗很好。推薦給大家來閱讀。
user-img
Lv.4
5.0
|
2025/03/26
這本書在談的成長心態,成人、小孩都適用,我也持續努力實踐中。
它既是有效學習、成長的基礎,也是讓生活過得更好的關鍵。
為什麼說是基礎?
因為具備成長心態時,會專注於解決問題,並把挑戰、困難、失敗視為學習的機會(而非純粹的打擊),思考可以從中學到什麼,而不是只重視成果、成功,也不會把自我價值、個人形象與成果緊緊連在一起。
對照職業運動來看,會發現很多運動員都在採用這種心態,例如多位NBA球星都談到,如果比賽時,自己沒有投進或失誤,會專注在下一次攻防,而不是把心思花在自責、懊惱。(當然,賽後也會做檢討,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讓自己持續進步,而不是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那樣。)
同樣地,頂尖的學者、企業家也有成長心態,例如康納曼就曾說,當他發現自己原本持有的觀念是錯的時候,會感到高興,因為那代表他又可以學到新東西了。
與成長心態相反的,則是定型心態。
在這種心態下,人會把自己的表現、成敗等,和天賦、自我價值相連,如果表現好,代表自己有天賦、有價值;反之,代表自己很差勁。
因此,每遇到一次挑戰,看起來都像是決定自身價值的一次生死判決,會使人焦慮、恐懼,害怕「事實證明自己不OK、別人『發現』自己不OK」。
結果就是,定型心態的人會迴避挑戰,除非十拿九穩,不然絕不參與,就好像有的小朋友玩遊戲,感覺可能會輸就不玩了。
萬一真的碰上失敗,定型心態的人也會傾向逃避、掩蓋問題,而非健康地面對。
最終,定型心態的人會陷入停滯,而這個停滯又讓他更加擔心自我價值受到威脅,變得更封閉,陷入惡性循環。

如果再對照現代社會變化快速的脈絡來看,又會發現成長心態更加重要,因為創新才有出路,但創新勢必要承擔風險進行嘗試,而失敗也是家常便飯。
從這點來看,定型心態的劣勢又更加明顯。

最後,為什麼說這個心態也是讓生活過得更好的關鍵?
因為成長型心態有助於享受過程,碰到挫折時,會從「我遇到讓自己更好的機會!」而非「我完蛋了!」的角度來看待,自然也就比較開心、不那麼焦慮、害怕了。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5/02/01
凡事往好處想,就是最好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成長型人格能夠獲得較好的成功機會,就是他有隨時在調整心態往好處邁進不是嗎!
user-img
Lv.2
0.5
|
2025/01/07
這本沒什麼內容
東抄西抄一些案例
但是跟他的主軸都沒什麼關聯性
一直強調要有開放心態
但其實說穿了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努力一定能改變
就這道理要寫一本快400頁的書
真的蠻浪費讀者時間的
這本適合小學生吧
所有的道理小學應該就學過
總之真的不值得也不建議花時間看這本書
真的非常浪費時間
我建議下架
展開
user-img
Lv.2
4.5
|
2024/12/16
|
電子書
一本書好不好讀, 除了內容之外, 翻譯也很重要
原本設定一天至少讀書30分鐘的我, 因為太好讀, 而一直忍不住讀了下去,

書中提到 定型心態及成長心態的不同,
定型心態太過於專注當下完全零缺失, 是否讓自己看起來不聰明等等
才理解到原來自己也屬於定型心態的一份子

雖然現在才讀到三分之一的部份, 但內容相當有趣, 能夠幫助理解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方向的人

買ってよかった!!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商業創意展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華文創作節
  • 國中小資優展
  • 大人的療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