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
  • 定價:420
  • 優惠價:7294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跨越兩百多年的美味探索
美國中餐文化史代表作

  ◎研究華人飲食的知名作家,以本書率先提出「美式中餐」的重要性,深深啟發日後的相關研究。

  ◎詳述中國菜的源流及其在美國的發展,還有中美之間交流的歷史。從美國第一批美食特使、中美特使互訪、華人移民美國、淘金熱和排華運動、尼克森和季辛吉第一次訪中,到今天全美各地各式各樣、多如牛毛的中國餐館,以及中國菜的做法和改良。如數家珍、包羅萬象,旁及其他地區的飲食,也處處可見到知名美食家的筆記和眉批,如清代詩人袁枚等人。

  ◎文獻鑽研透澈,鉅細靡遺、深入淺出。以流暢生動的文筆描繪故事,引人入勝。敘事趣味橫生,增廣見聞,充滿軼聞趣事和清晰的洞見。

  ◎從廣泛的視角探討中國菜與美國社會如何相互影響,完美融合飲食、社會學與歷史。

  1784年2月,一個寒冷的早晨,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從紐約港啟航,展開野心勃勃的遠征。這是美國人首次前往中國的旅程,在那個時代可說相當於1969年探索月球的旅程。中國皇后號上的乘客是最早登陸中國的美國人,也是最早吃到中國料理的美國人。今天,民族大熔爐的美國擁有來自各國各地區的餐廳,其中以中國餐廳的數量最多。在本書中,安德魯.柯伊詳述中國菜傳入美國的歷史,訴說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故事。

  故事先從中國說到美國西部。1848年,淘金熱吸引中國移民來到美國西部,他們承受著種族歧視與餐飲偏見,辛苦奮鬥,開設餐廳,進口各式各樣的亞洲食材。然後追溯華人如何遷徙到美國東岸,點出紐約「波希米亞人」發現中國菜的關鍵時刻,並揭露雜碎(Chop Suey)這道來自中國偏區農家菜的真正起源,如何變身為美國中式餐館的主角。以及為何猶太裔美國人會愛上蛋捲和炒麵,美國人如何不斷改變外國菜,以迎合自己的飲食偏好。……

  《雜碎》是一趟美味的旅行,探索兩百多年來中國菜與美國的愛恨情仇,並解開流傳已久的飲食神話。

名人推薦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故事網站主編
  陳榮彬|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郭忠豪|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曾齡儀|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

各界推薦

  「安德魯.柯伊談論兩個熱愛美食的國家,聊歷史、政治和飲食,講述精彩絕倫的故事,記述中西文化史,告訴讀者,美國人是如何從原本討厭中國菜變成熱愛中國菜。」──蘿拉.夏普羅(Laura Shapiro),著有《烤箱裡的美食:一九五○年代美國創新晚餐》(Something From the Oven: Reinventing Dinner in 1950s America)

  「這本書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愈來愈多書籍認真探討美國飲食、移民與種族之間的關係。」──何夏.戴樂(Hasia R. Diner),著有《美國移民飲食:移民年代義大利人、愛爾蘭人和猶太人的飲食之道》(Hungering for America: Italian, Irish and Jewish Foodways in the Age of Migration)

  「雜碎這道菜裡有鮮脆的蔬菜、順口的麵條、切丁的肉塊,口感與味道平衡得恰到好處。雜碎是在二十世紀初期發明的,原因很簡單,當時大部分的美國人不像現在那麼講究飲食。安德魯.柯伊把這段歷史寫得饒富趣味、鉅細靡遺,向讀者解釋,為什麼早期的中國餐廳老闆,像是我公公和婆婆,要賣他們覺得美國人喜歡吃的菜餚,不賣他們自己喜歡吃的菜餚。」──蘇綏蘭(Susanna Foo),兩度獲「詹姆斯比爾德獎」(James Beard Award),也曾獲「羅伯蒙戴維卓越美食獎」(Robert Mondavi Culinary Award of Excellence)

  「我一直很好奇,中國菜豐富多變、精緻美味,怎麼會演變成美國每個城鎮的中國餐廳賣的那種中式外帶菜餚。柯伊把故事說得饒富趣味,透過跨文化的飲食交流,說明在中美兩國,兩國人民的關係是如何起起伏伏的。這本書令我無法釋卷,不過用餐時間到了,去吃中國菜囉。」──瑪莉安.內所(Marion Nestle),紐約大學營養學教授,著有《吃什麼才營養》(What to Eat)

  「只要知道一個民族吃什麼,為什麼吃,怎麼吃,就能深入瞭解那個民族。在《雜碎》這本書裡,安德魯.柯伊治學嚴謹,敘事引人入勝,記述中美兩國的文化與飲食,令人讀得手不釋卷,口水直流。鄭重向世界上所有領袖、外交官以及喜愛中國菜的人推薦這本書。絕對不是開玩笑的!」──亞瑟.施沃茲(Arthur Schwartz),著有《亞瑟的紐約菜:自以為是的歷史與超過一百樣傳奇的食譜》(Arthur Schwartz’s New York City Food: An Opinionated History and More Than 100 Legendary Recipes)

  「從廣泛的視角探討中國菜與美國社會如何相互影響,完美融合美食與歷史。」──《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極具啟發意義的研究,探討美國如何愛上中國菜,從1748年美國第一批美食特使,到今日全美各地各式各樣、多如牛毛的中國餐館。」──《邦諾書評》(Barnes & Noble Review)

  「原來我家人對真正的中國菜瞭解如此之少,但是不只我們如此,安德魯.柯伊寫出了這段引人入勝的歷史,說出了原因。」──《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

  「柯伊這本書讀來趣味橫生,本身就有點像『雜碎』,涇浜話的使用、中式猶太潔食菜餚、大地震之後舊金山華埠的新風貌、華埠與白人奴隸之間的關係、康提基俱樂部引領的廣式菜熱潮,都有觸及。我們吃到的中國菜大都是混雜式菜餚,柯伊記錄的這道菜,或許不一定是道地的中國菜,但確確實實在美國青史留名。」──《哥倫布電訊報》(Columbus Dispatch)

  「根據飲食作家柯伊所述,美國人在超過兩個世紀以前就喜歡喝中國茶,還有為了使用筷子而傷腦筋。這本書雖然薄小,但卻挑戰大議題,來來回回說明美國與中國和中國人的關係,還有最重要的,與中國菜的關係。⋯⋯這本書跟書裡的主題一樣,包含很多不同的元素,每種元素都摻雜一點點,充實完整地淺談這個大主題。」──《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柯伊寫的這段歷史著實令人稱奇,充滿饒富趣味的軼聞趣事。」──美國圖書館協會《書單》雜誌書評(ALA Booklist Starred Review)

  「作者將美國的文獻鑽研得相當透澈,敘事趣味橫生,能增廣見聞,尤其是尼克森造訪中國的趣事。」──《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

  「描寫美國對中國菜的愛恨情仇⋯⋯這本書經過審慎研究,把故事寫得生動活潑,淺顯易懂。講述對中國人和中國菜的誤解,有些故事令人捧腹,也有些故事令人震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安德魯.柯伊實在是十分優秀的作家⋯⋯他深入研究史料,以流暢的文筆描繪故事,寫得鉅細靡遺,引人入勝,用更加清晰的洞見來頗析這個我們自以為熟悉的主題。」──《寫作網》(WritersCast.com)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德魯.柯伊(Andrew Coe)


  文章見於《風味》(Saveur)、《美食家》(Gastronomica)、《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報章雜誌。著有《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合著有《鵝肝:一種激情》(Foie Gras: A Passion)、《牛津美國飲食指南》(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Food and Drink)。他喜歡到世界各地的中國餐廳用餐,現居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高紫文


  臺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畢業,熱愛翻譯,對歷史與戰爭文學情有獨鍾,譯有《失控的正向思考》、《馬特洪峰》、《1940法國陷落》、《狼哨》、《美國狙擊手》、《原子城女孩》、《神鬼交鋒》等二十餘本譯作。

 
 

目錄

導讀/郭忠豪(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第一章 各種動物的鞭與燕窩
第二章 大蒜在舊毯子上腐爛的味道
第三章 糙米和水
第四章 金山上的中式花園
第五章 美味的中國菜
第六章 美式雜碎
第七章 大啖北京烤鴨
致謝
註釋
參考書目
 

導讀(節錄)

郭忠豪(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本書作者是安德魯.柯伊是美國研究華人飲食的知名學者,二○○九年出版了本書,率先提出「美式中餐」的重要性。爾後,不少學者受其啟發,紛紛以「雜碎」(Chop Suey)做為研究議題,考察十九世紀以降美國華人飲食文化的變遷過程。

  第一章名為〈各種動物的鞭和燕窩〉(Stags’ Pizzles and Birds’ Nests),作者描述一七八四年二月來自美國紐約的「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正準備前往中國廣州進行貿易。這艘船的船長是約翰格林(John Green),另一位關鍵人物是貨物總監蕭三畏(Samuel Shaw),美方帶來銀幣與人參,準備到中國交換茶葉、絲綢以及瓷器。當時清朝與美國彼此陌生,但是西歐國家從大航海時代之後已陸續來到東亞,進而與中國有所接觸。一七八四年八月,在法國船隻「崔坦號」(Triton)協助下,美國的「中國皇后號」抵達廣州,雙方在不斷溝通之下圓滿完成任務,美方也換取到武夷茶、熙春茶、南京布與尊貴瓷器,這趟成功的首航激起美東商人對於中國貿易的興趣。相較於十七世紀就來到遠東進行貿易的「英屬東印度公司」,美國對於中國的瞭解甚少,只能透過歐洲傳教士的著作(例如《中華帝國全志》與《中國旅行家》)瞭解中國的風土民情。然而,這些資料記載著許多古怪傳說與冒險經歷,強調中國人會吃狗肉、貓肉、青蛙與老鼠等,帶給美國人相當負面的形象。爾後,隨著交流日趨頻繁,美國商人逐漸瞭解中國的風土民情與飲食特色,帶來華人喜愛的海瀨皮、檀木、海參與燕窩,換取中國的茶葉、絲綢與瓷器。文章最後以傳教士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一段話形容中國食物的味道,就像是「大蒜在舊毯子上腐爛的味道」,以如此方式形容中國食物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章名為〈大蒜在舊毯子上腐爛的味道〉(Putrified Garlic on a Much-used Blanket),作者討論一八四二年清朝與英國「鴉片戰爭」後,美國也亟欲打開中國貿易市場,派遣特使萊布顧盛(Caleb Cushing)前來澳門談判,大清帝國則派出兩廣總督耆英,一八四四年雙方在澳門望廈村簽訂「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此後,美國逐漸看重中國貿易市場,對於中國文化(包括飲食文化)也感興趣,注意到中國菜的內容、用餐禮儀、筷子的使用以及祭祀文化等。

  第三章名為〈糙米與水〉(Coarse Rice and Water),本章透過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及其《隨園食單》討論中國飲食文化的多樣性。作者先從遠古談起,襚人氏教導使用火來烹飪食物,伏羲氏強調捕魚打獵的重要性,以及神農氏遍嚐百草並開啟種植農作物。接著,作者介紹中國古代聖者提出了許多與飲食相關的政治與生活哲學,例如孔子強調「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老子倡導「治大國如烹小鮮」。此外,作者也以廚師伊尹為例說明廚藝對中國飲食的重要性,並解釋古代中國如何藉由祭祀禮儀宣示統治權。華人重視的「食療同源」也說明食物同時具有「食用」與「補身」的效果,是中國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保健養身之道。中國幅員遼闊且食材多元,不僅透過廚藝展現誘人味道,特定食物也受到政治與社會的影響,變得具有傳奇性,例如筆者曾透過「鰣魚」考察明清中國的鰣貢制度與品饌文化,也以「鱉」為例探討「食補觀念」在傳統中國、近代日本與當代臺灣的實踐過程與消費變遷。作者在本章提出許多有趣的飲食議題與觀念,若讀者對於「古代中國飲食儀式與思想」有興趣,可參考歷史學家胡斯德(Roel Sterckx)撰寫的Food, Sacrifice, and Sagehood in Early China 一書。如果讀者對於「食物與環境」有興趣,也可參考人類學家安德森(E.N. Anderson)撰寫的Food and Environment in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一書。

  第四章名為〈金山上的中式花園〉(Chinese Gardens on Gold Mountain),從一八六○年代出現在舊金山的中國食物開始討論。受到淘金熱的影響,湧入舊金山的華人數量增加,中式餐館也隨之出現,多以價格便宜著稱,此時美國人也開始消費中餐。華人陸續在加州各地建立「唐人街」,不僅捕撈魚類水產,也自己種植蔬菜販售。然而,華人諸多陋習包括賭博、溺嬰、吃狗肉與吸鴉片等引起美國社會的批判,加上社會文化與飲食習慣的殊異,許多美國人排斥甚至厭惡華人與中餐,此後政治人物也發起排華運動。另一方面,美國商界人士卻認為華人辛勤工作的態度有助於美國經濟發展。除了淘金之外,華人也開始擔任美國家庭內的幫傭,更重要的是,開始有華人移工投入美國鐵路的興建工作。

  第五章是〈美味的中國菜〉(A Toothsome Stew),本章討論十九世紀紐約華埠的中餐發展。當時不少歐洲人(德國、愛爾蘭與義大利等)陸續來到紐約,華人也在此建立唐人街。相較於過去一面倒的負面觀點,此時中餐角色開始轉變,例如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編輯王清福開始反駁中餐的負面觀點,提出中式菜餚使用多種食材且烹飪方式多元,並且嫻熟處理水產海鮮與本草植物,這些特徵在西方飲食相對少見。另外,一八九六年李鴻章訪美也帶來了「中國熱」,刺激了美國社會的中餐消費。此時,紐約中餐館已經跨出華埠(Chinatown)範圍,在曼哈頓、布朗士與皇后區也可吃到中菜。隨著華人在美東增多,波士頓、紐黑文、費城、華盛頓特區以及亞特蘭大等城市也開始出現「唐人街」。

  第六章名為〈美式雜碎〉(American Chop Suey),論述二十世紀初期美式中餐逐漸普遍,坊間雜誌、烹飪食譜與家庭手冊也出現中餐烹製方式。中餐館除了提供菜餚外,也開始出現俱樂部與表演秀,藉此吸引更多人消費。此外,中餐議題也進入美國主流社會,包括電視節目、電影情節、戲劇表演、歌曲內容與小說撰寫,成為各項創作的題材。其中,甚為有趣的是美國猶太人消費中餐的變遷過程。二十世紀初期,猶太人多從東歐與俄國來到美國,猶太人的飲食規範(Kosher)與中餐有些衝突,例如不吃豬肉與貝類。不過,猶太人也發現兩者飲食的相似之處,例如使用大蒜、洋蔥、芹菜與雞肉調味,且中餐甚少使用乳製品烹飪。在此情況下,猶太人開始吃起中餐,再加上中餐館對猶太族群沒有歧視、中餐館在聖誕節等重要節日依舊營業的便利性,以及新世代猶太人對傳統飲食規範有不同的解讀,皆使中餐更受猶太族群歡迎。此外,二次大戰時期,中國加入盟軍(The Allies)抵抗軸心國(The Axis),也改變了美國人對於中國以及中餐的既有印象。

  第七章名為〈大啖北京烤鴨〉(Devouring the Duck),本章討論二次戰後美國中餐館的發展與變化。第一個重大變化是二次大戰前後,美國政府修正了幾項移民法案,包括一九四五年的《麥諾森法案》(Magnuson Act of 1943),允許在美居住華人成為美國公民;1945年的《戰爭新娘法案》(War Brides Act),允許二戰軍人將海外戰場的配偶與子女帶回美國(約有六千名中國婦女進入美國);一九六五年又通過《移民暨國際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廢除移民數量限制,且移民結構從過去以歐洲為主轉變為以亞洲與中南美洲移民為主,促使許多香港人與臺灣人湧入美國,他們扮演了提升「美式中餐」品質的關鍵角色。第二項重大事件是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森(President. 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掀起的「中國熱」,透過電視節目的轉播以及平面媒體的報導,美國人觀賞並瞭解中美雙方在「國宴」上的互動與飲食細節,特別感興趣的是中國準備的「北京烤鴨」與「茅台酒」,以及總統尼克森使用筷子用餐的經過。此時「美式中餐」趨向多元,包括川菜、湘菜、川揚菜、粵菜與臺菜陸續在美國出現,由臺灣廚師彭長貴發明的「左宗棠雞」(General Tsao Chicken)也傳到美國,成為今天「美式中餐」的知名菜餚。

  閱讀完本書後,我腦海中塵封甚久的飲食記憶紛紛浮現,這本討論「美式中餐」的專書主題清晰,寫作方式幽默有趣,又使用豐富的史料考察「美式中餐」的變遷過程,包括食譜、報紙、期刊、回憶錄、傳記文學、藝術作品以及飲食研究的論文,確實是一本值得仔細品味的好書!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080204
  • 叢書系列:歷史.跨域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 x 22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五章 美味的中國菜(節錄)
 
今天,雜碎在美國的大部分地區早已成了遺物,曾經風行一時,最後被丟進餐飲歷史的垃圾堆中。還記得雜碎的人,只知道那是切碎的豬肉或雞肉,加入豆芽、洋蔥、芹菜、竹筍和荸薺,炒到所有食材都糊糊的,沒有味道,配白米飯吃,飯上面淋著黏糊狀的半透明醬汁。不過在十九世紀的紐約,雜碎的定義變來變去,根據最早的描述,雜碎是雞肝、雞胗,或許還有鴨內臟,加牛肚、豆芽、「真菌類植物」(大概是木耳)、芹菜、魚乾一起炒,或是其他廚師覺得可以搭配的食材,都可以加,包括香料和「抽」(也就是醬油)。王清福和其他記者說雜碎是紐約華人的主食,甚至是「中國國菜」。一八九三年,亞倫.福曼成了這個主題的專家,寫道:「中國人眼裡的炒雜碎,就像西班牙人眼裡的爛燉鍋(olla podrida),或像我們波士頓人眼裡的豬肉配豆子。」中國菜的傳統博大精深、歷史悠久,這種說法顯然不對。不過,如果福曼只接觸過來自珠江三角洲的中國人,那麼他說中國人偏好雜碎倒是沒錯。無論如何,這道內臟、肉類和蔬菜一起混炒的菜餚,是來自四邑地區的台山。幾十年後,知名的香港外科醫師李樹芬(Li Shu-Fan)回憶兒時造訪祖籍台山:
 
「一八九四年在台山的一家餐館,我第一次吃到雜碎,不過,這道菜早在我出生之前,在台山就很常見了。烹飪方法大概是台山人傳到美國的吧!台山人,誠如我所說的,是勇敢的旅行家。從台山附近的廣州和香港等地過去美國的中國人,不曉得雜碎是道道地地的中國菜,並不是為了迎合美國人所改出來的菜。」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11/02

.

以西方來到中國、撬開清廷大門開始,中間章節敘述華人往美國趨之若鶩,尋找新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中國食物及習慣,與美國交互影響,結尾美國人再度回到中國,只是這次不是侵略和嫌棄中國人的食物古怪骯髒,而是帶著友好的態度和「你們提供什麼總統就吃什麼」。
作者文筆淺顯,流暢帶出美國社會發生的事件、美國人對華人/中餐看法、華人在美國處境,三者之間的關聯和相互影響的成果。
隨著時間線進行,美國看似漸漸接受了華人和中餐的存在,或著說他們想像中的華人和中餐,華人想讓他們吃到的中餐。
如果要了解歷史上華人在美國的處境,是很推薦的一本書。
展開
user-img
Lv.4
4.0
|
2024/05/05
不同族裔、文化的人群相處時,總會產生不同的激盪與火花。雜碎之所以誕生,源自於美國與清帝國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接觸,從商貿、傳教到華人移民海外,不同文化在兩國之間交錯融合,雙方的飲食文化也交互交流。

移入美國的華裔移民,促使了中餐在美國的傳播與轉變,而美國人則從排斥轉向接受,最終使中餐也變成了美國多元文化的一部分。「雜碎」就是一道風靡美國各大族群、成為中國菜象徵的菜餚。在雜碎之後,美國人越來越喜歡中國菜,並且像饕客一樣,追求更多風味的中國美食。

美國作家安德魯.柯伊(Andrew Coe)這本《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不僅介紹中餐文化在美國逐漸被接受的歷史,中餐被美國所接納的過程,其實也是一部美國華人史。


兩個世界的撞擊
十九世紀中葉,美國商人尋求更大的市場與貿易機會,渴望賺取錢財,而當時充滿傳教狂熱的美國傳教士則渴望拯救那些信仰異教的迷途羔羊,這些人遂東渡中國。起先雖不得其門而入,但隨著1848年清英鴉片戰爭的結束,美國人藉此盼望向中國大力擴展商業版圖與宗教福音。

在這段期間,商場上不免觥籌交錯,美國商人與傳教士以帶著東方主義筆法的筆觸,記下對於當時他們所見所聞的中國飲食文化、餐點的味道乃至販賣食材的市場風貌。其中以傳教士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中國總論》,以及他和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合編的《中國叢報》尤為詳細,成為後來美國人認識中國的案頭必備,但這些書刊卻進一步形塑、強化了美國人對中國的文化偏見。

他們的紀載寫下,從豬牛羊雞到貓狗老鼠,中國人無所不吃,餐點、廚房與身上都充滿難聞的味道,特別是大蒜味,中國人的用餐禮儀也令他們無比反感,特別是用自己的筷子夾菜給美國人這一點,讓他們感到噁心。但在中國人眼中,這群「蠻夷」既不懂用餐禮儀,更不懂品嘗美味,而女士不懂得在餐宴上迴避賓客更是野蠻,所吃的東西也粗糙難吃。

雙方互不瞭解、誤會的情況,在美國特使顧盛(Caleb Cushing)和欽差大臣耆英簽署《望廈條約》的招待餐宴上顯露無遺。顧盛與耆英彼此招待,耆英更以滿漢全席招待顧盛,然而顧盛並不了解這頓餐宴的箇中「安撫蠻夷」的文化含意。因此雙方雖都尊重有禮,然而對彼此無甚好感、對不同的飲食習慣感到「驚嚇」。而在條約達成後,美國人就對「了解中國」喪失興趣,只對能賺錢有興趣,並以充滿偏見的老舊觀點看待中國移民和菜餚。


華人前進美國
十九世紀中葉,美國西岸因為發現金礦,引發一股淘金熱,不論是美國人還是華人均受此浪潮吸引,前往西岸一圓發財夢。這批前往美國「金山」的華人,以廣東台山等地的窮苦男性為主,他們也將家鄉菜色帶往美國,這讓美國人長年誤以為華南菜等於中國菜。

許多華人來美國當淘金工人,但其中也有人發揮企業精神,針對日常需求,做起飲食、日用品等各種生意。他們引入了在家鄉的生活方式,發展農漁業以買賣農漁產品,也從中國進口食材與日用品,滿足當地華人乃至於美國人的飲食需求,而低廉價格吃到飽是中式餐館對美國人的最大賣點。美國人仍受過去《中國叢報》等流傳觀點的影響,對華人和中式餐點有著骯髒、噁心等種族與飲食歧視,視之為不衛生。

隨著美國興築太平洋鐵路,赴美華工大增,華人飲食文化大舉發展,在華人聚居的「華埠(日後的中國城)」,各種高級餐館也逐漸誕生。儘管美國人對於華人與中餐普遍反感,但特地來此的觀光客會特意到華埠觀光,品嘗他們眼中奇特的中國菜。

與此同時,由於在美華人大增,也引發了嚴重的排華衝突。正如張純如(Iris Chang)所言:「任何多元族群社會都有潛藏的族群衝突持續醞釀著,但通常要等到經濟危機爆發了,大家才會將禮貌的面具摘掉,讓醞釀已久的仇恨就此衍生出各種暴力事件。」[1]一八七零年代的經濟蕭條,導致美國西岸爆發嚴重的排華暴動,加上資本家雇用低廉的華工,對罷工的白人勞工進行族群牽制,迫使各州政府相繼頒布針對華人、各行各業的排華法令,加上淘金潮已過、鐵路陸續完工,華工遭到解雇,迫使華人向美國各地遷徙。

正是因為嚴重的排華情緒,誕生了日後《排華法案》等嚴重歧視華人的法案誕生,迫使華人放棄洗衣等行業,轉作他行,加上華人的移動,這使中國菜向美國東岸傳播,進而使中國菜成為美國人生活的一部份。


「雜碎」風靡美國
由於加州等西岸各州的激烈排華,華人朝美國內陸、東岸和南方擴散。在紐約定居的美國華人為數不多,但他們經營的餐飲業,卻因其異國風情,以及紐約第一家華人報社編輯王清福向美國人的中國菜刻板印象和汙衊、乃至製造排華風潮的白人宣戰,在文章中強調中國菜的美味、多元與優越,這引起了一群特別的紐約饕客注意。

這群饕客就是由藝術家、作家等人所組成的「波西米亞人」。1880年代是美國的「鍍金時代」,上流社會風行法國菜色,意圖定義社會風尚,但「波西米亞人」拒絕接受,他們熱衷於發掘紐約市的真實面貌,流連於各種餐廳酒吧。這一次他們把目光鎖定在華埠內的餐廳。

儘管1880年代美國簽署《排華法案》,開啟對華人最不友善的歲月。但藉著「波西米亞人」的品嘗與宣傳,中餐卻開始攻城掠地,非華裔美國人開始湧入中餐館,品嘗「美味、奇特又便宜」的中餐。其中來自廣東台山的特色菜「炒雜碎」成為人們最喜歡的餐點,這道混雜著多元食材、能夠因口味制宜(也就是迎合美國人口味)的餐點,成為美國人最喜愛的菜餚,而在王清福等人的吹捧下,更被過譽為「中國國菜」。

而隨著1896年李鴻章拜訪美國,這股中餐風潮更達到高峰。他到紐約後下榻華爾道夫酒店,接受餐宴招待時,紐約的報社記者也多名受邀。這些記者詳盡地報導李鴻章吃了什麼。儘管李鴻章沒有吃雜碎,但是時下盛行的中餐熱,許多報紙新聞都告訴讀者李鴻章有吃。這更激化了美國人對於中餐,特別是雜碎的狂熱。

此後,中餐食譜開始出現,中餐館踏出華埠,掛上「雜碎」名號的餐館沿著東岸南北擴散,甚至反攻排華最烈、抵抗中餐最久的西岸。美國人喜愛這些「美味、奇特又便宜」,充滿異國風情、裝潢別致乾淨且營業甚晚的餐館。雖然美國對華人仍充滿種族歧視,惡意刁難與攻擊仍時有所見,被貼上的標籤仍然揮之不去,但對中國人餐飲習慣和飲食的偏見,則因餐飲文化的融合逐漸消退。

到了二十世紀,中餐館更因應時尚風潮,將娛樂帶入餐館,爵士樂、舞池等進入餐廳,加上禁酒令時期人們改喝茶,中餐館取代了許多娛樂場所,而大蕭條期間華人為了賺錢,更發展出異國風味的觀光行程,則使中餐滲透進美國的主流文化,雜碎是其中的代表。

1920到30年代,美國人不僅在家自己做雜碎,更出現「雜碎聖代」、「美式雜碎」各種產品,反映出源自中國的雜碎菜,已在美國本土化。而因為雜碎已經與咖啡、三明治等餐點共同成為美國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吃中餐和雜碎成為進入主流文化的一條途徑。

當時大量流亡美國的猶太人,就藉此方式融入美國社會,加上華猶兩族同為異鄉人,猶太人更有歐洲反猶的恐懼存在,因此猶太人去中餐館用餐,比去歐洲人經營的餐館用餐更自在,為此,他們找出各種理由避開猶太教對食物的規定,以便品嘗中菜。此後,猶太人成為最喜愛中餐的族群之一。但隨著中餐成為美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國餐館也不再推陳出新,逐漸失去魅力,他們面臨必須改變的困局。


尼克森旋風
二戰後華人餐館為了突破困局,首先運用他們最大的優點「便宜」來薄利多銷,隨後推動餐館改造。然而這些努力仍然不足,時代帶來的衝擊拯救了華人餐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量華人流亡海外,許多優秀的華人散播美、台、港等地。這些人之中的企業家與廚師在美國開始重整旗鼓,他們不再是經營粵菜或平價的中國餐館,而是開設高檔、別省風味的中餐館(當然,口味跟過去一樣,都是改造過、能迎合美國人的口味,想吃道地的,必須跟餐館說明)。

在報章雜誌的宣傳、以及新的一批美食波西米亞饕客推波助瀾下,中餐在美國再度引起旋風,其中順利宮(後改名順利王朝)更是箇中翹楚,有大批優秀廚師因此風潮自港台前往美國。[2]

在這一波中餐熱興盛之時,尼克森訪華使這股風潮達到巔峰。這幕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帶給人們巨大衝擊,但美國政府並不想讓大家過度關注外交細節,特別是敏感的台灣問題。因此希望藉由電視轉播總統夫婦在北京大啖北京烤鴨等美味餐點,轉移人們的注意力。而中方藉由宴席來化解談判時的劍拔弩張,讓自己能在談判中佔便宜。

這場外交史上的重要轉折替美國當時燒的正旺的中餐熱添柴加油,形成熊熊烈火,也成功轉移了焦點。尼克森訪華還沒有結束,美國人就再度掀起中國風潮,學習新的飲食技術和判斷餐點是不是「做給中國人而非美國人吃的中國菜」,只為吃尼克森吃過的國宴餐點和新奇的中式餐點。

這股中國熱也帶動川菜、湘菜等中國菜系蓬勃發展,而中餐廳不僅未如同其他高級餐廳,因1970年代的經濟蕭條倒下,反而更加繁榮興旺,嘗試各種新菜色,例如「左宗棠雞」這種新餐點的發明,就是彭長貴在美國發明推廣後,成為廣泛流傳的知名新式中國菜色。[3]

這股熱潮一直到中國政府在天安門對人民展開大屠殺後快速下降,而中式餐館也因為日式和新美式餐館出現再度面臨挑戰,再度進入美國那必須加速創新與競爭的餐飲戰國時代直到今日。


結語
本書訴說了一個美國接受中餐文化的歷史,更反映了美國華人移民史、一部外交史。「雜碎」現今已然成為遺跡,但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道曾經風行的菜餚,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與族裔經過一百多年交錯融合的歷史見證。中餐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這證明了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接納是可能而且可貴的,也見證了美國確實是廣泛接納世界各國族裔和文化來形塑自身的熔爐,在這之間,誕生了不少新式的飲食風尚與美味餐點,也反饋回當年帶著這些文化前往美國,那些人們居住的故鄉。

而中美之間的外交關係時常影響美國華人、華裔美國人與其他族裔美國人乃至美國政府的緊張,族群歧視與敵對雖然現今已大幅改善,但因為政治局勢的動盪,這仍然是一個尚待時日改變的問題。

現在中美新冷戰開始,未來在美的華人與華裔美國人想必會有所影響,但是正如張純如所言,積極從事政治參與,不再認同中國、而是認同美國作為自己的國家,那麼相信有一天,華裔美國人也會如同自己的飲食文化般,最終成為美國共同體中無法分割的重要組成,不再需要回顧中國,覺得夾在中國與美國之間。

--------
[1] 張純如(Iris Chang)著,陳榮彬譯,《美國華人史》(新北:遠足文化,2018),頁179。這本書是講述美國華人史的最佳著作,推薦搭配此書閱讀,將會非常有幫助。
[2] Charlotte Druckman,〈紐約最富歷史和榮耀的中餐廳〉,《紐約時報》,20141010。
[3] 葉子綺,〈彭園專訪:揭開傳奇「左宗棠雞」的神秘面紗〉,《台灣英文新聞》,20170307。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5/30

本書談的不只是雜碎,而是中國料理在美國的發展史。從最早接觸中國料理的美國駐清官員的中國料理體驗開始,揭開一場兩百多年美國人對中國料理的探險與冒險歷程。雜碎是十九世紀後期才躍上美國飲食舞台的一道中式料理,仔細閱讀會發現:《排華法案》與雜碎共存,前者將中國人被排除在美國社會之外,後者則讓中國飲食文化悄悄進入美國社會。另一方面,我們可以了解:「吃」在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相對關係。不同種族、國籍、宗教、地位的人吃不同的食物;飲食,是文化融合的第一道關卡。不同人種在外表上很容易分辨,也存在很大的隔閡。在飲食上取得一致性,是文化認同的開端。菜餚,是兩種不同文化的人在初見面時最好的聊天話題,也可以從中看出對方是否具有尊重文化的雅量。讀完後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餐飲與政治密切相關。吃,可以緩和兩方的緊張關係;菜餚,也可能隱含善意或惡意。以後在吃異國風情的菜餚時,應會一面咀嚼美味菜餚,一面在心中不斷回味這道菜餚的有趣歷史吧!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