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為何你總是會受傷:資深心理諮商師分析精神案例,全面梳理關係中的傷口

為何你總是會受傷:資深心理諮商師分析精神案例,全面梳理關係中的傷口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與母親共生、病態追星、憂鬱症、弒父、隨機殺人……
資深心理學家、百萬暢銷書作家武志紅
以多年諮商經驗,深入分析童年家庭關係對人造成的影響
幫你認識真正的自我,建立關係的連接

  ◎微博逾600萬粉絲,剖析人性的中國禁書《巨嬰國》作者武志紅──最新力作

  善良的背後,總有一顆受傷的心。
  一個不被看見的小孩,長大後就成了軟弱的大人
  面對侵蝕自我的傷口,我們該如何面對?

  如果你有一個被忽視、苛責甚至被暴力對待的童年
  如果你和自己的父母熟悉卻陌生,缺乏依戀與溝通
  如果你總是很軟弱,遭遇一點挫折就很痛苦,甚至憤怒和絕望
  如果你在愛情中屢戰屢敗,無法獲得穩定而親密的關係
  如果你總覺得別人對你不感興趣,自卑、孤獨,缺乏存在感、歸屬感
  如果你不知怎樣陪伴自己的孩子,給他無條件的愛
  如果你總是感覺被剝奪、被侵犯邊界,甚至正滑向憂鬱的邊緣

  那麼,建議你打開這本書,去看見那個 「受傷」的自己。
  雖然遍體鱗傷,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

  ──與母親同住在大學宿舍一張床上的女碩士生,為什麼走向自殺?
  ──追星到賣腎賣房的一家人,因自認沒受到明星重視而自殺抗議,他們怎麼了?
  ──好勝心強的落榜男學生,是怎麼樣一步步把自己逼到思覺失調症,甚至殺死父親?
  ──暴怒性駕駛的成因是什麼?為什麼只要一開車就會變一個人?
  ──歷史上許多連環殺人犯,他們為何作案?與他們的童年有何關聯?

  武志紅從事心理諮商師25年來,一直都非常關注社會上人們的心理狀態與變化,並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社會中的事件,多數都能從當事人的童年家庭關係中找到深層答案。當事人病態的關係模式,大多是在童年的時候,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互動中形成的,這是一個重要的真相。

  一個人的人性之所以出現扭曲,多數都是因為他受傷太重。心理治療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愛的力量。我們必須自己去尋找人生的答案,我們首先要將自己當成一個人,也要將別人當成一個人。你必須有所自覺。假如你自己不以積極的愛生存,那生存就依然是沒有意義的。

  ◎透過本書,你可以知道
  ──真實的世界,本身就句有療癒性。表達真實情感,才能做自己。
  ──關係,是生命最本質的渴求。關係中最重要的是鏈接,能量流動,彼此都能被滋養。
  ──父母與孩子豐富的互動,給予孩子安全依附,勝過一切教育。

專業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專業推薦

  「每個人都是一部故事,擁有許多的篇章,等待著有緣人接觸、聆聽、翻閱與理解。閱讀這本書,透過作者精闢的分析,引領我們走近當事人的生命歷程,在觀看他人的過程中,回過來審視曾經受傷的自己,與周遭世界之間的關係,並且陪伴自己,重新愛過。」──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心結還得心藥醫,關於心的答案,武志紅都在書中幫我們解套了!」──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之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武志紅


  資深心理咨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現于北上廣開辦了武志紅心理咨詢中心,致力於用心理學去深度剖析理解個人、家庭的種種典型現象,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著有《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為何家會傷人》《每一種孤獨都有陪伴》《為何越愛越孤獨》等作品,個人作品銷量超百萬冊。

  新浪微博:@武志紅
  微信公眾號:wzhxlx
 
 

目錄

PART 1與受傷的內心小孩對話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我們為什麼怕黑
怎樣和不會說話的嬰兒互動
嬰兒需要的是活生生的家長
母子的親密關係來自多樣的互動
媽媽,請看著我,和我說
生命的根本動力,是離開媽媽
如何與孩子實現平等對話
父母對孩子是恨,還是不會愛?
愛需要走出自戀
 
PART 2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完美的人背後常藏有超常的痛苦
超常的痛苦催生超常能力
疾病的初衷是保護自己
車人合一感:攻擊性駕駛的心理分析
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憤怒,因為世界沒有按我的設想運轉
暴怒,多是因為全能自戀
暴烈脾氣,大都因為自戀
任何不如意,都有主觀惡意動機在
「我行,你也行」是唯一健康的人際模式
「沒有人能讓我愛上,我也絕對不會去愛別人」
愛情一開始都是在重複童年的模式
父母不要我,一定是我不好
無條件愛自己,也無條件愛別人
網路匿名性讓人丟失「超我」
優秀的女性為什麼怕成功
我們是否具有很高的成就動機
高成就觸發內心強烈的愧疚感
請接受自己優秀的事實
男性也有成功恐懼
心理測試:測測你的成功恐懼
愛情關係中的珍惜原則
別在私人關係中做太絕
讓帶著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PART 3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消失的邊界
界限意識是關鍵
你的善良,也許只是軟弱
走出共生,開啟獨自探索之路
孩子渴求擁有獨立空間
如何擺脫病態的糾纏關係
比糾纏更可怕的是對孤獨的恐懼
僅僅作為一個人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
做強人父母的孩子不是那麼容易
強勢父母的孩子容易製造麻煩
每個人都想在關係中尋找價值感
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
你的個人意志是否存在
沒有個人空間的生命為何脆弱
溺愛的心理真相
愛主要是從童年與父母的關係中學來
父母溺愛孩子,或許是因為自己渴望愛
我們為什麼如此熱愛做觀眾
與自己的感覺保持連結
安娜·卡列尼娜的愛情悲劇是為了什麼
被時宜淹沒也就喪失了自我
你是否有你自己鮮明的立場
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分裂
逃避挑剔的「內在爸爸」
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的撕裂
失戀等於又一次失去「媽媽」
告別痛苦的唯一方法是面對痛苦
生活太苦,我們就有可能為「甜」發愁
逃避真實的心理感受
病態的心理防禦機制
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有一個安全基地
大學生的自殺之痛
衝動型自殺最為常見
憂鬱型自殺難被現場制止
「精神上的意外」
大學生的自殺傾向多數是在以前形成
關係,是生命最本質的渴求
可怕的童年,恐怖的父母
孤獨的青春,致命的幻想
表達愛的方式並不是絕對的「占有」
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從二○○一年進入《廣州日報》起,我就一直在關注各類焦點新聞。特別是二○○五年開始主持心理專欄後,對這些焦點新聞事件進行心理分析,成為我必須要做的工作。

  對這份工作,我充滿熱情。

  剖析許多焦點人物,或焦點新聞的寫作,也是我最有感覺的。因為在做剖析時,我非常擔心寫錯,每篇文章都會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調查瞭解相關的人和事,這些投入,也為我帶來了很好的寫作效果。

  這些文章,都收錄在之前出版的《解讀瘋狂》和《解讀絕望》(簡體中文版)兩本書中。

  我可以自戀地說,我的寫作非常打動人。在當當網、亞馬遜和京東等網路商城看大家對我這兩本書的評論時,很多人都說,原來這些事件是可以被理解的,原來它們是有如此深刻的原因和邏輯。

  現在,我將這兩本書中的精華文章,以及後來寫的一些新聞分析,一起收錄到這本新書中。

  正式介紹這本書之前,我想講一個故事。

  約是二○一七年中國國慶時,我回到中國河北農村老家,和父母聊村子裡的事。他們說,比起以前,現在村子有了巨大變化。

  例如,婆媳間的惡性爭鬥少了很多。
  例如,現在的孩子大都長得很好看,而且一個個都很聰明。
  ……

  這些變化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老人們對這些變化感受最深,爸媽說,常有老人奔相走告,現在活得太開心了,咱們要多活幾年。

  這些變化,有現實原因。譬如,之所以新生兒都更漂亮了,是因為現在產檢比以往進步太多。婆媳之間的惡性爭鬥少了,是因為媳婦們的權利多了很多,同時老人們也都有了養老金,雖然數額不多,但因為老人們不缺吃穿,這筆養老金也足夠用,不用再找孩子們討要。老人們也有了醫療保險,醫療有了保障,和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就更少了。

  同時我想,這裡面也有深層的原因。

  心理學上有一對術語:「生能量和死能量」。顧名思義,這對術語可以很直覺地去理解,生能量就是熱情、創造力和愛,而死能量就是冷漠、毀滅和恨。

  像我們村子裡以前的那些問題,可以理解為死能量的表達,而現在的好轉,可以理解為生能量的增強。

  這些理解,是我有一天在家裡找我的精神分析師做視訊諮商時突然領悟到的。與此同時,我的觀感也發生了變化。我所住的社區,從二○○五年開始,一直有各種裝潢工程。特別是這個社區視野最好的一排別墅,它們不斷被賣來賣去,而每一位新房東好像都會重新裝潢,裝潢時產生的噪音從未停止過。我做視訊諮商時,噪音也會侵入我的書房,影響到我。

  以前,我對這些噪音只有反感和煩躁,但現在,我從對村子裡的生死能量的轉化,延伸到了這個社區。我想,這些連綿不斷的裝潢,也是生能量的一種表達。過去很難擁有自己房子的人,當有了一套滿意的房子後,會投入巨大的熱情,創造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家。

  有了這樣的理解後,我甚至對這些噪音都有了一些喜歡。心理學中的「理性情緒療法」認為,不是事件導致你的感受,而是你對事件的理解導致你的感受。

  我這本書中寫的故事,多像是我們生活中的噪音,它們也帶著程度不一的死能量而來,都讓人感到不愉快。但是,如何理解這些噪音非常重要。

  因為,心理學中有一個最基本的假設:看見,就是愛。

  對於這些事件,人本能上容易想把它們劃為徹底不能接受的「壞」,而製造這些事件的人,則是徹頭徹尾的「惡魔」,我們不必理解它,消滅它或者遠離它就好了。

  這種態度可以理解,不過最好的方式還是,不管一件事情看上去多麼不好,理解它都至關重要。理解這些黑暗之事,就是把光帶入黑暗,這些人性中的黑,也因此被照亮。

  當真正懂得這些黑暗後,我們更不容易陷進去。所以我常說,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看很多讀者對我這些文章和圖書的評論,我也看到了這一點。

  我們也可以說,懂得這些黑暗,把光引入黑暗,就是在將死能量轉化為生能量。

  當我們這樣做,你會發現,本來被你視為「絕對不可接受」的匪夷所思之事,它背後的心理邏輯、背後的人性,在你身上也存在,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

  精神分析認為,好的父母,該是一個結實的容器,孩子的生命能量,可以在這個容器內流動,一旦孩子發現,他的生命能量被允許、被看見,這份生命能量就會轉化為生能量。相反,如果父母容納不了孩子的這份生命能量,這時這份能量就會轉入潛意識的黑暗中,成為死能量。

  這本書中故事的主人公,不管他們表面上顯得多麼有力量,大多都是自我虛弱的人,他們很多不可思議的行為,都是為了顯示他們的力量,並想被這個世界看到。現實世界是有療癒的,他們最終被世界看見,並因此變得更好。畢竟,看見就是愛。

  真正的力量,真正的自我強大,其實都是因為被看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590638
  • 叢書系列:暢銷精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車人合一感:攻擊性駕駛的心理分析

二○○六年三月十六日,中國廣州市下塘西高架橋路段,一輛滿載泥沙的砂石車與一輛公車及一輛小客車相撞,造成六人當場死亡。此後五天內,廣州市又連續發生兩宗三人以上死亡的大型交通事故。

這幾起慘烈的車禍,引發了全廣州對於「車德」的討論。導致車禍的原因無外乎兩種:司機的主觀因素和司機以外的客觀因素。客觀因素探討得足夠多了,本文將專門探討一下主觀因素。

有一次,我和幾名玩攝影的朋友去石門森林公園(位於中國廣州)。我們是自駕,車是一輛飛雅特牌轎車。進入石門森林公園後,車悠然地在山路上行駛,空氣清新,陽光燦爛,是個拍照的好日子,我們一路上心情很好,不斷開一些輕鬆的玩笑。

忽然間,開車的朋友爆了句粗口:「他×的,我要幹掉他!」

我們很愕然,問朋友發生了什麼事,他指著前面那輛較豪華的小轎車說:「這種地方他也超車,不想活了。」我認真看了一眼,印象中,那輛車的確是一直跟在我們後面。

朋友學過跆拳道,身手不錯,他說如果是以前,他一定會追上去,把那傢伙打個半死。

這個插曲讓我們覺得很意外,因為這位朋友的脾氣向來很好。至於粗口,我印象中還是認識他以來的第一次,「死亡威脅」更是不敢想像。

坐在駕駛座上,一個溫和、禮貌的人搖身一變,成為馬路「怪獸」,這種現象在全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也許每個都市人都見識過。這種壞脾氣,被美國學者稱為「road rage」,即「馬路憤怒」。但如果從壞脾氣演變成具體的違法與暴力行為,就是「aggressive driving」,即「攻擊性駕駛」。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攻擊性駕駛的定義是:一種危害或傾向危害人身財產安全的駕車方式,具體表現為超速駕駛、追尾、從右側超車、闖紅燈、大聲鳴笛、使用汙辱性手勢、辱罵他人,終極表現則為暴力行為。攻擊性駕駛有三個特點:

1.在駕駛過程中被急躁、煩惱或憤怒的情緒所激發。
2.為實現自己的目的 ──如節省時間,而不顧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利益。
3.讓其他道路使用者感到有危險而採取迴避行為,或讓其他道路使用者產生憤怒。

至於產生攻擊性駕駛的心理原因,也可謂五花八門。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秋日好chill_放慢腳步,再次為身心靈充電/電子書88折、有聲書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