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讀《元曉大師》有感
陳景富/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元曉是朝鮮半島三國末年、統一新羅初葉的一位高僧,其人其學不僅為本國僧俗推崇,而且影響及於中國和日本。他曾立志前往大唐求法請益;雖然最後未圓大願,卻從他人的求法請益碩果中獲益匪淺,並藉此建立起自己的佛學體系。
朝鮮半島與中國之間的佛教文化交流,始於中國兩晉時期的曇始、順道、阿道諸位僧侶到高句麗傳法,摩羅難陀到百濟傳法和稍晚的阿道(與前者似非同一人)到新羅「逢時指法」;之後,即轉而以半島僧俗入華求法請益為主旋律。這項活動對佛教傳播半島並得以發展壯大至關重要。以上事實說明,朝鮮半島佛教源自中國是不爭的事實。
縱觀求法請益活動的全過程,其特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求法者眼光、思想敏銳,隨中國佛教發展變化而及時調整求法重心,即所謂「追蹤時學」,大致上保持了兩國間佛教發展階段上的同步性。
二是求法請益活動延續時間持久、參與人數廣泛、眾多,求法內容全面系統,堪稱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罕有的現象。
三是求法活動的興衰與兩國間政治關係好壞息息相關。換言之,就是兩國關係密切,則求法活動就活躍、興盛,反之則停滯不前。
四是求法請益主從明確,即以入華求法為主、赴印求法為輔;以求取漢文佛教典籍、章疏為主,翻譯胡、梵典籍為輔,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求法效率並保證了弘法質量。
五是通過「求法請益」體現的交流是雙向性、互補性的;當然,這種互補不是均等的。
自公元四世紀初葉以降至於一三九二年李成桂建立朝鮮政權前,據不完全統計,先後入華求法請益的半島僧俗有名姓可考者總數不下二百七十人;其中的一部分人終身留居中國弘法教化,直接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貢獻,如三論宗的僧朗、實法師、印法師,天台宗的波若、諦觀、義通、赤山法華院群僧,唯識宗的圓測,譯經僧神昉、智仁、勝莊、玄范,密宗的玄超、慧超,禪宗的無相禪師等,不一而足。大部分則學成歸國,成為韓國佛教發展的骨幹、領袖,創宗立說,大行法化,如天台宗的緣光、法融、理應、純英、智宗、大覺國師義天;律宗的圓光、慈藏(新羅佛教十聖之一)、圓勝;華嚴宗的義湘(新羅佛教十聖之一)、勝詮、梵修、崔致遠;密宗之明朗、惠通、惠日;禪宗的神行、慧昭、道義、洪直、慧徹、無染、玄昱、道允、梵日、行寂、順之、利嚴、麗嚴、迥微、慶猷、明照、慶甫、元輝、忠湛、坦幽,普愚、慧勤、自超、千熙等;這些禪僧中的許多人是韓國禪宗九山的創始者、掌門人,有的被譽為「無畏大士」。
以上事實說明,半島入華求法僧人所獲得的教益,以及其直接對中國佛教或韓國佛教的發展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沒有入華求法的半島僧人,也同樣因此受益匪淺;其中的傑出者,不僅成為韓國佛教發展的中流砥柱,而且對中國佛教也產生過重大影響。其中的義龍、巨擘之一,就是本書的主角元曉,韓國人尊稱其為「曉聖」。
元曉戒行如杯度、志(誌)公,方便化眾,學兼眾經,推尊大乘。所撰眾多章疏中,尤以《大乘起信論疏》影響最大,中國稱之為「海東疏」。有專家學者評論稱,元曉的佛學研究及乎中國當時的全部大乘思潮,對當時流行的大乘典籍都有深入的瞭解,堪稱博學多識,並因此能夠對當時中國佛教各個學派的是非作出評判,縱橫取捨,進而組織自己的學說。他於《疏》中稱讚《大乘起信論》在全部佛教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可見其對中國佛教影響之大、之深、之遠。而他能率先作出這樣的判斷,則反映了其眼光之敏銳與觀察之細緻。僅從這個評論便可看出元曉的佛學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和貢獻。
元曉的佛學思想的另一個重點是主「和諍」,實質上就是認為「大小、空有,同出一音」,不管宗派多少、法門異同,最終都應當、而且必然像江河歸海,同證正智,同登菩提。和諍思想與禪淨雙修、禪教一致說,都是主張教內和合、統一,反對紛爭、對立,甚至水火不容。這對於促進佛教的發展、教化增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元曉的著述頗多,但行跡卻頗為疏略。郭磊博士聚散拾零,將中韓日等國有關元曉行狀的有限文獻記錄,結合元曉生活時代的社會、政治、佛教發展的環境、形勢等進行綜合分析、推演、述評,比較全面、系統地勾勒出了元曉成長為大師、聖者的軌跡,以及其佛學思想體系、學術水平、教化作用和貢獻,是一本甚為可讀的高僧傳記。特以此文致賀。
二〇一九年八月十日於西安寓所無說齋
推薦序二
影響東亞佛教的韓國高僧──元曉大師
崔鈆植/韓國東國大學歷史系教授
(中譯:郭磊)
新羅元曉(西元六一七至六八六年)是古代東亞佛教界的一位高僧。活躍在七世紀後半葉的他統攝佛教諸學,並予以會通。當時正值大唐帝國冉冉升起,佛教思想推陳出新、層出不窮,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如何理解那些前所未聞的佛教理論,就需要建立一些標準化的思想體系;前有玄奘法師印度求法而產生的新唯識學,後有與唯識思想相對應的、主張眾生與佛不二的智儼之華嚴思想;這些學派的思想,都可說是順應那個時代的需求而出現的佛教學成果。
而元曉深入經藏,博採眾家之長、對各種佛教思想進行會通融合的過程,也正是順應這種時代趨勢的一個嘗試。秉持對既有之大乘佛教的尊重,他在思考如何調和的過程中給出了「和諍」的方向,這可說是不亞於新唯識或者華嚴思想的一種佛教綜合體系。
志在調和各種佛教思想理論的元曉,在尋找如何實證「和諍」的具體方法的過程中,注意到了當時還不太為人所知的《大乘起信論》思想,繼而積極研讀,從而為當時的東亞佛教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大乘起信論》出現在東亞佛教界大約是六世紀中葉,此論作為佛教界重要的論疏得到廣泛傳播卻是到了七世紀中葉以後。慧遠的《大乘義章》作於六世紀末、七世紀初,裡面有引用到《起信論》的一些內容,不過並未就此闡揚其核心思想或者作為探討《起信論》思想的基礎平臺而被使用。與此相反,七世紀中葉以後,《起信論》成為佛教界的核心文獻,各宗各派都非常重視其中的思想,《大乘起信論》當時便成為佛教界的基本共識。時至今日,能夠確認的,對於《起信論》的思想積極地宣揚、並以此為基礎展開論述的最早的著作,當屬元曉之作。
如前所述,七世紀中葉的東亞佛教處於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需要有更多的全新思想體系出現,玄奘的新唯識與智儼的華嚴都是當時的代表;元曉重視並且積極宣揚的《起信論》思想,也是當時替代舊唯識的新思想理論之一。因《起信論》在玄奘新譯經論之前的六世紀中葉就已經流通,故被理解為是舊唯識中的一部分;然而,在玄奘以後的所謂新唯識學派的批判對象──舊唯識學者們的思想體系中,《起信論》並沒有扮演重要的角色。舊唯識的思想基礎,是北朝的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以及南朝的真諦所翻譯的經典;《起信論》曾一度被認為是真諦所翻譯的經典,所以其基調應該與真諦所翻譯的其他經論類似。不過,近來有研究指出,不論是《起信論》的作者、或是此論出現和流通過程都有很多謎團,應該是當時不被人注意的、非主流的一部論著。其在佛教界開始被重視是在七世紀中葉或者稍早的時候,可說是順應了當時佛教界思潮的發展。
元曉在新唯識蓬勃發展、舊唯識衰退薄弱的時代背景之下,對於能從思想上應對這一思潮變化的《大乘起信論》有了更多的思考,並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可以說,在宣揚《起信論》思想乃至提高其地位的過程中,元曉是一位先驅。自七世紀以來,乃至今日,《起信論》思想作為東亞佛教的核心位置不可撼動;對於元曉這位發現者和宣揚者,我們應該有更多的重視和瞭解。
當然,對於元曉的理解不只是在於他對《起信論》的重視和護持,其本身的佛學造詣也非常深厚,並試圖在此基礎之上構建一個完整的佛教思想體系。在元曉出家之初,中國南北朝以及隋唐初期盛行的地論學、攝論學、三論學等已經相繼傳入新羅,他都認真的研讀。在他三十多歲時,聽聞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返回長安,便慕名研讀了法師新翻譯的經典,繼而瞭解到新唯識學和因明等全新的佛教思想。元曉五十歲的時候,年輕時曾與他一起入唐求法的義湘返回新羅,以此為契機,又學習了智儼的華嚴思想。此外,他對菩薩戒和淨土思想亦頗多關心,對於教化大眾更是非常積極。
由此可知,元曉的一生都在不停歇地學習各種佛教思想,同時把這些佛教思想進行會通並實踐在生活中。其佛教思想對於新羅乃至中國和日本的佛教都有影響,深受後人重視;包括澄觀、宗密等華嚴祖師,日本的天台宗、淨土宗、華嚴宗學人的思想中,都可以找得到元曉思想的痕跡。
相較於元曉在佛教史上的重要位置,他的行跡和思想在韓國以外的國家還沒能得到更充分的介紹。當然,有一些佛教學者深知元曉思想的重要性,對其也展開了很多研究;但是,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元曉還只是個陌生的外國僧人。在這種情況下,這本以中文寫就之《元曉大師──海東菩薩》的出現,無疑將成為臺灣乃至於中國大陸佛教信眾瞭解元曉生平及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本書作者郭磊博士於二〇〇五年來韓求學之後,在韓國知名的佛教學者金相鉉教授門下專攻新羅佛教。金教授在新羅時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研究基礎上,對新羅佛教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對於新羅時代的思想家元曉之生平和思想更是非常關注。他不僅蒐集了韓國國內的相關資料,對於中國、日本等國外的資料也都盡力搜羅與整理研究;諸多努力,最終匯集成了《歷史로읽는元曉》(一九九四年)、《元曉研究》(二〇〇〇年)兩部專著,並作為瞭解元曉的入門書在韓國被廣泛傳閱。金教授生前致力於將對東亞佛教界作出重大貢獻的新羅元曉之生平和思想宣揚到韓國以外的國家,二〇一三年退休之後依然積極地與國外學者合作,計畫進行更多有關元曉的研究。不幸的是,同年七月突發變故,金相鉉教授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這部由他的門生郭磊博士執筆的中文版元曉傳記即將出版,在我看來,金相鉉教授的遺志得到了繼承,所以意義不凡。藉由此書的出版為契機,期待能有更多的學者和一般讀者都能對元曉有進一步的瞭解,繼而對其一生所致力的會通佛教諸宗、構建圓滿佛教思想體系的心願和付出同參同悟,廣而宣之。
編撰者序
出世入世,和諍不二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們去回味;
而佛教的出現,讓我們的回味有了特別的意義。
歷史是入世的重複,佛教是出世的超越;
高僧帶給我們的啟發,正是重複中的超越。
中國佛教的歷史源遠流長,高僧輩出,毗鄰的韓國也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同樣隸屬漢字文化圈,韓國自古以來也有著悠久的佛教歷史,朝鮮半島上也出現過許多的高僧,如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他們教化民眾,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元曉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一般韓國人的心目中,元曉是韓國的民族英雄,是韓國的精神脊梁,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元曉的生平
生活在七世紀的元曉適逢中國的唐太宗時期。西元六一七年,一個健康的男嬰誕生在押梁郡(今慶山),十五歲出家後埋頭於修行和教理的學習,四十歲前後廓然開悟。而後遇到了瑤石公主,兩人結為連理,生下了薛聰──日後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學者。還俗後的元曉以「小性居士」自稱,往來於千村萬落,用他獨特的歌舞來教化眾生。他並經常徹夜研讀經典,筆耕不輟。公元六八六年,以七十高齡止化於穴寺。
元曉生活在七世紀,那是經歷了三國戰火連綿的混亂而後統一的時代。
元曉是一個解脫者,也是個自由人。他從俗人之枷鎖和束縛中得以解脫而獲得真正的自由,真的做到了行解並重,從理論上、從身體實踐上予以展現。
元曉還是個大學者;天賦的才能、如火的熱情、冷靜的批判、準確的論辯,都讓他如虎添翼;百餘種、二百四十多卷的巨著,成為佛教界乃至於全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他通達經律論三藏,把佛教思想體系化,並給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元曉的佛教思想不僅成為韓國佛教的根本,還對中國、日本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元曉的思想
對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元曉有著怎樣的啟發呢?
元曉的思想超越時間、國界和宗教,具有東亞的普世價值,讓我們能夠感受到現實性和創新性。他為我們展示的內心世界以及和諍思想,乃至這個自由之身對於今日的我們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普為法界燃一燈,
願用傳燈周十方。
一燈能滅千年暗,而元曉就是燃燒在七世紀新羅人心中的一盞燈燭,至今仍照亮著東亞。這一盞無盡燈,讓多少人為之心潮澎湃!
元曉留給我們的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礦,留給現代的我們太多值得思考的開示。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和瞭解元曉的世界,這應該是他留給我們的根本課題。
元曉是韓國人的自尊心,也是東亞人的驕傲;他的高度雖不可企及,卻值得年輕人去挑戰!
二十一世紀是個衝突的時代,衝突的原因是什麼?要如何看待這種被衝突所打算的世界秩序,乃至東西文明應當如何共存共生?
很明顯,「文明衝突」已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特別是由於九一一恐怖主義襲擊和美國隨之的反恐戰爭,已經成為一個歷史事件不停地重複出現。可以說,「文明衝突」這個概念引發了很多波動。
這些問題,都應該從佛教思想中需找解答。
用一個簡單的思維或架構解釋整個世界史是危險的,特別是在考慮世界政治現實的複雜性或道德判斷的模糊性時。一切都取決於眾生的共業;「業」,可以說是世界的創造者、維護者和破壞者。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通過與各種再生行為共同發生的。文明最終是由再生的集體行動形成的。應該說,文明沒有明確的形式或框架,它只能通過某些文明中特定的集體行為的性質來進行區分。
依佛教的理念,會盡量避免真理的教條化和宗教本身的絕對化。正因為如此,佛陀在《金剛經》中指出要拋棄執著,並用渡河的木筏做了比喻。在佛教中,佛陀所說教法雖依於經典及理論卻又不拘泥於其間;所以,佛教教義最終是作為眾生度彼岸之木筏和指向月亮(真理)的手指。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斷變化,我們也根據前提進行調整。諸行無常,文明通過變革交流;文明是動態的,多變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文明。因此,通過把握文明之間的關係來討論內戰是一個根本的錯誤,這種關係只是某種特定時刻的僵化和不變。
沒有文明與外界隔絕,文明總是與其他文明聯繫在一起;文明也超越空間,時間和種族,文明之間的交流仍然活躍。特別是,交通運輸的發達已經讓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傳統上在國家和區域邊界發展的人類活動,現已邁入全球化,這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不同文明的接觸變得頻繁,其他文明的湧入和傳播變得自由。
根據華嚴之緣起,讓我們知道眾生有和平共處的可能,人類可以相互包容、相互尊重。這個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組合體,也是一個動態關係的網絡。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融合各種不同並不意味著要同質同形。
融二而不一,這是元曉給出的理論。「不一」是指具有普遍性或多樣性之全體。把兩個不同的融合在一起就是「融二」,這正是元曉和諍理論的核心,這能讓不同的文明和諧共存。
縱觀元曉一生,他曾謹守戒律、思惟嚴謹、著作浩繁;而在四十多歲時,他卻捨戒還俗,與公主瑤石結為連理,並生一子。重要的是,他勇於打破貴族、宮廷界隔,游走於市井村落,用近乎癲狂的手舞足蹈來宣揚佛法,使佛教得以流布民間,成為新羅乃至今日韓國佛教之根幹。
瘋癲!叛逆!融二!不一!
他的一生就是他的思想之展現;這是他的命運,也是他的使命。
這就是小性居士──元曉!
心語無說
承蒙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出版部編輯賴志銘博士邀稿,才有這次的機會向讀者諸君介紹韓國古代的高僧元曉以及韓國佛教。在此,首先要感謝武漢大學姚彬彬博士以及臺灣大學李明書博士的引薦!
對於自己來說,這個過程正如佛教所說的,因緣不可思議!
因為,一方面,作為一個學佛者,能有機會與大眾結善緣,還能更進一步瞭解慈濟,實乃幸事。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在陜西西安讀大學,因為喜歡讀書,所以接觸到儒釋道的思想。大學畢業後,因為一個契機而皈依佛教並開始學佛。那時的大陸佛教尚在發展初期,肯去寺院的年輕人甚少;法師看到我們很是歡喜,給了很多書籍,大都是從臺灣流通而來,讓我因而對臺灣的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功德會、中台禪寺等有粗略的瞭解。
一晃若干年過去,因緣際會,走上了佛學研究之路。因為參加學術會議的緣故,陸續參訪過佛光山、法鼓山以及中台禪寺,卻一直沒有機會瞭解慈濟。這次,卻經由撰寫「高僧傳」叢書的因緣走入慈濟,所以說因緣不可思議。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研究韓國佛教的學者來說,深知韓國佛教在東亞佛教發展歷史上曾有過重大的貢獻;不過,因為語言等障礙,不為大眾所知。這次正好藉由這個機會,可以讓一般讀者也能透過高僧傳記瞭解到佛教在東亞地區所呈現的另一番不同的面貌。
這是我生平第一本專書著作,對我自己來說有特別的意義,算是我走上佛教研究之路十五年的一份作業;只是,我覺得,雖然用力不少,但還有很多不足。一來是因為自己的學識和文筆尚有欠缺,二來是因為有關元曉生平的史料稀缺。如何才能讓大家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元曉?思來想去,決定將自己學佛、研究中碰到的、想到的問題與心得,就這般樸素自然地寫成文章,恐怕捨此別無捷徑,只能我盡我心!
一路走來,我要衷心地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撫養我長大,仁愛而開明。感謝妹妹!她代替我這個兒子盡了很多孝道,讓我安心在外打拚。
感謝陳景富先生!為我開啟了學術的大門,拓寬了我的眼界。感謝金相鉉先生!亦師亦父,教給我歷史研究的思維。感謝崔鈆植教授!引領我繼續在歷史研究的道路上前行。感謝學界諸位師友!一路的幫助和提攜。
感謝我的妻子!她的理解和付出,是我耕耘的基礎。感謝我的女兒!她的笑容和童稚,是我奮發的動力。
僅以此書獻給所有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