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中西文化的衝突(精裝本)

中西文化的衝突(精裝本)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 A Great Conflict

  • 定價:499
  • 優惠價:66329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作者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重要部分
  進行對比,其價值作用、優劣利弊,立
  覧可見。所引用和闡述的東西方文化的觀點
  都注明出處,凖確而明瞭。

  讀者勿論對其觀點贊同與否,一書在手,
  都可從中瞭解到東西方文化的精神和特點。
  中西以及世界各國間離合爭鬬,都可以從
  中找到原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傳席    
    

  江蘇徐州睢寧人,生於山東,長於徐州,學於安徽,任職於淮北、合肥、南京、上海、北京、美國、馬來西亞等地。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碩士研究生期間,攻讀中國藝術史;博士研究生期間,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史,獲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員,馬來亞大學教授丶拉曼大學教授。曾在南京、上海幾所大學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已出版學術著作《六朝畫論研究》(十六版)、《中國山水畫史》(十九版)、《畫壇點將錄》(六版)、《悔晚齋臆語》(十七版)、《弘仁》、《中國紫砂藝術》、《精神的折射》、《中國繪畫美學史》、《陳傳席文集》(一~九卷)等六十餘部,並有部分著作被譯為外文在國外出版。已發表學術文章千餘篇。同時發表小說、散文、詩詞、雜記、譯文等二百餘篇,並出版《陳傳席畫集》等。現正在從事中國文化史及中西文化比較方面的研究。
 

目錄

前言
緒  論 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幾個簡單的例證和論說

第一章 中國的哲學為什麼不能救中國,卻能救世界──幾個簡單的例證和論說
一、娛樂殺人
二、禿鷹仙鶴
三、中外之牛
四、中外獅子的雕像
五、狼玄鳥
六、「並行」「惟一」

第二章  並行、惟一(續)──再談中西宗教

第三章  親和自然征服自然

第四章  天人合一天人二分

一、釋「天人合一」
二、「天人合一」與自然
三、「天人二分」與自然
四、結論

第五章  愛物、役使──中西人和物的關係

第六章  愛人、兼愛,殖民掠奪
一、「愛人」「兼愛」
二、「四海一家」
三、中外比較
四、殖民掠奪及其他

第七章  去兵、去食,富國強兵

第八章  禮義和技藝

一、科技和「奇技淫巧」
二、人心和技藝
三、「德成而上,藝成而下」

第九章  中醫西醫
一、醫德
二、中醫是一門學問
三、中醫的科學性
四、中醫存在的問題

第十章  中西藝術(上)
一、求善求真──中西戲劇藝術的區別
二、中國藝術與天人合一
三、自然美人工美
四、中西園林藝術差異的根源
五、中國園林對西方園林的影響
六、自然美和藝術美

第十一章  中西藝術(下)
一、中國藝術影響西方藝術的發展
二、中國畫論──直居世界畫論之先
三、西方大畫家和大理論家早已推崇中國畫和理論
四、「目視」「神遇」
五、中國畫應該怎樣發展
六、終結發展

第十二章  中國人素質的變遷──五四以來國情檢討
一、由自信到自卑
二、先進文化被落後文化打敗是常事──五四以來一個錯誤觀點的糾正
三、自滅傳統:反對國粹,主張西化
四、對傳統文化的誤解
五、中國傳統文化在道德、道義上的要求
六、現在中國人的傳統道德為什麼缺少
七、應該怎樣恢復中國人的傳統道德

後記

 
 

前言

  緒論前面就不應該再寫前言了,但有些問題還要聲明一下。這本書的內容,我已思考了三十多年,寫作的衝動一直未減。臺灣一家大書局老總生前多次盛情向我約稿。我準備在臺灣出版。但大陸幾家出版社找我說,大陸 14億人口,一印就幾萬本,臺灣能印幾本呢?所以我又決定在大陸出版。一家權威出版社審讀了五遍,我書中引用的古典文、外文資料,他都一一找到原作,加以核對,十分認真。但大陸出版,內容觀點必須符合「上級」的意思,還有一些原因,我還是決定改在臺灣出版了。所以,書中很多語言和說法都是以在大陸的口氣,這裡也就不改了。其實這本書第一稿,我更滿意。這是修改五次後的稿子,再要修改就沒有意思了。可惜第一稿已經不存在了,我亦無力恢復。

  我在國外任教授回國時,在機場口占一絕,附此,可見我現在的心境。

  少年跡縱半天涯,
  雲裡歸來萬緒紛。
  心事平生無一遂,
  可留筆墨付來人?

  2018 年 5 月 27 日於中國人民大學

緒論

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

  真正的學者要能把握風氣,而不可趨尚風氣。前幾本書出版後,我一直說:寫這些書時,我有點不合時宜。書出版後,又覺得有點趨奉時尚,其實都是我一貫的觀點。我寫這本書,仍然是如此。

  一
    
  本書的書名原來就叫《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副標題是「中西文化的衝突」。寫好之後,有關人士說,這個標題容易引起爭議,爭議不怕,但如果影響出版就麻煩了。幾經商議,決定以副標題為正題,並易以書名。書名變成《中西文化的衝突》,但我寫作時,內容和思路都是以「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來寫的。
    
  每一章內容經過論證後,最末一句都是這句話。現在也不再改了,希望讀者注意。當然,這個內容也是「中西文化的衝突」的內容。

  二
    
  日本在 1868 年明治維新之前,學習的是中國文化,是個非常謙卑、溫順而又非常講究禮儀的民族。明治維新開始,改學西方文化,不久,就併吞、侵略了很多國家。攻打中國,攻打朝鮮,和俄國開戰,和德國開戰,把本為中國屬國的琉球強行併入日本版圖,佔領朝鮮,佔領臺灣等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是軸心國的重要成員。而中國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導,講究「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西方文化是「富國強兵」、「弱肉強食」的文化。一位美國學者魯思.本尼迪克特經過研究,寫了一本論述日本的書,叫《菊與刀》,菊是美麗、清雅、文明的象徵,刀是武力、殘殺的象徵。我總結了一下:

  菊=中國
  刀=西方
  菊+刀=日本

  日本既有中國式的彬彬有禮、溫順恭敬,又有西方式的崇尚武力和弱肉強食的觀念。
    
  在別人沒有刀的時期,中國是菊花,很好;當別人有刀的時候,便可以劈開你的大門,把菊花砍掉,還叫你割地賠款。英國學者藍詩玲寫了一本《鴉片戰爭》的書,論述了英國強行賣毒品鴉片給中國,還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強迫中國政府割地賠款。
    
  所以中國溫和的哲學不能救中國,必須採用西方的哲學,鑄刀,練刀,富國強兵,但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用刀,那就是殘殺,戰爭,世界大戰。如果全世界都放棄刀,而變為「菊」,遍地鮮花,而無鬥爭和暴力,世界將是何等美好。所以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而且能使世界更美好、更安寧。

  三
    
  本書中所說的中國文化、中國道德都指的是傳統文化、傳統道德。
    
  中國傳統文化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在國家中,在世界上,應該以民為主;《尚書.五子之歌》中也說「民惟邦本」,民的追求僅僅是生活的幸福指數提高,古今皆然。在現在這個世界上,民的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舉世公認的不是強大的美國,更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法國、英國等品牌老牌國家,而是北歐的一些國家,那裡的人民生活安逸舒適,平等自由,無憂無慮,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該讀書的讀書,該幹事的幹事,該休息的休息。其實那裡並沒有很多億萬富翁,國家也沒有高端的核武器,也沒有航天飛機宇宙飛船等。億萬富翁的錢能花的了嗎?
核武器能使人生活幸福嗎?
    
  這使我想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社會,《禮記.禮運》記孔子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戶外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和北歐的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現狀相同,但孔子講的是天下大同的狀態,而不是一國一地的幸福。孔子還提出「去兵」、「去食」,他對強大的武裝設備和力量不感興趣,對能使人人富足的生活措施也不感興趣,他只贊成他學生曾子說的,成年人和孩子們在沂水裏洗洗澡(游泳),在雩臺上吹吹風,唱唱歌而回家的生活(見《論語.先進》),不要十分富足,不要十分強大,人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身心暢快,無拘無束的生活就行了。其實這就叫幸福,北歐人不就是這樣嗎?你如果天天要強兵,經費都用在軍備上,人的幸福指數便降低了,所有國家都在強兵就可能發生戰爭。你如果天天要富國,就可能競爭,就會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人的幸福指數也不會太高。但是你不強兵,人家強兵,你的國家,你的幸福就難保。
    
  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強就是憑著「船堅炮利」打入中國,強迫我們割地賠款。像北歐那些國家雖然幸福指數很高,但是如果軍事強國派一支武裝部隊,很快便可打敗它。所以中國的哲學「去兵」、「去食」不能救中國,必須採用西方的「富國強兵」的哲學,國家強大了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但是,全世界如果都採用中國的哲學,都不從事軍事競爭,都各自安逸的生活著,洗洗澡,吹吹風,唱唱歌,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十分美好,十分自在。所以中國的哲學能救世界。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自然十分推崇:「偉哉造化」,「偉哉夫造物者」,「天與人不相勝,順物自然」(莊子語);「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語);「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莊子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語)「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語);「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語)。中國人對自然的親和,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荀子說:「制天命而用之」(遵從自然而用之),所以,中國人親和自然,保護自然,反對破壞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族與萬物並」、「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以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加幹預)。但西方人以為人是宇宙的中心,認為「自然必須作為一個奴隸來為人類服役」(卡洛琳.麥茜特《自然之死》),「人成為自然界的主人和統治者」(《笛卡爾的人類哲學》)。卡普拉《轉折點—科學、社會和正在興起的文化》中說:「培根認為對自然必須在她漫步時窮追不捨,令她提供服務,使她成為奴隸,她應當被加以強制,科學家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奧秘」。所以,西方人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結果,各種農藥、化學藥劑、核武器、直到轉基因,大自然遭到無窮的破壞,直接受害的便是人類。現在全世界人都已認識到破壞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對人類的害處,有的已無法挽回。
    
  尤其是軍事競爭,各種導彈、核武器、化學武器等等快速發展。快速中,人類的壽命、地球的壽命,也快速走向滅亡。當人類即將滅亡之前,也許會想到,早知採用中國自然的哲學,人類和大自然和睦相處,共存,多好啊。但那時為時已晚,「春風雖欲重回首,落花不再上枝頭。」
    
  柬埔寨由於戰爭和其他問題原因,十分落後貧窮,但吳哥窟卻成為世界奇觀之一,原因便是那裡七百多年來無人光顧,無人建設,也無人破壞,所以成為世界上難得的奇觀之一。這就叫無為而無不為。
    
  但全世界都在破壞自然,利用自然,從大自然那裡索取很多,佔領市場。中國人如果不研究自然,不利用自然,還仍舊擊壤而歌,抱甕灌園,便會落後,落後可能還會挨打。所以,中國人必須放棄自己的哲學,利用西方的哲學。但如果全世界人都採用中國的哲學,都親和自然,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睦相處,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所以中國的哲學能救世界。

  四
    

  自信到一定程度,便會自大;自大遇到挫折,便會自卑。中國人本來是十分自信的,1840 年鴉片戰爭之前,中國人自稱「天朝」,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國家皆是「夷狄」,只能「恭順」天朝,「傾心向化」,「傾心效順」,一切外國人外國高官見到中國的皇帝,必須下跪磕頭,接受「敕諭」,外國人到中國,都是來進貢的,來仰見天朝天威的。中國「撫有四海」、「德威遠被」、「萬國來朝」。此外,文學藝術各個領域都看不起外國人的。
    
  外國人一切都不行,連形象也醜陋,頭髮醜,眼睛醜,面貌醜,身體醜,都不如中國人。中國人認為「鬼」最醜,唐書.盧 傳》記盧 「貌陋……人皆鬼視之」。因為盧的相貌醜陋,人看他是鬼。諺云,「醜得像鬼一樣」,故稱外國人為「鬼子」,或「某國鬼子」,或統稱為「洋鬼子」。
    
  但鴉片戰爭失敗後,又打了多次敗仗,中國人由自信而自卑,開始認為中國的器械不行,船不堅,炮不利,後來認為中國的社會制度不行,最後認為中國的文化不行,於是要全盤西化,「打孔家店」、「廢孔」、「廢除讀經」。其實,打了敗仗,並不能說明中國文化不行,中國的歷史和世界歷史都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春秋戰國時,齊魯文化最先進,產生了孔子、孟子、墨子、孫武子等一大批聖賢,荀子也是在齊成名的,還有「稷下學宮」,在世界上都是十分先進的,但卻被文化落後的秦打敗了。楚文化也很先進,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文化人創作的《楚辭》,對後世影響巨大,但也被秦打敗了。南朝文化也大大先進於北朝,結果被落後的北朝打敗了。宋文化的先進超過了唐,在世界上也是無可比擬的,但被文化非常落後的金打敗了,後來又被文化更落後的元滅掉了。
    
  在世界上,希臘文化是非常先進的,結果被落後文化的羅馬打敗了,羅馬又被文化更落後的蠻族打敗了。
    
  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都證明,先進文化被落後文化打敗是常事。所以,因為打敗仗而論證中國文化落後,是沒有根據的。這一問題,從五四到現在的學者都認識錯了。(本段內容我在書中還有詳細的論述)
    
  學習西方,還是對的,西方也學習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文官治政的國家,西方一直是貴族和教會把持政權,後來學習中國,也實行文官治政。現在世界上,凡先進的國家,都實行文官治政,而且又有所發展。西方學習我們很多,我們當然也要學習人家。
    
  日本學習西方,學其長處,但仍然保持自己的傳統,儘管這種傳統來自中國,但已成為他們的傳統,所以,必須保持。美國的魯思.本尼迪克特著的《菊與刀》中《引言》部分說:「他們傾慕西方文化,同時又保持著良好的傳統……菊花與刀,兩者構成了同一幅畫」。
    
  中國人的思維很奇怪,或者認為自己最偉大,是人類的中心,其他國家都是夷狄,連「天朝」的塵埃都不如,或者認為西方一切都好,中國的一切都不好。胡適在《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中說:
    
  只有一條生路,就是我們自己要認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並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胡適全集》第4冊)

  按照胡適的說法,中國人真是沒法活下去了。如前所述,原來中國人認為外國人身體不行,像鬼,遠不如中國人,現在胡適們又認為外國人身體比中國人強了。人一自卑,一切都不行了。
    
  所以,必須一切學習西方。
    
  宋人《鐵圍山叢談》卷三記:「王黼……面如傅粉,然鬚髮與目中精色盡金黃……大抵皆人妖也。」王面白,頭髮鬍鬚與眼內皆金黃色,這和西方人差不多,但當時人視之為「人妖」,亦鬼之類也。當然,是很醜的。現在年輕人又把頭髮染黃,身體也要學西方,不但學習西方,而且還要打倒自己,消滅自己的傳統。「中國的書一本也不要讀」(魯迅語),「把線裝書全部扔到茅廁坑裡」(吳稚暉語),最後要廢除漢字,就是因為漢字記錄中國的傳統,把漢字廢除,一了百了,但還不放心,還要廢除漢語。(皆見本書)漢語廢除,漢字廢除,中國實際上就亡了。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其中,僅得其下」,如果中國的文化價值是100,日本學了得70分,這70分實際上已經成為他們的傳統。西方文化價值也是100,日本學了又得 70分,那麼日本就得到了140分。而中國學習西方得了70分,又把自己的100分打倒拋棄,那只有70分。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首先要繼承自己的100分,然後再把西方的70分學到手。

  五
    
  五四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和民主是對的。但五四運動,「打孔家店」、「廢孔」、「廢除讀經」等,把中國傳統文化貶的一文不值,力主「全盤西化」,對後世產生極壞的影響。我在本書中已分析,這些觀點都是沒有根據的。其實,五四那一批人,除了魯迅寫了一本《中國小說史略》外,幾乎沒有人做出什麼像樣的學問。創作方面,除了魯迅寫了一篇《阿Q正傳》外,也沒有見到有什麼特別好的文學作品。胡適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只寫了一半,但治哲學史的學者都認為這不是哲學史,根本沒有哲學,而且其中有幾百年的哲學,他一字未提,對後世沒有太大的影響。徐志摩名氣很大,但我看到所有介紹他的書和文章,都是他如何追求女人,鬧三角戀愛的事,沒有一個人說出他在文化上有什麼貢獻,好容易找到他的幾首詩,也十分平常,有的讀不下去。胡適寫新詩名氣最大,他的新詩幾乎沒有一句可讀,《胡適全集》收入他的第一首新詩《孔丘》,「知其不可而為之,亦不知老之將至。認得這個真孔丘,一部《論語》都可廢。」這叫什麼詩。
    
  還有他書寫傅斯年撰的對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叫對聯嗎,這就是「五四」名人的水準。
    
  我甚至懷疑五四部分名人連基本常識都沒弄懂,讀五四時很多文章,他們經常把儒家學說和道教並稱,要扳倒儒學和道教,如錢玄同在《中國今後之文學問題》中說:「欲廢孔學,欲剿滅道教,惟有將中國書籍一概束之高閣一法。何以故?因中國書籍,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是這兩類之書故,中國文學,自來即專用於發揮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故。」他顯然把道家學說理解為道教了。儒道學說都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道教創始於東漢。連道家學說和道教這最簡單的區別都未弄懂,就天天批判,這五四一些名人的水準,也真可以。
    
  但新文化運動給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破壞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破四舊」其實是這種運動的繼續。傳統文化中主要是道德文化、愛國文化。傳統文化中斷,人的道德水準迅速下降,愛國反而成為人嘲笑的對象。世界上只有中國人否認自己的傳統,日本的傳統來自中國,但他們從不否認;中國人要廢除漢字,日本不廢除,而且日本是頂著美國的壓力不廢除。世界上也只有中國人不尊重甚至嘲笑辱罵自己的民族英雄。這些都是五四及其繼承者反傳統影響的後果。
    
  我在書中說,中國人的素質下降,並不是學習西方文化的結果,而是自己傳統文化缺失的結果。我們需要認真的、準確的研究西方文化,尤其是其哲學和科技。我們需要繼續富國強兵,壯大自己,提高自己。但同時更需要保存、繼承好自己的文化傳統。但五四以來否認自己傳統、否認自己文化的思想一直存在,中國其實需要一次大的文化變革。中國的傳統很豐富,但現在我們需要「移風易俗「(《禮記.樂記》語),更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語)以我多年來對歷史的研究,可以判定:中國在2026年、2027年會有一場大的文化變革,同時帶動社會的大動作。
    
  《周易.系辭上》有云:

  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至動」就是動盪,說明有活力有生機,生氣勃勃,這是變革所必須有的氣魄,但「至動」到一定程度,能不亂嗎?亂就不好嗎?大亂必有大英雄出現,大英雄必能「移風易俗」,必能控制局勢,但最終要達到「天下大治」,應該是好事。我的最大願望便是恢復傳統文化的地位。沒有自己獨立文化的國家,算不上真正的大國。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也正確的對待西方文化,倘能如此,則吾國幸也,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再補充說明,本書論述中有時用「文化」,有時用「哲學」。固然,文化中包括哲學,哲學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二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似不必浪費筆墨再加解釋,唯讀者以意會之,以意見之。

陳傳席
2016年7月於中國人民大學

後記

  我寫這本書,並不是因為我是中國人而為中國文化爭面子,而是比較中外文化之後得出的結論。
    
  書寫了很長時間,先是萌醞於南京,然後寫於北京,再後因事而暫停。兩年前,我在馬來亞大學任客席教授,教書之餘,又接著寫。本計畫在馬來亞大學完成這本書,但中途又有事,又停止了。都是俗事,但沒辦法。在國內寫作,干擾太大,我想到美國找一個地方寫作。到了美國,干擾少了,但發現用資料不太方便,於是又回到北京。本想從容不迫的寫作,但不可能。再過幾天,我必須去拉曼大學任教,於是又是匆匆。一是斷斷續續,氣接不上;二是匆匆,沒能細加審核,所以有些引文重複。但因所論證的問題不同,也沒刪;三是我還有很多資料沒用上,有點遺憾。
    
  本書第十一章〈中西藝術〉(下)部分,基本上是已出版的拙著《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上卷第一章中的內容,但這次收入本書中,我又作了很多修改,刪去了一些,又增加了很多內容和觀點,不是完全的重複。第十章〈中西藝術〉(上)則完全是新作。希望從事藝術研究的朋友給予特別的注意。
    
  書的第三章,部分外文資料是我的學生方汀代為蒐集,並由他譯為中文並做了部分說明。關於基督教問題,我曾向著名基督教研究專家楊慧林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張靖請教不少。書稿完成後,本想拿給他們看看,但有點害怕。三國時,鍾會著《四本論》,完稿後拿去找大學問家嵇康請教,但到了嵇康門前,「畏其難,懷不敢出。」於是把書稿包起來,從院外扔進去,然後轉身就跑了。鍾會不敢面呈書稿,而把書稿扔進嵇康院裡,嵇康肯定會看。楊慧林和張靖都沒有院子,所以,我既不敢面呈,也沒有「於戶外遙擲」,有問題只好由我自己負責了。
    
  書寫完後,有人告訴我,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也說過,中國的文化將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大意)。21 世紀應該是中國文化的世紀。
    
  我一直沒有讀到湯因比的這本著作,但從別人的著作中看到他說的「正是中國肩負著不止給半個世界,而且給整個世界帶來政治統一與和平的命運。」又說中國文化將是「統合未來世界的主軸」等。奇怪,英國的學者近來老是講中國的好話。藍詩玲著《鴉片戰爭》,大講英國的財源來自賣毒品給中國,對不起中國,「感到羞恥」等。加文.孟席斯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大講中國人最早作環球旅遊,最早繪製世界地圖,比哥倫布更早發現美洲新大陸,比庫克早350年發現澳洲。中國達到麥哲倫海峽,比麥哲倫出生還早一個甲子等等。這個現象值得研究。
    
  但如果湯因比真心講過這些話,那麼可證明:吾道不孤。湯因比的書,我沒有讀過,並不遺憾;但湯因比沒有讀到我這本書,很遺憾。(一笑)我在前言中說中國到2026 年至2027 年必有一次大的文化變革,即「至動」。有人勸我改一改,不要那麼具體。我思考好久,決定不改。等待著歷史的驗證。
    
  讀者讀我這本書,如果批評,我希望從大的方面著眼,細節和個別引文,肯定會有問題。在大陸寫作過程中,反覆被折騰,也是個原因。
    
  對五四那時代的學者,我的批評居多。其實,我對那時代的學者和文人能以天下為己任,能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見解,能平等地待所有人,能保持獨立的人格,其風氣,其社會環境,都令我豔慕。提起五四,我們會首先想到最重要的領袖人物陳獨秀。我還專門到了安慶陳獨秀的墓地去弔唁。當時我寫了五首詩,四首不宜在大陸發表,最後一首是:

  五千載後降斯才,可憐無人認點埃。
  大則難容今依是,陵園相望久徘徊。

  附記於此,表明我對五四那批人,有批評,也有贊同。
    
  本書中的圖片除特別注明外,都是筆者奔波世界各地拍攝而來。周毅澤先生多次認真審讀,我在書中引用大量的古典資料和外文資料,他都一一找到原著、原期刊加以校正,十分感謝。
    
  書局對著作出版,規定十分苛刻,本書五次校稿,我都在國外任教,部分在國內才能查到的資料及引文注釋等,承林木、徐華烽、方汀等協助,我的太太石莉博士幫我校勘,皆至為感念。
    
  我在馬來亞大學、拉曼大學任教期間,拉曼大學校長蔡賢德先生、中華研究院院長張曉威、黃文斌先生、國家上議員何國忠先生以及潘碧華、鄭皓千先生給予我多方幫助,皆十分懷念。

陳傳席
2016 年7 月於中國人民大學
2019 年9 月補記
 

詳細資料

  • ISBN:4712966623846
  • 叢書系列:悅讀線
  • 規格:精裝 / 384頁 / 17 x 23 x 5.3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中國的哲學為什麼不能救中國,卻能救世界——幾個簡單的例證和論說
 
一  娛樂、殺人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火藥一說發明於戰國至漢代,一說發明於隋至唐代初,但唐初已有火藥的記載。唐代大醫藥家孫思邈(581-682)在《孫真人丹經》就記載了火藥的配方,這證明火藥發明於隋(581-618),至遲也在唐初。則至今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了。中國火藥雖然是煉丹時發明的,煉丹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健康長壽。但火藥最初應用於娛樂,用於放爆竹、煙花等。後來如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出現爆仗的響聲,以及表演幻術時的煙火效果,再後來則普遍製作「鞭爆」、「爆竹」、「煙花」、「煙火」等,皆為娛樂。
 
在 12 世紀後,中國的火藥才傳入阿拉伯等國,再後才傳入歐洲,很快被歐洲人製造出殺人武器,發展十分快:槍、炮、子彈、各種新式殺人武器乃至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原本殺人武器是刀劍等,一把刺刀殺了幾個人便損壞了,一天殺不了幾個人。但到了美國人海勒姆.馬克沁發明了機關槍,每分鐘能射出600發子彈。一戰時,在阿圖瓦,德軍在數小時內用機關槍掃死了7,861名士兵和385名軍官。有一名英國士兵,手持李.恩菲爾德步槍,一天打死 1,600 名德軍。1870年的普法戰爭,傷亡47萬多人。比起以前的戰爭死傷人數已是十分驚人。一戰死亡人數達1,000萬人,傷2,000萬人。到了二戰,死亡人數達6,000萬人,1.3億人受傷,其中中國死亡1,800萬人,蘇聯死亡2,680萬人,德國死亡800萬人,日本死亡300萬人,義大利死亡20萬人,法國死亡30萬人,英國死亡40萬人,美國死亡38萬人,南斯拉夫死亡170萬人。死亡那麼多人,都和歐洲人利用中國人發明的火藥而進一步製造出新式殺人武器有關。在戰爭被爭奪最激烈的巴爾幹地區,被人稱為「火藥桶」。可見大戰即是火藥在起作用。沒有火藥製造成的殺人武器,也就沒有世界大戰。
 
中國本來是一個安逸的富裕國家,但1840年英國卻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強迫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強迫中國割地賠銀。以後,不停的割地賠銀,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國家。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