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媽媽是抗癌超級英雄
我三歲時,母親罹患卵巢癌,在民國四十八年,那就是絕症。
我對媽媽沒什麼印象,但對她生病這件事卻記憶深刻。我記得她到臺北的空軍醫院開刀,爸爸帶我搭火車到臺北,住在日式小旅館中,我們一起去醫院探視媽媽。那是我第一次到臺北,後來還和爸爸去動物園看大象林旺。我感覺到家中氣氛不一樣,除了做一個乖小孩,不給父母添亂,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後來母親在手術後回臺南家中休養,我提早進入幼兒園上學,很小很小就學習獨立了。沒多久,母親又病重入院,住在臺南空軍醫院。有一天,爸爸騎腳踏車去送飯,不願帶我去,交代兩個哥哥照顧我。結果爸爸前腳一走,他們兄弟倆立刻閃人。沙小妹非常生氣,決定自己出門找媽媽。三歲多的我一個人憑記憶走出眷村社區,到南門路大街上跟著大人上了公路局汽車,到了西門路終站下車,獨自站在一家金店外哭。那兒的人說著我不懂的閩南語,店老闆勉強用國語和這個外省小女孩溝通。你要去哪裡?去找媽媽?媽媽在哪裡?在病院?病院在哪裡?在有河有船的地方。哦,那是安平的臺南空軍醫院。老闆雇了三輪車(那時候的人就是這麼好心)帶我去找媽媽。印象中白色的屏風後,傳來媽媽溫柔的聲音:我的女兒沒走丟,她來找我了。護理師問:你怎麼知道?她說:那就是小阿玲。她的鞋子永遠左腳穿成右腳的。
這就是沙小妹尋母記,我和我罹癌母親的故事。
母親不久後就過世了,享年三十九歲。從此我最討厭的作文題目是「我的母親」。我最痛恨的名詞是「癌症」。長大後我一直擔心癌症會遺傳,一直認為自己活不過三十歲……
直到我五十六歲時,才由健康檢查發現肺癌。我平靜安排手術,開刀入院時還帶了美容面膜敷臉。術後主治醫師問,你怎麼不想知道檢驗結果呢?我心中回答:反正是幾期就是幾期了,終究會知道的。癌症病人最喜歡問的問題:為什麼是我罹癌?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因為為什麼不是我?我準備這一天已經準備好久好久了。知道罹癌,我反而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而且我比三十九歲因卵巢癌過世的媽媽,比二十九歲因大腸癌過世的大哥,早就活得夠久了。每一天都是老天爺恩賜的禮物,我都好好珍惜。只要我還在工作,我的存在就有意義。
因為從事的是童書編輯的工作,當有一天發現有一本名叫《Cancer Hates Kisses》的繪本時,我如獲至寶,那個三歲小女孩的心結終於打開了。故事中的年輕母親發現罹癌後,便積極接受正統的治療;在過程中,她雖然變得虛弱,也不時覺得悲傷;但因著丈夫和兩個孩子的愛和支持,這位年輕的母親,能勇敢的對抗病魔。這是父母和孩子討論如何面對家人罹癌的親子繪本,我們的社會早就該有這樣的童書,來幫助大人和孩子談癌症。不過,沒關係,現在我們終於有了這樣既撫慰人心又充滿正能量,且兼具科學知識的好繪本了。
這真是一位童書編輯最有成就感的事了。
文 沙永玲/小魯文化執行長
癌症專家的話
當家長們被診斷出罹患癌症時,九成的人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他們的孩子。諷刺的是,在這個網路資源蓬勃的年代,多數的家長仍然很難從網路上找到相關資訊,並從中學會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告知孩子自己罹患了癌症。
身為孩子的照護者,你的目標是盡量讓孩子的內心感到穩定且堅強。當你和他們談起這件事的時候,並不需要詳述所有細節,因為他們可能也聽不太懂。孩子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父母罹癌這件事情會如何影響他們。使用簡單、具體的詞彙來向孩子描述你的治療過程與恢復過程,以及他們的生活將會有什麼樣的改變。孩子是十分敏感的,他們會注意到你的恐懼及不安,所以請盡量保持冷靜及樂觀。不管是什麼年紀的孩子,都需要感受到一切狀況皆在掌握中,這樣他們才會覺得安心。
這是一本精采、鼓舞人心的書,我知道它能夠幫助許多家庭。故事的特別之處,在於能讓孩子了解到被診斷出癌症後會發生哪些事,又該如何保持適當的樂觀。
文 愛麗莎.波特 醫師/美國西奈山醫院乳房手術主治醫師
美國杜賓乳房中心聯合主任、《新時代的乳癌》作者
作者的話
我的女兒潘妮洛普出生之後不久,我就被診斷出罹患侵襲性乳癌。然而我的寶貝女兒給了我親吻、微笑,以及歡笑,並依偎在我身邊,讓我擁有如超級英雄般的力量對抗癌症,《媽媽是抗癌超級英雄》描繪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她教會了我一件事──喜悅、愛和歡笑不僅能讓人不再專注於癌症這件事,還是天底下最棒的解藥!透過這本書,我想讓那些受到癌症打擊的家庭能夠以更自信的方式和孩子談論疾病,同時也告訴孩子如何支持他們所愛的人度過艱難時期。這個故事能讓孩子了解他們的家人並非癌症的受害者,而是強壯、勇敢又美麗的戰士,從愛與支持中得到力量。
我的部分收益會捐至我接受治療的醫院──美國西奈山醫院杜賓乳房中心。謝謝伊娃.安德森.杜賓醫師、愛麗莎.波特醫師、茱麗.法薩諾醫師、瑪莉莉亞.內維斯醫師、卡林.維克利醫師、艾希莉.史莫克維醫師、愛波妮.雷諾索醫師以及莎姿雅.克斯瓦妮醫師,謝謝你們拯救了我的生命,也謝謝你們拯救了眾多女性的生命。
文 潔西卡.萊德.斯利維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