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讓這個世界,更靠近理想一點
「你學政治又學音樂,請問這兩者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身為台大政治學系的畢業生,最後卻念了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這個問題我大概每年會遇到兩三次,常常對方還沒問完,我就已經準備好開口:
「當然有啊!政治與音樂,在最理想的狀態,都是以藝術性的方式促成人際交流。」
嗯,這是一個通常能有效避免對方追問,實際上沒有任何建設性的答案。畢竟世上萬事萬物,總有互通之處,誰能說哪兩個學科沒有共同點?
但若真要我講,浮現在心裡的,會是另一個不太好說的答案:
「政治與音樂,都是人們熱衷討論,卻普遍以為沒有客觀標準,全然訴諸主觀偏好的學科。」
提到政治,大家應該最有感。畢竟每天晚上打開電視,我們都能看到許多政治評論或解說員,對各種議題發表看法──或者比較正確地說,「以各種議題做語言與肢體的戲劇表演」。如此節目看久了,大家以假為真,誤以為「政治討論」或「研究政治」就該是這樣,謀略話術詭計布局,甚至只能是這樣。
我不會完全否定這些節目的價值。政治既然是人類行為,就不會僅是理性選擇,考量甚至往往在理性之外。若想理解,長期觀察與經驗積累自然也很重要。這些節目中偶爾閃耀出的睿智機鋒,或社群媒體上不時出現的精闢分析,也足以令人佩服敬重。
但既然如此,「政治」還需要學嗎?或者說,「政治學系」,究竟在學些什麼呢?
若想了解這個問題,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閱讀這本《醒來的世界》。作者以平易的方式為大家展示,一位受過政治學系訓練的年輕學者,在討論政治問題時,會有怎樣的切入視角,做到怎樣的準備工作。時事議題變化快速,追逐浪花無濟於事,必須有能力觀察洋流,甚至探勘板塊──當然,這並非人人皆可做到,但對政治學者而言,分辨出何者是浪花,卻是相對簡單的工作,也是應當具備的能力。就以亞然出身的香港為例,過去半年風雲動盪之急之速,在在令人嘆為觀止。本書收錄的討論,此刻看來仍未過時,就可知作者的敏銳與謹慎。同理,對於台灣這段時間的政治局勢變化,也是作者博士論文關注之所在,《醒來的世界》也會是很好的紀錄,足以讓我們回看這段歷史時仍能參考且反思。
但大家不必擔心《醒來的世界》會是艱深複雜的學術書,或看不懂亞然的觀察與論述。首先,這是專欄文字結集。既是專欄,為方便讀者,相同概念或引用文本會多次出現。閱讀本書章節,將發現討論議題如鋸齒狀蜿蜒開展,等於來回介紹諸多重要觀點與著作。其次,作者的文字流暢清晰,冷靜而不失情感。不知從何開始,學院流傳「有內容的文字必須艱深難看」這等自欺欺人的鬼話。然而殘酷的事實是,難看的文字可能深刻精闢,也可能廢話連篇,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難看。食材就算營養,如果烹調令人難以下嚥,必然降低接受度。從第一本著作至今,亞然依舊維持文字的高度溝通性,不花俏煽情但也絕不枯燥乏味。即使港台用語並非完全相同,對台灣讀者來說也不造成閱讀障礙。甚至,處於當下時空,還可能感到更加親切,或說更為必要──在金融與美食之外,香港這幾年究竟如何變化,或悲或喜,已不再是香港自己的問題,而是全球關注熱點。作為一海相隔、兩小時飛機可到的鄰居,我們沒有理由不認識香港,現在甚至有責任認識香港。
在政治研究之外,《醒來的世界》也觸及作者的其他興趣,包括足球、影集、文學、威士忌與古典音樂。在這些領域,亞然則示範了如何「廣泛討論但不逾矩」,清楚守住客觀與主觀的分際。一如政治,廣泛討論總比缺乏討論要好。就以賞樂而言,在這個一般人已把古典音樂聆聽當成一門「專業」,而非輕鬆自由欣賞的怪異時代,愈多如亞然的書寫,就愈能讓大眾讀者親近這門可以高深,但也能自在傾聽的藝術。還是那句話,政治既然是人類行為,研究政治也就不可能只關注政治。如果我們不相信不愛吃的廚師能燒出好菜,也就不該相信只言說政治,卻對人類其他行為與活動,尤其是藝術,毫無涉獵的論者。
這麼說來,或許我的話術也不算太離譜。「政治與音樂,在最理想的狀態,都是以藝術性的方式促成人際交流。」從專欄到書本,亞然以他的文字藝術,和讀者訴說他對於政治、音樂,種種所關注、所愛的論點與感想。當你閱讀《醒來的世界》,你就參與了他所開啟的對話。這個世界,或許也能更靠近理想一些。
◎焦元溥
(焦元溥,1978年生於台北。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著有《樂來樂想》、《聽見蕭邦》、《樂之本事》與《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等專書十餘種,並擔任國家交響樂團NSO「焦點講座」與台中國家歌劇院「瘋歌劇」策劃,也製作並主講音頻節目「焦享樂: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焦享樂:一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
推薦序
亞然的知性散文
讀亞然的文字,我彷彿看到昔日的自己。這不僅是因為亞然筆下的許多場景,例如中文大學的青草地,香港街頭的抗爭,倫敦的書店和酒吧,以至他喜歡的書和音樂,我都曾親身經歷,同時更是因為他那份留學海外心繫家園的讀書人情懷,以及文字中自然流露的生活情調,我也異常親切。
亞然是我教過的學生。早在中大讀書時,他已在報紙發表文章,有讀書筆記、人物訪談,也有時事評論。從那時起,我已多少知道亞然的學問志趣,也熟悉他的文字風格。亞然畢業後,不像其他同學般投身職場,而是選擇以學術為志業,堅持知性散文書寫,記下學問路上所見所感。經年筆耕,博士尚未完成,第二本文集卻已面世,實屬難得。
以我之見,好的知性散文(intellectual essay)有幾個特點。一,文章要有實質的知識含量,能讓讀者從中增長見識,啟發思考。換言之,文章並非純粹的個人情感抒發,而是有紮實的學問基礎,尖銳的問題意識,並見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二,既然是討論問題,作者自然須思路清晰,立論有據,不賣弄不誇張,以理服人。三,文字不是遊戲,寫作亦非純為稻梁謀,而是有著社會和人文關懷。所謂筆下有情,最重要的是對人的關切之情。
香港是有這樣的知性散文傳統的,林行止和查良鏞便是其中的大家。《信報》、《明報》、《明報月刊》以及其他報章雜誌,也在不同時期提供了這樣的出版空間。亞然在這樣的傳統成長,吸收其中的許多養份,再結合自己獨特的生命歷程和學術訓練,遂能寫出思想與趣味兼備的知性小品。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年輕時讀杜甫這兩句詩,感受不深。但這些年寫作下來,人到中年,竟慢慢咀嚼出其中的心情。思想沒有捷徑,寫作沒有便途,只有持之以恆,思想的莊嚴與美麗,才能通過文字走進作者生命,呈獻給讀者,並留存於世。這是值得我們努力之事。
願與亞然和所有寫作者共勉。
◎周保松
2019年12月8日
香港中文大學忘食齋
(周保松,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喜歡文學,關心教育,研究政治哲學。著有《在乎》、《政治的道德》(第10屆「香港書獎」)、《自由人的平等政治》、《走進生命的學問》、《相遇》、《政治哲學對話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