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5.3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譯文】
孔子說:「君子為道義用心而不為衣食盡力。種地的人有時還會挨餓,學習能夠得到俸祿。君子擔心的是不得道,而不擔心窮困。」
【易惑詞】
餒,饑餓。祿,俸祿。
【淮北佬曰】
人們總是習慣於提出更高的要求,開出更高的價碼,以使自己的生活變的更美好。
【論語內外】
無法將《論語》及儒家學說,歸於永恆不變的真理或終極道德模式,就像孔子對君子的多重定義一樣;就像我們現在不可能將西方的體制歸於永恆和不變的社會模式,也不可能將中國現行的社會模式歸於永恆不變的社會模式一樣。人們總是習慣於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更高的標準,說出更多的理由,開出更高的價碼,以使自己的生活變的更美好、環境變的更悅目、物質變的更豐裕、精神變的更充實、規則變的更利己。社會體制和道德體制不得不無止境地,順應人們這種不斷提升的高標準和嚴格要求,這正是人類中心主義的特點。
【原文】
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譯文】
孔子說:「用聰明才智得到的,如果不能用仁德來守持,雖然得到了,也必然會失去;用聰明才智得到的,如果能用仁德來守持,卻不能嚴肅認真地施加,百姓也不會敬重;用聰明才智得到的,也能用仁德來守持,並嚴肅認真地施加,卻不能用禮節來行動,也還是不能達到完善。」
【易惑詞】
知,音,通「智」,聰明才智。之,或指官職,或指道德,或指其他。莊,莊重。蒞之,對待百姓;蒞,到,臨。動,教化,動員。
【淮北佬曰】
孔子這談的是擴展效應。
【論語內外】
孔子這談的是擴展效應。用聰明才智得到的,如果不能用仁德來守持,那麼就必然會失去;但僅僅用仁德來守持,也不能保證長久,還要施加於百姓,以期久長。用聰明才智得到的,也能用仁德來守持,還能施加於百姓,但不能以禮節的形式來完善,那也是不能久長的。在這條因果鏈中,聰明才智是基層的,在此之上,才有仁德和禮節。
【原文】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