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前言 你的第二座山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遇見一個洋溢著喜樂的人。這些人似乎因為內在的光而顯得容光煥發。他們和善、平靜、因小確幸而開心,對盛大的喜樂心存感恩。這些人並不完美,他們有筋疲力竭和倍感壓力的時候,他們也會做錯決定。但他們是為了他人而活,而非為了自己。他們毅然決然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家庭、理念、社群或信仰。他們知道自己此生的目的是什麼,並且因為盡了天職而心滿意足。他們的日子並非事事順利。他們肩上承載著他人的擔子,但他們甘之如飴,意志堅定。他們對你感興趣,讓你覺得被珍惜、被了解,並為你的幸福感到高興。
當你遇見這樣的人,你會明白喜樂不只是一種感覺,它可以是一種態度。我們贏得勝利時,會喜不自勝,但那種興奮是一時的。有種人不以自己為中心,他們決定奉獻自己的生命,這種人心中有一種恆久的喜樂,驅使他們不斷向前。
我經常發現他們的生命起伏彷彿兩座山的形狀。他們從學校畢業後,成家立業,找到自己想要征服的高山:我要當警察、醫生、企業家,諸如此類。爬第一座山時,我們要達成某些人生的任務:建立身分認同、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培養技能、建立有安全感的自我,以及試著在這個世界留下印記。正在爬第一座山的人會花很多時間,思考要如何管理自己的名聲。他們總是在計分。我爬多高了?我排名第幾?正如心理學家賀里斯(James Hollis)所言,人在這個階段往往認為世界認定我是誰,我就是誰。
第一座山的目標,是社會文化設定的目標:功成名就、獲得敬重、被納入合適的社交圈,以及擁有幸福人生。大家要的都差不多:漂亮的房子、美滿的家庭、美好的假期、美食、好友等。
然後,人生出現了轉折。
有些人來到第一座山的峰頂,嘗到成功的滋味,卻發現……不太滿足。「就只有這樣嗎?」他們感到狐疑。他們覺得,人生中應該還有更有深度的旅程。
有些人遭遇挫敗,從山上跌下來。可能是他們的事業、家庭或名聲出了問題。突然間,人生似乎不再是步步高升;它展現另一個樣貌,一個令人失望的面貌。
還有些人因為意料之外的事,被迫走上另一條路:痛失愛子、被診斷出癌症、為癮頭所苦,不在計畫中的人生悲劇。不論原因為何,這些人已從山上跌落至充滿混亂或痛苦的谷底。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任何年紀,不論八歲還是八十五歲。跌落谷底這件事,沒有所謂的太早或太晚。
唯有在受苦時期,才會看見自己最深、最內在的部分,那些痛苦提醒我們,我們並不是自以為的那種人。跌落谷底的人審視了自己的內在,明白自己不只是外人看見的那些部分,他們還有更深層的部分,一直被忽略。那裡藏著黑暗的傷口,以及強烈的渴望。
有些人在面對這種痛苦時束手無策。他們似乎變得愈來愈害怕和怨恨。他們不敢碰觸內心深處的世界,人生變得愈來愈狹隘孤獨。我們身邊多少都有這種一輩子心懷怨恨的老人,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尊敬。許多年前有人曾經對不起他們,他們就一輩子緊抱著這些怨恨不放。
但對其他人來說,谷底造就了新的自己。受苦時期打斷日常生活表面上的平順。他們看見更深層的自己,並意識到在內心的最底層,有一種溫柔,蘊藏著關懷他人的根本能力,渴望超越自我並照顧他人。當他們碰觸到這種渴望,他們便準備好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他們用新的眼光去看過去熟悉的事物。他們終於能夠愛鄰人如同愛自己,這不再只是口號,而是事實。他們在最艱困的逆境中所做的反應,定義了他們的人生。
因為受苦而擴大生命意涵的人,有足夠的勇氣將過去的自己賜死。身處於山谷,他們的人生動機已有所改變。他們從「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他人為中心」。
來到這個生命階段的人意識到,哦,原來第一座山並不是我想征服的山。世上還有另一座更高的山,那才是我想征服的山。第二座山並不會和第一座山相斥。攀爬第二座山不代表要放棄第一座山。這比較像是人生旅程,爬第二座山時,我們進入了更寬廣、更令人滿足的人生階段。
推薦序
我心目中的「第二座山」
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公益平台」成立至今,正好滿十週年,此時翻開大衛.布魯克斯的新作《第二座山》,發現作者高舉的價值,居然與我們平台貫徹的理念不謀而合。這十年來,我們在偏鄉走過觀光推廣、產業輔導、人才培訓……到提升偏鄉教育等,平台的天使與夥伴,始終沒有偏離這第二座山的信念。
作者布魯克斯在《第二座山》中,以兩座山做為比喻,仔細剖析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第一座山」的核心在於建立自我、定義自己,成為不斷力爭上游的精英主義者;「第二座山」的重點恰好相反,在於擺脫自我、放下自己,貢獻社會,成為平等主義者,與需要幫助的人平起平坐、並肩同行。
兩座山沒有必然先後
簡單來說,第一座山是關於「征服」,第二座山是屬於「臣服」。臣服於什麼呢?臣服於你內心對於家庭、志業、信仰、價值的承諾,奉獻於社會、織就親密關係、踐行寬厚的利他主義(altruism),如此才讓一個人擁有豐盈的性靈與真正的幸福。
作者強調,兩座山僅做為一種比喻,沒有必然的先後。追求第二座山不意味要抹煞第一座山。重點在提示:即使在第一座山登頂,功成名就之外,人生還有第二座山等待攀爬。
在報章雜誌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成功企業家,畢生都在為第一座山拚搏。他們一輩子仰望著這座山峰,有如登山家憧憬著聖母峰,以最精良的裝備,請最好的嚮導,窮一生之力攻頂。
當他們幸運成功,且累積了一輩子財富或地位後,就止步於第一座山。總認為退休後有能力慰勞自己一生的辛勞,實現長久的夢想:或搭乘豪華遊輪環遊世界、歐洲鐵路旅行;或是追求內心寧靜、享受含飴弄孫之樂……這大概是人生晚年圓滿的生活常態。
也有人終於看到了第二座山,於是生命價值觀大逆轉,以「無我」的心態向上攀爬另外一座更高的大山─那是一座放下自我成就、競爭、評比的另一座山。
布魯克斯在本書強調「連結世界」與「奉獻社群」的重要。他認為,現今文化中無所不在的個人主義─只注重個人自由、自我實現、自我滿足─是災難的源頭。這種單一的價值觀,忽略了個人或企業成功的背後,其實是整體社會共同造就的「時勢」使然。而現今西方社會也從「利他」落入「利己」之偏狹世界觀裡,衍生無數問題。
心中永遠都要有第二座山
從我個人有限經驗回想,「第二座山」在我的生命中始終不曾缺席,嚴格來說,兩座山並沒有先後之別,甚至可以合而為一。我常感到,一個人要獲得滿足,有兩種相反的途徑:一個是再多要一些(ask for more);另一個是少要一點(desire less)。這正好點出這兩座山的差異,第二座便是追求人生深層的滿足,那是發自內心、滿溢著光的喜樂,而這個喜樂來自於對「大我」的獻身。作者提到:「喜樂(Joy)是一種自給自足的情感,它是淋漓盡致的人生的獎賞。」而且第二座山的風景遠比第一座山更加迷人、新奇、神祕,這是待在第一座山根本無從想像的。
我們整個文化典範必須放下對金錢、地位和權力的執念,從推崇個人主義,轉變為以關係為中心的第二座山的思維。「無我」,不是一項天賦,更不是一種光環,它是一種時時修練的心境。一個人的承諾定義了他是什麼樣的人,承諾,不是牛肩上的重軛,而是鼓舞人前進的帆。
因此,承諾不會帶來疲憊,而是產生力量。如今我更加感受到奉獻給這個世界,讓社會有任何一點的提升,都令人充溢著如歌的內心悅樂。
為所應為,喜樂自得
在這個混亂無助的社會現況,似乎大家都有同樣的焦慮與無奈。有時我想到人到底為什麼感到心靈飢渴?一個最大的可能是:我們失去與人連結的圓融之感。
我知道很多從事公益的天使投身公益志業,未必必然出於宗教的理由,不是為了心靈的寄託,更不是為了救贖。從事公益必須有一個心理準備,就是即使沒有上帝的存在(as if there were no God )、來生的獎賞、無法言傳的福報……一切當為者只是為所應為。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不論順逆,我們已經得到生命至深的滿足。
如同五年前作者出版同樣暢銷的《成為更好的你》(原書名《品格:履歷表與追悼文的抉擇》),提出兩種人生取向:「履歷表」要你以成就征服世界,「追悼文」是以美德感動別人。進一步來說,其實我們可以連「追悼文」都捨去不要,因為在過程中,每個人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心靈回饋。
翻開本書,讀到「第二座山」的提醒,我油然生出一股衝動,希望介紹給有心的讀者朋友,我們都需要屏氣凝神,聆聽第二座山的召喚,重新和世界連結,療癒他人,無愧於此生。
更希望身在自由文明社會的我們,心中永遠存在著「第二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