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寫一百首詩,送給遠在異國的Ben,也許不是最困難的事。最困難的,是在寫完出版時,要寫一篇〈自序〉。本想在〈自序〉中,只寫上「一切盡在不言中」,但總是要隨俗,多寫幾句吧!
今年夏天開始──7月1日,Ben被公司派去泰國上班,筆者從7月5日開始,就寫些思念的詩句,用LINE傳給他。每天一首,有時一天兩首、三首,寫到9月9日,共寫了一百首。幾乎每一首,都是在散步時寫成。有時走在公園,有時走在街道上,有時走在校園,有時繞著學校的操場走。因此,公園裡的花樹、水鳥、街景,乃至操場上的足球比賽,都成了詩作的素材。這一百首詩,因為寫作的時間,是在夏天,因此詩集就以《夏之戀》為名。
也許是受到禪詩的影響吧,過去,我的詩作都比較間接,甚至晦澀,總是像禪詩一樣,以「不說破」為原則。禪師們所要證得的,是超越世間的「道」,無法用世間的語言文字來描述,因此發展出默然無語、比手畫腳,乃至喝斥、棒打的方式,來教導弟子。如果不得已用語言文字來教導,也是「不說破」、顧左右而言他,來達到教導弟子的目的。筆者從年輕時期就接觸禪宗,後來也在學校開了許多門有關禪宗哲學的課程,甚至還開了「禪思與禪詩」的課程,因此受到禪宗的影響很深。寫現代詩,也因此遵循禪詩「不說破」的原則來寫。就以底下這首詩為例:
才一回頭
就驚見
你已鬚白髮蒼
林下禪坐六十年
乞得僅僅
半缽空
而那妙有
茫茫
總愛站在
烏山頭上
鬱鬱
向我招手
這首詩的詩題是〈芒花〉,但除了「鬚白髮蒼」、「茫茫」二詞,勉強可以看出和白茫茫的芒花有關之外,其他都是在寫佛教的道理──「真空妙有」。像這樣的間接、晦澀、「不說破」,大體是我過去寫詩的原則。
然而,《夏之戀》中的一百首詩作,卻一反過去的風格,寫得很是直白,除了「愛必須直白說出來」的原因之外,這樣的轉變是有原因的。
陳黎、張芬齡,在他/她們的《聶魯達詩精選集.地上的戀歌──聶魯達評介》一文當中,這樣介紹聶魯達(Pablo Neruda)的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這本詩集突破了現代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窠臼,可以說是拉丁美洲第一批真正的現代情詩……在拉丁美洲本地,這本詩集更像流行曲調或諺語般家喻戶曉地被傳誦著。
陳黎和張芬齡,並沒有說明聶魯達詩集之所以流行的原因。但,真情流露和詩句淺白,想必是其中的原因。一本間接、晦澀、「不說破」的詩集,想來很難在民間流行。筆者不敢和聶魯達相提並論,總覺得這樣會褻瀆這位偉大的詩人;但總可以向這位偉大的詩人學習吧?
最後,要感謝莫渝和昨夜微霜,為我寫了那麼精彩的序。
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