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有一天,我發現父親年輕時拍攝的照片。父親的興趣是攝影,相簿裡貼了好幾張沒有家人入鏡的風景照。我現在喜歡在假日帶著相機去拍攝花鳥蟲蝶等自然景物,也許是不知不覺間受到父親的影響。
在父親拍攝的照片當中,也有我的身影。那是在我上小學之前,和父親兩人不知道去哪裡玩時拍的照片。雖然,後來我和父親關係變得很緊張,但看到照片,還是能回想起當時興奮的心情與幸福的感受。
成年後,我曾因為過勞而病倒,也為了照護父母而吃了不少苦頭,然而我不時會想起童年時代感受到的幸福。
與人相處,不免遭人憎恨或厭惡,甚至有人因此想要離群索居。人際關係雖然可能造成我們不幸,然而脫離了人群,也就無法感受到生命的喜悅與幸福了。正如事業成功並非人生的目標,因為人不是為了工作而活,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如果無法感受到幸褔,工作就一點意義都沒有。
就在我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時,雙親正一點一滴地老去。就算有一天,父母徹底遺忘了過去,子女也不可能拋下他們不管,儘管對於子女而言,承認父母忘記過往是件殘酷的事,但若拒絕面對現實,便無法與他們共處。
最後,雙親可能會連子女都不記得,不僅是從小就與父母關係緊張的人,以往備受呵護的子女,也應該趁他們還健康時,思考當年邁的雙親連自己都忘了時,究竟該如何是好。
家母在三十年前四十九歲時,便因為中風而撒手人寰,留下父親與我,早早離開人世。父親在母親離世之後雖然得享高壽,晚年卻罹患阿茲海默症。
我原本專攻哲學,現在也持續翻譯柏拉圖的著作,年輕時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於是成為我研究工作的另一條主軸。其實與其說是研究,不如說是在與子女相處的日常生活中,不斷藉由嘗試錯誤而理解哲學與心理學。
當時父親一個人住在橫濱,偶爾會來我家。父親心目中想像的親子關係,與我和子女相處的實際情況大相逕庭,困惑的父親還曾經要求我改善。
但是之後照護父親時,透過與子女相處而領會的阿德勒心理學,使我得以輕鬆重建與父親之間的關係。
現在回想起來,年紀輕輕便過世的母親,並不知道什麼是阿德勒心理學,卻始終以對等的態度和子女相處。等到我學習阿德勒心理學時,發現自己接受度之所以這麼高,就是因為不知不覺從母親身上學會如何建立人際關係與生活態度。如果我的父母讀到這本書,可能會笑我在說大話吧!
本書就從我照護母親與父親的經驗出發,介紹成年子女照護父母時的心理建設、如何和他們重新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進一步討論從照護雙親的過程中所學到的道理,該如何活用於人生的其他面向。
摘自《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自序
推薦序
有一天,我發現父親年輕時拍攝的照片。父親的興趣是攝影,相簿裡貼了好幾張沒有家人入鏡的風景照。我現在喜歡在假日帶著相機去拍攝花鳥蟲蝶等自然景物,也許是不知不覺間受到父親的影響。
在父親拍攝的照片當中,也有我的身影。那是在我上小學之前,和父親兩人不知道去哪裡玩時拍的照片。雖然,後來我和父親關係變得很緊張,但看到照片,還是能回想起當時興奮的心情與幸福的感受。
成年後,我曾因為過勞而病倒,也為了照護父母而吃了不少苦頭,然而我不時會想起童年時代感受到的幸福。
與人相處,不免遭人憎恨或厭惡,甚至有人因此想要離群索居。人際關係雖然可能造成我們不幸,然而脫離了人群,也就無法感受到生命的喜悅與幸福了。正如事業成功並非人生的目標,因為人不是為了工作而活,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如果無法感受到幸褔,工作就一點意義都沒有。
就在我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時,雙親正一點一滴地老去。就算有一天,父母徹底遺忘了過去,子女也不可能拋下他們不管,儘管對於子女而言,承認父母忘記過往是件殘酷的事,但若拒絕面對現實,便無法與他們共處。
最後,雙親可能會連子女都不記得,不僅是從小就與父母關係緊張的人,以往備受呵護的子女,也應該趁他們還健康時,思考當年邁的雙親連自己都忘了時,究竟該如何是好。
家母在三十年前四十九歲時,便因為中風而撒手人寰,留下父親與我,早早離開人世。父親在母親離世之後雖然得享高壽,晚年卻罹患阿茲海默症。
我原本專攻哲學,現在也持續翻譯柏拉圖的著作,年輕時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於是成為我研究工作的另一條主軸。其實與其說是研究,不如說是在與子女相處的日常生活中,不斷藉由嘗試錯誤而理解哲學與心理學。
當時父親一個人住在橫濱,偶爾會來我家。父親心目中想像的親子關係,與我和子女相處的實際情況大相逕庭,困惑的父親還曾經要求我改善。
但是之後照護父親時,透過與子女相處而領會的阿德勒心理學,使我得以輕鬆重建與父親之間的關係。
現在回想起來,年紀輕輕便過世的母親,並不知道什麼是阿德勒心理學,卻始終以對等的態度和子女相處。等到我學習阿德勒心理學時,發現自己接受度之所以這麼高,就是因為不知不覺從母親身上學會如何建立人際關係與生活態度。如果我的父母讀到這本書,可能會笑我在說大話吧!
本書就從我照護母親與父親的經驗出發,介紹成年子女照護父母時的心理建設、如何和他們重新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進一步討論從照護雙親的過程中所學到的道理,該如何活用於人生的其他面向。
摘自《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