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大學諮商中心的新變化和新挑戰:其架構與因應校園性侵、暴力、自殺議題

大學諮商中心的新變化和新挑戰:其架構與因應校園性侵、暴力、自殺議題

  • 定價:400
  • 優惠價:85340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7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作者過去32年曾任職於臺灣、清華、東華及慈濟大學,為專任之臨床與諮商心理學教授;其中有15年擔任清華、東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作者在30年前,首先注意到臺灣婚暴對婦女、社會的傷害,後帶領婦女團體建制臺灣家庭暴力防治法及相關程序;又掀起社會大眾對性暴力及兒童性虐待的重視;並成為臺灣推動性侵加害者強制診療制度與運行之先驅者。作者持續對上述議題關注,並進行相關研究,加上諮商中心的工作經驗,因之敏感於島內30年大學文化的急劇變動及學生困擾的改變,過去諮商中心服務的範疇較集中於協助學生在自我與生涯的探索上,現今因網路與社群媒體興起,影響同儕、師生間的互動;亦導致新興議題大幅增加,如企圖自殺、嚴重精神疾病發作、遭受性侵或暴力的個案們,都在在考驗於諮商中心的助人工作者。

  故本書在前半章節中,介紹作者從多年研究與實務經驗中,整理出之諮商中心應有的組織架構,硬體上應有的種種規劃等;中間章節則介紹中心平日應提供之多元服務及作業流程,同時如何與校園各級單位合作與聯結;後半部則描述與回應,現今中心應如何因應新興議題:在自殺、性侵、暴力問題上,如何使用工具評估與預測、何為有效之處理流程、治療策略與技術等等。本書可說是國內第一本針對台灣校園實務及新興議題所量身打造的專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若璋


  學歷: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諮商心理系博士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輔導諮商系碩士
  臺灣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系學士

  現職:
  私立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臨床心理退休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臨床心理退休教授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經歷:
  1. 私立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臨床心理教授(2017退休)
  2.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主任(2003至2013退休)
  3.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2008至2010)
  4.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客座教授 (有給職) (1997至1997)
  5.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主任 (1994至2004)
  6.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1988至1995)
  7. 美國聖伊麗沙白醫院住院心理學家 (1990至1991)
  8. 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1985至1987)
 
 

目錄

第一篇 一個和諮商中心有關的故事:與它的情緣   
第一章 我和大學諮商輔導中心的情緣:從很早很早以前談起   
第二章 30年的變化   
第三章 變與不變之間   
第四章 一個理想的大學諮商中心宗旨:以三級預防為主要目標及任務   

第二篇 建構大學諮商中心的組織及工作重點   
第一章 各大學依其建校理念及校園文化而建構其諮商中心目標   
第二章 理想的大學諮商中心組織、人力規劃與設備   
第三章 人永遠是諮商中心最重要的元素:諮商師的專業角色   
第四章 他們也塑造了諮商中心之文化   
第五章 服務對象及工作重點   
第六章 與學校其他單位的橫向聯繫   

第三篇 諮商工作基本運作   
第一章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諮商中心位置之選擇   
第二章 空間規劃及基本配備   
第三章 初次晤談的任務及分級派案   
第四章 諮商晤談次數與流程   
第五章 會談可結合心理測驗及團體諮商   
第六章 個案資料之記錄與保存   
第七章 諮商歷程中使用不同表單之時機   
第八章 諮商結束時需做之處理及記錄  
 
第四篇 中心實務的多面向、行政管理與訓練   
第一章 中心固定行政會議   
第二章 定期進行中心來訪者資料整理與統計   
第三章 常用的心理測驗   
第四章 個案不適切行為之行政處理原則   
第五章 輔導股長及志工訓練   

第五篇 初級預防的重點與內涵   
第一章 將心理衛生知能深植於通識教育各項學習層面內   
第二章 實施新生入學篩檢與後續關懷   
第三章 推展多元豐富的校園紓壓運動   
第四章 走入校園最前線,結合系學會活動並推行「學習夥伴/輔導股長制度」及義工教育訓練   
第五章 聯結舍監加強宿舍關懷   
第六章 活絡地方區域各項資源之連結   
第七章 舉辦徵文活動及電影欣賞活動   

第六篇 二級預防   
第一章 個別諮商之重點與流程   
第二章 團體諮商之性質與流程   
第三章 高關懷學生的諮商與後續追蹤   
第四章 導師輔導知能研討會與各單位合作辦理「橫向連結會議」   
第五章 區域應提供個案研討會及多元的進修管道來提升團隊專業知能

第七篇 三級預防:校園危機個案類型、性質、危機處理原則及團隊   
第一章 國內外大學校園危機個案類型與性質   
第二章 國內外學者建議的危機處理能力:一般性的模式與流程   
第三章 完備的危機評估是順暢進行危機流程的開始   
第四章 研究顯示目前臺灣校園在處理危機個案時的缺失   
第五章 總結   

第八篇 精神疾病之危機個案案例與處理   
第一章 思覺失調症引發之危機個案   
第二章 情感性疾患及自殺企圖的危機個案   
第三章 因其他精神疾患引發之自傷危機個案   

第九篇 性平議題及相關危機個案的案例與處理   
第一章 性平議題類型及校園性平委員會之設立功能與流程   
第二章 性騷擾議題之危機個案   
第三章 性侵害議題之危機個案   

第十篇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及恐怖情人的辨識與處理   
第一章 作者之校園親密關係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研究及結果   
第二章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個案的處理策略   
第三章 辨識恐怖情人特質及其處理策略   

第十一篇 校園心理師職務所造成的衝擊、危險與調適   
第一章 校園危機個案處理對心理師的衝擊   
第二章 心理師在處理危機個案或遭受暴力後的身心變化與調適   

第十二篇 諮商專業的困境與解決之道   
第一章 諮商專業仍待解決的困境   
第二章 從危機中看見諮商專業在校園行政制度面需盡速解決部分   
第三章 從危機中看見校園諮商專業仍需繼續加強訓練的面向   

附 錄   
附件一a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初談同意書   
附件一b 學生資料表(學生填寫)   
附件二 個案派案表   
附件三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個別諮商同意書   
附件四a 個案資訊交流同意書(調閱諮商紀錄同意書)   
附件四b 緊急送醫同意書   
附件五 個別會談記錄表   
附件六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個案轉介單   
附件七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個案轉介單   
附件八 導師轉介會談概況回報單   
附件九 教師轉介同意書   
附件十 緊急事件處理表   
附件十一 自殺防治通報關懷單   
附件十二a 不自傷保證契約書   
附件十二b 不自殺保證契約書   
附件十三 大學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檢舉書   
附件十四a 性侵害案件通報表   
附件十四b 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   
附件十五a 個別諮商流程圖   
附件十五b 心理諮商輔導中心各式表格使用表   
附件十六 接受諮商回饋表   
附件十七 結案記錄表   
附件十八 個案研討提案摘要表   
參考文獻   

 
 

前言

  完成這本書真不容易,它陪伴我度過生命中最黯淡、辛苦的時候,它是我的救贖。

  起心動念要寫這本書,是緣由前幾年在服務過三個公立大學後,我進入一所私立大學,當時是系裡心理學組唯一的教授,原以為可將我三十幾年服務大專院校的經驗,貢獻給這所私校,擴大其系所心理領域的視野,但逐漸發現這系所要的,只是我這「教授」的頭銜,好讓其可順利在評鑑時過關,其他的貢獻不僅是「多餘」反而是「妨礙」。在看盡該處的險惡,告訴自己不需要再把時間、眼光放在該系所,而應將三十幾年經驗整理出來,奉獻給目前仍在此領域工作的朋友們,因而開始動手寫書。

  寫此書開始時並不順利,因我還在與當時的生命難關奮戰:我的母親在那時已近百歲,面對老化及臨終問題,不停的進出醫院;而我每星期需帶著小狗奔波於臺北、花蓮間,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母親,又要與外勞及醫療體系奮戰,幾近崩潰,因此寫寫停停。之後毅然決然辭掉令我不捨但厭惡的工作,但至此母親的狀況更加惡化,直到2018年8月底她辭世,本書也只大約書寫了一半。而她辭世後的四個月,我快馬加鞭的清理居住45年的臺大宿舍,既是感傷又是疲累,期間不斷的感受腹部疼痛,起先只認為可能吃壞東西,引起腹部發炎,到12月初才診斷出是膽囊炎,之後命大撐完中國大陸在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講學;但之後就撐不過了,只能急診開刀。我心知肚明,這不僅僅是膽囊炎的開刀,而是我身體對我十年辛苦工作的回應。

  2019年的1月,是34年來第一次完全無法進行任何工作的時候,真實經驗到何為「身體虛弱」狀況,每天僅能抱著小狗,呆坐在新店新居陽臺,看著漂亮山景,卻陷入極端的憂鬱,不斷回顧過去34年學術生涯,同時質疑自己在大學擔任教職的點點滴滴,何者是真實具意義的,何者是虛幻且浪費生命的。

  2月初,有趣的是,我在1987年開始擔任清大諮商中心主任時,提供的第一個諮商團體,其中的五位成員到我家聚會,他們中,有人已擔任過大學物理系系主任,國高中老師、主任、動物園資深工作者及舞蹈教師,我們歡聚一堂,彷彿歲月從未流失,之後我找到當時的照片,相對於當時的清純,大家卻已步入中老年,連我心目中的這些年輕學生,現口邊皆掛著退休、老化的問題,真不敢相信32年歲月已如此流失了。32年間這五位成員,不時與我聯繫,從他們的口中,似乎當時的團體帶給他們有著深遠的影響與滋養,以至於在之後的32年間,他們不斷的回顧當時的議題與互動,並藉此回顧產生力量突破生命中的暗流,似乎諮商團體或諮商中心一些好的措施,對一個人生命旅程中,是具有影響力的。本書快完成的 2019 年 7 月,我與這些成員又重新回到清華園(同時多了一位特別從上海趕回的成員),回到當年團體結束時照相處,發現原有的螺旋梯已被拆除,而我們就在附近拍了 32 年後重聚的照片(請參看照片),聚會時,成員們爭先恐後分享他/她們目前生活的掙扎,及如何努力掙脫困境,而我這過去的團體領導者,反而角色互換,成為認真吸收學習他們生命故事的成員,結束後讓我深深感動與相信:好的團體諮商之長遠影響是遠超過我們想像的,也加強我更堅定要完成此書的決心。

  重回清大校園,自然發現很多的變化,許許多多新建築林立,校園明顯比以前多了許多附近居民參與的影子:有教會牧師在訓練其同工教友,有社區銀髮族在校園跳排舞,在校園穿梭的同學衣著也比過去時髦多了;逛著逛著大家不約而同談到當年駭人聽聞的清大洪曉慧殺人事件,也心有所感地談到近年大學校園不只是一起而是多起駭人聽聞的兇殺案,如臺大潑酸殺人案;是的,三十年大學校園文化在變動中,諮商中心工作也處在變動中,不再像當年多只是提供諮商會談、心衛教育而已,現在不時需處理各式各樣的危機個案,如企圖自殺、遭受性侵、暴力的個案,甚至有時還要處理駭人聽聞凶殺案之倖存者,這些變化與工作皆會在本書第一、八、九、十篇提及;而重點是諮商中心工作性質已在轉移變化中,坊間卻沒有一本宏觀的教科書,教導諮商中心的工作人員要如何因應這些新變化與新挑戰。

  本書快完成時,我已完全脫離學校系統退休下來,近兩年成為所謂的執業或行動心理師,我在臺北與新竹兩地執業,一星期約有十名左右各式各樣個案,這些個案身分背景差異蠻大,從竹科經理、工程師到家庭主婦、女工、工廠作業員;也涵蓋各種不同診斷:從憂鬱、焦慮、解離、轉化到親密關係暴力及婚外情,每星期看完個案會談結束時,我都會問自己:在社區與大學諮商中心這兩種不同場域工作,它們的相同點及不同點在哪裡?同樣是憂鬱症個案,我在此兩不同場域進行會談所採用的策略方法會有所不同嗎?經多次反思,我的答案是,在這兩場域的個案問題,即使可能是同一診斷,性質卻是不一樣的,因此做法也要有些不同。一般而言,大學內的個案問題相對還算簡單,多是由於目前的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及原生家庭長期議題帶來的交互影響而產生問題,比較是發展性質的,也因而相對的好處理,可塑性高,只要諮商員提供相當程度的關心支持及合宜策略方法,就可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不像社區裡個案,有來自原生家庭的問題,還摻雜著現今核心家庭及姻親關係等等問題,又加上工作壓力及老闆要求,同時年紀漸長後許多因應模式跟著固著,相對的改變較緩慢,也就是說,社區個案較複雜難,進行策略時思考要更多元;但反諷的是,在社區接案反而比在大學諮商中心較少處理到緊急危機個案,兩年多來我僅協助兩位個案就醫住院治。思想至此不禁非常同情,目前在大學諮商中心工作的年輕諮商員,如在本書的十一及十二篇提及,許多這些年輕諮商員在學校系統完全沒上過校園危機處理課程,在實習時也未受過好的危機評估及處理訓練,一旦就職後,卻發現在大學內要處理許多性侵/騷擾、親密關係暴力、精神疾病急性發作、自殺自傷等危機個案狀況時,沒有人可學習討論,又沒有一本教科書或手冊可參考作法程序時,真叫他們處理得手忙腳亂,精疲力盡,也不確定是否處理得宜,會不會反而造成更多的問題,甚至有些諮商員後來都產生了「替代性創傷」。過去五年,我大概不下有五十次,受邀在各大學舉辦的危機個案處理研討會裡討論以上的問題,許多年輕諮商員都告知類似上述的困境,並頻頻催促是否可盡快出版一本如何處理大學危機個案的書籍,讓他/她們在處理這些個案時有所依循,我想此書的誕生出版也算是對他/她們需求的一種回應了!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638410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我和大學諮商輔導中心的情緣:從很早很早以前談起
 
一、1980年之前
 
40年前,在我進入大學時,當聽到「輔導」兩字,大多聯想到教官的「指教」;而聽到「諮商」兩字時,多數人的聯想則是人本主義大師「羅吉斯」的大名;當時心理學界是行為主義的末端,人本心理學開花的時代,而「羅吉斯」就成了當時年輕教師及學生的偶像,他宣稱的:「人只要充分地被尊重、同理,生長在溫暖的關懷中,就可以逐漸的成長、茁壯及自我實現」;這種主張,在臺灣的心理學界幾乎就是人道主義的代表。而當時救國團「張老師辦公室」所提供的諮商訓練,比許多大學心理學系還紮實,因而吸引了眾多各大學心理學菁英學子加入;在大學時,我也成為其中的一名義張,當時從督導/同儕的回饋及自己參與諮商工作的喜悅中,悄悄的種下了我日後要以諮商/心理治療作為終生志業的允諾。而這些接受張老師訓練的菁英學子,日後也大多任教於各大學之心理學系,至今仍對臺灣之心理學界有重大影響;但,就我的記憶,當時的各大學雖已有諮商的訓練,但並沒有成形的諮商或輔導中心,學生們也幾乎從未使用過諮商中心。
 
本人在大學後於1975年開始至中學任教,那時不少國高中學校已有輔導學生的單位,許多稱之為「輔導室」,多由師大的教育心理系或教育系畢業的同學擔任輔導老師,本人也擔任過此角色。但當時,雖號稱為輔導老師,在學校的角色仍以教課為主,鮮少真實有機會輔導或諮商學生;學校內同仁也鮮少會轉介學生來輔導室接受輔導或諮商;輔導室在當時仍有「訓導」及「說教」的色彩。
 
1977年遠赴印第安納大學修習諮商輔導碩士課程;當時該系所亦鼓勵學生至印大諮商中心接受諮商歷程,但並未積極推銷諮商中心,當時的同學們也鮮少有自己接受諮商的概念與想法,因此在1980年前,大學諮商中心對我而言,仍是個陌生的場域。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與每個奇想相遇】兒童故事小說展~遨遊文字世界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懸疑推理小說展(止)
  • 橡樹林全書系
  • 性別主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