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被低估的內向者優勢
眾所周知,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和強調團隊合作的外向型社會。人們從出生到死去,幾乎每一個階段都會處於各種心理壓力下,長時間「經歷著歧視和被歧視的階段」。在社會上,人對人、人對某一群體,甚至群體對群體的歧視,這種涵蓋不同範圍的非理性關注,往往會造成許多意想不到的悲劇。外向性格的社會,對內向性格的歧視似乎是習以為常的,甚至是無處不在的。
很多家長從孩子小時候起,就讓他們參加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動,希望小朋友培養外向的性格。也就是說,在大人的觀念中,性格內向不利於孩子往後的成長,會將孩子帶入弱勢的境地。照一般邏輯看,內向者的成長很艱難,未來要獲得人生的成功更是困難重重。
外向的人熱衷社交,他們熱情、愛說話、充滿自信、喜歡交友。這類人在各類社交活動中頗有長處,適合表演、教學、指揮、管理等領域。外向的人大都願意與他人共處,在其他人面前他們會顯得精力充沛,崇尚冒險且經常表現出領導才能。相反,他們不愛自己一個人做事,會覺得沉悶、平淡。
正是由於今天的社會推崇外向性格,方便人們互相了解、互相共事等,使性格內向的人時常被認為是「怪人」。但是,世界上有多少人性格屬於內向呢?許多研究者得出不同的結論,有二五%之說,還有五○%之說,最多的甚至接近五七%。在那些令人羨慕的各行各業成功人士中,則有近七○%的人屬於不同程度的內向性格。有天賦的人當中,內向的人反而居多,這是比較客觀的現實,儘管並非所有內向者都有天賦。
一般人對於性格內向往往存在誤解,認為性格內向的人就是害羞,不喜歡與陌生人相處。從行為學角度來看,內向與外向的區別是他們行為動力的來源。內向的人喜歡一個人做事,沒人打擾就特別有精神;而與別人在一起,環境嘈雜,就會覺得疲憊。相反地,外向的人在人多的地方就非常活躍,充滿動力;當外向者一個人獨處,他們就感到無聊。
其實推倒思想的壁壘,就能看到硬幣的另一面:內向性格表面上的缺點,可以轉換成為相應的優點。
性格內向的人喜歡安靜和低調,是因為他們可以透過思考恢復精力,找到做事最有效的辦法,比如一個人靜靜閱讀、寫作、繪畫等。因此,許多藝術家、作家、雕刻家、作曲家和發明家都是非常內向的。
大部分內向者不善於社交,但並非不能夠與別人交往,只是更容易在一個人或很少人參加的活動中感到快樂,或者只喜歡與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內向的人並不是完全不食人間煙火,不和別人交往,他們通常願意與親密的朋友、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交往。所以,內向的人遍佈在一些專業領域裡,他們往往熱衷探索,樂於發現新事物和新經驗,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像愛因斯坦、比爾•蓋茲、華倫•巴菲特、希區考克、村上春樹……另外一些出入各種場合,被閃光燈和粉絲包圍的影視明星,很多也是內向者,如茱莉亞•羅勃茲、梅莉•史翠普、克林•伊斯威特、湯姆•漢克斯、哈里遜•福特……因此,認為性格內向就無法與大眾交流,是不準確的。
很多人認為性格內向的人通常不喜歡說話,為人冷淡,其實他們只是言語謹慎,說話需要經過仔細思考。他們在參加活動時一般都不愛出風頭,不希望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往往更願意做聆聽者。即使關心身邊的朋友加入閒聊,說話也很小心謹慎。總的來說,性格內向的人在這個社會其實有不少優勢:與較少的人合作工作融洽、做事獨立、思維靈活、富有自省精神、有責任感、有創造力、有分析能力。而當前很多社會領域,過於依賴外向性格的人,其實是因為不了解內向者的優勢。因此,就會對性格內向的人產生錯誤的判斷:不友善、書呆子、缺乏社交能力、不會與他人溝通、不喜歡親近別人、沉默寡言、獨行俠、隱居……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絕不應該認為自己的性格存在很多缺點。你完全不必感到自卑,不需要對羞怯、膽小、敏感、不敢外出等心理感到煩惱,忽視自己同樣存在的冷靜、謹慎、專注、善於傾聽、有洞察力等潛力。
換句話說,生活中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固然有強大的進取心,他們能言善辯,是社交領域和職場中最耀眼的寵兒,但他們也會面臨思維不集中、計畫容易出現紕漏等職場大忌。
為什麼大多數內向的人都容易受到猜疑和誤解?許多外向的人會帶著奇怪的眼光審視內向者的各種表現,甚至內向的人自己也都經常無法理解自己。他們習慣在一個時間只專注於一個活動,並且通常三思而後行。
在現實生活裡,外向的人能得到大多數人的欣賞和重視。而現在,應該讓性格內向的人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所長。我們最應該正視的一個誤解是,盲目地讓那些內向的人去適應外向型的社會文化並強行改變自己。我們需要澄清事實,讓每一個人客觀地欣賞自己固有的個性,儘管我們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本書的目標就是要讓大家冷靜地審視自己,盡力發揮優點,盡力修正缺點,毋須矯枉過正、刻意從眾。
本書將透過三個面向,讓讀者學習到:一、如何客觀判斷自己是否是性格內向的人;二、該藉由哪些方式來深刻理解、適當提升內向性格的潛在優勢;三、具體該如何運用內向的性格優勢,來應對現實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透過對內向者的各種優勢和劣勢的綜合對比,對內向性格的表現進行深入探討,為性格內向的人指明,如何利用他們的個性來創造並享受美好的生活。書中內容涉及學習、工作、社交等等。書中有應對的策略、管理的方式以及很有價值的建議,不僅有助於內向者在外向世界裡生存,也有助於內向者獲得真正的成功。
推薦序
內向是一種人格特質
褚士瑩(作家)
我從小就是一個內向、害羞的孩子。
小時候,我不敢面對快速朝我飛來的棒球,於是我被教導,對於害怕的事情要「勇敢」。我也時常被大人斥責,告訴我說話的時候要大大方方,不要「像蚊子叫」。幼稚園畢業園遊會的時候,我被迫跟其他小朋友穿上白色的三角內褲,戴著又大又長的粉紅色耳朵,光溜溜地在所有大人面前跳兔子舞,我難堪地哭了,大人只叫我「別擔心」,就把我推上場,我到現在還留著那張穿著白色內褲兔子裝,哭喪著臉站在其他小朋友後面驚慌失措的照片,大人卻在一旁殘忍地笑著。
我長大了以後,雖然沒有因為這樣變成勇敢的大人,但是到法國學習哲學思考,讓我學會思辯,於是我變得「無懼」。我喜歡無懼,但仍然不喜歡一般人說的勇敢,因為在我眼中,那種允許自己穿著可笑的兔子裝上台扮可愛的勇敢,其實是接受了別人對自己的暴力,也是自己對自己的暴力。
我長大了以後,常常上臺演講、進行課程跟工作坊,甚至擔任各種主持工作,但是我的聲音並沒有變得聲如洪鐘,因為我覺得別人在沒有必要大聲說話的時候大聲說話,或是空泛的話說得又多又篤定,並沒有讓我覺得帥氣或是羨慕,只會覺得我的耳朵被施暴了,因為聽到了我並不想要聽到的聲音。我想確定我說話時,只說我該說的話,讓該聽的人聽到。
十歲的時候,我下了一個任性的決定,那就是再也不穿父母為我選擇的衣服。因為我穿著別人幫我選擇的衣服時,我其實是別人,不是自己,這件事讓我感受到莫大的痛苦,所以我鼓起勇氣向父母做了這樣的聲明,雖然他們無法理解,甚至因此對我發脾氣,但是我的堅持讓我從此再也沒有為穿著困擾過。
一個內向、害羞的孩子長大了,只是變成了一個內向、害羞的大人。
但是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很多人都聽過「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但是不一定知道早在二○一二年,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就已經取消了亞斯伯格症這個病名,二○一三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也將亞斯伯格症的診斷從手冊內移除。
既然不是病,亞斯伯格症也就不再需要治療,因為對大多數成人來說,亞斯伯格症通常已經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亞斯伯格症如果不是病,那是什麼呢?有些醫師說,那就是一種「人格特質」罷了。
就像亞斯伯格症,內向也不是一種病,甚至不需要被視為是一種問題,而是一種人格特質,唯一要做的,就是內向的人要如何看待「內向」這個特質,並且要跟內向用什麼樣的共生關係,一起生活。
珍惜自己的內向,如同珍惜自己其他的一切人格特質,因為那就是真正的自己。沒有人能夠成為別人,也沒有人應該成為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