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
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小時候,父母總是對我們說:「你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到一所好大學,才可以找到好工作,才可以對社會有貢獻,做一個有用的人。」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我們從小的使命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學」,為了這個使命,從小學到高中,我們在不同的大考、小考中,整整奮鬥了十二年。
隨著我們走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一種莫名的興奮與失落頓時湧上心頭。現在的我們應該做什麼?我們應該為什麼而奮鬥?我們應該有什麼理想?每一個大一新生,都會問自己這些類似的問題。有些人找到答案,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有些人卻沒有。
大學四年,你可以參加各種千奇百怪的社團,可以和漂亮女孩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更可以成為打工狂人,努力賺取外快……這四年你可以自由的呼吸、放肆的激情、奔放的成長,只要你小心,不要被這種生活的繁華和豐富迷花了眼。
比較而言,現在高中生的考試壓力不再那麼大,再混的學生,也可以混到一所大學,只要你不是非得和自己過不去,一定要考上超級名校,那麼,大學,似乎依然是一個樂土。大學生的生活,依然看起來非常耀眼和好玩。
真的是這樣嗎?
那麼,快畢業的大四學生在痛苦什麼?
易進難出。不管我們承認與否,大學畢業生已經不像二十年前一樣的搶手,每到畢業的時候,那些吃喝玩樂四年的快樂面孔,立即面臨現實的壓力。易進難出的大學局勢已經形成。過高的升學率所帶來的,除了快樂,還包括大學生、大學畢業生由原來的搶手貨變成過江魚蝦。你不知不覺感到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和你一樣的學歷的時候,當心哦,這個時代,大學畢業證書,可能已經和身份證一樣,成為每個人都有,但是對每個人都沒有什麼用處的東西。
所以,現在的大學生,其實要比二十年前的大學生可憐得多。因為大學四年,變成並不只是開心玩樂的四年,它還成為必須為以後的求職、求學打下基礎的四年。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頻繁參加各種活動的同時,就不可能靜下來好好讀書;你刻苦讀書的時候,又沒有多餘的精力顧及其他,有很多人不是變成書呆子,就是閒人一個。等到離開學校,奔走於各種面試的時候,很多人開始心虛了,有些人後悔沒有多學幾門專業課程,沒有多累積一點社會經驗,有些人後悔選錯科系,可惜世界上並沒有後悔藥。
有很多學生愁眉苦臉的問我,是不是我們非得把自己搞得像高中生一樣,才有可能在畢業的時候順利找到工作?那麼,大學還有什麼意思?
為什麼不想一些辦法,兩者兼顧呢?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目標,然後制定計畫,安排進度。
我的朋友小君,某國立大學新聞傳播系畢業,總是精力充沛,充滿信心。大學四年,她成績優異,更是學生會的會長,為人風趣幽默,朋友眾多。她的大學生活,豐富得讓人羡慕——大學第一年,她除了認真上課,還廣泛選修傳播系的相關課程,並且參加不同的社團,經由這些課程,她瞭解自己的專業。第二年,她選修國際金融的課程,確定從事財經新聞類工作的目標,第三年開學前,她完成在一家報社的實習,實習結束以後,一直在某家報社做兼職記者。第四年,她一邊學習,一邊找工作,現在已經成為知名週刊的專欄記者,她稱得上是規劃自己人生的高手。
做好每一件事,第一重要的是信心,第二講究的是策略,第三還要有技巧。過好你的大學生活,從優秀學生中脫穎而出的致勝秘訣,絕不是高智商、名校的光環,而是你個人的努力以及你的方法,如何度過重要的大學四年時間,值得我們認真的思考。在四年時間裡,不僅僅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學習,如何生存發展,如何為人處世……大學裡需要學習如何成長的方法。
既然你已經讀到這裡,不妨看看下面提出的一百件事,包括學習、生活、娛樂、處事等各方面,不一定每一件事都要做到,選擇適合自己的事情即可,只希望它對你的大學生活可以有所幫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方式,相信看了這一百件事,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善的規劃寶貴的四年時間,也許你會有其他的選擇。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是你自己讓你變得和別人不一樣。成功靠自己,從現在開始,立即行動,相信自己,你就可以脫穎而出。競爭是一種挑戰,你的生活由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