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閔說:「這十七篇文章,彙整成為一本新書,它將內建一個時間性的敘事理路,我覺得這個理路是文章自己手牽手,自己走出來的。我們可以看到一支空間從三合院出發,時間跨越世紀的失散隊伍,人物散在護龍、無尾巷、芒果園、曾文溪堤。我列隊其中,一下脫隊,一下乖乖排好。有時拿著手機側錄,有時東張西望,有時大開直播,有時就只是隨隊低頭默默地走。」
《賀新郎:楊富閔自選集》全書一氣呵成,充滿作者對於文體追求、形式摸索,乃至內容生產的繁雜思考,而文學創作的基本單位──語言文字,則是選集收錄的美學準則。《賀新郎:楊富閔自選集》更是一份來自富閔的文學契書,對於文學創作的超前部署,熱情預約台灣文學的下一個十年。
本書特色
★ 《賀新郎》為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臺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之原著作者楊富閔回顧自己十年創作的自選集。
★ 《賀新郎》選錄楊富閔文學歷程的代表作品十七篇,一方面帶領讀者穿越楊富閔十年以來的文業長廊;與此同時,透過打散重編,全書除了宛如為一則全新的長篇故事,亦彰顯了楊富閔文學的另類視野。
★ 《賀新郎》是楊富閔對於「當代」/「文學」的提問與回應。
推薦書評
「賀新郎」最讓人玩味之處在於「賀」字──如果「新郎」是作者對自我的期許與祝福,那麼,「賀」的主體又是誰?我認為這個動詞某種意義上指陳出他長年以來作為一個故鄉書寫的觀察者位置:「賀」使作者的自我在這裡裂解為二,兩個富閔悟空猴毛般地變現。而書寫者彷彿掉落出紙紮人偶外的主體,將自我指稱為一個客體來道賀:一位新郎,新人──新長成的人:對那將要成為「新人」的「我」作揖道賀。這一彎身,既是告別,同時也是新生的開始:彷彿喜喪的最後總要用一串鞭炮來作結。──言叔夏,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楊富閔是一個有志於鍛造獨特文體,對書寫仍懷抱信念的說故事的人。他的文體綜合抒情風格和本土主義,幻想與現實,告白體乃至地誌書;他的信念奠定於對世界的「愛」。文體的持續生長讓楊富閔的故事有容納、反思各種異質的超彈性,而「愛」的能力則使他仍信守書寫對於真誠的承諾。《賀新郎》是楊富閔的十年自選集,當為認識這位大內楊先生的最佳管道。現在,讓我們掌聲歡迎——楊富閔。──鍾秩維,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
楊富閔很會說故事。藉由《賀新郎》收錄的十七篇作品,他帶領讀者走進他的家鄉大內,跟他一起經歷成長的起伏。不論是祖孫二人趴在陽臺乘涼,還是與友人成群結隊在三合院放煙花,富閔娓娓道出鄉土生活的點點滴滴。日常的細節在《賀新郎》中交織出非常的情感,既讓人對大內的風土人情嚮往不已,同時又使人因鄉親的生死老病而感慨傷懷。在悲喜交集之間,我們看到富閔遣詞用字的靈巧,也看到他對感知世界有着細膩的把握。──許明德,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