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這一輩子都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亟思越寫越簡單,因為我認為知識沒有那麼複雜,所謂江湖一點訣,只要抓住關鍵點就可全部貫通,所以無論我是在講課、企業管理診斷、心理諮商,我大多是一語道破一針見血。曾經,有學生向我說:老師,您講話好毒,可是很爽!因為我直接點出他作品的最大盲點,現在他在某大城市當電影導演了,還得獎呢!曾經,我老表姊在車上訴說她的苦處,我聽完回了幾句話,她回說:原來,您怎麼可以用幾句話就把我一生的困難疑惑解決了,兩年後她就無憾地走了。
一個簡單的道理,可以直接說,也可以包裝成看似學術的外衣,讓外人望之生畏,感覺進入深奧的大殿堂,要努力研讀才能獲取箇中精要,但是當他鑽研成為一方大家之後,才豁然頓悟,原來道理就這麼簡單;要塑造學問術數的權威感,卻要犧牲這麼多年研修一堆刻意創造的專業知識,最後才講出簡單的答案。這就是學術經濟學,也就是說您要花五年的學費才能「全部悟透」,否則,一小時就講明白了,這個學費能夠收多少?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原本的知識是簡單且基本的,後人就依個人的感想與創意增添上去,或是另創新詞,更有甚者,根本不是這門學問,也靠過來沾黏一下,對外也說這個理,所以原本只有三個點,最後呈現的就高達十個點,要學習十個點的知識,最後才知道只有三個點是真的道理。最明顯的情況就是行銷,本來只有幾個簡單的架構就可以說明整個市場運作,後來又發明一堆新詞,什麼第八項修養、藍牛、深海戰略等(名詞都修飾過),最終都只有一個理。
我求學問只有一個道理,就是宋‧張載《經學理窟‧義理篇》所言:「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胡適先生也呼應:「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所以當大家都在延伸易經的卦意爻辭在人生道理上,我卻對於易經在商朝成書之因產生好奇心,因而出版了「易經原意」乙書,封面兩行字就是整本書的主軸:刪除孔子注述,只留本卦和爻辭原始版本;以天文考古上古史文獻,探究易經成書之原意。
我自小就是喜歡亂塗鴉的,師從李仲生老師學習現代藝術,也開過個展,對於圖像感覺特別靈敏;看易經亦然,腦海中總是會組成一些畫面,慢慢地,我發現使用一棟六層樓的說明方法,配合現代的語言去詮釋爻辭,還是可以講得通的,而且可以降低初學易經讀者的恐懼感,我希望的是,這句話「易經,好難喔」從此消失。
我希望這一本是入門易經的「真正第一本」,讓您讀了有興趣,有一種撥雲見日的快感,您就會繼續研究下去;我也很歡迎您拿這一本書向老外介紹易經,因為文字淺顯容易翻譯,而且我刻意畫西洋樓層更有親和力,如果一本書可以當作文化外交,也是一件功德了。
原來 謹識
於桃園南崁
202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