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健檢做完了,然後呢?
習醫近三十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人為什麼會生病?
長壽村的人和台灣人,誰比較健康?在台灣,我們擁有設備齊全的醫學中心、優秀的醫療人才,甚至在醫學常識、消費能力、食品衛生、農業科技等各方面,都遠遠優於長壽村。但老實說,台灣人真的比較不健康。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在於台灣人違反了健康的基本原則,以及坊間充斥了各種迷思。
破除以訛傳訛的健康迷思
這八年來,我之所以不斷寫書的目的,就是要宣導正確的健康知識,以及破除以訛傳訛的健康迷思。
在這資訊爆炸的世代,隨便上網或打開電視,就可免費獲取大量健康知識,但是正確性如何,卻無人追究,甚至醫護人員宣導的觀念,也隨著醫學日新月異,可能後來被推翻、修正。
追求健康其實很簡單,就像學英文一樣,只要符合「聽、說、讀、寫」的順序,任何人都能說得一口好英文,但是,違反這個順序,卻怎麼學都學不好。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想要健康,必須遵守一些基本原則,一旦違反,就要付出代價。
健檢異常不等於生病
台灣是我見過最流行健康檢查的地方,而且96%的成年人檢驗數值有異常。但是,大多數人拿到檢驗報告之後,卻沒有醫師來詳細解說,頂多只是被告知要清淡飲食、體重控制而已,或是醫生直接就開降血壓、降血糖、降膽固醇、降尿酸藥物,定期服用。
其實,在<健檢異常>和<生病吃藥>之間,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但現今的醫療體系,卻對此沒有太多著墨。我寫這一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彌補這個鴻溝。
台灣現行的健檢流程,有兩大問題,第一,健檢報告未仔細解說,讓民眾有看沒懂。第二,對於異常數值,沒有積極有效的應變措施。市售健檢書籍也不少,但都蜻蜓點水,不夠深入,無法滿足廣大民眾需求。有鑑於此,我決定要寫這本書,並從自然醫學的角度,深入剖析健檢的十二大迷思。
本書對於膽固醇、血糖、血壓、尿酸、甲狀腺、、、等等問題的探討,超越目前主流西醫的認知架構,甚至和主流衛教有很大差異,不管您是一般讀者或是醫療人員,請以開放心胸(open minded)來閱讀,保證會有很大的收穫。
不管是公開演講或是寫書看診,我所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根據的,絕不是憑空想像,因為我必須對我的專業負責。從第一本書開始,我就想要在書中重要觀念後面註明出處,並在書末附上相關文獻,但是,基於種種原因一直無法如願。不過,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我在本書的第一章做到了,這是因為該章的觀念實在太新穎了,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口水戰,特別附上文獻出處,好讓持有不同意見的讀者可以先閱讀那些權威期刊。
能治病的就是好醫學
自然醫學是一門既古老又新穎的醫學,歐美幾千年來的醫學,一直都是自然醫學,翻閱以前的藥典和醫學院課程表就可證實,直到十九世紀末,主流醫學受到化工業的影響而逐漸轉型,經過二次大戰的洗禮,化學製藥業的蓬勃發展之後,才演變成當今注重人工藥物與手術的醫學,已經和傳統的歐美醫學大相逕庭。很多人不知道,現代的主流西醫,其實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自然醫學才是歐美的傳統醫學。二十世紀初,美國的自然醫學因為人工藥物和手術的興起,曾大幅衰落,但二十世紀末,因為主流西醫對慢性疾病的療效不彰,又開始受到民眾的青睞。
很多人以為自然醫學只能透過補充營養品、草藥,或是調整飲食來改善健康,殊不知,美國的自然醫學教育必須經過正規醫學院訓練,畢業後可考自然醫學醫師執照,也能診斷與開藥。很可惜,台灣目前沒有這個科系、也尚未開放這類的醫師執照考試。美國的現代自然醫學,早已脫胎換骨,在古老的基礎上注入了現代科技,從順應自然的角度出發,有相當傑出的效果。美國的自然醫學醫師大衛伍德說,運用自然醫學的方法,80%以上的慢性病都可以逆轉或痊癒。
醫學之目的在於救人,因此不分古今中外,只要能治病就是好醫學,就有存在的必要。例如,主流西醫、中國醫學、自然醫學、整脊醫學、甚至印度醫學,都各有獨特的優點,但同時也有不足之處,若能整合運用,相信必能相輔相成。像是美國有許多州,民眾可依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方式來就診,而不同醫學之間也彼此尊重,互相轉介,這才是為全民的福祉著想。若是因為專業知識的不同,而彼此對立,甚至排斥病人去就診,可能會阻礙治癒的機會,損失的是全民的健康。
醫學浩瀚,出書匆促,若有錯誤之處,還盼各方賢達指正,以利再版修訂。來電請洽<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02)7741-6766,或於<陳博士聊天室>部落格留言,也可到我的臉書官方粉絲團互動。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健康迷思能夠越來越少,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好又活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