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時代的縮影,故事的魅力
在我的日常風景裡,跟中學生分享生命的故事一直是快樂的泉源。因為有事可說,孤獨的存在彷彿就擁有了慰藉。交換彼此經歷或耳聞的故事,也成了聯繫情感的方式。
日前讀到一份最新公布的研究調查,頗覺怵目驚心――衛福部國健署106年度「高中、高職、五專學生健康行為調查」,透過問卷研究學生心理健康、在校情形、家庭支持這些指標。調查結果顯示,高達25.8%的學生表示同學不和善且不樂於提供協助,有這種感受的男生占該性別受訪者的32%,女生則為18.7%。另外,10.3%的學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寂寞,男生為10.4%,女生為10.1%。6%的學生表示一位親近的朋友都沒有,一成一的學生曾計畫自殺。這些數據也顯示,男生的發生率均高於女生。青少年身心變化劇烈,內在心理與外在世界的統合是一大難題。當前的網路虛擬世界固然提供了情緒的出口,但是終究無法取代現實生活的人際往來。
在最孤單無助的青春期,閱讀改變了我的人生。與某些可親的朋友在文藝營相識,分享各自的閱讀史,總能為生活灌注能量。我始終相信,文字是最好的陪伴,而且永遠不會背叛自己。
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裡提出文學批評的幾個重要元素:宇宙、作品、作者、讀者。這些元素產生的關連,讓文學研究顯得繁複有趣。這本書的書名將兩種比喻並置,鏡與燈分別用來形容心靈狀態:「一個把心靈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個則把心靈比作發光體,認為心靈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從柏拉圖到十八世紀的主要思維特徵;後者則代表了浪漫主義詩人心靈的主導觀念。」有些作品讓自己深受感動,閱讀過程中,我總覺得內在的小宇宙被溫柔地照亮了。於是忍不住要逢人報信,說說自己受益於這些作品之處。
煩勞的工作之餘,為青少年編選讀本,一直讓我樂而不疲,好像在跟昔日高中時期的我往復對話。藉由深刻對話,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也會產生流動變化。「我」的鍛造、打磨,或許可以透過閱讀來完成。青春時期追問著「我是誰?」、「我該往何處去?」,文學作品裡的答案或可成為一面光潔的鏡子。從他人的眼光理解人情、人性,同樣可以加深自我的理解。
繼《青春散文選》之後,再次與吳岱穎老師合編《青春小說選》,期待以十二篇魅力獨具的故事成為生活的陪伴。《青春小說選》的編選原則,以「好看」為先。這裡所謂好看的小說,是指說故事的精彩程度。人物形象、敘事模式、主題意識、文字功力……,在在都是衡量的準則。此外,基於教學需求,能否適用於課堂討論,也成為選擇的考量之一。這段時間,強迫自己大量閱讀短篇小說,閱讀地圖不斷地擴展,看到無數的好風景。比較可惜的是,某些私心喜愛的篇章礙於版權因素無法收錄進來。
《青春小說選》本篇收錄翁鬧、鄭清文、史鐵生、李昂、嚴歌苓、郭強生、賴香吟、胡淑雯、張耀升、葛亮、楊富閔、林育德十二位作家之代表作,以時間為主軸,按照作者出生年由近而遠排列。每一篇小說背後,暗藏作者的心靈映象,也負載了時代的縮影。編選之初,並未預設「文學與歷史」、「文學與社會」這類課題,直到授權完成篇章名稱確定之後,才發現小說作為載體,隱然有歷史切片在其中。本書編輯體例分為:小說文本、作者簡介、導讀賞析,邀請讀者一同悠遊於小說世界。書中盡可能不以文學派別、主義潮流、套語術語來框限這些作品,只希望單純地訴說與這些作品相遇的心情。
這十二篇作品,有敘述職業摔角的,有書寫當代臺灣鄉土生活的,也有刻劃海外華人移民血淚的……。日本殖民統治、二次世界大戰、二二八事件、文化大革命、臺灣解嚴,諸多歷史事件與小說文本亦可互為參照。此外,性別議題、職涯探索、多元文化這些面向,亦可藉由小說文本展開討論。書中有些篇章已經改拍成電影,小說與電影的對照欣賞,也別有趣味。
一〇八年新課綱開始實施,在加深加廣課程方面,《青春散文選》、《青春小說選》或可作為「各類文學選讀」、「專題閱讀與研究」課堂教材。這套選集亦適用於多元選修課程,如「電影與文學」、「文學創作」。如果還能許一個小小的願望,那便是用文學照亮生命,讓這個世界可以迎受希望之光。
凌性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