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繼《日治時期台灣的初等教育:校園生活、補習文化、體罰、校園欺凌及抗拒殖民形式》(2013)、《圖解台灣教育史》(2014)以及《走出閨房上學校──日治時期台灣雲嘉地區的女子教育與社會事業圖像》(2017)等三本關於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專書之後,民間學者蔡元隆及黃雅芳又要出版這本《讀冊真趣味――從懷舊老物件看日治時期台灣教育》的新著作。書中的內容是以日治時期的學制為主軸,也就是由初等教育(含公學校、國民學校、公學校與小學校的高等科、小學校)、中等教育(含中等學校、實業學校、實業補習學校、師範學校、高等學校尋常科)、高等教育(含專門學校、高等學校高等科、帝國大學)。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對於日治時期的台灣教育學制有整體的了解,不再如過去一般看到有些文章提到「高等科」時,不知道他所指的是哪個階段。所以這本書將有助於有興趣了解台灣教育史的讀者,掌握日治時期的台灣教育學制。
本書另一個特點是照片與文字敘述並陳。在每個學制中,作者會以某個主題作為陳述內容,比如在中等學校階段提到了帽子與徽章、台中第一中學校、嘉義中學校、基隆中學校、學校軍事演習、高女生的碎花小提包……等。受過了學院訓練的讀者或許會質疑,為何以這些作為題材?論述內容與引用考證的資料是否不夠充足等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確實無法由這本書中得到解答,而且作者似乎也沒有興趣回答。作者較想透過這本書傳達出來的是,由教育學者而非歷史學者的方式教導讀者認識台灣的教育歷史。所以在文中沒有許多考據資料的堆疊,只有一些與照片對應的文字陳述。這可以使一般讀者清楚地了解內容,增加有關的教育知識。同時配合書中的照片,可以加深文字敘述內容的印象。至於這些照片,有些是作者訪談時受訪者所提供,但大部分是作者自費購置得到。這些一手資料取得不易,卻可以看出作者對於研究台灣教育史的用心與投入。相較之下,大學中的歷史相關系所或研究機構,有時就能得到民間捐贈的大批完整史料。作為一個民間學者,就只能望之興嘆了。
這本書出版,是作者將日治時期台灣教育活動的知識以通俗的方式編寫而成。它是一本了解當時教育制度入門的書,透過作者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應當能夠滿足歷史讀者們了解台灣這段教育的求知欲望與好奇心。
朱啟華(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專任教授)
從一顆種子直到枝繁葉茂……
2007年,正在就讀教研所碩班的元隆來找我當指導教授,題目是關於日治時期嘉義市公學校的研究。雖然關於教育史的研究很難得,但是我並沒有特別看重這本碩論,也想著他就如同一般研究生隨著畢業就不碰研究了吧?沒想到,元隆把這顆研究的種子紮紮實實地,埋進了土裡。
後來的他,不斷的用心澆灌。於是在日治時期教育史的園地裡,耕耘出一篇又一篇的相關著作,一本又一本的專書,同時他也逐漸蒐集當時的教育文物,在臉書粉絲團『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小辭書』中不定期分享歷史文物小常識,帶出一個個舊時代的文化點滴。從公學校到女子學校、雲嘉各國小的校史研究、日治時期文物蒐集與撰寫,他持續從多元方向爬梳與深化台灣教育文史的領域。
這本書是元隆的第四本專書。他不從深澀的學術論述著手,而是以日治時期相關文物引出教育史事件的介紹或澄清。以第二次《台灣教育令》學制為骨架,使用議題列點的方式搭配數百張一手的文史資料,企圖翻轉教育史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期待能讓更多年輕的一代藉此了解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過往軌跡。
十三年前,元隆種下了一顆研究的種子,
十三年後,他的心血已然在台灣教育史的園地裡枝葉繁茂……
張淑媚(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專任教授)
歷史是過去已發生,歷史是現在應反思,歷史更可以是未來供借鏡,但歷史從來就不是單一面向的,歷史可以用立場詮釋,可以用角度檢視,當然,也可以兼用學術性的理論以及流行語新論來書寫,《讀冊真趣味──從懷舊老物件看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就是如此一本兼具學術嚴謹與俗民流行語的混搭,加上書本井然有序的編排,從日治台灣初等到高等教育的逐層史料拆解,更可見作者的清晰理路,而其中,最令我深有同感的則是作者對於日治台灣教育的批判思考,這也是我身為教育人員所應具備的素養。
本書論述史觀具備下列幾個特色:其一、編排分明,依據教育時程和學制,從初等到高等教育的圖文併解;其二、台灣史觀,作者強調台灣人應知台灣事,也詳述日治師範教育的學潮,表面服從日治卻私下發揚漢學,當時知識分子陽奉陰違之隱性抗議;其三、舊史新語,將當時所用的家庭通信簿賦予復古版的Line新詞,或是以食尚玩家「打卡」去詮釋當時戶外教學的情境,在在顯示作者的創意,也令人覺知歷史可以很有趣;其四、學術嚴謹,本書善用各種圖文與田野訪談資料,以學術性的三角檢證作為研究法,除了具備學術意義,也進而檢視出許多錯誤的歷史描述,這也是此書在有趣的命名中兼具備學術嚴謹的另一面向。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曾說:「民主與極權的對抗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台灣」這個名字在國際不容被提起,也迫使國際社會逐漸遺忘我們的本名,此外,當下台灣意識形態趨向二元對立,究其根源就是缺乏被認同的台灣人視角之史觀,從本書可知,原來,我們也有台灣的Paulo Freire,台中師範學校的劉煥文老師,他在日治系統下於公立學校教日文、課餘補習漢文,更運用餘暇之時教導鄉民識字,相信這樣的轉化型知識分子在當時不在少數,但卻甚少被提起,這就是被遺忘的歷史,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史,台灣,這個漂浪之島,是該要定錨了,未來,台灣史觀的歷史根源將促使島嶼生根,雖然這目標尚遙遠,但至少,很高興的,我們這個世代開始有了自己的島嶼鄉愁。
陳彥揚(雲林縣口湖鄉興南國小校長/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2015年為了蒐集竹中百年校史資料,元隆是我第一個透過臉書網路私訊聊天,之後變得熟絡的朋友。2月13日傳訊息給他,詢問如何找日治教育資料?隔週2月18日(除夕)早上約在嘉義見面,我們以書為禮物,我贈竹中的九十週年特刊,他則以《圖解台灣教育史》和《日治時期台灣的初等教育》回贈。這樣的以書會友是很特別的經驗。
他跟我分享許多檔案資料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它讓我比較清楚知道當時教師的任教與流動狀態。
之後,常常跟他請教和竹中或者日治教育相關的問題。每次的對話都很學術,他都可以迅速提供照片、文件圖片或者檔案,他對於文物和資料蒐集與解釋非常的到位。我非常好奇他到底蒐集了哪些資料?或者如何將檔案分類。舉例來說,有次問到竹中校徽的樣式,他立即搜出《台灣日日新報》關於竹中校徽的報導,也傳了一張各校的圖樣和實體的帽徽照片;最近一次是學生名片(名札)的事,他就跟我說當時有交換名片的組織和活動,信手拈來是故事也是學問。
他曾多次跟我說哪個拍賣網有新竹中學校的明信片或物件,行情價格大致為何。但因為我對流程不熟悉,只有一次成功。曾隨口提及,你應該要寫一本「如何一次網拍就上手」的書。
很榮幸可以搶先看到他的新書,這是一本圖文並茂,以文獻和實體,新聞報導和照片、實務和法則,讓讀者可以跳脫抽象文字的框架,透過史料的影像或圖片,以「物」的角度,來認識日治教育史。書中將《台灣教育令》以三角圖形為鷹架,區分不同學習階段,採單元來加以說明。用詞貼近年輕人的語言,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不只是故事書,也是三百多張照片的圖像書,更可以當成教育史的參考書。
這本書「透物見史」,不只是制度史實脈絡的說明,處處可見考證,以證據來推論和修正以往以訛傳訛或書寫的錯誤,例如嘉義崇文國小的播音台設置時間、柯世元的身份,北港國中創校時間……等等。也對我們習以為常的「台灣人只能讀醫」,不讓他們讀碰政治、法律提出辯駁,並嘗試解釋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女性有特別著墨,包括女學校、女運動員、女教師、女學霸……等,從這一些篇章可以窺見透過近代教育女性社會地位的改變。
作者不只讓大家看到故事,從結論可看到寫作的意圖,他談到為何要去更正錯誤的學校歷史?也公開研究的方法,透過「內部/外部考證」去辨別史料,將它放回它的時代脈絡中去詮釋它,讓世代斷裂或被遺忘的故事可被找回來。這本書對於目前在蒐集整理竹中百年校史的我,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鏡的方向。
教育和每個人都相關,翻開這本書你就開啟了歷史之門,透過它和自己的長輩及生長的土地連結。進一步問問自己的長輩,說不定你就展開了家族透物見史的旅程。
黃大展(國立新竹高中歷史教師兼圖書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