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在「單純的漫想」與「無價的創意策略」之間
有位朋友這樣告訴我:「最近,我愈來愈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了。」
她在大型企業擔任專案的領隊,表現相當亮眼。團隊裡只要有她在,專案就會不可思議地順利運作,簡單來說,她是個「天才型溝通者」。成立任何公司或團隊時,這樣的人絕對是不可或缺。
然而如此優秀的她,卻有著奇怪的煩惱。她說:「雖然工作很順利,但我卻莫名煩躁。我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對什麼不滿。」
我想,她的問題應該是「溝通太過順利」吧!
為了回應周圍的期待,她把思考的精力都花在別人身上,最終失去了切換成「自我模式」的開關。
被「他人模式」劫持的大腦
仔細想想,你的生活是否是這樣?
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時間抵達公司,打開行事曆或記事本確認今日的行程,根據行程開會、見客戶。其他時間就處理文件或帳務問題。閒暇時間,就在推特或IG上貼貼動態,或是看看按讚數,跟友人聊聊時下話題。
這些全部都是對他人給予的資訊做出的反應,屬於「他人模式」的行為。
我們的大腦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採取「他人模式」。比起「自己怎麼想」,更多時候都在思考「該怎麼做才能了解別人的意思,或是讓別人理解」。
被工作績效追著跑、管理部下、應付客戶、做家事、帶孩子、照護家人……我們的生活被龐大的人際網路包圍,被「他人模式」佔據了所有時間。就連在社群媒體上發佈動態前,我們或許都會忍不住想:「該怎麼寫才能比較有趣,讓我的追蹤者願意按個讚呢?」
反之,在日常生活中稱得上「自我模式」的時間,我想應該是少之又少吧?
然而,一旦習慣停用「自我模式」,我們就會逐漸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就算別人特別詢問我們的想法,我們也會逐漸連「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都搞不清楚了。
為何會這樣?因為我們失去了發想新概念、琢磨新事物的能力。
更可怕的,就是連感受幸福,為某件事物興奮、感動的能力也將逐漸喪失。
這就是「他人模式」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對於網路世代的我們而言,這或許更可說是一種「生活習慣病」。
呈現出這種病症的人,絕對不算少。
不管是人還是組織,只要有真正想做的事情,就會強大
其實,在企業的經營,也會發生相同的現象。即使是業績穩定成長的企業,若只顧著把焦點擺在營收、利潤、股東、行銷、競爭公司等「外部」因素,而迷失了自己的初衷,就會愈發變得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這樣的組織將會莫名其妙失去能量,甚至影響數年後的經營狀況。
反之,不斷拿出亮眼成績的公司或團隊,一定是懷著強烈的熱情,有著強大「我們要做出這個!」的意志。
驅使他們的,並非「邏輯推理出的有利決策」,也不是「有數據分析支持的行銷方案」。
真正成為他們原動力的,反而是稱不上有根據的「直覺」,或是莫名其妙的「漫想」。換句話說,這些都是「願景(vision)」的根本要件。
我在SONY的任職期間,已經目睹過無數次,舉凡任何能夠順利運作的新計畫,都有著「漫想家」的參與,他們的點子都是從「直覺」出發。每當我看到這些專心致志朝著心中願景前進的人,心裡總是感到由衷佩服。
也是在這樣的契機下,我成立了決策設計公司「BIOTOPE」。「決策」×「設計」乍看之下或許是個讓人覺得矛盾的組合。但「決策」其實就是「先定義出理想的狀態,再找出方法消除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而「設計」則是「將嶄新或不存在的概念具體化的手法」。兩者之間,其實意外地合拍。
我們的工作,就是發掘出個人或組織從直覺發展出的「漫想」,透過設計,將其落實成為「願景」,從而將其訂定為一種決策,幫助他們「落實」。這雖然是一間創業僅僅3年的年輕公司,但我已經與各行各業優秀的「漫想家」一起合作了100件以上成功的案子。
能夠把『漫想』化為願景的人或組織,格外強大
擁有敏銳時代感知的優秀企業,都已經感受到「漫想願景」的重要性。
創業300年的老牌企業山本山、文具製造商飛龍、NHK教育台、Cookpad食譜筆記、NTT DoCoMo、東急電鐵、日本足球協會……等,這些知名企業.團體,都曾找我們特別諮詢,想理解他們打造出「漫想願景」的可能性。
我們的客戶橫跨了製造業、媒體業、貿易業、科技業、航太業、運動業、娛樂業、生技業等,業種相當豐富。
我也在大學講授「從藝術到MBA」的課程。來聽課的幾乎都是在職人士,而我所傳授的則是如何將個人的發想,從「直覺」與「漫想」琢磨成具體方案。
請試著不仰賴理論或邏輯來思考
「這只是你一個人的『感覺』吧。請拿出數據出來證明。」
「光憑自以為是的直覺,怎麼可能在商場生存。」
「有理論背書的決策行為,才能導向成功。」
這些都是過去的商場常識。
我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寶僑公司,周圍同事都拼命灌輸我這些「常識」,而我自己也曾親身感受過理論與邏輯的強大威力。
更重要的是,原本我就是「左腦型的人」,因此也習慣只使用邏輯或理論來思考。
然而,世界正在發生變化。像這種「他人模式為主」的決策方式,在世界各處都已經漸漸失效。根據數據或邏輯,鎖定應該攻佔的市場,並集中挹注資本,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習慣的模式,但這樣的模式在瞬息萬變、充滿不確定的未來世界中,只會愈來愈不順利。
而能夠純熟運用「直覺」或「漫想」的人或企業,卻能精準抓住時代的脈動,產出真正具有衝擊力的概念,締造產業再次蓬勃的契機。
他們會先提出天馬行空的「漫想」,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建構理想的架構,吸引人才、資源、資金聚集,進而影響整個社會。
而擅長如此「從無到有」的「漫想者」,如今個個活躍於矽谷的創新公司中。
「讓人類在2035年之前移民火星,有沒有可能?」(伊隆·馬斯克/SpaceX)
「如果可以下載所有的網頁,並將它們之間的連結都記錄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賴瑞.佩吉/Google創辦人)
「何不免費將高品質的教育提供給全世界?」(薩曼.可汗/可汗學院創辦人)
他們都是偉大願景的創建者,而這些願景都是由看似天馬行空的「漫想」出發。
仔細琢磨,你還會發現:這些「漫想」和「利益導向決策」或「市場需求」並沒有關聯。
經營學學者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是策略理論的泰斗,他非常排斥一種決策法,那就是「遠離第一線、由上而下擬定策略的決策法」。他主張:「真正好的決策,必須要在一步步地實際演練中浮現(譯註:人工智慧的重要概念,上位系統不具備的功能,在下位系統發現。由個別的行動,決定整體秩序。)。」二十一世紀的商場,一切都瞬息萬變,人們真正需要的正是這種「浮現式策略」(Emergent Strategy,又譯為「應急策略」)。
就算你有機會親自問伊隆·馬斯克:「你為什麼想讓人類移民火星?」應該也很難得到合理的答案。這項驚人的劃時代計劃充滿太多風險與變數,恐怕並不符合利益考量。然而,或許連拯救人類都不是他的目的。
如何將直覺與漫想具體化?
充滿創新想法的人,並不會拘泥於「理性邏輯」或「利益導向的策略」。
激發他們展開行動的,是「直覺」。促使他們繼續前進的,是他們構築的「漫想」世界。
一般人遇到阻礙時會放棄,他們卻能依照自己的步調持續前進。
這些成功的漫想家,他們的出發點看似最偏離「理性」,但為什麼他們的想法最終卻能夠化為實際的計畫,被成功執行落實呢?
只是愛做白日夢的人,跟能夠真正改變世界的「漫想家」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無論再怎麼喜愛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如果只停留在純粹的「胡思亂想」,就沒有辦法創造出任何價值。
以漫想為起始點,將想法具體勾勒,說服周圍的人接受,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始於直覺的思考」,若停留在「胡思亂想」的階段就止步,就太可惜了。
漫想家以天馬行空的漫想為出發點,但同時也不忘連結「理性邏輯」,將漫想落實為實際可執行的策略。本書將這整串思考過程稱為「漫想思考」。
「留白設計」是思考的訣竅
或許有不少人聽到「從直覺出發思考」,會感到不可思議吧?我以前也是屬於「超級理性」的人,很明白這樣的心情。
我以前也是「花一個小時腦力激盪,才好不容易擠出兩個點子」的人。即便累積了多年的職場經驗,仍然覺得「創意」與「靈感」是天選之人才擁有的天賦。
但是請各位放心。因為本書介紹的「漫想思考」,其實人人都能做到。
為了給各位稍微具體一點的概念,在此先透露一個漫想思考的「訣竅」:那就是「創造留白」。
還記得開頭的故事嗎?我給案例中的朋友的「兩個建議」就是:
① 馬上去買一本筆記本(推薦空白的A6 Moleskine筆記本)
② 每天早上騰出15分鐘專門寫筆記的時間,並且立刻記在行事曆上。
一個月後,她的神情明顯變開朗了。原本就聰明的她,思路變得更清晰,據她本人說法,工作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除了「親自手寫」、「持續一個月」、「不要給別人看」等指示外,我還給了她一項最重要的建議:「要盡量在筆記的週邊留白」。至於要「寫什麼」,我沒有給她任何指引。而她最後成功悟出了「連結直覺與理性的思考法」,逐漸找回了「自我模式」。
這就是「留白」的力量。詳細的使用方法,可見本書111頁的「晨間自由書寫(morning journaling)」。這是我從近100項計畫中培養出來的獨特思考術精華。
或許有些人會懷疑:「有這麼簡單執行嗎?」但請明白,培養漫想思考,就像是給自己的人生「下了一帖中藥」。這種思考法並不能與傳統的邏輯思考或策略性思考相比,長期服用才能從根本實際感受到它的妙用。
那麼就讓我們進入正題吧。
首先我最想告訴大家的就是「漫想思考與傳統的思考法有什麼不同?」從下一頁開始,讀者將能藉由插圖中的世界快速理解這本書的概念。祝漫想順利!
佐宗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