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充滿復仇、內戰與種族清洗的血腥之地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充滿復仇、內戰與種族清洗的血腥之地

Savage Continent: Europe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680
  • 優惠價:961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7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翻轉「正義vs.邪惡」、「歐洲從灰燼中復興」的傳統二戰史觀
改變你我對近代歐洲史認知的傑作

歐洲的亂局並未因1945年德國戰敗而結束
在這片揚棄了道德價值、不知法治為何物、人命卑賤如草芥的野蠻大陸
正上演一幕幕相殺相仇、秋後算帳的黑色荒謬劇……

《星期日泰晤士報》評選十大暢銷書
英國2013年赫塞爾-提爾曼歷史圖書獎得主
華盛頓郵報、獨立報、金融時報等十數家媒體 爭相報導
當代二戰史、希特勒研究名家伊恩.科蕭 權威推薦
Amazon 4.5分、Goodreads 4.1分、豆瓣讀書9.0分 讀者高分評價


戰爭一結束,歐洲隨即掀開的新頁主軸並非復興或重建,而是朝無政府狀態的深淵急速下墜。這段歷史從未有人好好書寫。……這本書希望以棉薄之力,補上這個缺憾。唯本書並不會效法眾多其他著作的寫法,嘗試去解釋歐陸如何終究從灰燼中站起,然後努力在硬體、經濟與道德上回復格局。本書不會把重點放在紐倫堡大審、馬歇爾計畫,或是其他企圖為戰爭療傷止痛的手段。相比之下,本書關注的是上述這些重建計畫都還難以想像之前的時期,是那個歐洲大部局勢都還極為不穩,暴力可因為些許挑釁就再度熊熊燃起的時期。──齊斯.洛韋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歐洲的是什麼?徹底被改變的地形地貌、數十座被夷平摧毀的城市、數萬個破碎的家庭、數千萬人慘遭屠戮。但歐洲人有沒有學得教訓,有沒有如後世人所言,走向「歐洲復興」的康莊大道。顯然沒有。在作者齊斯.洛韋的筆下,這仍是片罪惡橫行、經濟崩潰、道德淪亡,遭受暴力纏繞著的野蠻大陸。二戰結束了,但人民的苦難還沒結束。

這是一本研究二戰後初期歷史的開創性作品,作者齊斯.洛韋利用了八種語言的原始檔案、訪談紀錄、學術著作,細細描寫二戰結束後到冷戰開始前,這段過往歷史學家較少碰觸到的關鍵亂世。

在這本近三十萬字的作品中,作者首先勾勒二戰到底毀壞了歐洲人在物質上和心理上的哪些東西,接下來會點出戰後席捲歐洲各地「復仇浪潮」,理解人們復仇的動機、邏輯與意義。最後,則講述因復仇之心而造成的種種暴力行為,諸如種族清洗、內戰等反人類行為,是如何撕裂了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的眾多歐洲人民。

作者也自陳,本書除了特別關注一九四四到一九四九年這段,過往未曾好好獲得書寫的歷史,也要擺脫狹隘的西方(西歐)視角,因而大量採用東歐國家的歷史文獻資料。此外,作者也希望能破除因政治意識型態而造成的歷史迷思、捏造出的不實數據,能將更全面觀照、更具反思性的歷史展現在讀者面前。

【國際書評】
令人怵目驚心而膽顫齒寒。這本傑作刻劃了鮮為人知且駭人聽聞的歐陸即景,讓後人得知歐陸在戰後是如何深陷於無政府狀態的一團混亂。──歷史學者伊恩.科蕭(Ian Kershaw)

充滿力道,讓人如坐針氈的一本佳作;研究不遺餘力以至於下筆鏗鏘有力,兼具史實的威信與歷史的後勁。──歷史學者詹姆斯.霍蘭德(James Holland)

突出而少見之傑作。一片在許多年間揚棄了道德價值,不知何為法治的遼闊大陸,在作者的筆下呼之欲出。──歷史學者崔佛.詹姆斯(Trevor James)

讀來令人驚心動魄。行文集動人、沉著與發人深省於一身。身心皆飽受殺戮摧殘的歐陸即景,迫在眼前。──多明尼克.杉布魯克(Dominic Sandbrook),《星期日泰晤士報》

此書以恐怖而令人想一探究竟的內容,傳達了戰爭中的悲哀與戰爭後的無奈,並在應有的正直與悲憫上了無缺憾。──伊恩.湯姆森(Ian Thomson),《星期天電訊報》每週一書推薦

不可或缺。對於我們未曾聽聞而父親一輩寧願忘記的那段往事,本書做了最一絲不苟的嚴謹描述。洛韋不加修飾的文字叫我們難以對恐怖的分列式視而不見……歷史的暴虐將從此長伴我們於午夜夢迴。何等極致的歷史書寫,直叫所有沒有答案的問題在我們胸中翻滾沸騰。──《蘇格蘭人報》

震撼之餘亦觸動人心,歷史著作之上品。──《新政治家》雜誌

出類拔萃,令人不忍卒讀卻又劇力萬鈞。──《每日郵報》

灼灼其華,組織架構精心設計與研究工夫巨細靡遺的綜合體……歷史學界的新力量降臨。──英國BBC歷史頻道

駭人聽聞。千頭萬緒由洛韋娓娓道來,亦有平易近人之處。──《旁觀者報》

耳目一新而使人撕心裂肺,拳拳到肉。──《每日快訊》

銳利而深入的戰後歐洲印象。──梅莉莎.卡佐里斯(Melissa Katsoulis),《星期天電訊報》

史實歷歷在目…… 洛韋顯然長於披露真相於細微處。──《每日電訊報》

嘔心瀝血。──《金融時報》

精采絕倫……歐洲人曾如何為了哪怕是一丁點的食物爭搶,乃至於歐陸的竊盜成災以及「道德崩壞」,都經洛韋以栩栩如生的筆觸娓娓道來;這本書適時地提醒了今時的我們在看待際遇不如我們的其他陸塊,理應懷抱怎樣的一種謙卑胸懷。──《獨立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齊斯.洛韋Keith Lowe
全職作家和歷史學家,曾於曼徹斯特大學學習英語文學,也曾擔任十二年的歷史圖書編輯。他被公認為二戰史的權威,經常在英國和美國的電視廣播上發表意見。至今他的作品被翻譯為德文、瑞典文、日文、塞爾維亞文、法文、義大利文等二十多種語言。

譯者簡介

鄭煥昇
教育界的逃兵,翻譯的志願役,喜歡看書、堆書的譯者。譯有《烈日帝國》、《全面失控:一名戰地記者在中東的二十年採訪實錄》、《傷風敗俗文化史》、《古羅馬24小時歷史現場》、《專業之死》等書。

 

目錄

地圖列表
引言
關於地名的二三事

第一部 戰爭的遺緒
第一章 毀天滅地
第二章 人的缺席
第三章 流離失所
第四章 饑荒來襲
第五章 道德毀棄
第六章 希望所繫
第七章 一片亂局

第二部 復仇
第八章 嗜血
第九章 集中營的解放
第十章 險些失控的復仇:奴工的故事
第十一章 德國戰俘
第十二章 果然失控的復仇:東歐的故事
第十三章 來自內部的敵人
第十四章 加諸婦孺的復仇
第十五章 復仇的意義

第三部 種族清洗
第十六章 戰時的選擇
第十七章 猶太人的出逃
第十八章 烏克蘭與波蘭的種族清洗
第十九章 德裔遭到的驅趕
第二十章 歐洲的縮影:南斯拉夫
第二十一章 西歐的有容乃大vs.東歐的你死我亡

第四部 內戰
第二十二章 戰爭中的戰爭
第二十三章 法國與義大利的政治暴力
第二十四章 希臘的內戰
第二十五章 鳩占鵲巢:共產主義在羅馬尼亞
第二十六章 東歐的臣服
第二十七章 「森林弟兄」的群起反抗
第二十八章 一面名叫冷戰的鏡子

謝詞
參考資料
注釋
 
 

作者引言

想像一個各種體系消失殆盡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國家間沒有了邊境,剩下的只是單一而沒有邊際的地景,供人在其間跋涉尋找著早已杳無蹤跡的社群。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消失了;從大學到小學,教室不見了;圖書館,沒了,存放檔案的資料庫,毀了。不論你需要什麼樣的資訊,現在都無從找起了。沒有電影院,沒有劇場,電視更不用想。收音機偶爾能聽,但信號感覺非常遙遠,而且聽到的幾乎都不是本地的語言。報紙已經好幾個禮拜沒人讀過了。鐵路或機動車輛,沒有;電話或電報,沒有;郵局,沒有;僅存的通訊只剩下最原始的口耳相傳,如果那也能算是通訊的話。

一眼望去你看不見銀行,但那也無妨,因為反正鈔票現在也是廢紙一張。你找不到店家,因為沒有貨,店開了也不知道要賣啥。生產徹底停擺:曾經昂然矗立的廠房與企業,此刻不是已毀就是被拆,其他各類建物也都難以倖免。能用的工具,找不到,除非你願意去斷垣殘壁中挖寶。食物也遍尋不著。

法律與秩序幾近蕩然無存,因為徒法不足以自行,而此時根本沒有能執法的警力與法庭。在某些地帶,是非黑白似已令人無感。私有財產的觀念不復存在,大家想要什麼就像在拿自助餐──沒錯,所有權的觀念本身已大致消失殆盡。誰有實力守護財物,誰願意以命相搏,誰就能把東西揣在懷中。男人攜著武器在街上遊蕩,看到有想要的就拿,誰敢擋路就會成為他們威脅的對象。女性不分階級與年紀,都開始為了食物與保護而出賣身體。羞恥不算什麼,生存才是正義。對於生活在現代的每一代人而言,這樣的世界只應存在於好萊塢劇作家的想像力裡,真實存在是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唯親身經歷過這種處境的人類,至今仍有數十萬人健在──他們歷經這等慘況不是在某個天涯海角,而是在幾十年來,大家心目中全球最穩定、最先進的歐洲核心。回到一九四四與一九四五年,每次動輒數月之久的混亂對歐洲多數地區是家常便飯。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上毀滅性之強,不作第二人想的這場戰事,不僅摧毀了實體的基礎建設,也一併輾碎了讓國家之所能成為國家的各種體制。政治體系崩壞之烈,令美國諸多觀察家發出了警語,他們擔心起了內戰席捲歐洲的可能性。社群一步步的分崩離析,在鄰里間植入了不可逆反的不信任感;鋪天蓋地的饑荒,則讓個人的道德底線被信手丟開。「歐洲」,一九四五年三月的《紐約時報》宣稱說,「正處於一個令全體美國民眾匪夷所思的境地。」此時的歐洲,儼然已是「新的黑暗大陸」。

這新任的「黑暗大陸」能把自己拉出這團泥淖,成為我們今日所知繁榮寬大的歐洲,直說是奇蹟也不為過。回顧歐洲重建的點點滴滴──道路、鐵路、工廠,甚至是整座城市的復原,我們很容易對進步以外的東西視而不見。西方在政治上的浴火重生,同樣令人感到非常欽佩,尤其是戰敗的德國,竟能在短短數年中從一個家父長的獨裁國度,變身成歐洲大家庭裡一名深具責任感的成員。在戰後的年月中,一股對於國際合作的渴望也油然而生,而這帶來的除了繁榮,便是和平。一九四五年以降的數十年,就這樣被捧成了自羅馬帝國時代以來,歐洲單一最長久的承平時期。

無怪乎從事戰後主題書寫的歷史學者、政治人物與經濟學者,都經常不約而同將當時的歐洲描繪成從毀滅的灰燼中,獲得新生的浴火鳳凰。按照這種史觀,終戰在刻劃下壓迫與暴力的終結之餘,更代表著整片歐洲大陸在精神、道德與經濟上的重生。在德國人的口中,戰後的數月被稱為Stunde null,意思是「零時零刻」(Zero Hour)──其象徵意義是功過一筆勾銷,一切歸零,歷史由此重啟。

但我想無須怎麼動腦筋,也能認清這不過是對戰後歷史一種一廂情願的粉飾太平。首先,戰爭並沒有隨著希特勒的一敗塗地便戛然而止。如二戰這等規模的軍事衝突,其下還涵蓋了大大小小的民間社會糾紛,所以整台列車要停下來,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同時在歐洲地面上,不同區域也不會說好了在同一個時間結束戰事。比方說在西西里島與南義,戰爭其實早在一九四三年的秋天就已形同完結。在法國,對多數的平民而言,二戰結束在這之後大約一年的一九四四年秋天。相比之下在東歐部分區域,暴力殺伐一直延續到V-E Daya之後甚久。狄托(Josip Broz Tito)的部隊一直到至少一九四五年的五月十五日,都還在與駐於南斯拉夫的德軍單位作戰。在希臘、南斯拉夫與波蘭,因納粹介入而引發的內戰都延續到二戰之後數年。在烏克蘭與波羅的海國家,游擊隊持續與蘇聯軍隊作戰到一九五○年代。

甚至在部分波蘭人的觀念裡,二戰一路拖到了更久之後:由於以正式紀錄而言,波蘭人認為二戰的濫觴是他們的國家遭到納粹與蘇聯的雙重侵略,因此其真正的完結,應該被認定為最後一輛蘇聯坦克撤出波蘭的一九八九年。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也有不少人持相同的看法:二○○五年,愛沙尼亞與立陶宛的總統拒絕出訪莫斯科來慶祝歐戰勝利紀念日的六十週年,理由是至少對他們這兩國而言,解放是到一九九○年代初期才發生的事情。冷戰等於就是東歐與西歐的衝突延長賽,若把這項因子考慮進去,再加上好幾宗民族主義奮起對抗蘇聯壓迫的案例,那麼若還有人想主張戰後的年月是無懈可擊的和平時期,其立足點便顯得破綻百出而不攻自破了。

同樣令人質疑的還有「零時零刻」的概念。德國的為政者或許滿心期盼,但徹底洗白重來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在二戰的餘波盪漾中,復仇與以牙還牙的浪頭衝擊了歐洲的每個角落。國家被褫奪了疆土與資產;政府與體制歷經了秋後算帳與清洗;一個個族群只因為疑似或被認定在戰時做過的事情,就感受到被威脅恐嚇的驚懼。當然論及報復,個人受到的待遇還是最為極端。放眼歐洲,德國平民遭到毆打、逮捕,或是淪為奴工乃至於直接遭到殺害。德國軍警凡與納粹同流合汙者,紛紛面臨下獄與刑求。與德國士兵同床共枕的女子被扒光衣物、剃成光頭,然後淋上焦油遊街示眾。數以百萬的德國、匈牙利與奧地利女性遭到強暴。恩恩怨怨不但沒有在戰後一筆勾銷,反而還在社群與國家間滋生蔓延,其中不少積怨甚至苟延殘喘到了今天。

二戰的終點,也並未象徵著民族間和諧關係的起點。事實上在歐洲部分地區,不同族裔間的關係反而比戰前更加緊繃。猶太人持續受到迫害,這點並未因為戰爭結束而一併劃下句點。各地的少數民族無一不成為政治上針對的目標,部分地區甚至衍生出暴力,而且手法之令人反感一點都不遜於納粹的前例。戰前的納粹在對不同民族進行分類與隔離上的「努力」,於戰後見到了甚合於邏輯的後續結局。從一九四五到一九四七年,數千萬男女老幼遭到原屬國家的驅逐,由此創造出規模之大,人類歷史上算是數一數二的種族清洗。這個議題鮮少被人提起,甚至更多人對這段歷史根本不明所以,因為他們都在忙著追捧戰後的「歐洲奇蹟」:即便有人知悉德國人遭到驅離,他們也不清楚其他少數族裔是如何在東歐遭到放逐。歐洲的地景曾經在戰前,甚至在戰時,都還保存著有如正字商標般的文化多元性,但這個特色卻在戰爭結束後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歐洲的重建能夠在這許多紛紛擾擾中展開,令人不得不對其刮目相看。但就像戰爭的終結是個漫長的過程,戰後的重建也絕非一蹴可及。在受到辣手摧殘的歐洲城市裡,只能於斷垣殘壁間度日的居民更在意每天的生計,社會基石的回復他們已無力顧及。飢腸轆轆的他們承受著失去親人的痛楚,同時對於這些年來在命運捉弄下歷經的苦楚,心情仍難平復──要期待他們從內心產生動力去參與重建,首先他們需要時間來發洩、反思與哀悼。

綜觀歐洲,新的治理機關開始成立,而他們也同樣需要時間來建立威信。他們的當務之急不是把土石清理乾淨,不是把鐵路修復通車,也不是讓工廠重新開門,而僅僅是在國內各地區重新任命自治機關與代表,然後由這些議會去贏取民眾的信賴,要知道在親身體驗了組織暴行的六年之後,民眾大部分都對各種體系充滿戒心。在這種狀況下,不要說硬體的重建了,就連想要樹立某種程度的法治,在這時的歐洲都會給人一種痴人說夢之感。唯有盟軍、聯合國、紅十字會(這些國家外部的機關團體),能具備權威或人力來嘗試回復秩序。但這些外部機構總會鞭長莫及,因此許多地區只能繼續忍受一團亂局。

***

所以說戰爭一結束,歐洲隨即掀開的新頁主軸並非復興或重建,而是朝無政府狀態的深淵急速下墜。這段歷史從未有人好好書寫。數十本佳作曾針對個別國家的狀況有所描寫(德國的專書尤其多),但在這麼做的同時,這些著作犧牲掉了對整體大勢的勾勒:如出一轍的主題在歐洲大陸上一再反覆。含東尼.賈德(Tony Judt)的《戰後歐洲六十年》(Postwar)在內,有一兩本史論確曾想廣泛地盱衡過歐陸全局,然而這少數大作的時間涉獵都過於遼闊,以致於只能就二戰後隨即數年間的事件,騰出短短數章的篇幅並取概要帶過。就我所知,目前尚未有任何著作以任何語言,細細描述過整體歐洲(包含東歐與西歐)的這段關鍵亂世。

這本書希望以棉薄之力,補上這個缺憾。唯本書並不會效法眾多其他著作的寫法,嘗試去解釋歐陸如何終究從灰燼中站起,然後努力在硬體、經濟與道德上回復格局。本書不會把重點放在紐倫堡大審、馬歇爾計畫,或是其他企圖為戰爭療傷止痛的手段。相比之下,本書關注的是上述這些重建計畫都還難以想像之前的時期,是那個歐洲大部局勢都還極為不穩,暴力可因為些許挑釁就再度熊熊燃起的時期。某種角度上,本書想嘗試的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將一片混亂用文字表達出來。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本書會挑揀出這片混亂中的不同元素,然後分析這些元素間貫穿著那些共同的主題。

我首先會說明包括在硬體上與精神道德上,這場戰爭究竟毀掉了哪些東西。只有徹底釐清失去了什麼在前,我們才能理解後續發生的事件在後。到了書的第二部分,本書會描述襲捲歐陸的復仇浪潮,並且會說明這些復仇作為一種現象,是如何因為有人想奪取政治利益而被操弄出來。復仇是在本書中一以貫之的一項主題,而理解復仇的邏輯,以及復仇所被賦予的意義,會是我們欲理解戰後歐洲氣氛的一項大前提。進入第三與第四部分,本書會講述任由這等復仇之心與其他形式的暴力失控,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包括種族清洗、政治暴力與內戰,都在此時形成了對歐洲歷史影響至深的事件。我會說明何以我認為這些事件在本質上,就是二次大戰最終的餘波盪漾;甚至於在不少案例中,這些事件無縫銜接上了冷戰的開端。換句話說這本書,將大致講述一九四四到一九四九的過往年月。

我寫這本書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要與狹隘的西方視角分道揚鑣,與寫到這段期間的多數與主流看法劃清界線。幾十年來的著作凡論及二戰戰後的狀況,都基本聚焦在西歐的狀況,主要是因為東歐的相關資訊即便在東歐本地,都不算太好取得。唯自從蘇聯解體,附庸的衛星國家各奔東西之後,這些資訊也慢慢得見天日。只不過這些資料至此仍保持著較為隱晦的狀態,主要只見於學著作與期刊當中,且原作者通常是以東歐本地的語言書寫。於是乎雖然不少開先河的著作已經出自波蘭、捷克與匈牙利作者之手,但其影響力仍僅限於懂得波蘭文、捷克文與匈牙利文的讀者之間。這些資訊仍引大致掌握在學術界之手,而這也帶出了我撰寫本書的第二個目的:將這段歷史栩栩如生地,呈現在廣大的素人讀者面前。

我寫這本書的最後一個目的,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面對戰後各種迷思橫生而形成的迷宮,清理出一條康莊大道。不少「大屠殺」經過我的細部調查,其實規模遠沒有口耳相傳中的那麼誇張。反倒是某些原應駭人聽聞的人類暴行被刻意噤聲,或單純地淹沒在其他歷史事件之中。固然,想讓這些事件背後的真相徹底攤在陽光下,或許辦不到,但至少我們可以讓少一點與事實不符的假消息在外頭以訛傳訛。

我本身特別看不順眼的,是一票每次討論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就會照例被拿出來搬弄一番,模稜兩可而查無實據的統計數據。數據是重要的,因為數據常會被用來遂行政治上的目的。有些國家會照例誇大其鄰國的罪行,這要麼是為了轉移注意力,好為自身的醜事開脫,要麼是要讓本國想推動的事情師出有名。政黨不分政治色彩,都習於放大政敵的劣跡,同時對自身盟友的錯誤輕描淡寫。歷史學家出於讓自身故事更顯戲劇張力的考量,也時不時會放大特定數據,或精挑細選出一些聳動的資料來呈現。但二戰後隨即發生的故事,本身即已令人看得瞠目結舌,所謂誇大只會是畫蛇添足。由此對於在本書中使用的資料,我儘量使用官方資料,或若沒有(可信的)官方資料來源存在,我會儘量採用撰寫具責任感的學術研究。若遇統計數據存在爭議,我會將我認為最可靠的數字用在正文,然後將與其並陳於世的其他說法提供在注釋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09347
  • 叢書系列:Historia歷史學堂
  • 規格:平裝 / 608頁 / 21 x 15 x 4.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毀天滅地
 
一九四三年,旅遊書出版商卡爾.貝德克(Karl Baedeker)出品了一本旅遊指南,書裡介紹的是「波蘭總督府」(Generalgouvernement),也就是波蘭中南部,名義上仍獨立於德意志第三帝國以外的領土。就跟德國當時所有的出版品一樣,這本指南在提供讀者交通資訊之餘,也沒忘了要為帝國宣傳。就拿其中提到華沙的部分來說,這本書對這座城市的德意志起源、德意志性格擦脂抹粉,著墨甚深,甚至大言不慚地說到華沙之所以能成為世上首都中的名城,「主要是透過德國的努力達成」。書中催促著遊客一訪建於中世紀的波蘭「皇家城堡」(Royal Castle)、一座十四世紀天主教堂,以及瑰麗的文藝復興時代晚期耶穌會教會──全都是德國文化與影響的產物。其中最引人入勝者,莫過於華沙的巴洛克晚期宮殿群,而其所圍繞著的畢蘇斯基廣場(Piłsudski Square)──「華沙至為壯麗的大型廣場」──現已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廣場(Adolf Hitler Platz)。在這群宮殿之中,居中者是薩克森宮,其建造者自然是名德國人,而宮中賞心悅目的薩克森花園,其設計還是德國建築師的手筆。這本旅遊指南不諱言在一九三九年,德國進軍華沙的戰鬥中,有一兩座建物不幸遭到毀損,但書中也向讀者保證自那以來,華沙「已在德國的領導下獲得重建」。
 
關於華沙西郊的狀況,書中未提隻字片語,因為那兒此時已被改成猶太人的貧民窟。唯書中不推薦訪客到此一遊,或許也是好事一樁,因此就在此書付梓出版的同時,一場叛亂已於華沙西郊爆發,逼得納粹黨衛隊旅隊長(SS-Brigadeführer)尤爾根.史特魯普(Jürgen Stroop)一把火把該區域的房舍燒得幾乎無一倖存。將近四平方公里的華沙市區因此付之一炬。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