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印度文明史

印度文明史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580
  • 優惠價:79458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 源遠流長的亞洲文明古國 日本學者展開印度三千年的歷史畫卷
  ◎ 對印度的文明及歷史源流罕有的整理,為印度向世界講述文明古國的故事。
  ◎ 影響了日本與中國幾代學人的學術珍品。深受國學大師王國維、章太炎推崇的文明史佳作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先民創造了富含哲理的思想文化,向世界輸出了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同時以悠久的歷史和種姓制度聞名於世。本書是日本佛教學者常盤大定最重要的學術作品之一,以印度文學、宗教、哲學、社會制度的發展為主線,講述了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400年印度文明的發展過程,展現了古印度光輝燦爛的文明盛景及其衰落的過程。
 
本書特色
 
  1. 源遠流長的亞洲文明古國 日本學者展開印度三千年的歷史畫卷
  2. 對印度的文明及歷史源流罕有的整理,為印度向世界講述文明古國的故事。
  3. 影響了日本與中國幾代學人的學術珍品。深受國學大師王國維、章太炎推崇的文明史佳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常盤大定
 
  日本著名佛教學者。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哲學科,先後擔任東京帝國大學印度哲學講師、東洋大學教授、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研究員和評議員。曾五次來中國,實地考察佛教史跡。《印度文明史》是其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譯者簡介
 
陳景升
 
  福建人,畢業於日本首都大學,日本語教育學碩士學位。日語古文師從於淺川哲也教授。現為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講師。
 

目錄

緒論:印度文明概述 ................................................................001
第1 節 印度文明的特色 ..........................................................001
第2 節 印度文學概況 .............................................................003
第3 節 印度文學的缺點 ..........................................................007
第4 節 印度研究的影響 ..........................................................008
第5 節 印度見聞錄 ................................................................009
第6 節 近代印度研究簡史 .......................................................012
第7 節 佛典漢譯簡史 .............................................................021
第8 節 印度的紀元 ................................................................024
第9 節 印度文明的五個時代 ....................................................026

第1 編 吠陀時代:雅利安人的宗教起源和征服
第1 章 概 述 ........................................................................031

第2 章 雅利安人和當時的文學 ..............................................033

第3 章 吠陀時代的宗教 .........................................................040

第1 節 天上的神 ...................................................................041
第2 節 空中的神 ...................................................................047
第3 節 下界的神 ...................................................................050
第4 節 其他神 ......................................................................052
第5 節 對待神的態度 .............................................................061
第6 節 懷疑思想的起源 ..........................................................061
第7 節 古仙人 ......................................................................065

第4 章 社會生活 ....................................................................068
第1 節 種姓未分 ...................................................................068
第2 節 女 子 ......................................................................070
第3 節 結 婚 ......................................................................071
第4 節 死 者 ......................................................................072

第5 章 社會概述 ....................................................................074
第1 節 農 業 ......................................................................074
第2 節 畜 牧 ......................................................................074
第3 節 貿易和交通 ................................................................075
第4 節 家 畜 ......................................................................075
第5 節 工 藝 ......................................................................076
第6 節 軍 事 ......................................................................077

第2 編 梵書時代:經典文學的創作和種姓制度的誕生
第6 章 概 述 ........................................................................083

第7 章 當時的疆域 ................................................................085

第8 章 當時的文學 ................................................................087

第1 節 四吠陀的集錄 .............................................................087
第2 節 梵 書 ......................................................................093
第3 節 森林書、奧義書 ..........................................................094

第9 章 梵書概述 ....................................................................099
第1 節 儀 式 ......................................................................101
第2 節 神 話 ......................................................................104

第10 章 奧義書概述 ............................................................... 110
第1 節 宇宙精神論 ................................................................ 110
第2 節 創造論 ...................................................................... 113
第3 節 輪迴論 ...................................................................... 115
第4 節 解脫論 ...................................................................... 116
第5 節 奧義書的起源 ............................................................. 119
第6 節 吠陀、梵書和奧義書出現的地理
位置的區別及出現時間的先後 .......................................120

第11 章 摩訶婆羅多 ...............................................................122
第1 節 俱盧、般闍羅兩族 .......................................................122
第2 節 故事梗概 ...................................................................125
第3 節 結局以及完成年代 .......................................................135

第12 章 羅摩衍那 ..................................................................137
第1 節 故事梗概 ...................................................................137
第2 節 羅摩王子和悉多公主 ....................................................145
第3 節 《羅摩衍那》的完成年代及其與
《摩訶婆羅多》的比較 ...................................................147

第13 章 日月王統 ..................................................................149

第14 章 社 會 ......................................................................155

第1 節 種 姓 ......................................................................155
第2 節 其 他 ......................................................................160

第3 編 教派學派興起:全印時代的到來
第15 章 教派學派興起時代概述............................................167


第16 章 雅利安人擴張概述...................................................169

第17 章 摩揭陀王朝..............................................................173

第18 章 當時的文學..............................................................180

第1 節 經 典.....................................................................180
第2 節 教派學派一覽............................................................183
第3 節 第一類:吠陀六分支...................................................186
第4 節 第二類:六派哲學......................................................189
第5 節 第三類:佛教和耆那教................................................190
第6 節 從正統思想來看各種教派.............................................192

第19 章 吠陀、梵書和經典的比較........................................194

第20 章 《法經》概述.............................................................196

第1 節 種 姓.....................................................................196
第2 節 行 政.....................................................................200
第3 節 法 律.....................................................................202

第21 章 《家經》概述.............................................................206
第1 節 印度人一生的四個時期................................................206
第2 節 家居期的生活............................................................208

第22 章 《補經》概述.............................................................213

第23 章 六派哲學.................................................................217

第1 節 數論學派..................................................................217
第2 節 瑜伽派.....................................................................224
第3 節 正理派.....................................................................230
第4 節 勝論派.....................................................................234
第5 節 彌曼差派..................................................................238
第6 節 吠檀多派..................................................................242
第7 節 哲學是宗教的一門學科................................................246

第24 章 六派以外的教派學派................................................248
第1 節 六十二見..................................................................248
第2 節 六師外道..................................................................250
第3 節 順世外道..................................................................252
第4 節 耆那教.....................................................................253

第25 章 佛 教.....................................................................259
第1 節 佛陀成名的年代.........................................................259
第2 節 佛陀略傳..................................................................262
第3 節 佛教的特色...............................................................273
第4 節 佛說的概況...............................................................279

附記 黑暗時代來臨前的印度
第26 章 第四時代:佛教時代概況 .........................................297
第27 章 第五時代:婆羅門教復興時代概況 ...........................301

專有名詞英漢對照 ....................................................................306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8694891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5.4 x 23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第1
 
雅利安人定居在旁遮普的時代稱為吠陀時代。有關該時代的歷史資料現記錄於《梨俱吠陀》中。《梨俱吠陀》是一本世界上獨一無二且歷史悠久的寶典。翻閱它,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流域並定居在旁遮普的歷史畫面便一幕幕躍然紙上。當時薩特萊傑河以東的土地還鮮為人知,雅利安人帶着勝利者的驕傲,充滿勇氣,滿懷自信,驍勇善戰,以勢不可擋的氣勢席捲了這片土地。這一點和後世被動且喜歡沉思的雅利安人截然不同。雅利安人為了搶奪土地並據為己有,與原住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所以,這個時代是雅利安人征服原住民的時代。根據贊歌的內容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雅利安人崇拜各種神奇的自然現象。他們將這些自然現象神化,並向這些神祈求財富和新領地。同時,雅利安人又大力歌頌他們取得的勝利。當時的雅利安人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分為很多個部落,沒有種姓的區別—非要說有的話,只是對本民族和原住民進行了區分。此外,職業也是沒有貴賤之分的。平時耕自家的田且擁有大量畜牧群的酋長們,在戰時還要保護自己的部落、搶佔原住民的土地,並經常向戰神吟唱熱情洋溢、元氣飽滿的贊歌。那時還不存在寺廟和神像,族長們就在家中燃聖火,斟牛奶,捧米麥,供動物,奉神酒。他們以這樣的方式祈求族人能夠獲得幸福、健康和財富。族長就是君王。當時還存在能夠代替君王執行祭祀儀式,吟唱贊歌的職業僧侶。但婆羅門姓和剎帝利姓並未形成。人民一般從事畜牧業或耕作業,都能享受到平等的自由。這個時代,從公元前2000 年一直持續到約公元前1400 年。為了方便命名,我們姑且稱這個時代為“吠陀時代”。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領券(10/23-11/18)
  • 圓神領券折
  • 共和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