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薄世寧醫學通識:全國醫護與零醫學基礎者傳閱的第一線醫生搶命筆記,做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者。

薄世寧醫學通識:全國醫護與零醫學基礎者傳閱的第一線醫生搶命筆記,做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者。

  • 定價:499
  • 優惠價:944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就醫時間只有幾分鐘,我該怎麼和醫生溝通?關鍵在兩句話和五個問題。
◎骨刺不是病,血尿也不是,很多你以為的「病」根本不該治,因為病會保護你。
◎以前醫生幫病人照X光片,其實是拿命在攝影,X光到底有沒有治療價值?
◎古代沒有環境汙染,多數人卻活不過30歲,決定人類壽命的關鍵到底是?


  還有,急診室醫生都怎麼跟上帝搶命?
  唐僧法則、第一張骨牌法則、馬蹄法則、高爾夫法則……
  19年急診第一線醫生臨床筆記,沒有醫學基礎的你也能輕鬆讀懂。

  本書取材自超過8萬聽眾留言,
  最受歡迎醫學通識App課程「薄世寧.醫學通識50講」。

  此課程被評選為北京大學的公共選修課,
  當當網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50位醫學專家聯袂推薦。

  本書作者薄世寧,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
  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症醫學科(ICU)工作已19年,
  每天生活的地方,就是距離死亡最接近的加護病房,
  天天思考的課題都是,怎麼讓人活下來。

  他認為,醫生能救的人有限,等病重了再到醫院,
  再高明的醫生也會感到棘手。
  如果每個人都能上一次「簡明醫學院」,準確描述症狀和病史,
  同樣是跟醫生面對面談3分鐘,你利用醫療資源的效率等於是別人的20倍。

  ◎病與症,哪些症根本不該治?因為它在保護你

  骨刺不是骨頭長刺,而是關節退化的現象,是正常的老化過程,
  發熱也不是病,而是病的「症狀」,這是身體在調節免疫系統,目的是為了殺死細菌,
  還有個特殊症狀評估叫「120」,
  這是為了提醒我們,另一個更可怕的病即將發生!

  ◎需要重新認識的「疾病」

  有些人的胃潰瘍癥結不一定在胃,高血壓的問題也不完全在心,
  這些有可能是身心病,除了吃藥,還需要心理治療。
  看看書中的「猴子電擊實驗」和「加拿大傘兵研究」你就知道了。
  還有,人類壽命的最高極限是幾歲?數字絕對超乎你想像,
  因為衰老的問題不在老,而是衰,我們該怎麼防「衰」?

  ◎對抗疾病的新邏輯:利用疫苗,讓你生小病防大病

  為什麼接種牛痘可以防天花?
  就是透過生小病(輕微不適)來防大病(天花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
  這是人類醫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最新研究更顯示,疫苗不只能防病,甚至能治病,
  像是HPV治療性疫苗、個人化癌症疫苗。

  本書內附九大症狀篩檢指南
  19年臨床第一線醫生搶命筆記,沒有任何醫學基礎也能讀懂,
  做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者。

各界推薦

  臺大醫生、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吳其穎醫師
  「Dr.Bird」粉專版主/怪醫鳥博士


  醫生的思維方式,是培養和實踐了數十年甚至更久才得以形成的,難能可貴的是,薄醫生的這本書能讓我們在短時間擁有同樣的思維方式。在絕大多數迷茫的患者和同樣無奈的醫生中間,橫亙著一條思維的鴻溝,這本書讓我看見了這條鴻溝消失的可能。-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創始人及負責人/馮雪教授

  這本書用科學界定醫療活動的核心,用人文激盪醫生的情懷,用智慧指引患者的選擇,用理性詮釋疾病的歸宿。它讓醫學更有溫度,讓醫者更有思想,讓患者更有尊嚴。我會在第一時間將它推薦給我的學生們。-北京天壇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任添華教授

  醫學,不僅僅是一門解決病痛的技術。書中大量案例告訴我們醫學是科學,更是「人學」和「仁學」。薄醫生說出了我作為醫者的心聲。醫學通識,不可不知,推薦給關心疾病和健康的每一個人。-清華大學醫學中心細胞治療研究所所長/張明徽教授

  讀了薄世寧醫生的書,讓我深刻的體會到:醫學不應該僅僅是冷冰冰的處方和手術刀,它的底層應該是對人的價值的一種最深刻的關懷。過去我們有可能把醫學儘儘看作一門嚴格的實證科學,實則驅動所有這些實證的,都是對於人的關懷與理解。醫者仁心,誠哉斯言!-外交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樞紐》作者/施展教授

  薄世寧醫生的書,直擊醫學本質,剖析醫生角色,就像庖丁解牛,既淋漓盡致,又通透明晰。無論是否有醫學基礎,這本書都將幫您重新認識醫生,讀懂醫學。-醫學博士、作家、投資人/馮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薄世寧


  得到App課程「薄世寧.醫學通識50講」主持人。

  這門課成為北京大學的公共選修課,而基於這門課程出版的圖書《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更榮獲中國好書獎(該年出版的幾十萬冊圖書中,只有37冊當選,醫學類獲獎的僅此一本)、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創作類佳作獎。

  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美國布朗大學公派訪問學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症醫學科(ICU)副主任醫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突發事件現場醫療救治指導專家、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科普專業委員會發起人及祕書長。

  主編《重症監護藥物治療手冊》,並編譯了多部醫學專著。2003年獲「北京大學抗『非典』(SARS)英雄」稱號;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傷員救治國家衛計委首批醫療專家組成員;2015年廣西柳州連環爆炸傷員救治國家衛計委專家組成員;2016年江蘇鹽城龍捲風傷員救治國家衛計委專家組組長。  
 
 

目錄

推薦序一 人人都需要知道的醫學常識/吳其穎醫生
推薦序二 每個人都必修的醫學院課程/怪醫鳥博士
推薦序三 醫學不是萬能,預防勝於治療/叢斌
推薦序四 提升自我「健康識能」,醫病都受惠/喬傑
各界讚譽
自序 只有先活著,才有其他可能
前言 每個人一生都該上一次簡明醫學院

第一章 理解醫學的前提    
01所有醫學都只為了兩個字:活著
02真正的健康,是與疾病共處    
03病,不僅要靠醫生治,更需要人體的自我修復    
04醫學,是科學,也是人文
05醫療不是消費,不適用消保法

第二章 人,為什麼會生病
01人是自然演化的不良品
02任何疾病都不是憑空產生的
03有些「病」不該治?因為它在保護你
04我身體很好,這個病怎麼會找上我?
05人體本身就是「細菌星球」
06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

第三章  怎麼看病,很重要
01診斷,就是不斷假設和驗證的過程
02治療的目標,不一定都是治癒
03臨床診療指引手冊,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04藥不只是用來治病,有時也會殺人
05醫院,高度分工協作的平臺
06公共衛生,性價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第四章 需要重新認識的「疾病」
01癌症,已成為一種「慢性病」
02冠心病,不只是器官出問題,而是全身病    
03身心疾病,身體、心理一起治
04醫源性傷害,可以減少,很難完全避免
05疼痛,病人說疼就是疼,別懷疑
06衰老,老不是問題,衰才是關鍵

第五章 現代醫學發展最重要的13件事
01疫苗,防病也能治病
02靜脈注射,給藥途徑的創新
03全麻、半麻、局麻,最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
04護理師,患者安全的代言人
05 X光,不用打開人體就能透視的利器
06抗生素,人類和細菌間的軍備競賽
07呼吸器,為了爭一口氣活著
08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曙光
09氯丙嗪,讓精神病人重回社會
10腦死,更科學的死亡診斷標準
11世上最聰明的人怎麼看病?
12避孕藥,把女人的身體還給女人
13諾貝爾獎,所有的科學獎都是醫學獎

第六章 改變醫學發展的大醫生
01希波克拉底,確立醫生的職業道德準則
02威廉·奧斯勒,將醫學教育從書本搬到病床邊
03沃納·福斯曼,拿自己做實驗的瘋狂醫生
04塞麥爾維斯,宣導洗手竟成醫界公敵
05 伍連德,研發口罩對抗鼠疫的防疫鬥士
06 林巧稚,一生未婚,卻是萬嬰之母

第七章 醫生的精進與病人的修煉
012多治療不等於澈底治療
02在資訊不完備下如何快速決策?
03醫生的最大挑戰,理性感性並存
04變得更健康的最好時間:現在
05你應該和醫生交流的五個問題
06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結語 醫學的未來:繼承與叛逆
致謝
篩檢指南
圖片來源
 
 

前言

個人一生都該上一次簡明醫學院


  經常有人問我很多關於健康和醫學的問題。比如,為什麼現在癌症發病率這麼高,而且一發現就是中晚期?為什麼醫學這麼強大了,還是有很多病都治不好?有的人說:「到醫院我就矇了,就醫時間那麼短,根本不知道怎麼和醫生溝通。」還有的人擔心,全國這麼多的醫院,這麼多的醫生,怎麼保證我接受的治療方案是最好的?

  這些問題,相信也是你最關心的問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掌握一些醫學的基礎知識,那麼所有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果我們可以上一次「醫學院」,了解醫學的智慧,那麼我們不僅能解決生活中常遇到的健康和疾病問題,更能從認知層面提升自己,讓醫學的智慧為自己所用。

  當你掌握了一定的醫學知識,了解了醫學的智慧,你一定會有以下三個不同:

  •    你會成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神。

  如果你理解了人類進化和疾病的關係,並且善加利用,那麼走向一個健康又享受的百歲人生便不是奢望。

  如果你能了解疾病代償的原理,知道所有的慢性病都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被突然發現的,那麼你就會主動、科學的進行疾病篩查,從此讓你的生活和工作更有健康的底氣和保證。

  如果你能準確描述症狀和病史,能夠在醫患溝通中掌握關鍵的資訊,更確切的說,你能跟醫生溝通五個方面的問題,那麼同樣跟醫生面對面3分鐘,你利用醫療資源的效率就是別人的20倍。

  如果能和醫生共同決策,和醫生結成合作的盟友,檢查報告上那一串串的數字就不再冰冷,它們是你主動戰勝疾病的路徑。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了解醫學的祕密和智慧,成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神,那麼整個社會應對疾病的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升。

  •    你會了解什麼是醫學的本質。

  所有的醫生都知道,聽診器於1816年被發明,是19世紀重要的醫學發明之一。但是有的醫生會多知道一個知識點:1852年,美國人才幫聽診器裝上了兩個耳機,使它成為一種雙聲道的設備,這時候的聽診器才成為你今天見到的樣子。

  事實上,哪怕是最有名望、最權威的專家醫生,如果他不親自走到病人的床頭去,和病人多說說話、多用用聽診器,他也不會理解聽診器是一項提升醫患關係的祕密武器,使用聽診器就是用實際行動去傳達醫生的關切。聽診器的祕密,或許沒有一個醫生告訴過你,但它正是醫學的本質:戴上科學的面具,表達關懷和仁愛。

  最近我讀到一個案例,一位肺癌患者分享她的抗癌經歷,過程充滿艱辛和風險,但是結局很美好——患者康復了。作為醫生,我最受觸動的是這位患者問當年幫她做手術的主刀醫生為什麼沒有切掉她的肺時,醫生說的一段話。因為這位患者有過多年的抗癌經歷,自己也成了半個專家。她事後意識到,如果按照手術前的計畫本來應該切除半個肺,但是實際並沒有。

  主刀醫生是怎麼回答的呢?

  醫生說,當時打開胸腔以後,發現患者肺裡的腫瘤已經完全侵襲了肺動脈,而且已經轉移到很多部位。這個時候,即便切肺也無法清除所有的腫瘤了,就算換根血管也沒有用。根據他多年的經驗,這種情況下,切不切肺和腫瘤復發不復發,以及患者能存活多少時間已經沒有關係了。但是切了肺,患者的生活品質毫無疑問會大大降低。

  所以醫生在手術臺上當機立斷,不切!不做手術,還可以化療。如果化療效果好,患者仍然可以帶病生存。如果化療效果不好,就更沒必要再遭受只留下半個肺的痛苦了。

  聽完主刀醫生的解釋,患者無比感激。因為創傷小,也為她日後對抗癌症提供了很好的身體條件。

  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好醫生:用最好的醫術和經驗確定和實施治療方案,最大限度的實現患者的長遠利益,提高患者的生命品質。

  現代醫學已經認識到,單純的延長存活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維護患者的尊嚴、支持患者的生活意義、提高患者的生命品質,同樣是醫學重要的使命。用我的話說就是:不關心人的科學是傲慢,沒有科學依據的關心是濫情。在醫學中,尤其如此。

  •    可以讓醫學的方法和智慧為你所用。

  不確定性是世界的內在屬性,在不確定性面前盡量去追求確定,也是醫學的拿手好戲。醫學積累了那麼多關於疾病的知識,該怎麼運用到一個具體的、獨特的、鮮活的患者身上?臨床醫生每天都在面對這個難題。

  醫生是怎麼解決這個難題的?

  有這樣一則定義:慎重、準確和明智的應用現有的最佳研究依據,結合臨床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權利、價值和期望,將三者完美的結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療措施。簡單的說,就是證據+經驗+患者意願,給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這就是「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雖然它是醫學領域的方法論,但是科學證據,加個人的經驗智慧,再加上和利益攸關者的合作,其實也是解決所有難題的通用套路。如果你掌握了這套方法,那麼把「醫生—患者」這一對組合換成「設計師—客戶」、換成「生產者—消費者」、換成「管理者—員工」都是可行的。

  醫學不僅是一套博大精深的知識體系,更是一套富含了生活哲理和態度的認知體系,讓醫學的智慧為你所用,從這所「簡明醫學院」開始。

推薦序一

人人都需要知道的醫學常識


  「醫學通識課」絕對是人生中必修的課程之一。

  什麼是醫學通識?舉凡能夠促進個人健康的相關知識,例如人體基本的生理現象、疾病的成因、藥物相關知識與使用原則、嚴重疾病的症狀及警訊,甚至是如何與醫護人員有效率的溝通,都可以算在醫學通識的範疇裡面。對於「醫學通識課」的相關內容越理解,對於自身健康的掌握就越能駕輕就熟。

  但很不幸的,臺灣的義務教育對於「醫學通識課」並無太多著墨。即使是國小、國中的健康教育課,也多半是教導學生對於兩性關係的認識;高中即使有相關課程,恐怕在升學體制的影響下,已淪為另一堂教導「數學」或「物理」的衝刺班。

  我曾在網路上做過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臺灣民眾的醫學知識並非由書本中獲得,而是以網路以及診間的醫護人員為最大宗來源,這或許暗示了兩個非常大的問題:

  其一,網路上的醫療資訊真真假假,尤其近幾年在Line群組或FB社群瘋狂轉傳的農場文章,內容往往真偽難辨。許多民眾誤信其中內容而未再進一步查證,最終直接或間接傷害了自己的健康。

  其二,診間的醫護人員能提供專業且正確的醫療知識。但能夠接收到這些知識的人,往往已經生病了,才會到診間報到。因此對於大部分未進到醫療院所的人們而言,想要第一手獲取實用且正確的醫療知識,簡直難上加難。

  也因此,我於2017年創立了YouTube醫學頻道,以及於2018年底出版了《90%攸關性命的醫學常識,沒有人教》一書,即是想在臺灣推廣「醫學通識」,並讓人們了解醫學知識的重要性,出版之後大受好評。而薄世寧醫師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症醫學科(ICU)工作19年,更有「北京大學抗『非典』(SARS)英雄」的稱號。他出版此書的理念與我不謀而合:醫生能救的人有限,若到病入膏肓時才到醫院,即使神醫如扁鵲亦束手無策;但如果每個人都能接觸一次「簡明醫學院」,並掌握基礎的醫學知識,那不僅能預防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更能有效促進自身的健康。

  本書以「醫學通識」的理念出發,為讀者細細剖析了基礎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流行病學、實證醫學,及公共衛生的相關概念。書中的講解深入淺出,即使無相關背景的人閱讀起來亦不困難。在此誠摯推薦予所有在乎身體健康的人們。

臺大醫師、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吳其穎醫師

推薦序二

每個人都必修的醫學院課程


  不久前,鳥博士到外縣市的某醫學中心探訪一位朋友。搭電梯時,電梯裡一位「體重顯然超重」的伯伯,正坐在輪椅上,跟他的傳送人員閒聊。因為密閉空間,講得又很大聲,內容又剛好和泌尿科有關,鳥博士就留意了一下。

  臉顯得浮腫的伯伯不滿的對那位傳送人員說:「我本來只是糖尿病,前陣子腰痛發燒,結果泌尿科說是腎臟結石發炎,就把那顆腎臟切掉了,搞得我現在身體這麼虛弱,連路都沒辦法走……。」

  傳送人員說:「腎臟結石?不是該看腎臟科嗎?怎麼會看泌尿科?泌尿科只管排尿的,不是嗎?」

  伯伯說:「你就知道,一開始就看錯科也沒講,遇到這些蒙古大夫,白挨了一刀,真是……。」

  這時,樓層到了,他們就邊碎碎唸邊推出電梯。留在電梯裡的鳥博士,不禁為他的泌尿主治醫師叫屈啊!

  事實上,他看泌尿科是正確的,因為腎結石本來就有可能需要外科方面的治療,所以是由泌尿科處理。如果他先看腎臟科,檢查完之後確定是腎結石,也會轉診給泌尿科做後續的治療。而且以目前的醫療水準,腎結石還會發炎到需要切除腎臟,其原因很可能有幾個:

  1. 糖尿病控制不良,造成腎臟已經感染到快要敗血症。
  2. 結石堵塞尿路太久,腎臟其實已經沒有功能了。
  3. 發現了什麼可能的病變,避免惡化需切除。

  不管哪種可能,醫生都是為了救他命,才會做切除腎臟的決定。那這中間的環節,是哪裡出了問題,讓在這麼先進的醫學中心就醫的伯伯,居然會以為自己是遇到庸醫,白挨一刀?

  顯然醫病雙方在「基本醫學知識」認知上有巨大的「落差」,是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如果有人能讓伯伯先知道:腎結石看泌尿科沒錯;糖尿病人的體重過重,血糖會難以控制;血糖沒控制好,很容易嚴重感染;腎臟結石嚴重感染,很可能變成敗血症休克死亡;結石阻塞太久,腎臟可能早已沒功能了;腎臟壞了,不切除,可能導致更嚴重病變……相信他就可以理解,醫生不得已切除他腎臟,其實是為了保住他性命。

  而且他應該是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加上體重超重太多,所以全身器官功能慢慢衰退,導致現在的虛弱,而不是切了腎臟造成無法走路。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具備基本醫學知識,那麼在跟醫生溝通時,更能理解自己所接受的醫療行為,就能避免這樣的誤解產生,也能知道自己該怎麼保養,會比較快恢復健康。這也是本書作者薄世寧大夫,寫這本「醫學通識」的目的。

  薄世寧大夫,北大臨床醫學博士,加護病房工作19年,是重症醫學的專家。原本鳥博士以為,這本書主要就是各種疾病知識的介紹,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著墨更多在「什麼是疾病?」、「什麼是醫療?」、「醫學如何演進?」、「醫病之間相對應的關係是什麼?」……各種深度人文思考的面向。

  就像作者說的,醫師需要理性的醫學知識,但也需要人文的判斷。因為治療對象是人,牽涉到人,狀況就變複雜,除了需要用理性判斷病情,在選擇治療方向時,更需要人文思考的關懷。

  所以看完本書,你就可以了解,為何不要隨便要求幫小朋友「退燒」?為何不要任意買藥來解除症狀?因為「症狀」其實不完全等同於「疾病」,解除症狀,有可能反而掩蓋了疾病真相。

  鳥博士就常遇到,以為自己血尿是「熱到了」,來門診就直接要求開點藥讓他不要血尿就好,但是鳥博士覺得「內情並不單純」,堅持幫他進一步檢查,卻發現了「膀胱癌」或「腎臟癌」的例子。

  看完本書,你也可以理解,為何醫療不能算是「消費行為」?也不是「一般服務業」?因為醫療人員的角色就像是「背著病患渡過疾病湍流的人」,是和病患一起克服疾病的人,而不是病人想買什麼療程就提供療程的賣家。尤其現在網路發達,常有病人「估狗」一下,就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罕見重病,來要求醫生配合做他指定的檢查。看了本書,你就會知道什麼是「馬蹄聲原則」,醫生應有的態度是先查機率最大的可能疾病,而不是順著病人,浪費時間和資源先去找相對罕見的疾病。

  作者用他豐富醫學經驗和縝密人文思考,藉著這本書,不僅教你醫學知識,更教你如何思考醫病關係,「不但給你魚,還給你釣竿!」。這本書從疾病知識、治療項目、醫學史、醫學倫理一直到醫生該如何精進,和病人該如何諮詢醫師、定期該做什麼篩檢,甚至生死學都涉獵。醫學知識豐富生動,人文思考深刻且發人深省。難怪榮獲「中國好書獎」裡唯一一本的醫學書籍。

  鳥博士誠摯的認為:如果你是醫療相關人員,這本書能幫你更全面的思考,怎樣提供更有幫助的醫療。如果你是一般民眾,這本書能幫助你在和醫生溝通時,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多有效的醫療資訊,幫助你做最佳醫療選擇。這是一本不需醫學基礎也能充分讀懂的醫學書,了解這些知識,必能讓自己和親友都受益終生!

「Dr.Bird」粉專版主/怪醫鳥博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31382
  • 叢書系列:EASY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7 x 23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疫苗,防病也能治病

疫苗是人類醫學史上最偉大的醫學成就之一,是醫學發展的里程碑。疫苗不僅挽救了數以億計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它還開啟了對抗疾病的新思路——預防。在疫苗出現之前,其他藥物和手術都是直接用於治病的,而疫苗開啟了預防疾病的新紀元。

如今再提起疫苗,你最關心的肯定是疫苗的安全問題。以下我將介紹疫苗的工作原理,只有掌握了相關原理,你才能更好的理解疫苗,從而真正從疫苗那裡獲得安全。我把疫苗的工作原理分為三層。第一層,用生小病來預防大病。第二層,不生小病,也能預防病。第三層,不僅防病,還能治病。

用生小病來預防大病

什麼是用生小病來預防大病?我們先看兩個大病——天花和狂犬病。

關於天花你一定有不少了解。在18世紀的歐洲,1.5億人因為天花死亡。後來人們用接種牛痘的方式預防天花,人類終於擁有了預防這種急性傳染病的武器。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莊嚴宣告人類徹底消滅天花。從此以後,孩子們再也不用接種牛痘了。天花是第一個由人類主動消滅的急性瘟疫。

為什麼接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呢?它的機理就是透過生小病來預防大病。

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在某一段病毒結構上具有相似的抗原性。人在感染牛痘病毒後,人體針對牛痘病毒產生的免疫力同時也能抵抗天花病毒。而且人體在感染牛痘病毒後,僅會產生輕微不適,是「生小病」,但是可以預防大病——天花。小病是代價,預防大病是收益。

人體的免疫系統還有個特點,即一旦對作為「壞人」的某種病毒產生了免疫力,就能記著壞人的特點,壞人再來,免疫系統會再次將其消滅,所以這種免疫力可以維持一定時間。但是,人類用主動感染毒力低的牛痘病毒產生的免疫力,來預防致死性的天花病毒,這種做法的成功只是不幸中的萬幸,是巧合。這種方法用在其他大病上,就行不通了。不是每種大病都能找到自然存在的,且與它具有類似抗原性的弱毒力的病毒。

比如狂犬病,狂犬病病毒會攻擊人的神經系統,發病者會出現恐水、怕風、咽喉部肌肉痙攣、癱瘓等症狀。這是目前唯一一種死亡率接近100%的傳染病,而且直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我們可以用疫苗有效的預防狂犬病。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天下生活電子書全書系:醫學新王道,全展單書88折、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