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個人一生都該上一次簡明醫學院
經常有人問我很多關於健康和醫學的問題。比如,為什麼現在癌症發病率這麼高,而且一發現就是中晚期?為什麼醫學這麼強大了,還是有很多病都治不好?有的人說:「到醫院我就矇了,就醫時間那麼短,根本不知道怎麼和醫生溝通。」還有的人擔心,全國這麼多的醫院,這麼多的醫生,怎麼保證我接受的治療方案是最好的?
這些問題,相信也是你最關心的問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掌握一些醫學的基礎知識,那麼所有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果我們可以上一次「醫學院」,了解醫學的智慧,那麼我們不僅能解決生活中常遇到的健康和疾病問題,更能從認知層面提升自己,讓醫學的智慧為自己所用。
當你掌握了一定的醫學知識,了解了醫學的智慧,你一定會有以下三個不同:
• 你會成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神。
如果你理解了人類進化和疾病的關係,並且善加利用,那麼走向一個健康又享受的百歲人生便不是奢望。
如果你能了解疾病代償的原理,知道所有的慢性病都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被突然發現的,那麼你就會主動、科學的進行疾病篩查,從此讓你的生活和工作更有健康的底氣和保證。
如果你能準確描述症狀和病史,能夠在醫患溝通中掌握關鍵的資訊,更確切的說,你能跟醫生溝通五個方面的問題,那麼同樣跟醫生面對面3分鐘,你利用醫療資源的效率就是別人的20倍。
如果能和醫生共同決策,和醫生結成合作的盟友,檢查報告上那一串串的數字就不再冰冷,它們是你主動戰勝疾病的路徑。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了解醫學的祕密和智慧,成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神,那麼整個社會應對疾病的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升。
• 你會了解什麼是醫學的本質。
所有的醫生都知道,聽診器於1816年被發明,是19世紀重要的醫學發明之一。但是有的醫生會多知道一個知識點:1852年,美國人才幫聽診器裝上了兩個耳機,使它成為一種雙聲道的設備,這時候的聽診器才成為你今天見到的樣子。
事實上,哪怕是最有名望、最權威的專家醫生,如果他不親自走到病人的床頭去,和病人多說說話、多用用聽診器,他也不會理解聽診器是一項提升醫患關係的祕密武器,使用聽診器就是用實際行動去傳達醫生的關切。聽診器的祕密,或許沒有一個醫生告訴過你,但它正是醫學的本質:戴上科學的面具,表達關懷和仁愛。
最近我讀到一個案例,一位肺癌患者分享她的抗癌經歷,過程充滿艱辛和風險,但是結局很美好——患者康復了。作為醫生,我最受觸動的是這位患者問當年幫她做手術的主刀醫生為什麼沒有切掉她的肺時,醫生說的一段話。因為這位患者有過多年的抗癌經歷,自己也成了半個專家。她事後意識到,如果按照手術前的計畫本來應該切除半個肺,但是實際並沒有。
主刀醫生是怎麼回答的呢?
醫生說,當時打開胸腔以後,發現患者肺裡的腫瘤已經完全侵襲了肺動脈,而且已經轉移到很多部位。這個時候,即便切肺也無法清除所有的腫瘤了,就算換根血管也沒有用。根據他多年的經驗,這種情況下,切不切肺和腫瘤復發不復發,以及患者能存活多少時間已經沒有關係了。但是切了肺,患者的生活品質毫無疑問會大大降低。
所以醫生在手術臺上當機立斷,不切!不做手術,還可以化療。如果化療效果好,患者仍然可以帶病生存。如果化療效果不好,就更沒必要再遭受只留下半個肺的痛苦了。
聽完主刀醫生的解釋,患者無比感激。因為創傷小,也為她日後對抗癌症提供了很好的身體條件。
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好醫生:用最好的醫術和經驗確定和實施治療方案,最大限度的實現患者的長遠利益,提高患者的生命品質。
現代醫學已經認識到,單純的延長存活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維護患者的尊嚴、支持患者的生活意義、提高患者的生命品質,同樣是醫學重要的使命。用我的話說就是:不關心人的科學是傲慢,沒有科學依據的關心是濫情。在醫學中,尤其如此。
• 可以讓醫學的方法和智慧為你所用。
不確定性是世界的內在屬性,在不確定性面前盡量去追求確定,也是醫學的拿手好戲。醫學積累了那麼多關於疾病的知識,該怎麼運用到一個具體的、獨特的、鮮活的患者身上?臨床醫生每天都在面對這個難題。
醫生是怎麼解決這個難題的?
有這樣一則定義:慎重、準確和明智的應用現有的最佳研究依據,結合臨床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權利、價值和期望,將三者完美的結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療措施。簡單的說,就是證據+經驗+患者意願,給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這就是「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雖然它是醫學領域的方法論,但是科學證據,加個人的經驗智慧,再加上和利益攸關者的合作,其實也是解決所有難題的通用套路。如果你掌握了這套方法,那麼把「醫生—患者」這一對組合換成「設計師—客戶」、換成「生產者—消費者」、換成「管理者—員工」都是可行的。
醫學不僅是一套博大精深的知識體系,更是一套富含了生活哲理和態度的認知體系,讓醫學的智慧為你所用,從這所「簡明醫學院」開始。
推薦序一
人人都需要知道的醫學常識
「醫學通識課」絕對是人生中必修的課程之一。
什麼是醫學通識?舉凡能夠促進個人健康的相關知識,例如人體基本的生理現象、疾病的成因、藥物相關知識與使用原則、嚴重疾病的症狀及警訊,甚至是如何與醫護人員有效率的溝通,都可以算在醫學通識的範疇裡面。對於「醫學通識課」的相關內容越理解,對於自身健康的掌握就越能駕輕就熟。
但很不幸的,臺灣的義務教育對於「醫學通識課」並無太多著墨。即使是國小、國中的健康教育課,也多半是教導學生對於兩性關係的認識;高中即使有相關課程,恐怕在升學體制的影響下,已淪為另一堂教導「數學」或「物理」的衝刺班。
我曾在網路上做過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臺灣民眾的醫學知識並非由書本中獲得,而是以網路以及診間的醫護人員為最大宗來源,這或許暗示了兩個非常大的問題:
其一,網路上的醫療資訊真真假假,尤其近幾年在Line群組或FB社群瘋狂轉傳的農場文章,內容往往真偽難辨。許多民眾誤信其中內容而未再進一步查證,最終直接或間接傷害了自己的健康。
其二,診間的醫護人員能提供專業且正確的醫療知識。但能夠接收到這些知識的人,往往已經生病了,才會到診間報到。因此對於大部分未進到醫療院所的人們而言,想要第一手獲取實用且正確的醫療知識,簡直難上加難。
也因此,我於2017年創立了YouTube醫學頻道,以及於2018年底出版了《90%攸關性命的醫學常識,沒有人教》一書,即是想在臺灣推廣「醫學通識」,並讓人們了解醫學知識的重要性,出版之後大受好評。而薄世寧醫師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症醫學科(ICU)工作19年,更有「北京大學抗『非典』(SARS)英雄」的稱號。他出版此書的理念與我不謀而合:醫生能救的人有限,若到病入膏肓時才到醫院,即使神醫如扁鵲亦束手無策;但如果每個人都能接觸一次「簡明醫學院」,並掌握基礎的醫學知識,那不僅能預防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更能有效促進自身的健康。
本書以「醫學通識」的理念出發,為讀者細細剖析了基礎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流行病學、實證醫學,及公共衛生的相關概念。書中的講解深入淺出,即使無相關背景的人閱讀起來亦不困難。在此誠摯推薦予所有在乎身體健康的人們。
臺大醫師、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吳其穎醫師
推薦序二
每個人都必修的醫學院課程
不久前,鳥博士到外縣市的某醫學中心探訪一位朋友。搭電梯時,電梯裡一位「體重顯然超重」的伯伯,正坐在輪椅上,跟他的傳送人員閒聊。因為密閉空間,講得又很大聲,內容又剛好和泌尿科有關,鳥博士就留意了一下。
臉顯得浮腫的伯伯不滿的對那位傳送人員說:「我本來只是糖尿病,前陣子腰痛發燒,結果泌尿科說是腎臟結石發炎,就把那顆腎臟切掉了,搞得我現在身體這麼虛弱,連路都沒辦法走……。」
傳送人員說:「腎臟結石?不是該看腎臟科嗎?怎麼會看泌尿科?泌尿科只管排尿的,不是嗎?」
伯伯說:「你就知道,一開始就看錯科也沒講,遇到這些蒙古大夫,白挨了一刀,真是……。」
這時,樓層到了,他們就邊碎碎唸邊推出電梯。留在電梯裡的鳥博士,不禁為他的泌尿主治醫師叫屈啊!
事實上,他看泌尿科是正確的,因為腎結石本來就有可能需要外科方面的治療,所以是由泌尿科處理。如果他先看腎臟科,檢查完之後確定是腎結石,也會轉診給泌尿科做後續的治療。而且以目前的醫療水準,腎結石還會發炎到需要切除腎臟,其原因很可能有幾個:
1. 糖尿病控制不良,造成腎臟已經感染到快要敗血症。
2. 結石堵塞尿路太久,腎臟其實已經沒有功能了。
3. 發現了什麼可能的病變,避免惡化需切除。
不管哪種可能,醫生都是為了救他命,才會做切除腎臟的決定。那這中間的環節,是哪裡出了問題,讓在這麼先進的醫學中心就醫的伯伯,居然會以為自己是遇到庸醫,白挨一刀?
顯然醫病雙方在「基本醫學知識」認知上有巨大的「落差」,是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如果有人能讓伯伯先知道:腎結石看泌尿科沒錯;糖尿病人的體重過重,血糖會難以控制;血糖沒控制好,很容易嚴重感染;腎臟結石嚴重感染,很可能變成敗血症休克死亡;結石阻塞太久,腎臟可能早已沒功能了;腎臟壞了,不切除,可能導致更嚴重病變……相信他就可以理解,醫生不得已切除他腎臟,其實是為了保住他性命。
而且他應該是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加上體重超重太多,所以全身器官功能慢慢衰退,導致現在的虛弱,而不是切了腎臟造成無法走路。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具備基本醫學知識,那麼在跟醫生溝通時,更能理解自己所接受的醫療行為,就能避免這樣的誤解產生,也能知道自己該怎麼保養,會比較快恢復健康。這也是本書作者薄世寧大夫,寫這本「醫學通識」的目的。
薄世寧大夫,北大臨床醫學博士,加護病房工作19年,是重症醫學的專家。原本鳥博士以為,這本書主要就是各種疾病知識的介紹,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著墨更多在「什麼是疾病?」、「什麼是醫療?」、「醫學如何演進?」、「醫病之間相對應的關係是什麼?」……各種深度人文思考的面向。
就像作者說的,醫師需要理性的醫學知識,但也需要人文的判斷。因為治療對象是人,牽涉到人,狀況就變複雜,除了需要用理性判斷病情,在選擇治療方向時,更需要人文思考的關懷。
所以看完本書,你就可以了解,為何不要隨便要求幫小朋友「退燒」?為何不要任意買藥來解除症狀?因為「症狀」其實不完全等同於「疾病」,解除症狀,有可能反而掩蓋了疾病真相。
鳥博士就常遇到,以為自己血尿是「熱到了」,來門診就直接要求開點藥讓他不要血尿就好,但是鳥博士覺得「內情並不單純」,堅持幫他進一步檢查,卻發現了「膀胱癌」或「腎臟癌」的例子。
看完本書,你也可以理解,為何醫療不能算是「消費行為」?也不是「一般服務業」?因為醫療人員的角色就像是「背著病患渡過疾病湍流的人」,是和病患一起克服疾病的人,而不是病人想買什麼療程就提供療程的賣家。尤其現在網路發達,常有病人「估狗」一下,就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罕見重病,來要求醫生配合做他指定的檢查。看了本書,你就會知道什麼是「馬蹄聲原則」,醫生應有的態度是先查機率最大的可能疾病,而不是順著病人,浪費時間和資源先去找相對罕見的疾病。
作者用他豐富醫學經驗和縝密人文思考,藉著這本書,不僅教你醫學知識,更教你如何思考醫病關係,「不但給你魚,還給你釣竿!」。這本書從疾病知識、治療項目、醫學史、醫學倫理一直到醫生該如何精進,和病人該如何諮詢醫師、定期該做什麼篩檢,甚至生死學都涉獵。醫學知識豐富生動,人文思考深刻且發人深省。難怪榮獲「中國好書獎」裡唯一一本的醫學書籍。
鳥博士誠摯的認為:如果你是醫療相關人員,這本書能幫你更全面的思考,怎樣提供更有幫助的醫療。如果你是一般民眾,這本書能幫助你在和醫生溝通時,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多有效的醫療資訊,幫助你做最佳醫療選擇。這是一本不需醫學基礎也能充分讀懂的醫學書,了解這些知識,必能讓自己和親友都受益終生!
「Dr.Bird」粉專版主/怪醫鳥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