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無限延伸的最佳結局
才剛從北宋京城汴京返回現代、一度被宋徽宗當作神仙的阿志和高娃,在「穿越故宮大冒險」第四集《蓮花式溫碗的密碼》裡欣賞過汝窯青瓷,見識到繁華的北宋皇城,甚至還結識了〈清明上河圖〉畫家張擇端,一路披荊斬棘、對抗酷必剋的威脅,終於找出能夠解開《巫術羊皮卷》密碼的故宮珍貴文物。最後,他們好不容易將酷必剋偷走的〈秋庭戲嬰圖〉安全歸還故宮博物院,回家度過一小段輕鬆時光。
不過,阿志和高娃始終暗自擔心酷必剋不知何時又會出現。同時,高娃還頻頻在睡夢中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因而展開另一段故宮奇遇,進入〈谿山行旅圖〉這幅吸收了天地靈氣的古畫裡,不但認識了一群曾在古書中聽過的神仙,甚至還參加了一場神奇的盛宴。
神仙的世界真是多采多姿啊!這場盛宴可有趣了,不但可以騎著仙禽在空中飛翔,還有活了好幾千歲的古人彭祖、徐福、葛洪和其他神仙與精怪現身同歡;除此之外,更有各種各樣為大家量身訂做的山珍海味、趣味絕活兒,甚至提供只在武俠小說中聽過的仙丹妙藥給仙人們享用、鍛鍊仙術。不過,就在令人大開眼界的神仙宴上,突然出現了一隻凶狠、可怕的「冰獸」,剎那間,各路神仙和精怪跑的跑、逃的逃……冰獸大鬧仙界,搞得人仰馬翻。
還好阿志腦筋靈動,想到「解鈴還須繫鈴人」──冰獸既然出現在畫中,想必跟這幅畫的作者有關。於是他跟高娃穿越時空,找到了〈谿山行旅圖〉的畫家范寬。兩人跟著這位名垂後世的大畫家,一路跋山涉水,不但親眼目睹畫家尋找靈感、練習繪畫技巧的過程,也一步一步解開了畫中冰獸的祕密。
鄭宗弦老師所創作的「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是許多小學生熱追的兒少讀物:奇幻、穿梭時空、冒險、解謎、打鬥、友情……所有孩子喜歡的元素一應俱全,精彩刺激,充滿想像力;而且很難得的是故事選材從故宮博物院的古典文物出發,因此又兼具了文化藝術、社會歷史題材,讓孩子輕鬆、愉快的閱讀小說之際,也能讀到歷史典故、認識知名書畫家、得到文藝薰陶,以及增加相關知識,讓家長認同也放心。
例如這集《谿山行旅圖冰獸任務》中,除了神仙的宴會讓人讀得目不轉睛之外,范寬繪製山水畫的過程,亦是很重要的一段故事情節。對孩子來說,山水畫並不容易欣賞,尤其是以墨水演繹的中國山水,意境更需要深入淺出的解說。水墨畫中,以半乾的毛筆中鋒或側鋒,斜向摩擦或擊點紙張所產生的效果,稱為「皴」(音同「村」);歷來有很多種「皴」法,像是「捲雲皴」、「披麻皴」、「斧劈皴」……范寬「採用」(一說「發明」)「雨點皴」技法,筆力蒼勁,紋理細緻,山川流水更具有立體感,連畫中極為細小的人物、驢兒亦能表現得活靈活現,因此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評〈谿山行旅圖〉為「宋畫第一」。
畫家作畫之前,往往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觀察、實地寫生,以及不斷的練習;正式作畫時,下筆前更須細心的布局、構思,日以繼夜,才能完成一幅偉大的畫作;整個過程寂寞而辛苦,往往需要極大的毅力。故事中藉由阿志和高娃的貼身體驗,可以深刻了解畫家完成作品之不易。
希望小讀者們看完鄭宗弦老師這系列作品之後,爸爸、媽媽也能帶著他們實際走訪故宮博物院,拿著望遠鏡,仔細欣賞真正的〈谿山行旅圖〉,體會這幅名作的磅礴氣勢,看見傳統文物的細膩與珍貴;更可以假裝自己是陪伴在范寬身邊的阿志或高娃,遙想畫家當年是如何豁達不拘的在深山裡賞景求道、隱居作畫,這才是這集故事所無限延伸出的最佳結局啊!
陳安儀(親職作家‧教育工作者)
作者序
那一雙神祕的眼睛
〈谿山行旅圖〉長約二公尺,寬約一公尺,畫中央矗立著一座巍峨雄偉的大山,山下有一隊小商旅,兩人四驢栩栩如生,是北宋大畫家范寬的傳世名作。觀賞者一靠近它,馬上就會感受到有如臺北一○一大樓壓頂的磅礡氣勢,為之震撼與驚歎。當它展出的期間,朝聖者絡繹不絕,受歡迎的程度一點也不輸給義大利天才畫家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因此贏得了「東方的蒙娜麗莎」美譽。
據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一抹微笑之外,還有那雙神祕的眼睛。很多人舉證歷歷說蒙娜麗莎的眼睛是活的,因為不管你觀畫時站在哪一個位置,她的眼睛總是充滿魅力的望著你,讓人為之著迷,不忍離去。
我雖然未曾到過法國羅浮宮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但是三十年前,我卻在〈谿山行旅圖〉中發現了另一雙神祕的眼睛。那雙眼睛虎視眈眈的注視著我,眨也不眨,緊盯著我不放,讓我十分驚訝,並且疑惑不已。
讀到這兒,你一定非常困惑。別急,這事說來話長,請聽我細說從頭。
我雖是少年兒童文學作家,然而小時候卻立志要當畫家,因為我從小就熱愛畫畫。
還記得三歲時,阿嬤教我剪紙蝴蝶、畫小白兔,小小年紀的我,覺得從手中的一枝筆可以變化出各種東西,真是既神奇又不可思議的事。上小學後,我參加學校的繪畫比賽,常常拿第一名。爸爸看到獎狀時,總是備感榮耀的帶我去買水彩顏料當獎品,更增強了我對畫畫的興趣。
念小五時,我終於正式去學習國畫,享受到無比的樂趣。哇!原來沾了白顏料和紅顏料的毛筆,可以畫出美麗的牡丹;單色的墨,竟然可以繪出層次分明的樹石,也能暈染出漸層的雲水。我的國畫老師施富美老師,儼然成了我的超級偶像。
我立志要當一位國畫家,我想臨摹古畫,可是買不起名畫選集,只好從哥哥收藏的古畫郵票中去揣摩。因此我畫了明朝仇英〈漢宮春曉圖〉裡,一位手執輕羅小扇撲著粉蝶的宮女,也畫了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然而那些圖案被極度縮小在幾平方公分之中,人物的五官、衣服的皺褶、手指的輪廓等,幾乎全憑想像,委實讓人感到迷惘與辛苦。
就讀國一時,我發現一本唐詩的書中有彩色的青綠山水〈明皇幸蜀圖〉,人物清晰可辨,便開心的著手臨摹。當我挺起彎了一整天、痠疼不已的腰,看著完成的全開畫作時,心裡充滿了成就感。
但我最嚮往的畫作其實是〈谿山行旅圖〉,而我所能找到尺寸最大的畫面,就收錄在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故宮藏畫精選》裡,雖然它的面積不到原畫的二十分之一。由於這本精選集是精裝書,價格不菲,為了買它,我學打中國結來賣給同學,花了一段時間才籌到書款。
我迫不及待用全開的熟宣紙來臨摹這幅名畫。描出了山石的輪廓之後,我不停的用筆墨揮點范寬發明的「雨點皴」,宛如連綿數日的梅雨落下,千點萬點積聚出「明暗」與「前後」的立體感,讓磅礡的山勢慢慢凸浮出來前後歷時十多天才全部完成。
經由臨摹大師的作品,我從筆觸中體會到:構思要有大格局,布局要流轉律動,宛如訴說有趣的故事。而最重要的是下筆前得先充沛信心,以「大師」自我要求,才能畫出「大師」的氣度。
就在第二次臨摹這幅畫時,我發現了那一雙神祕的眼睛。經過仔細的搜索、分析,我慢慢看出它們屬於一組龐大山石的一部分,同時感到駭然,因為那看起來不只是一組山石,而是一頭巨獸。
我把這祕密藏進心中,沒有告訴任何人。
過了七、八年,接觸了少兒文學後,驚喜於文學祕境的深邃優美,我便義無反顧投入文學創作之路,開始出版文字作品,漸漸疏離了畫畫。
我發現寫作需要沉穩、專注,尤其創作長篇小說或數十萬字的系列作品,更需要堅強的耐心和毅力。「圖像式思考」更是串起抽象的文字,組織成具體的人物、情節,來表達主題、彰顯主旨的最佳利器。而這些功夫,回頭想想,竟都是我從畫畫那兒學來的。
臨摹故宮名畫,使我涉獵了其他類別的故宮國寶。它們不但滋養了我的生活,也成為主題,被我寫進書中,豐富了我的文學作品。「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在寫過玉器、珍玩、銅器、瓷器之後,終於能一吐為快,把「那一雙神祕的眼睛」融入以「繪畫」為主題的這本新書中,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背後還隱藏了好幾段曲折感人的故事。
現在,就請你先深呼吸,然後跟著「我們」一起走進畫裡,揭開所有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