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南彰化舊濁水溪畔的沖積平原上,有個出現於日本時代的客家二次移民聚落被稱為「源成七界」,也就是今天二林、竹塘、埤頭交界的地方。這片早年被稱為「風頭水尾」的土地,因位處圳路末梢水源不足、土壤鹽分高,風沙又大,導致一批批日本農場計畫性的移墾佃農先後離去,方而轉向來自當年新竹州即現今桃、竹、苗的客家佃農招手,他們勇往異鄉開墾,並堅持了下來,先後在不同時代種植稻米、甘蔗,而在偶然的契機開始為公賣局契作釀酒葡萄。
釀酒葡萄的種植條件這裡其實一項都不具備。因而,客家人的堅持至此有著另一層涵義,巧與變,創造出在地特有農技與栽培方式,以「剃光頭」式剪枝、用棚架栽種減少颱風危害,竟讓二林的葡萄產量占全台百分之四十九。雖然世界貿易組織(WTO)大浪來襲,公賣局終結契作,但仍有一股勇闖未知的自信,讓二林「釀酒班」班班爆滿。除了時局、機遇等歷史脈絡的共相,本書也記錄了8 間酒莊如何應變的殊相,他們多年為鄰,有的是兄弟、親戚,有的是釀酒班的同學,面臨劇變的抉擇時,映照出不同的人生與經營哲學──有人選定甜味對準女性市場,有人堅守自然工法,有人看向國際,也有人結合客庄情懷。不同的風味,不同的堅持,從種植到釀造,看得到三代相傳的使命,也看得見投入新產業的篤定。
這是個客家「島」的故事,也是勇氣與堅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