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米歇爾·德·蒙田(1533—1592),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出生於法國波爾多附近佩里戈爾的貴族家庭,早年學習拉丁文,成年後曾在波爾多法院任職十餘年,當過國王的侍從,遊歷歐洲各地,還兩次當選波爾多市市長。在法國陷入宗教戰爭的大背景下,蒙田辭去在法院的工作後回到鄉下隱居。蒙田的隱居不是消極避世,而是閉門讀書、寫作,於1572 年開始撰寫《隨筆集》(LesEssais)。此後20 年蒙田對這部作品不斷擴充、修改、再版,終其一生成就一部著作,留名後世。
蒙田以博學著稱,三卷隨筆用古法文寫就,以對人類感情的冷峻觀察和對西方文化的冷靜研究,旁徵博引許多古希臘、古羅馬作家的論述,其中大量引用拉丁語等多種語言,主題繁雜,包括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宗教戰爭、教育問題等。他對自己的行為與思想進行描寫和剖析,觀察自我、觀察內在。書中有多處前後不一致的觀點,反映了蒙田不斷變化的想法,他本人亦對此作了說明。
1580 年,《隨筆集》初版上市,大獲成功;17 世紀,蒙田的名聲就已遠播海外。但是《隨筆集》的文章結構鬆散,洋洋灑灑,並不怎麼符合17 世紀上半葉的人們的口味,直到18 世紀才重獲賞識,經歷400 餘年考驗,最終證明了這是一部不朽的傑作。這部著作融匯了16 世紀各種知識和百家思想,開創了隨筆文學形式的先河,閃耀着人文思想的光。在《隨筆集》的百篇作品中,《論友誼》擷取7 篇,供讀者品讀。
〈論友誼〉闡釋了甚麼是真正的友誼。蒙田在波爾多法院任職期間與拉博埃希結為莫逆。但幾年後摯友不幸離世,令蒙田大受打擊。蒙田對完美、神聖的友誼進行了讚頌,認為自古以來的四種愛—自然之愛、社會之愛、好客之愛和性慾之愛,都達不到這樣的友誼。至於為何如此愛自己的摯友,蒙田的回答是:「因為這是他,因為這是我」。
〈依靠我們自己的能力來判斷是非那簡直是瘋了〉認為要深刻認識我們自己的無知與軟弱,輕易相信與輕易不信一樣都是愚蠢的行徑。對於大自然的力量和教廷教規必須懷有敬意,虛榮心和好奇心都對思想有害。
〈論談話藝術〉指出比起範例,從反例中能學到更多東西,「每天我都會從某人愚笨的行為舉止中得到告誡和建議」;同理,談話中的反對意見應正視,勇於接受別人的指正。談話要有條理,如果做不到恰如其分地說話,就不要愚蠢的強辯。
〈論閒散〉簡要描述了思想不能專注所帶來的危害。思想並不是處在閒散狀態就能令人輕鬆自在,恰恰相反,會令人頹唐,心境沉重,「當靈魂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麼心靈便迷失方向」。
〈論父親對孩子的感情〉提出父親應以美德、能力、善行、謙和贏得孩子的尊敬,為培養孩子明智地使用財富,作出奉獻,而不是一毛不拔,令孩子不得不有求於他。蒙田認為創作者對作品一樣作出了奉獻,其關係好比父子,甚至認為智慧的產物比肉體孕育的產物更為高尚。
〈論適度〉認為做任何事都要適度,好事做過分了就不再是好事了。然而為了達到適度的目的,人過分壓抑精神和肉體合理的需求,「用來減損自己快樂的數量和質量時,人類的智慧真是一種愚昧的聰明」,正所謂過猶不及。
〈直到死才能斷定是不是幸福〉給出了最終判定是否幸福的時限—一生。世事變幻無常,命運的力量頃刻間翻覆天地,在生命中的哪個時刻都無法下定論,除了死亡時刻。「當評價人的一生時,我始終看其生命是如何結束的」,是否死得其所決定了一個人身後名聲好壞。
蒙田的隨筆在西方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影響了弗朗西斯· 培根、莎士比亞、盧梭等諸多作家和思想家。尼采談到蒙田時這樣說道:「世人對生活的熱情,由於這樣一個人的寫作而大大提高了。」蒙田的隨筆思想內涵豐富,富有哲理,平實易懂,不加雕飾,至今仍為世人所喜愛,源源不斷地為現代人輸送精神營養。
秦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