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欣聞趙師將其二十餘年拳藝推手經驗歸納整理成《鄭子太極拳功法概要》一書,即將付梓出版,邀我作序,欣喜之餘,遂一氣呵成將書看完。鄭曼青宗師是鄭子太極拳創始人,也是我輩中醫師全國聯合會第一屆理事長,趙師師傳於鞠鴻賓大師之弟子王錦士老師,於太極拳之體會超出我輩甚多。其書中最先從基礎的功法筋骨結構探討、各種樁功訓練的要領及重點談起,讓大家能瞭解如何建立周身一家的觀念,正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好功架是進入推手的第一步。趙師在推手浸淫也已二十餘年,對於推手中各種「勁」的體會與各種功架的關係也都了然於心,甚至將拳架及推手教學中的各種體會融會貫通,歸納出「意念三階」、「體用四法」、「應敵三要」的重點,讓有意進入太極拳推手的同道有一條可遵循的道路,而不會茫然迷失在諸多無謂的訓練中。最後也針對有意習拳及教拳者提出「習拳五態」,讓習拳者找到適合自己的明師及訓練方式。
臺東縣中醫師公會 理事長
臺東縣東成薪傳鄭子太極拳協會 理事長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
黃俊傑 謹識
任何事物的學習都須從根源著手,最好先了解道理何在。如很多人學拳一段時間,都能說出要「虛靈頂勁」、「沉肩墜肘」、「鬆腰落胯」、「虛實分清」等要訣,只是練習時不易覺察身體有無落實。若有趙老師在場,學習過程中就能立即點出問題所在,告訴學員招式不正確的關鍵在哪裡。趙老師為讓更多人分享他多年來教拳學拳的心得,幫助學拳同道,於是秉持鄭曼青師祖「善與人同,達兼天下」的理念,整理歸納拳理,寫成《鄭子太極拳功法概要》。本書第一章係太極拳套路的探討:包括身體的基本結構須知,及樁法、套路訓練要領。第二章為推手功法探討:包括整勁、內勁、聽勁,和勁道及功架的關係。第三章為體用觀念的探討:談意念如何以意領形、以意領勁、以意領鬆,以及體用應敵之法和學拳心態。第四章:以道法薪傳作為總結。我認為這是一本鄭子太極拳入門必讀的好書,不但具有實用價值,也是一本工具書,值得反覆閱讀咀嚼,可以讓我們練拳時有一個正確的方向,不斷提升拳藝的境界。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林永發 謹識
作者序
鄭子太極拳37式為鄭宗師曼青所創,係改編楊式傳統老架(楊澄甫宗師定架)而來,去繁存簡,讓太極拳套路更加便於推廣。然推廣日久,養生、練氣之功效,雖能廣泛的惠及社會大眾,可那簡而約、易且深的鄭子武術鍛鍊功法,卻逐漸為世人所淡忘。
恩師王大師錦士先生為鄭子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師從鞠大師鴻賓先生學習,並獲創拳人鄭宗師曼青先生親自授藝二年,一身武藝非凡,令人難望項背。我從恩師習拳不過十餘載,所學十不及一,卻已有易筋換骨之效,更深刻明白鄭子37式入門易,成就難,不僅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需時時刻刻用心體會其精妙之處,而「用心」二字則為恩師常掛嘴上的叮嚀,至今不敢或忘。
目前眾多學習太極拳的方法,大多由老師帶領學生一招一式的從套路開始練習,然而在練習套路的階段,卻少了基本功的鍛鍊。如此一來,對有些從未學習過拳術之人,或腿部肌肉群尚未有足夠強度足以應付長期蹲姿者,通常會先出現膝蓋疼痛之病。雖說正確的功架姿勢能避免此類問題,但還是有些年紀稍長方開始習拳者,仍因無法忍受膝關節痛楚而放棄。另有已精熟套路動作規格及要領者,卻因不知內在功法的訓練方式,以致僅練就一半的太極拳功夫,而無法心領神會太極拳內在勁道,在整體套路中的運行感受;又或有將太極拳結合氣功玄學而另闢蹊徑的奇人,談論了大半輩子的太極拳,雖說對推廣太極拳有莫大的幫助,卻忽略了太極拳本質實為武術,甚而造成現在人談論太極拳時,均將其與修練氣功或專屬年長者之運動畫上等號,殊為可惜。
為了讓初學者淺顯明白地瞭解鄭子37式太極拳的武術功法要領,建立正確的習拳觀念,回歸太極拳為傳統武術一環的本質,從而以武術的觀點來鍛鍊身體,因此興起著書分享太極拳武術功法觀念的想法。然本書僅為學習鄭子太極拳的體用功法概要而已,目的是希望為學生及薪傳同道們留下一些本人習拳之心得分享,故不想僭越前人之功,書中倘有謬誤或過於自我之處,還請同道們一哂視之。
中華國際薪傳鄭子太極拳總會副總教練
臺東縣東成薪傳鄭子太極拳協會總教練
趙偉豪 謹識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