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疫情之下的研究思考與分析筆記
本書的出版,就和二〇二〇年的COVID-19一樣,是個意外,卻也有跡可循。
這本書可說是我在COVID-19的風暴當中,關於疫病與社會的思考分析筆記,涵蓋過去近二十年來我對愛滋、毒品、麻風與相關醫療衛生研究的經驗和感想,以及自二〇二〇年一月初開始對於中國、臺灣與世界疫情的初步觀察。
我於二〇〇〇年決定赴美研讀醫療人類學的博士。二〇〇〇年,影響全球甚鉅的「人類世」觀點首度問世,同年我開始正式關注影響中國與世界甚深的愛滋病。換言之,二十一世紀一開始,我的研究生涯就捲入了人類世觀點下的傳染病和醫療衛生研究。然而,儘管我長年研究傳染病與社會,對人類世的觀點也一向有感,但直到二〇二〇年之前,我對這些現象連結的理解體悟從未如此貼近衝撞。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一個正在眼前發生的重大事件,我和所有人一樣都身處當中。種種曾經在疫病與社會相關研究中所見識過的現象,隨著疫情發展而從知識庫中接踵復甦,關於新興疫病與這個時代的新知或未知疑惑也不斷浮現,這些新舊交錯的現象在在令我驚異且好奇。但我已無法像以往一樣,看似寧靜地在檔案室裡挖掘文本史料、在圖書館裡閱讀前人的分析、在田野中追尋事件的痕跡、從報導人口中聆聽當年的記憶。而且,新興疫病與社會衝擊之猛爆,不容我有餘裕挑選關注。
自一月初武漢不斷傳出疑似SARS的不明肺炎病例起,我就緊盯著筆電,十四吋的小螢幕,成了我的檔案室、圖書館、田野地、報導人。一個看似無遠弗屆的安樂椅式研究途徑,卻異常耗費心力,我亦全然無法平靜,更無沉澱思考所需的寂靜時刻。終日追趕不斷變化的現象與新知、企圖蒐集整理擔心日後可能消失不見或至少難尋的故事與資料、眼見世人受難和經常一如既往的人性善與惡。所有的訊息和現象都可能成為研究的原始材料,盡力見證疫情中的一切成為我的日常,而不再只是某個研究中的興趣或承諾。疫情下的世界就是我的田野,壓力頗大、感受很深、能力卻極為有限。
這本書便是我為自己在被疫情重力壓縮的時空中創造出來的沉澱角落。一方雖小,十足必要。未來疫情與世界會如何尚未可知,但書中的討論貫穿過去與當下的研究思考,是為我接下來往前看的觀察所留下的一個時空暫緩區。我需要這個不上不下、不前不後、縱橫交錯的時空暫緩區,以初步整理擺放我的視界、思考與分析。空出心力才能認真地往前看。
這份寂靜的時空沉澱筆記,是疫情當中幾個因緣際會而協助我一路完成的。
一月初開始,我就一直關注中國的不明肺炎疫情,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一月二十三日小除夕那一天,武漢宣布封城。時值春節,我想放假休息,卻又心不在焉地始終掛記著武漢的狀況,經常盯著電腦和手機。一月二十九日,大年初五開工日,我按捺不住心情,在臉書寫下沉重感想,強調「是要說給疫情倖存者聽的」,批評中國民族主義的面子問題對於疫情與歷史的影響(文章收入此書以為紀念)。此文一出,引發廣泛迴響與轉載,一時之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撰稿、演講等邀約不斷。
我還算務實,並沒有來者不拒。若是請我針對當前中國疫情或防疫景況做為發言重點的邀約,我一律婉拒。原因無他,當時我和眾人一樣,對於中國的現場情況所知有限,我無法對我所不知道的現象高調置評。另外一些著重於以我的研究經驗來反思疫情的邀約,我則基於研究者的公共性責任而接下(本書收入其中四篇)。諸多的邀約中有一個負擔特別沉重,卻是我最為放在心裡且貫徹實行的任務。
那篇讓我陷入另一種疫情風暴的臉書文發出當天,香港文化人梁文道先生連繫我,邀請我為他在北京的「看理想」音頻節目(podcast)錄製《傳染病與人》,希望我以人類學和當代中國研究的經驗,來與華人聽眾分享知識和觀點。於是,我翻開以前出版的兩本專書《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和《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找出我曾經討論過的一些議題,並對照著當下疫情的各種閱聽報導,從中挑出了我認為無論何時對於理解中國疫病與社會都很關鍵的十個主題。
對我擬撰寫的這批稿件,春山出版社的總編輯莊瑞琳和副主編盧意寧表示很有興趣,認為這十個主題無疑就是十個關鍵詞。而我也以為,挑選這十個主題,是我認識疫病與社會的一種切入方法。所以一開始,就訂下了這個廣播稿最終會成為書稿的出版計畫。
於是,自二月起,尤其在三月至五月幾近封鎖的社交距離期間,我在持續密切關注疫情相關新聞的同時,也一集一篇地依序完稿。這段期間裡,另外也有諸多因緣促使我更為投入疫情的觀察與研究,有時是無預期出現的難得機會,讓我得以深入訪問一些重要事件的經歷者,包括醫護和防疫人員、受困武漢的臺灣人、包機乘客、艦隊成員等,我也常有機會與疫情前線的媒體人交談,基於研究倫理之故,我無法一一在此感謝這些受訪者。五月間,我又受邀加入中央研究院為期半年的「COVID-19人文社會科學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畫」,這些都促使我更為慎重看待我對疫情的分析與紀錄。
大半年後,這本書終於完成了。只是,過程其實並沒有如今說起來的這麼簡單,從起心動念到定稿付梓的數月間,這十集稿件僅是大幅修訂就至少經歷過三個回合。第一稿是以中國等地華人聽眾為對象的一般文稿,後來應編輯大壹建議改為口語廣播稿,第三稿則是擴大讀者對象、加重資料與論述的正式書稿。
這十集文稿,除了奠基於過去研究的心得,也包含在疫情當中對於諸多現象邊發生、邊見證、邊思考的紀錄,甚至在最後的校訂階段,仍依照近期的變化而有所適度補充調整。是以,本書雖然稱不上長年累月的完整嚴謹研究,資料的蒐集仍有局限,沉澱的時間或有不足,但我盡力根據過去近二十年來的研究、閱讀與思考,將一個龐大逼近的新興疫情現象,嘗試從十個面向切入,提出觀察分析疫病與社會的方法路徑。因此,本書中若討論到我過去的研究分析,便直接引用自我已出版的專書,而不臚列單筆資料的原始來源,以示本書綜合性思考的研究成果根據。
本書以中國為主要分析案例,但意涵不限於中國。十個關鍵詞,是為了穿透隨著疫情而冒出的現象,從中看見政治、社會與文化的影響。我一向以為,學術研究儘管提出政治性的分析與探問,但目的並不是要在政治上選邊站。我有緣成為學者,看多了不同時空下各種政治性的研究,認為真實有利於人群福祉的選邊站,並非一時的政治立場選擇,而是對於社會文化具有長期倫理性承諾的抉擇。一時不等於長期,長期不在於一時。
這是我撰寫本書時的初衷,僅供讀者參考,也許有助於在閱讀此書時,更為掌握我的理路、風格與目標。
COVID-19也許劃下了我在研究上的一個分水嶺。寫就這本小書,加上過去已完成的專書,算是整理了我目前為止對於疫病與社會的主要思考。有此為基礎,我便得以卸重而放心地向前,專注觀看這個所謂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未來將如何發展。
往前看是為了未來回望今日,而不是為了預知未來。未來可以預想以為防範,但終究難以預知;未來卻可以印證過去和今日的是與非、真知與無知。
這本書就是一份思考紀錄,是將疫情期間的觀察想法進行初步整理的告一段落。與讀者分享,目的是拋磚引玉,企盼能有更多的人投入開展更為深刻的研究,探索影響社會福祉的重要新舊議題,包含本書所提的十個關鍵詞,以及書中未能觸及的其他重要面向,例如:疫苗的安全、分配與全球衛生的競合;新冠患者的當下之苦與康復之後的狀況;CDC等專業防疫機構的未來動向與發展;公衛倫理與研究倫理的界線;緊急公衛狀態與法律的角力、法律與政治制度的變動;科技與大數據防疫的前景和挑戰;臺灣與中國和WHO的關係;全球化交流與國際邊界強化的消長;臺灣社會與在中國的臺灣人和來自中國的新移民的關係等,這些都有待投入更多的關注討論,不論是學者、記者還是公民團體。
新冠之疫是正在眼前發生的過程,它既彰顯了疫病與社會的歷史遺緒,又呈現出未來性。我既感受到它做為認識分水嶺的潛力,又私心希望其不具此威力。疫情當中,顧後易、瞻前難,我僅能以此書聊表身為歷史中人叩問現實之殷切,為自己創造一方寂靜的反思空間。
寫於二〇二〇年九月近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