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湖濱散記【當代經典《華爾登湖》全新中譯本】:關於簡樸、獨立、自由與靈性,梭羅獻給我們這個世代的心靈筆記

湖濱散記【當代經典《華爾登湖》全新中譯本】:關於簡樸、獨立、自由與靈性,梭羅獻給我們這個世代的心靈筆記

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二十八歲的梭羅
於森林湖畔展開一場「生活的實驗」——
他拓荒、造屋、種地、寫作
身體力行,追求一種物質簡約、精神豐足的生活
 
二十八歲時的你
是否也聽見了遙遠的鼓聲
渴望過上一種
自由、從容、獨立與愛智的生活
 
十八篇關於梭羅與簡樸、獨立、自然與靈性的對話
與你一起探索內心最高的緯度
 
  梭羅在一八四五年三月底來到華爾登湖,親手伐木搭建一座十英尺寬、十五英尺長的小木屋,七月四日,他展開了那段在後世成為傳奇的獨居生活。
 
  「我走入森林,因為我想慎重地過日子,只面對生活的基本要素,
  看看我是否能夠學會生活的教誨,
  而不是在我行將離世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有活過⋯⋯
  我想深刻的生活,活出生命的深度與精髓。」——梭羅
 
  梭羅認為,自然簡樸的生活有助於體會生命的真諦。
 
  這是一場生活的實驗——他把物質生活降低到基本要素,除了「食物、遮蔽、衣褲與薪材」外,餘皆長物,依耕作一畝豆田的收成與短工維生。
 
  這也是關於自由、獨立與靈性的探索——他實際精算過,每年工作六週,就能換得一年簡約生活之所需,不為物役而換來的閒暇和獨立,得以自由地閱讀、思考、寫作、漫步。
 
  他身體力行,深刻展示了一種物質簡約、精神豐盈的生活方式——他證明了人類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質其實是很少的,他更以自己的實踐,籲請年輕人不要淪為土地與房產的奴隸、不要追求財富的神力與拜物教,才能保有自己精神與意志的自由。
 
  「荒野中的一切都是這個世界的寶藏。」——梭羅
 
  梭羅生活在自然中,為我們描繪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圖景。書中提及的動植物多達千餘種,對四季的交迭與變化、野生鄰居們的覓食和爭鬧,無不以博物學家的精確結合詩人的靈巧,對自然加以描摹和引申。
 
  從夏、秋、冬回到春,他帶我們展讀萬物的更生與新生,描繪出一種建基於生態學基礎上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哲學,今日讀來特別具有意義。他提醒「我們都需要荒野的滋養」,人類對自然的探尋並非僅為獲取客觀知識,也在於回歸自身的靈性。
 
  「因為他聽到了不一樣的鼓聲。
  就讓他跟著耳朵裡聽到的音樂前進吧,
  不管那是什麼樣的節奏,又或者是多麼的遙遠。」——梭羅
 
  林中生活,正是梭羅聽見「不一樣的鼓聲」而出發去探索的實驗,他以此鼓勵每個讀者都應清醒且詩意的活著、追隨內心真實想法和感受、自己決定生活的方向,而能成為「與眾不同、獨立自主的人」。
 
  在展現生生不息自然萬物的同時,《湖濱散記》激發人們對於生活方向、生活意義的追求與思考,使得它感動了好幾代的讀者,每一代讀者也都帶著全新的興趣,從這部經典得到心靈的啟發,與生活的勇氣。
 
  在當今這個喧囂世代,我們比以前更加需要《湖濱散記》裡的智慧。
 
  「我從實驗中至少學會:
  如果一個人朝著自己夢想的方向自信地邁開大步前進,
  努力過著他想要的生活,
  那麼他就會在尋常的時光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梭羅
 
  【本書特別引薦・延伸聆賞】  
  ★THE WALDEN SOUNDSCAPE 華爾登湖・自然聲景地圖★
  2018 杜威數位科技論文獎得主 Christina Katopodis親自採集、收錄華爾登湖及周邊生態與自然之聲——湖水漲落拍岸、蟲鳴鳥叫、葉梢微風、森林小徑、四季漫步...,輔以梭羅手繪環湖地圖標示聲音對應位置,織就出一幅3D立體的大自然聲景饗宴,將帶給你全然不同的閱讀體驗!
 
  ※※※
 
  本書特於書腰折口介紹此一計畫,附加網頁連結,
  引你聲臨其境,聆聽華爾登湖之美
 
  【《湖濱散記》箴言精選】
  梭羅是思想者,也是實踐者。
  在政治上,他啟發了甘地、馬丁.路得.金;
  在文學上,他影響了普魯斯特、葉慈、海明威;
  在環境生態上,他為約翰巴.勒斯、約翰.繆爾引路;
  後人以他為名,成立了華爾登湖項目、森林保護組織⋯⋯
 
  《湖濱散記》被譽為文學、哲學、博物學的永恆經典,暢銷百年持續不墜,
  今天,邀請你再次遇見梭羅的思想光芒:
 
  #華爾登湖
  「湖泊是大地上景緻最美、表情也最豐富的容貌,堪稱是大地的眼眸,凝望著湖水的人,自然就可以測量出自己天性的深度。」「這湖水像林間隱士一樣,長年過著簡樸矜持的生活,才能孕育出如此美妙的純淨。」
 
  #活著
  「清醒得足以過上詩意或者神聖的生活的人,一億人中才有一個,唯有清醒才是真正的活著。」
 
  #愛智
  「要成為哲學家,不只要有細膩的思想,甚至也不只是開宗立派,更要熱愛智慧,從而按照智慧的教誨,過著一種簡樸、獨立、大度而信任的生活。」
 
  #心靈
  「一個人能在高處保持寬宏大度,就不會在低處有所損失。過多的財富只會買來多餘的東西;心靈之所需,不必花錢去買。」
  
  #自我
  「人若能捕獲真正的自己,那才是更高貴的狩獵。」
 
  #勞動
  「當我的鋤頭撞到石頭發出噹的一聲,那音樂在森林間與蒼穹下迴盪,成了我在勞動時的最佳伴奏,也立刻生產出無可估量的作物。在那當下,我鋤的已經不再是豆子,而鋤豆子的人也不再是我。」
 
  #精神生活
  「大部份的人,即使在這個相對自由的國度,只是因為無知與謬誤,為了生活中無謂瑣事與過度粗俗的勞動而鎮日忙碌,卻不能採擷生活中比較精美的果實;他們的手指因為過度勞動變得笨拙且顫抖,無法從事如此細膩的工作。事實上,日復一日,成天勞動之人,無暇顧及精神生活的完整,無法與他人維持人與人之間應該有的關係,其勞動的價值也會在市場上貶值。因為沒有時間,讓自己淪為機器。」
  
  #不為物役
  「我看到年輕的同鄉,他們最大的不幸就是繼承了農地、房屋、穀倉、牛隻與農耕用具;因為這些東西得來容易,卻揮之不去⋯⋯我曾見過多少可憐的靈魂,被工作重擔壓得幾乎喘不過氣,推著一座七十五呎長、四十呎寬的穀倉,在人生道路上艱苦爬行;他們的牛舍就像奧吉斯國王的牛舍,永遠都清掃不完;還有一百畝的農地要耕種、除草、放牧、植林!」
 
  #物欲
  「大部份的人似乎都不曾認真思考過房子的意義,卻認為一定要跟鄰居一樣擁有一棟房子,導致他們一生過著沒有必要的貧苦日子。這就好像一個人已經穿上裁縫為他量身訂製的任何型式外套,逐漸拋棄了櫚草帽或土撥鼠皮帽,卻還是抱怨日子難過,只是因為他買不起皇冠!」
 
  #簡單
  「他的生活愈簡單,宇宙的法則就會以同等的比例減少其複雜性,於是孤獨不再是孤獨,貧窮不再是貧窮,而脆弱也不再是脆弱。」
 
  #遠方
  「我們不要擱淺在虛幻的現實裡,何不努力在我們的頭頂搭建一片蔚藍透明天空?」
 
  #從容
  「讓我們像大自然一樣悠然自在地生活一天吧,不要像火車一樣,碰到一點小小的堅果或蚊子的翅膀就逸出常軌;讓我們該休息時就安心休息,該起床時就早早起床,從容而不受干擾地享用一頓早餐吧;讓朋友來去,讓鐘聲迴響,讓孩子哭喊——下定決心好好地過一天。
 
  #荒野
  「荒野中的一切都是這個世界的寶藏。」
 
  #野性
  「若是少了周圍這些未經開發的森林與草地,我們的村莊生活會是何等的沉悶啊!我們需要荒野的滋養——偶爾涉水走過鶿鷺與秧雞藏身的沼澤,聽聽田鷸的叫聲,聞一聞沙沙作響的莎草,只有一些更野生、更孤獨的鳥禽會在這裡作巢,水貂則是肚皮貼近地面爬行。在我們認真探索並學習一切的同時,也要求一切都保持神祕與原始,要求大地與海洋永保蠻荒,不受我們的開發與探測,因為它們是無從探測的。」
 
  #大地
  「我從未擁有過一畝地,也從未擁有過一個人和他耕種的土地;耕地應是土地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應是草地和森林,這不僅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要通過植被年復一年的生長和腐爛,來為遙遠的將來準備好一份物種模版。」
 
  #豐收
  「那豆子結出來的果實,不該由我來收成;他們不也是為了土撥鼠而生長嗎?麥穗不應該只是農民的希望,他的種子或穀物也不是他唯一結的果。如此說來,我們怎麼會歉收呢?即使是雜草豐收,他們的種子不也是鳥類的穀倉嗎?」
 
  #自然
  「天才剛亮,大自然裡的所有生物也剛甦醒,她那平靜而滿足的臉龐在大窗戶外看著我,她的唇邊沒有任何問題。醒過來看到大自然與天光,就覺得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大地的積雪仍深,間或點綴著幾株幼松,我房屋所在的那個山坡似乎在說:向前走吧!大自然沒有提出任何疑問,也不曾答覆人類提出的任何問題;她老早就下定了決心。『噢,王子啊,我們的眼睛以仰慕之情凝望宇宙,並將美妙而變化多端的景觀傳達到我的靈魂。夜幕無疑掩蔽了萬物的一部份光輝,但是白晝來臨,向我們揭示這偉大的作品,甚至從大地延伸至廣袤的蒼穹。』」
 
本書特色
 
  ★ 全新中譯本,以精鍊當代語感貼近大師心靈
  ★ 搭配珍貴攝影、聲景地圖,打開立體有聲的閱讀體驗 
  ★ 與《聖經》同為美國國會圖書館選為「塑造讀者的25本書」
  ★ 《美國遺產》評選「十本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
  ★ 於美國文學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
 
暖心推薦
 
  廖偉棠 作家・詩人・攝影家|導讀  
  范欽慧 教育電台自然筆記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推薦
 
時代好評
 
  《湖濱散記》內容豐厚、意義深遠,它是簡單生活的權威指南,是對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錢社會的討伐檄文,是傳世久遠的文學名著,是一部聖書。——哈丁Walter Hardin
 
  這本書的成就,超越美國的任何一本書。 ——羅伯特・佛羅斯特(美國知名詩人)
 
  美國文學中最無可爭議的傳世作品,百年來長銷不墜的心靈聖經,超凡入聖的好書。——喬治艾略特・英國著名作家
  
  十九世紀中期,美國密集地湧現了幾部文學經典,如霍桑、惠特曼、愛默生、麥爾維爾。在這些作品當中,以梭羅的《湖濱散記》對美國的思想與文學貢獻最大。——約翰・厄普代克・美國普立茲文學獎得主
 
  遠方,來了一位詩人。他傳遞了神祗的聲音,這聲音裡包裹著絢麗多姿的自然之美。——德國哲學家、詩人荷爾德林
 
  很少有人像他這樣深知大自然的祕密與天才;這種知識的綜合,沒有一個人比他更廣大更嚴正。因為他毫不尊敬任何人任何團體的意見,而只向真理本身致敬。 ——愛默生・美國文學家、思想家  
 
  梭羅此書像一記當頭棒喝,質問我們所引以為傲的「文明」是如何成為我們生命的桎梏的,而我們的「世界觀」又是何時背棄了世界本身?——廖偉棠・作家/詩人/攝影家・導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美國著名作家、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生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其思想深受愛默生影響,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一八四五年,二十八歲的梭羅撇開金錢的羈絆,在距離康科德兩英哩的華爾登湖畔自建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餘,寫就《湖濱散記》(或譯《華爾登湖》),於美國文學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梭羅亦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十九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
 
導讀者簡介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現居台灣。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後覺書》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我城風流》、《微暗行星》;評論集《波希香港•嬉皮中國》、《遊目記》、《深夜讀罷一本虛構的宇宙史》、《反調》、《異托邦指南》系列等。
 
譯者簡介
 
劉泗翰
 
  資深翻譯,悠遊於兩種文字與文化之間,賣譯為生逾二十年;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中心編譯、組長、主編。譯作有《這不是英語:從語言看英美文化差異的第一手觀察誌》、《愛的哲學課》、《性別的世界觀》、《物競性擇:你可以從動物身上得到什麼樣的「性」 啟示》、《喂,有人在嗎?》、《非虛構寫作指南》、《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愛的哲學課》等三十餘本。
 

目錄

【導讀】 

經濟
生活在何處,與生活的目的
閱讀
聲音
孤獨
訪客
豆田
村落
湖泊
貝克農莊
更高法則
野生的鄰居
屋內取暖
昔日居民與冬季訪客
冬天的動物
冬日湖畔
春天
結語
 

導讀
 
《湖濱散記》——心靈荒蕪之際的存在地圖
廖偉棠 
 
  「梭羅這人有腦子
  像魚有水、鳥有翅
  雲彩有天空
  梭羅這人就是
  我的雲彩,四方鄰國
  的雲彩,安靜
  在豆田之西
  我的草帽上
  ⋯⋯
  太陽,我種的
  豆子,湊上嘴唇
  我放水過河
  梭羅這人有腦子
  梭羅的盔
  —— 一卷荷馬」                                            
  ——海子
 
  我最初對梭羅感興趣,並非因為《湖濱散記》,而是因為這樣一首怪怪的詩《梭羅這人有腦子》(上引為最後兩段),是中國一位天才詩人、寫「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寫的,貌似瘋瘋癲癲的囈語。
 
  後來讀了《湖濱散記》,才知道囈語者海子,可能是梭羅在漢語文學裡的真正知音。海子死於二十六歲,擁有短促而豐盛的一生;梭羅二十八歲的時候開始他的華爾登湖隱居,從美國夢正旺盛的「人間」離去,其同胞無不視之為瘋子,梭羅「回也不改其樂」。
 
  但是海子說「梭羅這人有腦子」,那麼意味著不僅梭羅的同代人沒腦子,他的異代人也不見得有腦子。怎麼說,《湖濱散記》寫成一百六十多年了,成為暢銷書過百年,我們讀他也幾十年了,可是我們改變了多少呢?正所謂「總角聞道,白首無成」,說的就是冥頑不靈的我們。
 
  其實我們不是沒腦子,我們太精明了,就算從梭羅處得知了真理,也不願意身體力行去實踐這真理。反而一步步走向梭羅那些愚蠢的鄰人那邊,和後者一起成為梭羅試圖以湖水之柔力搖撼的那個石頭世界。
 
  如今的我四十五歲,重讀湖濱散記,依然想返回梭羅號召我們集合的出發點。如果我二十五歲的時候毅然決定皈依他了呢,我的人生會是怎樣?我已經幾乎沒有了這個可能,可是讀者諸君呢?你們可曾想過這個世界可以有另一種生存的方式,不用為外物所役,忠於心靈的需求,以放棄物質而不是賺錢發大財來贖取自由?
 
  這本書,正是要給你當頭棒喝:「你以為你真的在自由自在活著嗎?你只不過是在服徒刑!」這樣一種警醒,在流行賽博朋克、虛擬人生的時代更加有意義,「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水滸》裡魯智深圓寂前的絕命詩,更適合脫去臭皮囊卻進入另一個電子皮囊的我們參悟,而錢塘江,是華爾登湖的另一個名字而已。
 
  梭羅在《湖濱散記》裡縱橫開闔論述了創立新生的種種細節,細到帳單本末,但一言蔽之是:人類回歸基本生存狀態才能擺脫名利、感情的束縛。這很像現在流行的「斷捨離」不是?然而他撇除了時尚必然帶有的表演性質——「斷捨離」變成茶道花道一般的儀式,梭羅主義更是主動反消費主義、逆消費主義的激進革命,動搖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所謂基礎。
 
  疫情帶來的停頓,讓人驗證梭羅主張的:世界並不需要高速發展也能存活,甚至能自我淨化;不發展不競爭就會死,不過是資本主義為了其運轉順利的一個謊言。「一切已經足夠,我們只需要重新分配」——墨西哥的查巴達游擊隊副司令馬訶士(Subcomandante Marcos)說的這句話,其實不比梭羅激進。梭羅需要的不只是重新分配,而是要我們連「分配」這一執念也摒棄掉,直接成為「一切足夠」裡的一部份。
 
  梭羅的另一下當頭棒喝,則是質問:我們所引以為傲的「文明」是如何成為我們生命的桎梏的?而我們的「世界觀」又是何時背棄了世界本身,變成自欺欺人安於被奴役人生的託辭?
 
  這種種,都引向梭羅的另一本政治宣言書《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實際上他是以一個美國查拉斯圖特拉的身分,執行「重估一切價值」的實驗;意圖背靠華爾登湖的泰然自在,來對因循的世界日常統統來一個審視、篩選,然後逐一否定。
 
  請留意書的開篇沒多久,梭羅像是漫不經心地講述了三個丟失的隱喻:「很久以前,我走失了一條獵犬,一匹棗褐色的馬,還有一隻斑鳩,一直到現在,還在找尋他們的蹤跡。」這多麼像民間故事裡常見的象徵,這三個動物也許是梭羅、是人類初心的三重分身,其謎底為何?讀完這本書,你也許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使用這種隱喻手法的梭羅,很像日本近代大詩人、童話家宮澤賢治。梭羅的象徵藝術混雜著泛神論和自然主義,像後者的《銀河鐵道》;他的社會觀卻更個人主義,雖然也「不畏風、不畏雨」,奔走於四鄰之間,但他不是為了像宮澤賢治那樣犧牲,而是為了像彌賽亞那樣喚醒愚民。而假如喚醒不了,他就跟華爾登湖一起獨善其身,只對天地四季負責任。
  
  作為後者,也可以說梭羅是一個陸地上的漂流者魯賓遜,在羅列完他在華爾登湖畔小屋的零星「財產」之後,他引用關於魯賓遜的原型Alexander Selkirk的一句詩:「凡我丈量者,皆為我所有,我的權力,殆無疑異。」以自況,因為整個華爾登湖及湖濱,無異於梭羅專屬的豐盛孤島,帶給他足夠的物質供給之外,還有更多的精神供給。
 
  所以讀梭羅在種種革命宣言之外的華爾登湖營居實錄,讓人嫉妒他是另一種赤裸裸的炫富,不但炫耀那清風明月不費一錢買,更炫燿一個獨立靈魂的精神富足。一個自覺、自足、自明的人,不必落難荒島也能成為燈塔。
 
  這些實錄的部份,也是《湖濱散記》最動人、最富有文學魅力的部份。純粹以散文立足文學史甚至文明史,作者還要是一個反現代文明的人,可能嗎?只有年輕的拓荒者美國才有這樣的自由去滋養這樣一個梭羅,只有古老的印地安人美洲才有這樣的底蘊去啟發這樣一個梭羅。
 
  「時間和空間都變了,我住的地方離宇宙中最吸引我的部份和歷史上我最愛的時代都更近了些。我的住處是如此的遙遠,幾乎像是天文學家在夜晚眺望的區域一樣。」這在古典文學裡叫「自遠」,《湖濱散記》裡的文字到處都充滿了這種出世的美,凜然復悠然。
 
  「夫何遠之有?」我願意用梭羅喜歡的孔子來幽他一默。他也許是最早引用論語的美國作家,尚書、孟子他也是隨口掂來佐證他發現的真理。有時他從孔子走向老子,回答「無為是什麼意思」,發現這才是勞作的終點、目的。但當他又滔滔議論、孜孜不倦地向康科鎮居民宣講閱讀之好處的時候他就變回執著的孔子。
而我們依然是、始終是魯鈍、自以為是的十九世紀康科鎮居民。
 
  梭羅是個詩人,海子最先向我強調這一點,他的詩潛藏在哪怕最樸素的篇章。我最喜歡〈聲音〉那一章,即使是書寫他反對的火車、商業活動,都像一首讚美詩,在洶湧澎湃的意象羅列下,可以說梭羅成為了另一個惠特曼,看顧著美國夢的另一面。
 
  只要你選擇了華爾登湖,湖必回贈這詩人的心靈給你作為禮物——這是梭羅以他的寫作行為本身承諾我們的,當然「華爾登湖」也可以換作這世界任何一個「安心地」的名字。〈聲音〉那一章裡,蒼鶚鳴叫「但願我從未出生」那一段甚至在喬治・桑德斯《林肯在中陰》(Lincoln In The Bardo)有遙遠的回聲,這就是美國另類精神的延續,甚至在席爾凡.戴松的《貝加爾湖隱居札記》(Dans les forêts de Sibérie)這種孤獨讚美詩裡更有回聲。
 
  成為孤獨者是一件光榮的事,這也是尼采和里爾克的意思。梭羅的文字美配得上思想的強壯,這就是先知書的力量。越到後來,越呼之欲出的是,華爾登湖就是梭羅本人的投射,或者換句話說:梭羅是華爾登湖的投射,相看兩不厭。
 
  我們終於得以說:大地仍應作為宗教——「那豆子結出來的果實,不該由我來收成;他們不也是為了土撥鼠而生長嗎?麥穗不應該只是農民的希望,他的種子或穀物也不是他唯一結的果。如此說來,我們怎麼會歉收呢?即使是雜草豐收,他們的種子不也是鳥類的穀倉嗎?」這樣的文字不但語調像極了《聖經》,氣度也是與先知相齊的寬宏。而我們有幸,傾聽離我們這麼近的先知的懇切細語。
 
  「人若能捕獲真正的自己,那才是更高貴的狩獵。」《湖濱散記》絕對不是一本荒野生存指南(雖然它可以成為),更應該是我們在心靈荒蕪之際的存在地圖,梭羅帶領我們走一條最遠的路,他堅信雙腳走得比火車快——因為我們不用為了買火車票而工作所以可以說走就走,還因為他說旅途才是目的,所以走得越久越遠,我們就越有可能捕獲真正的自己、那三隻走失了很多年的動物。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59069
  • 叢書系列:心祕徑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5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我無意歌詠絕望,
要像黎明即起的公雞一樣,
傲立雞棚報曉,
就算只為了喚醒鄰人。
 
【第一篇】經濟
 
我在寫以下這幾頁文字——或者毋寧說是這一大段文章時——是一個人獨居在森林內,就在麻薩諸塞州康科德鎮的華爾登湖畔,住在自己蓋的房子裡,方圓一哩內不見芳鄰,也只靠我雙手勞動維生。我在那裡住了兩年又兩個月,如今,又再次成為文明生活的過客。
 
我實在不該拿自己的私事來干擾讀者的耳根清靜,然而我的鄉親卻一再追問我的生活方式,有些人認為這種生活方式不合時宜,但是我卻不以為然,因為以當時的情況來說,這還非常自然、妥當呢。有些人問我吃些什麼、會不會覺得孤單、會不會害怕之類的;其他人則出於好奇,想知道我的收入有多少捐給了慈善事業;還有一些自己家裡食指浩繁的人會問我,養了幾個窮孩子。因此,我若是在此書中花了一些篇幅來回答這些問題的話,得先跟那些對我並不特別感興趣的讀者致歉。在大部份的書中,那個「我」,或是第一人稱,往往都是省略掉的;但是在本書中卻予以保留,這一點,以自我中心意識來說,正是其中最主要的差異。我們通常不會記得:畢竟說話的人總是第一人稱。如果我對其他任何人也如同對我自己一樣知之甚詳,就不會如此滔滔不絕地講自己的事;遺憾的是,因為個人閱歷有限,就只能局限在這個主題。況且,我也希望看到每一位作家遲早都能簡單而誠懇地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而不只是轉述他們從其他人那裡聽到的生命故事;像這樣的故事,有些就如同寄給遠方親人的家書一樣,因為只要他誠懇地過日子,想必就是在離我甚遠的地方。或許以下這幾頁文字更像是特別講給窮學生聽的;至於其他讀者,我想他們會各取所需吧。我相信沒有人會穿上不合身的外套,硬是把衣服撐裂,畢竟對他們來說,唯有適合的東西才能派上用場。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小說任意門|文字是行囊  故事帶我們到遠方|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